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偶像就是最好的產品

選秀=另一種創業

「忘記了姓名的請跟我來,現在讓我們向快樂崇拜 」

「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天天」

十多年前的神州大陸還在流行這樣的金句,盜版碟老闆一臉壞笑,從支架上抽出一張帶有誇張封面的專輯,並且還口口聲聲說道這有今年最潮最IN的歌。當時的小青年為了追從偶像的步伐,不惜吃苦拮据下一筆巨款,購置了一台嶄新的MP3。互聯網的概念總是在這樣的不經意間傳播開來,當聽說網上有免費的音樂資源之後,粉絲經不住盜版誘惑下載了罪惡的侵權數據。

「聽歌也要花錢!」「寫書你還好意思要錢!」,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總是要有犧牲品的,殘忍的車輪碾過的正是廣大辛苦的文藝工作者,對版權的蔑視使得我們的娛樂產業遭受毀滅性打擊。底層文藝工作者無法上升階級導致「social ladder」斷層,真正熱愛演藝事業的「追夢者」們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錢不得不低頭前行。

以至於後來我們在談及互聯網大企業時,都會評以「原罪」惡名將其審判。扶持新興產業意味著要有一個冤大頭跟在背後吃癟,娛樂業很不幸的成為了後者。在沒有完整收入和版權保護的前提下,小藝人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尷尬問題。創業者總是會在彈盡糧絕的時候想出一些驚為天人的點子。

2004年由湖南台打造的綜藝選秀節目《超級女聲》橫空出世,並且在第二年就上演了中國娛樂史上最具話題性的電視選秀對決,那一年李宇春以3528308票當選年度冠軍,要知道在當年這300W張票可是拿手機條條發的啊。05超級女聲總決賽高達11.65%的收視率至今無人撼動。「玉米」「筆迷」「涼粉」「盒飯」等粉絲文化在2005年的夏天迅速發酵,為了支持「真愛」,粉絲們不僅會花錢投票,還會自發在網路上發帖議論。

深諳「眼球經濟」的湖南衛視早就習得造星大法,從炒作到曝光,湖南衛視算是內地娛樂圈的「鼻祖」。此後的幾年裡國內相繼出現了《快樂男聲》《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等一系列電視選秀節目,選秀創業從此走向高潮。至於12年的《中國好聲音》也已經是外來引進的綜藝了,當真人秀節目崛起之後,群眾對於傳統電視選秀的已不再高漲。

一夜成名只屬那些極少數的幸運兒,通過短短几個月的電視節目,得到觀眾的認可,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汗水一夜之間轉換為金錢的價值。選秀之後,上帝眷顧了他。全中國人民都知道,他火了。

更多的人,或者說絕大部分人,百年之前赴京趕考的書生,在鎂光燈和攝像機前做了一場一生難忘的美夢。偶像人生是奇幻瑰麗的創業夢,而自己恰巧是那唯一的產品,董事會和投資人眼光高挑提出不盡人意的想法,一旁的消費者也始終不肯慷慨解囊。

選秀之後他們將何去何從?

草根創業艱辛打算眾籌,於是鋪天蓋地一波理念和承諾,弄了半天連產品設計都沒出來就上來選秀。到頭來還是帶著遺憾走下舞台,有實力的創業者被投資人相中,加入了娛樂公司被簽約,不過到這裡創始人的股份已經被稀釋了,創業者也要開始聽從公司安排。接下來便是不停的融資、簽約、重組、借殼上市,最後解甲歸田榮譽一方。

成名之後的他們可能會選擇不斷參加新的選秀節目,或者開始走訪商演,或者重新歸於平淡。也有些人,可能被一些唱片公司或者經紀人看中,得到出單曲或者唱片的機會。出道、拍片、接廣告、訓練、從一名「手藝人」轉變為「藝人」。對於懷揣著明星夢的人來說,能夠名揚一方也足夠,一世夢願得一生情。只不過如今,選秀的浪潮也推不動這沉重的藝人夢想了。

偶像也是IP,寡頭壟斷的複製品

內地的盜版惡習在10年以後開始好轉,大家變得重視版權。版權意識蘇醒,最先受益的便是影視行業,盜版發行無法流通,以前的碟片出租屋銷聲匿跡,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知道要去電影院花錢看最新的暑期檔電影。長期淫浸在盜版天堂的部分網民和產業只得掏錢,於是線上視頻網站養活了一群內容產業者,線下電影院天天爆滿,影視業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

電影行業有一個術語叫「粉絲電影」,指那些為明星量身打造的粉絲向電影,這類影片一般都很賣座。有固定受眾和消費者。在這個大公司壟斷下的娛樂業,沒有偶像人格的個性化,產品表現出高度一致性。

人人都愛「小鮮肉」?

W姓男星約炮被發現,小G娜現身說法告訴我們,明星也需要七情六慾。不過比這更重要的消息是網紅逆襲的事件使得廣大網友更加堅信這個神秘集體的無窮力量。L姓男星路過的郵筒被粉絲視為聖地,引來無數人來朝拜合影。最絕的是另外一名L姓男子蘭博基尼車禍,跑車碎片被搶來拍賣...

