標籤:

[第0008期]鞏乃斯河谷首次發現青銅聚落遺址與拜火教祭盤——「絲綢之路·天山道樞紐路網綜合考察」第五天

文章出處:中國考古網 作者:巫新華

  2016年8月6日下午,完成巴音布魯克草原通往新源縣那拉提恰普河谷地(那拉提夏牧場,即所謂空中草原)馱馬古道考察工作後,沿218國道順利抵達新源縣縣城與先期到達前來督導檢查科考工作的新疆文物局局長王衛東匯合。7日早10點,「絲綢之路?天山道樞紐路網綜合考察」新源縣路段科考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圖1、「絲綢之路?天山道樞紐路網綜合考察」新源縣路段科考啟動儀式

  新源縣鞏乃斯河流域科考工作首日目標,是前些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曾經調查發現「那拉提山北緣山地青銅時代系列環壕聚落遺址」的確認。

一、鞏乃斯河流域首次發現青銅時代系列環壕聚落遺址

圖2、綠色線條是X714公路,紅色方框是青銅時代聚落遺址分布情況示意(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於麗君博士製圖)。

  此前,考古隊曾在那拉提山北緣山地前緣地帶發現疑似青銅時代環壕聚落遺址12處(如上圖所示)。今日科考首選目標是阿勒瑪勒鄉南部那拉提山北緣野果林地帶的幾處規模較大的環壕聚落遺址。

圖3、阿勒瑪勒鄉野果林較大的1號環壕聚落遺址,從南向北拍攝。山坡上的林木即為野果林(巫新華攝)。

  新源縣野果林,既是一處地名也確實是天山野果分布密集區。 「阿勒瑪勒」在哈薩克族的語言里意為「有蘋果的地方」。新源縣野果林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歐亞大陸面積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面積約10萬畝,主要以野蘋果為主要植物群種,還有野杏、山楂、忍冬、薔薇、木枸子、小檗、天山衛茅、懸鉤子等喬木、灌木。在闊葉林帶低洼和陰濕地段,野蘋果林發育最為完好,樹高10米-13米,為短矩鳳仙-新疆野蘋果群叢組,鬱閉度可達0.9,林下草木層中70%-80%為短矩鳳仙草,通常樹齡大都在100-500年不等。

圖4、阿勒瑪勒鄉野果林緊鄰1號環壕聚落遺址西側的2號環壕聚落遺址,從南向北拍攝(巫新華攝)。

  新源野果林盛產塞威氏蘋果,為稀有樹種。一般5月開花,8~9月成熟。良好生境的果徑7~8厘米,味酸甜,果實含糖量9%,含酸量0.2%。一般認為中亞天山野蘋果為現代栽培蘋果發源地之一,為歐洲及美國栽培蘋果的原始種。新源縣野果林目前約佔全世界野生果林面積的70%,屬亞洲第一,迄今尚未遭到人為破壞,也沒有進行旅遊開發,原生態環境保存完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好的原種野生蘋果基因庫。

圖5、尋找遺址的考察過程(江玉傑攝)

  天山宜於野生果林生長的地帶都有共同特點:要求較耐陰的溫和濕潤氣候,具有海洋性落葉闊葉樹種特徵,樹種多為第三紀闊葉林的孑遺。分布地區的氣候條件正好滿足上述生境條件的要求:東、南、北三面有高山,阻擋了北方寒冷氣流和南方乾熱空氣的侵襲,向西開口則迎來濕潤的西風帶氣流,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海拔多為1100~1600米,冬季位於山地逆寬谷溫層內,無嚴重凍害。恰好也最適宜人類居住生活,這正是這裡保存有大量古代聚落遺址的氣候環境原因。而遺址的年代,除卻類似遺址在東天山地區有分布外,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遺址附近有塞伊瑪圖爾比諾青銅器出土。

圖6,新源縣出土的塞伊瑪圖爾比諾青銅器(新源縣文物局供圖)。

二、鞏乃斯河谷再次發現拜火教青銅祭盤

  考察過程中,新源縣文物局局長劉建軍向科考隊展示了牧民新近上交從環壕聚落遺址附近草地中挖獲的一尊青銅高圓足環牛祭盤。圓形祭盤總高31厘米、盤徑28厘米、圓盤內深1.5厘米;高園足底徑22.6厘米、頂徑5.3厘米、通高22厘米;圓盤內有三聖火柱,均高5.9厘、外徑1.1厘米、內孔徑0.6 厘米;盤邊緣立有青銅牛16頭,均通高4厘米、長3.7厘米。

圖7、青銅高足環牛祭盤(巫新華攝)

