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能改變你是誰么?|人格學家推翻了自己的理論

文/王瑞

我是人格穩定論的忠實擁護者,即「人格具有跨時空的穩定性」,意思是人格不會輕易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轉換而發生變化。所以我總是更傾向於大家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多花一些時間在「自我掌控」上,而非「自我改變」上。

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他把小孩子一個一個叫到一個裝了監控的房間里,首先會給他們一顆糖,然後告知,他們可以現在吃掉,或者等幾分鐘以後再吃掉,這樣就可以拿到另一顆糖,說完就離開了房間。

有的小孩立刻大口吃掉了,有的小孩能夠等上一段時間。追蹤調查表明,那些能夠等上一段時間的小孩,也就是自控力更高的孩子,在長大後往往有更優異的學校成績,更好的人際關係和更強的社會競爭力。

可是當Mischel坐下來好好回顧過去的文獻時,並沒有發現太多支持他關於人格是固定的這個想法。然後他開始質疑自己的理論:「人的未來在一個棉花糖里,這種象徵性的故事從上而下都是錯的,人的未來不可能是棉花糖。」

如果你仍舊相信棉花糖實驗,那麼Mischel老爺子會笑著跟你說:「你錯了。」

圖片來源:NPR

Delia Cohen一直在TED工作,曾經有一個活動是在監獄中由罪犯舉辦的。她見的其中一個罪犯叫Dan,他的脖子後面有一個英文單詞「仇恨」的紋身。只要她在和Dan對話,Cohen就會完全忘記Dan曾經犯下的暴行:他曾經用刀威脅一個女人,然後強姦了她。但是每當想到他的暴行,Cohen就會突然很害怕。

Cohen很喜歡Dan的詩歌和音樂,想要跟他合作在全國範圍內的監獄中重演,Dan表示:

「很多人跟你一樣,對我的詩歌和音樂感興趣,但是每當他們Google了我之後,就消失了。」

Cohen也表達了自己的恐懼,Dan說:

「我很願意跟你說說我所犯下的罪。我,就是一個真正的人渣。但是那個人已經不存在了。在我最後一次暴打我最親密的朋友之後,我決定離開那些經常混在一起的獄友,孤立了我自己。隨後,我用了兩年的時間重塑我的人格,我想變得不那麼好鬥,不那麼衝動,有更多的責任心。我確定我現在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了,但是我知道很多人並不這麼想。」

Cohen也是很難接受他已經改變了的事實,但是一段時間的接觸讓她把不信任拋之腦後,開始合作TED的項目。她後來又和很多罪犯合作,並且經常想不起他們的犯罪史,只是開始好奇:「他們現在到底是誰?」

圖片來源:NPR

也許他們只是一些還不賴的人,做了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Mischel老爺子可能說出了我內心深處的想法:

也許我們根本沒想清楚我們是誰。我們被「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並且一成不變」的這個想法吸引,我們傾向於活在一個穩定的世界裡,因為我們實在無法承受「人類其實很不穩定」這個事實。

其實我還是傾向於認為人類的有些東西是不變的,不然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性格重塑,有些人壓根就沒想過這件事情呢?

這個不變的東西也許就是一種原始的信念:

你信你能改變,那麼你就可以;

你不信,就不可以。

而這信與不信的一線之隔,就是你不同於別人的獨特存在。

「歡迎關注微信號:安慰記yes。一個你也有發言權的心理公號」


推薦閱讀:

知乎的道德標準到底有多低?或者說個人的道德有多低?
雙重(多重)人格的體驗是怎麼樣的?
獨立人格如何體現?
電影《我是證人》中唐崢做出的種種行為是出於什麼心理?
有沒有人因為崇拜某個虛擬人物,越來越活得像那個人物?

TAG:人格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