小鮮肉能火起來,是女性消費能力的逐漸提升的表現。寶寶派和媽媽黨還在為CP問題打的不可開交,那邊又來一個「更嫩」「更鮮」的組合。市場印證了這些粉絲的消費能力是可怕的,在2016年中國票房排行中可以看出,在全部上億票房的電影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大製作大明星大投資式的IP電影。

電影業已經品嘗到了粉絲經濟的甜頭,馬上就要輪到音樂產業了。飽受盜版之苦的音樂人在2015年終於迎來了春天,全面規範的版權規定讓盜版產商無法繼續提供服務。「換個APP聽歌」已經成為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習慣。版權不集中,就無法做到一站式服務。若想統一天下音樂APP,就得交付巨額的版權費。國內粉絲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支持自己的偶像了,雖然也有可能是強迫的...

偶像就是一種IP,能衍生巨大的經濟鏈條。偶像IP的出現就像是大互聯網公司壟斷的複製品,一個年輕的創業團隊費勁數年經營的公司很快就會被寡頭們收購。創始人奔走相告,團隊崩塌瓦解,優秀的創意和產品被大公司牢牢掌握,小作坊式的奇蹟根本無法在壓力之下復興崛起。所有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原來阿里是魅族的財主啊!」

「挖!原來知乎被騰訊控制了啊!」

「什麼?微博也是阿里的!」

年輕的藝人從小參加娛樂公司的練習生計劃,勵志成為明星。大工廠刻出模子依然清晰可見,從舞蹈音樂到電影,工廠化明星產品已不足為奇,更何況現在的互聯網寡頭喜愛收購與吞併。

來自秀場文化的衝擊,互聯網造星計劃崛起

上一屆《超級女聲》是10年的事了,芒果台重啟這項選秀計劃有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並且還是在網上播放,這一檔曾經的王牌電視選秀如今卻變成了「網紅爭奪戰」。海選的機制和投票機制全部網路化,一張張似曾相識的網紅臉浮現在大眾面前。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給喜歡的偶像投票」

這種支持的方法我們已經習慣了太久太久,只不過以前我們是發簡訊,現在換成掃碼了。電視選秀在網路直播面前盡顯疲態,一邊難以招架網紅的衝擊,另一邊還渴求網紅的加入。源於YY秀場文化終於重見天日,分享生活直播日常成為網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播這道妖風颳得生猛,小內見過不少打扮姣好的女大學拿著手機當眾直播路邊攤吃飯,走路拿著自拍桿直播的也不在少數。可是,造星力量如此匱乏,就只能依靠這些虛空作假刷量的APP。

社群經濟,變現指南,網紅路長修之且慢。那個電視選秀的創業時代已經走遠了,年輕人又換了個方式出名。倘若有著幾萬微博粉絲,且又愛好打扮直播,就能自稱網紅。那小內我習得一手文章是不是也得給我們自媒體人討一個網紅稱號。口口聲聲否認自己為網紅的內容創業者,又該怎麼去定義明星?

互聯網造星可行,並且有成功案例。嚴格意義上來說TFBOY算是互聯網藝人,當初躥紅網路就是因為在微博上的大量營銷和炒作。後來席捲中國宅男圈的SNH48讓群眾看到了這家來自上海名不見經傳的絲芭文化傳媒。於是,緊接著又有了YY娛樂的1931女團、繁星網的S.I.N.G女團,等等互聯網明星團隊的新動力。

粉絲群像——造星之後

「恕在下直言,沒買過周邊也叫入坑?」小內曾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該網友怒斥那些「萌新」不忠誠,一時入坑得快感,白嫖偶像內心爽。說得是新來的粉絲不花錢支持偶像,玩柏拉圖式精神追星。

聽起來雖有點無力,但實則思考一番卻挺有道理。如果連粉絲都不花錢,那偶像該怎麼生存下去呢?長得再帥也不能刷卡啊!以前咱們盜版很多,可以免費看電影聽歌看書。但那是過去式了,明星和內容創業者都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更加完善的版權保護法正保護每一位辛勤付出的「手藝人」。

偶像的變現途徑遠比你想像的多,他們可以做專輯,拍電影,開演唱會。日本那邊有個AKB48年年都搞「總統選舉」每年都來一次投票,瘋狂的土豪粉絲擁有無比財力甚至可以決定偶像未來的成長路程。可是,網紅的粉絲就沒有那麼大的消費能力了,在直播間里刷一波「火箭」「保時捷」已經是他們最大的犒勞。主播們收到獎勵之後連忙謝道:「謝謝寶貝們的禮物哦~么么噠~」

消遣的方式很多,可又何必偏愛直播。

weixin.qq.com/r/dHU2Li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關於學業與偶像事業的討論?
如何定義「偶像失格」?
如何評論RH2018NGT48 27曲全曲入選?
堪比邪教的飯圈是互聯網新納粹嗎?

TAG:偶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