  新發現的阿勒瑪勒青銅高圓足環牛祭盤,是野果林當地牧民整理土地時意外掘獲並上交。讓所有科考隊員吃驚的是青銅祭盤保存狀況之完好十分罕見,可以說是國內類似文物僅見。不過,國內外同類型青銅祭盤並不少見,有趣的是國內的類似文物卻大都出土於鞏乃斯河流域。

 1、青銅高足方座承方盤,烏魯木齊南山礦區阿拉溝豎穴墓出土,盤邊長29.3厘米,通高32厘米,側邊高3.2厘米,獸高3厘米。

圖8、阿拉溝M30出土青銅高足方祭盤(邵會秋「新疆發現的早期銅盤研究」,《新疆文物》2008年3-4期)

  2、青銅雙熊祭盤,新源縣71團魚塘出土,方座殘損,銅盤邊長25.5厘米,通體殘高4.5厘米。

圖9、青銅雙熊祭盤

  3、青銅環羊獨人高足盤,新源縣那拉提出土,高14.3厘米,銅盤直徑11.4厘米。

圖10、青銅環羊獨人高足盤(左),青銅高足盤(右)

  4、青銅高足盤,2006年昭蘇縣夏塔鄉出土,高17厘米、銅盤直徑18厘米。

  境外出土類似青銅祭盤文物多見於哈薩克(天山七河流域)境內,以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帕米爾地區。多屬於所謂薩卡(塞克、塞種)文化,年代大致在公元前8-2世紀。

圖11、中亞出土青銅祭盤舉例(新疆考古所丘陵研究員供圖)

  三、關於新發現青銅高圓足環牛祭盤的一點新認識

  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認同此類出土文物為祭祀用具(祭盤),但是在考古學文化歸屬方面有一些差異性認識。無外乎強調中亞此類文物的共同相似性在於中亞薩夫羅馬泰、薩卡文化,來源於中亞的哈薩克區域等等。但是也有個別學者強調其與拜火教文化的關聯性。筆者認為此類其他祭盤除卻中亞本土傳統考古學文化內涵之外,還有明顯的跨大區域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內涵。

圖12、青銅高足環牛祭盤,側俯視(巫新華攝)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宇宙之初就存在著善(白)惡(黑)兩大本原的對立,善本原是智慧、善良、真誠、純潔、仁慈、創造的體現,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惡本原則是愚昧、邪惡、虛偽、污穢、暴虐和破壞的代表,是黑暗和死亡的淵蔽。(元文琪著:《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第10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瑣羅亞斯德在《伽薩》中首次提出的「善惡二元」宇宙觀的具象表達,形成「抑惡揚善」和「善必勝惡」的宗教信仰 。([伊朗]賈利爾·杜斯特哈赫選編、元文琪譯:《阿維斯塔—索羅亞斯德教聖書》,第--356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

圖13、青銅高足環牛祭盤,側仰視(巫新華攝)

  在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中「光」是火的升華,其精神屬性優於火,也是諸善神的原始意象,是知識、智慧、悟性和辨識力的隱喻表達 。(元文琪著:《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第163~167頁。)在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體系中,「光」被視為「凌駕於一切被造物之上的神明,它源於光本源阿胡拉?馬茲達,實為善界神主的象徵和化身,代表著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力和福佑 。([伊朗]賈利爾?杜斯特哈赫選編、元文琪譯:《阿維斯塔—索羅亞斯德教聖書》,第444頁。)同時,「漫無邊際的光源」也是神主阿胡拉?馬茲達創造萬物的始基。不僅如此,伊朗雅利安人的氏族神梅赫爾( Mehr)還含有「光芒」、「太陽」、「誓約」等意 。(元文琪著:《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第130~131頁。)在根據《丁?卡爾特》編寫而成的古波斯神話中,也把阿胡拉?馬茲達的出世描寫成是靈光(祭火)、靈魂(豪麻草)、和軀體(青草和牛乳)相結合的產物。

圖14、祭盤環牛與三根聖火柱,側俯視(巫新華攝)

  在瑣羅亞斯德教聖書《阿維斯塔》中一些神秘數字往往具有神聖的宗教含義。在此次新發現青銅高圓足環羊祭盤以及新疆、中亞出土此類文物中,多見祭盤上環列的一定數目的動物。

  新發現青銅祭盤上有16隻「牛」的形象。下面,我們依據瑣羅亞斯德教聖書《阿維斯塔》的記述,對此青銅祭盤上的「牛」及與其相關的數字「16」加以解析和闡釋。

圖15、高圓足、祭盤與環牛,側視(巫新華攝)

  《阿維斯塔》中《亞什特》的內容,主要是對重要善神的讚美,其中有對戰神巴赫拉姆的頌揚:靈光伴隨的疾風,犄角上方顯現「阿馬」(Ama,也為瑣羅亞斯德教崇奉的威武之神)的公牛……可見,「牛」是戰神巴赫拉姆的化身,祂來自於原始的「火」(光)崇拜的古老神明。

