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些動輒稱大的主旋律電影, 連兩條狗都不如?

小殺姐姐平時總能聽到大家的吐槽:

「我們的電影太主旋律了!」

結果今天,

小殺姐姐就看到了一部美國電影,

其主旋律程度,

遠超《建黨偉業》。

它就是——

下面,

小殺姐姐就帶大家一起分析,

要如何把一部動畫電影,

拍成紐約宣傳片。

1

平易近人,巧用噱頭

《愛寵大機密》講的是,

兩條爭寵的小狗,

意外走失,

流落街頭。

後來在鄰居寵物與棄寵的幫助下,

它們結下友情,

收穫愛情,

重回主人身邊。

本是一個非常老套的故事,

但它有一個足夠吸引人的理念——

「當你不在家的的時候,

你的寵物在幹什麼?」

當然,

這也並非什麼新噱頭,

早在二十年前,

《玩具總動員》就玩過了,

「當你不在的時候,

你的玩具在幹什麼」的梗。

但這卻能成為一個常玩常新的梗,

只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足夠貼近。

玩具是孩子們的寶,

所以孩子們願意相信它們擁有生命;

寵物是主人的摯愛,

所以主人們樂於接受它們的人格化。

影片這種貼近生活的切入點,

直接拉近了觀眾和片中角色的距離,

在此之後,

收穫友情、贏得愛情、實現自我……

哪怕主旋律得要上天,

觀眾也不會覺得反感,

因為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片段。

你廚房裡的黃瓜、土豆、西紅柿在幹什麼;

你衣櫃里的套裝、bra、小內褲在幹什麼;

你梳妝台上的粉底、彩妝、卸妝液在幹什麼……

這些明擺著要比英雄、偉人、領導人在幹什麼,

有意思得多。

2

與時俱進,「萌」字當頭

影片幾乎把常見的、

罕有的寵物涵蓋了個遍,

但不論是嬌小玲瓏的倉鼠,

還是霸氣側漏的鱷魚,

哪怕蜘蛛和蛇,

這種另類寵物,

其形象都只有一個「萌」字,

絕不會讓人感到不適。

而本片的主要角色貓和狗,

本就和我們的生活交集頗深,

電影對其生活習性、動作特點,

精確的捕捉,

再加之對其的人格化,

便使這些角色萌得人一臉血。

只看一眼預告片,

我就被瞬間俘獲——

「萌」是當下流行文化中的重要一支,

與時俱進,

則是美國的主旋律片耐看的重要原因。

緊貼流行先端的理念,

從起點就給電影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這樣的主旋律電影,

自然不會讓人膩味。

3

化整為零,不強行說教

既然是主旋律電影,

當中自然少不了教化。

但《愛寵大機密》當中的教化,

完全不似我們的主旋律片那樣強行洗腦。

而是將之化為了電影的有機組成部分。

從片頭一曲《歡迎來到紐約》起,

對主旋律的宣揚就開始了。

配合著片頭曲的是俯仰交錯,

在曼哈頓的高樓大廈間穿梭的鏡頭。

在電影當中,

紐約摩天樓群的全景,

也多次以貓、狗的視角出現。

更不用說,

上面明晃晃的印著「大蘋果」的駁船,

警察鑰匙鏈上鐫刻著「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掛墜……

而在這些接連出現,

對觀眾不斷地提示,

「This is New York」的事物所營造的環境中,

電影通過角色,

更為極致的對紐約進行了歌頌——

不僅家養寵物能按照自己的願望,

實現自我;

被遺棄的寵物也並沒有凄凄慘慘,

它們在下水道中建立了自己的組織,

樂得其所。

影片在歌頌著紐約這座城的包容性,

不論你出身如何,

不論你是何階級,

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而片尾,

那隻之前揚言與人類勢不兩立的兔子,

被小孩撿到,

愛撫了幾下,

也瞬間溫柔起來,

親和起人類,

這種徒然陡變,

只因為紐約是一座有愛的城市。

片尾處的一系列快速剪輯,

主人們回到家與愛寵們親密的互動,

已說明這一問題。

「紐約,我為你驕傲」的氣息,

深深的刻在這部電影上。

本是拍著胸脯叫囂的洗腦,

被化整為零的整合在電影里,

主旋律也變得不難接受了。

《愛寵大機密》如果放在數十年前,

一定會被譯作《寵物總動員》。

它其實與諸多「總動員」一樣,

從故事模式到故事內核,

都是換湯不換藥的美式主旋律電影。

但這一套路卻能長青不老,

在美國、在全球都葆有活力。

足見,

觀眾並非討厭主旋律本身,

而是受不了打雞血、灑狗血,

無節操、無下限的說教洗腦。

像《愛寵大機密》一樣,

輕輕鬆鬆,

宣揚了主張,

賺了眼球,

多好。

從這一點上來看,

只能說悲哀,

我們動輒調動強大卡司的主旋律電影,

連兩條狗都不如。


推薦閱讀:

Margin Call和The Big Short
《獵場》李強用袁昆詮釋「一本正經的歪門邪道」
關於肥嘟嘟看電影專欄的一些想法和打算
同為跨種族糾葛,為什麼我愛《美人魚》遠超《瘋狂動物城》

TAG:影视评论 | 影评人 | 每周影评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