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愛上了偷竊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熱播的美劇《絕命毒師》中,家境不錯的瑪麗經常喜歡在商場乘店員不注意時,「順手牽羊」地將高跟鞋、首飾等據為己有,即使被她的姐姐發現證據後,仍絲毫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劇中也有情節暗示瑪麗一直在丈夫的要求下,進行著心理治療。於是常有朋友問我,瑪麗為什麼喜歡偷竊?也有聰明的朋友猜測,是為了尋求快感?是為了釋放壓力?還是婚姻不幸福造成的?

(1)東窗事發,無路可走

最近,我的諮詢室里也來了一位「瑪麗」,但個子高挑,面龐清秀的大學生小麗卻哭得像個無助的淚娃娃,因為她已經瀕臨崩潰。

三天前,她的舍友強行撬開了她鎖著的櫃門,在裡面發現了大家兩年來陸陸續續丟的各種東西。小麗的柜子里塞得滿滿當當,從牙膏、洗面奶到內衣、頭繩、手錶,簡直像個百寶箱。那些東西一點用過的痕迹都沒有,不管貴的便宜的都被一股腦兒亂堆在一起。見此情景,小麗的室友們射向她的目光五味雜陳,既有同情、憐憫,更有不解、鄙視。小麗實在忍受不了這難堪的靜默,她幾乎是發瘋一樣奪門而出。

在街上失魂落魄走著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走進了那家銀飾店。她讓店家拿出了一大盒銀戒指給她挑,而幾乎是本能地,她悄悄將一枚戒指塞進了袖口。但是,這一次並不順利。當她裝作看不滿意起身欲走時,店主攔住了她,並開始仔細清點盒中的戒指。她渾身的血液一下子衝上了臉,趁店主不注意,她從袖子里掏出戒指往地上一扔,接著狂奔而出。

在街上一邊跑一邊哭泣的她,覺得自己已經完了,沒救了,她像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找到了我:「我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了,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嗚嗚嗚……」我心疼地將紙巾遞給已經哭得面色發慘的小麗:這個女孩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2)偷,是為了發泄,還是為了證明自己

「我從小就會偷東西,我爸說我就是一個賊胚子。」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小麗,這句話剛說出口,淚珠又滾落下來。她小時候家裡並不窮,但父母卻從不給她零花錢,美其名曰不能太嬌縱她,不能養成她吃零食的壞習慣。但是,好吃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終於有一天,在別的孩子的慫恿下,她跑回家偷了三五元錢買了一包零食。可能是金額比較小,父母親並未察覺,而小麗的心情慢慢由忐忑轉為驚喜:她發現自己找到了一種既不用被父母嘮叨責備,又可以有錢買零食的兩全其美的方法!於是,她漸漸養成了從父母那裡偷錢的習慣。

當小麗的父親第一次發現她偷東西時,她簡直嚇壞了。父親平時就對她很嚴厲,說話也容易生氣暴躁,小麗永遠也忘不了父親強壓著怒火,咬牙切齒訓斥她的那張臉。父親對小麗說:「你想要什麼東西,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偷,不能偷!」小麗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內心既內疚又害怕,嘴裡拚命道歉:「我知道爸爸很辛苦,知道錢來之不易,我對不起你們,以後不會了……」可是,她還是需要零花錢,可無論她怎麼懇求,父母依舊一分不給,而且對她的責備更甚。「我知道自己是錯的,可是我真的沒辦法,真的沒別的辦法……」小麗現在說起往事,還是一臉羞愧和茫然。

等到偷竊的金額上升至三位數時,父母才意識到事態嚴重。於是,每次的循環就變成,父親發現偷東西就打,皮帶、竹條、衣架,只要能順手抓來的東西都能招呼到小麗身上。母親在旁邊邊罵邊哭,小麗則是邊躲邊哭,她常常被打得全身淤青。可是她心裡雖然害怕得緊,但另一方面卻又慢慢騰起了一股倔強的意念:反正被發現最多也就是一頓打,下次隱蔽點就好。

等上到中學時,小麗已不再滿足於偷父母的錢,她開始在外行動。她學會了撒謊、裝無辜,可以一臉淡定地在超市裡快速將衣服、文具、書籍、雜誌等各類日常用品裝進包里,甚至可以陪著焦急的失主義憤填膺地罵那個小偷。她覺得自己簡直成了個精明的演員。可笑的是,父母以為孩子不再偷東西了,反而每周給她兩元零花錢作為獎勵,每次她拿到那兩元錢,心裡都會有一種複雜的感覺,可笑、憤怒、悲哀,兼而有之。