  在《阿維斯塔》開天闢地的神話傳說中,以善界神主霍爾莫茲德(阿胡拉?馬茲達)為代表的善界和以惡界之主阿赫里曼為代表的惡界是在原始之初就存在於宇宙之間的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兩大本源,亦即光明與黑暗兩個世界。神主霍爾莫茲德建成天國後的三千年,惡魔阿赫里曼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輝煌燦爛的光明世界,阿赫里曼妒火中燒並製造出各類妖魔鬼怪,發誓非要摧毀光明世界不可。睿智的善界神主霍爾莫茲德主動提出雙方進行為期九千年的鬥爭以決雌雄。在第一個三千年里霍爾莫茲德抓緊時機,祂首先著手充實神靈的天國,在創造了六大天神作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後,神主霍爾莫茲德先以「漫無邊際的光源」造出熊熊燃燒的火焰,再用熊熊之火創造出形如十五歲青年的大氣,繼而用大氣造出液態的水,最後用水造出土壤。具備了「火、氣、水、土」四大要素後,神主在一年時間內分六次先後創造了天穹、江河、大地、植物、動物和人類。在此期間,霍爾莫茲德創造出七層天,置於蒼穹與大地之間,分別為雲彩、星斗、眾星體、明月、太陽、六大天神以及神主霍爾莫茲德的居所。在相約的第二個三千年中,惡魔阿赫里曼率領眾妖魔向光明天國發起進攻,大地之靈滿目瘡痍、悲痛萬分,家畜之首白牛(牛精古舒爾萬)受到攻擊,氣絕身亡,其靈魂飛向霍爾莫茲德,立於神主的右側,而人類始祖凱尤馬爾斯犧牲後,其靈魂也飛向霍爾莫茲德,立於神主的左側。進入相約的最後三千年,在牛精古舒爾萬的懇求之下,霍爾莫茲德選派瑣羅亞斯德的靈體下凡,宣示天啟,傳播正教,指引並帶領黎明百姓走上抑惡揚善的正途,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後,最終戰勝了以阿赫里曼為首的眾妖魔,使世界回歸了光明與祥和。這個神話故事表達的中心思想正是瑣羅亞斯德教所倡導的「善、惡二元對立鬥爭」的宇宙觀以及「抑惡揚善、善必勝惡」的核心教義思想。由此,我們從中也可以窺見「牛」在瑣羅亞斯德教信仰體系中的重要性了。

  祭盤上有16隻牛,數字16在《胡爾達?阿維斯塔》(Khortak Avestāk,即「小阿維斯塔」)中有了直接的闡釋。作為最早形成理論體系的宗教,神話與之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根據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曆法和傳統習俗,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有三十天,不論是月或日都有相應的庇護神,其中一些庇護神既是月的庇護神又充任日的庇護神,當每月中的月神和日神重疊為同一位神祇時就要過節慶祝,這樣每年共有十五個節日,除此之外每年年末的最後五天也是重要的「伽薩日」,根據《胡爾達?阿維斯塔》記載,這五天「伽薩日」是慶祝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人類的節日,是「靈體」節的組成部分,也是最後一個「伽罕巴爾」節,這五天分別被冠以《伽薩》五篇的篇名。而在這些重要的節日里,人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對應《胡爾達?阿維斯塔》記述的內容,我們找到了16所代表的神祇——梅赫爾(Mehr),作為伊朗雅利安人的氏族神梅赫爾(Mehr)含有「光芒」、「太陽」、「誓約」等意。祂是每月30日中第16日的庇護神,還兼作7月的庇護神,也是光明與誓約之神。除此之外,梅赫爾也被稱作「不可征服」的太陽神密斯拉(Mithra),密斯拉的生日是陽曆12月25日(冬至日),這一天雖然是一年中太陽光照射時間最短的一天,但卻是世界萬物生命孕化的肇始。12月25日還是「伽薩日」的第一天,人們在「伽薩日」里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慶祝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人類,他們通過祭祀活動來歡慶「靈體節」,並藉此機會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時也向以阿胡拉?馬茲達為首的諸善神祈求恩惠與福佑。綜上所述,此青銅祭盤應為瑣羅亞斯德教徒在每年的7月16日(梅赫爾月的梅赫爾日)和每年中的「伽薩日」及「靈體節」的慶祝活動中所使用的重要宗教祭祀器物。

圖16、祭盤上的銅牛,側視(巫新華攝)

  關於其他青銅祭盤上的動物以及相關數字的文化意涵簡論如下。1、高足雙獸銅方盤(新源鞏乃斯河沿岸)、雙熊高足銅方盤(新源七十一團)。關於表述動物數量的數字「2」,我們可以從瑣羅亞斯德教聖書《阿維斯塔》中所包含的數學內容,對其所蘊含的神聖的宗教含義加以解析和闡釋。