有一次,在拿到父母給的零用錢後,她轉頭就去超市瘋狂地偷了一通,可是這一次被老闆發現了。老闆讓同學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又通知了家長。父母把她領回了家,剛進大院,父親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拿出牆邊的掃帚抽向了她的脊背。她雖然一下子哭出了聲,但卻發現心裡卻萌生了越來越大的歡喜,她第一次意識到:父母拿自己沒辦法了。

是的,父母已經拿她沒辦法了。甚至於到後來,她再偷東西被發現,父母已經不打她了,只是拿一種絕望而又嫌棄的目光看她。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這是我父母沒有和我恩斷義絕的唯一原因」,她自嘲地說到,但弟弟出生後,她和父母基本沒有了溝通交流,生活中發生的事幾乎都由她自己處理。

可她發現,面對困難和挫折,她似乎只有一種發泄方式,那就是偷東西。考試考不好,偷;在學校和同學有矛盾,偷;在家裡和弟弟發生爭執,還是偷。就這樣,她一路偷過了高中,偷上了大學,直到今天,把自己「偷」進了諮詢室。

(3)偷竊癖背後的真相

小麗告訴我,她以自己得了「偷竊癖」為由求得了舍友們的原諒,並用無數的眼淚換來了她們的同情。但是,她內心一直不確定,這次之後她能夠消停了嗎?她吸取教訓了嗎?這次她真的害怕了,她怕自己會這樣一直偷下去,怕別人發現她表面活潑開朗的背後,是虛偽骯髒的內心。她自己都感到噁心,而當她無法控制自己時,她感到更加噁心。

「我想要控制住自己,我絕不能讓自己再偷東西了!我要怎麼做才行?」望著小麗渴求的眼神,我避而不答她的問題,反而緩緩地說:「小麗,當你得手的那一瞬間,是不是內心一下子有一種篤定、安穩的快樂感覺,一種『我掌握了一切』的勝利感?那一刻,無論之前有多大的壓力,都會感到全身輕鬆自在?」小麗一愣,但眼裡閃過的是被理解的光芒。我凝視著她的眼神,告訴她:「偷竊癖只是表面的行為和現象,我們必須找到令你在偷竊後產生極度滿足的原因,才可能令你有所改變。

通過諮詢,小麗慢慢理解了當年父母親暴躁漠然的教育模式對她究竟意味著什麼。當年的那個小女孩,內心深深感到無助、被拋棄和恐懼。這種恐懼和被控制的痛苦慢慢積壓在心中,負面情緒越積越多,急需一個出口發泄,正好此時又有物質上的需要,於是就催生出偷竊的行為。

她一開始是更多的為了滿足物質需要,但後來,因為遭到父母的懲罰,漸漸地這一行為就主要轉向滿足內心的需要。她被發現時沒有後悔,只想著下次怎麼更隱蔽些,這已經直接表明了她的根本目的是反抗並贏過父母。她的潛意識認為,只要她繼續偷並且成功得手,就是贏過了父母,比他們強,成功反抗了他們。

這種自我滿足的模式後來漸漸泛化,變成只要有壓力想要釋放,她就會本能地採用這種方式去尋找刺激滿足自己。這時,偷竊這一行為對她來說,已經和網癮之類的屬同一性質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單純地去克服行為沒有任何意義。只要內心這種自我滿足的機制依舊在運轉,再嚴密的防守都會漏出空隙。正視自己的過去,了解最真實的自己,找到合適的發泄情緒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價值立足點,這才是自我救贖的有效途徑。

人生的路,很長。如果之前已經匆匆做錯很多,那麼,當下與未來,請真正善待自己,靜靜擁抱內心的那個孩子,告訴他:「別急,我陪著你,我們一起,慢慢來。」

==========================

------------撥開眼前的迷霧------------

------------覓得生命的前路------------

---------找到懷念已久的安寧---------

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範圍包括人際關係、婚戀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關係、人生規劃等問題。

微信號:caohuaining

微信主要致力於心理學、哲學、文學等方面的價值觀分享

新浪微博:搜索「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學熱點問題,定期回復求助私信

曹懷寧寄語:在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著奔向一個個或對或錯的目標,卻忘了停下來充實自己的心靈,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現在與未來的命題。本人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擊內心深處的精神分析與思想引導,使大家意識到:是停下來想想的時候了!歡迎關注我的自媒體平台。


推薦閱讀: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轉載)
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是否是一種心理問題?
抑鬱症患者適合結婚適合婚姻生活嗎?
單親家庭,和母親溝通不了,一點小事都會吵起來?
我如何看待心理諮詢?——寫給來訪者的一封信

TAG:心理咨询 | 偷窃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