圖17、科考隊現場觀察分析青銅祭盤(黃大路攝)

  在《阿維斯塔》開天闢地的神話傳說中,以善界神主霍爾莫茲德(阿胡拉?馬茲達)為代表的善界和以惡界之主阿赫里曼為代表的惡界是在原始之初就存在於宇宙之間的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兩大本源,亦即光明與黑暗兩個世界。瑣羅亞斯德在其宇宙觀中認為:雖然善界經過艱苦鬥爭取得了最後勝利,但這只是善界的純化而非把整個惡界消滅掉,善界和惡界都是永恆存在的,它們的鬥爭起於「二」(二元對立)又復歸於「二」(恢復原狀),這一過程此消彼長,周而復始。這個神話故事表達的中心思想正是瑣羅亞斯德教所倡導的「善、惡二元對立鬥爭」的宇宙觀以及「抑惡揚善、善必勝惡」的核心教義思想。另外,在《胡爾達?阿維斯塔》(Khortak Avestāk,即「小阿維斯塔」)中,「2」對應的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六大從神之一的「巴赫曼」,祂是每月三十天中第2日的庇護神,也是一年十二個月中第11月的庇護神,祂在天國代表馬茲達的智慧和善良,後被奉為「動物神」。

圖18、科考隊工作現場(江玉傑攝)

  「2」這個神秘數字在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中是個永恆的聖數,具有宇宙觀的象徵意義,它從世界觀的高度相對集中地體現了瑣羅亞斯德教「善惡二元論」的本質特徵,在二元神教(瑣羅亞斯德教和摩尼教)及其哲學體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2」也是瑣羅亞斯德教神話的基本原型數字。

  雙熊高足銅方盤:「熊」因其冬眠活動和擁有巨大力量而在久遠的時代就被人們視為有強大再生能力的神祇,是自然神祇的一種。此方盤中表述「熊」的數量的數字「2」的文化意涵同上。

  2、人羊紋高足銅盤(1994年新源那拉提),銅盤中間有一個人,人的周圍環繞著11隻羊。關於表述「人」的數量的數字「1」,在《胡爾達?阿維斯塔》中與其對應的是「霍爾莫茲德」,祂是每月第1日的庇護神,也是神主阿胡拉?馬茲達的別稱。表述「羊」的數量的數字「11」,在《胡爾達?阿維斯塔》中對應的是胡爾希德,祂是每月第11日的庇護神,也是太陽神,為十分古老的自然神祇轉化而來。此盤應是專門祭祀神主阿胡拉?馬茲達和胡爾希德(太陽神)而使用的。

  3、哈薩克薩卡(Saka)文化(伊塞克墓葬出土),此銅盤上有15隻動物(動物種類不詳)。關於表述動物數量的數字「15」,我們從《胡爾達?阿維斯塔》中找到了與其相對應的庇護神——「戴?巴?梅赫爾」,祂是每月第15日的庇護神,也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別稱。顯然,此盤是為祭祀「戴?巴?梅赫爾」(即阿胡拉?馬茲達)而鑄造的。

  另外,從青銅祭盤上可以清楚地看到16頭銅牛前足背部明顯凸起,是典型的瘤牛。目前世界上瘤牛的產地有三:一是亞洲的印度,二是拉丁美洲的巴西,三則是非洲。瘤牛原產於古印度,屬於熱帶地區牛種。瘤牛脖子上方有一個碩大的牛峰,有的甚至重達幾十公斤,像一個大瘤子,喉部的松肉皮延長為肉垂,直至腹部。兩耳大而懸垂,有明顯的抗熱和抗病能力。印度瘤牛原產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來源於俾路支的山地牛。在古代印度(今巴基斯坦為古代北印度)普遍飼養,近現代被廣泛引種至中國、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菲律賓、日本、非洲及南美洲等國。我們認為瘤牛的出現表明這種青銅祭盤所蘊涵文化與製作工藝傳播地域極為廣大,至少是亞歐大陸各古代文明區域的全覆蓋。而中國新疆(伊犁河谷)、中亞發現的此類文物是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瑪茲達教、拜火教)崇拜光明(火)的典型宗教用具。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17]《營造法式》築城技術現身陝西神木石峁遺址 四千年木頭保存完好
[考古日報Vol.17後續]石峁遺址,刷新中華文明認知
搞考古的有碰到過邪門或者靈異的事嗎?考古有什麼禁忌沒?
[考古日報Vol.118續1]窺見「萬園之園」曾經的氣派——圓明園遺址最新考古發現披露
穿越千年時空的春之童話—《尹灣漢墓簡》:你好啊,親愛的。

TAG:考古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