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醫患垂直細分的知識共享降降溫
最近花廠(丁香園)的來問醫生開始出現在公眾視線里,關注花廠的中高度用戶應該都知道,其實他們15年就在丁香醫生公眾號里嘗試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了,只不過不是醫生和患者一對一,而是通過患者想公眾號提問,然後小編整理提交給醫生,回答整理後再推送到丁香醫生公眾號。按照大輝的說法是購買了大弓的版權改版過來的,大弓是在分答之前推出的產品,從產品形態上三者幾乎差不多。如今來問醫生自立門戶,借著分答的東風開始運營推廣,李天天的移動醫療移不動的觀點不攻自破了。
不論是分答還是來問醫生,上面都聚集了一大批的醫生,知乎上大家對於來問醫生和分答的關注度以及在平台上產生的問題數,可以反映出大家對於來問模式的認可和接受程度還不低。我想從醫療角度談談細分化知識分享模式的前景。
在線問診/諮詢領域,已經有好大夫,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微醫等市場份額不低的產品了。數據統計顯示用戶使用在線問診場景一般是由於突發不適、小病痛及久病不愈,在解決該類問題的產品中依然沒有很好解決如下問題:
1,醫療需求是個性化的,因人而異。同樣是感冒,我可能發燒需要退燒藥了,他可能只是流鼻涕而已。在線問診無論從軟體本身還是從硬體支持上都還沒有滿足該類需求,說白了患者也不了解自己,怎麼跟醫生解釋病情呢。
2,醫生的水平因人而異,因醫院級別而已。我們有時候會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三甲醫院的醫生肯定比二級醫院的水平高,社區醫院只能看看小毛病等。同樣是主任醫生,他是協和兒科的,我是縣醫院兒科的,針對同一疾病,給出的建議也是不同的。目前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找不到合適的醫生是用戶使用在線問診最大的障礙。
3,同樣的患者問題,問診效果因介質而異。溝通方式包括語音、圖文、電話、視頻這四種形式,適應的人群和場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介質對應不同收費標準,而付費時只能4選1,很大程度上製造了溝通障礙。
作為後來者的來問,從產品定位和產品運營策略上來說,上述因人而異的問題其實也沒有很好的去解決。
產品定位上,丁香園有線下重資產:丁香診所,有線上可信賴的健康資訊內容,要致富先修路,對了,還少一個來問醫生這樣重要的連接器。丁香醫生負責人初洋說了「丁香園前期不會涉足導醫、導葯,更多是為患者提供一個線下就診的信息對接平台。」未來線上線下形成協同是必然。最終線上的活兒也會攬到線下去,然後結合線下資源做深耕。
從產品運營策略上來說,1元偷聽,分享問答的患者的成本就被均攤,這是分答運營模式的創新。但是這種運營策略不適合醫療,偷聽是本著一種窺伺心理去做的,吸引人們去偷聽的問題大多數偏娛樂或者養生保健類,再有就是兩性,隱私性問題。設置偷聽機制,本身就是娛樂性大於知識分享,偷窺隱私大於醫生答案本身。
其實整個醫療行業也沒有很好的去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醫療的現狀。從患者本身來說,診前諮詢,診後隨訪的訴求一直都在,更多的是偏導診分診,康復指導,複診提醒,用藥管理等內容,但又不涉及到診療本身。利用知識分享這個點來構建線上醫患關係,看上去很美,但是需要可持續的有價值的內容輸出和支撐。分析來問醫生,是想給垂直細分領域的知識分享模式降降溫。知識分享連接是人和人,每個領域都會存在因人而已,這種不同在不同領域會被放大,造成產品和運營策略會不同。所以單純的運營模式模仿抄襲只會以失敗告終。
舉個例子:不標準的服務會引發出定價的問題。我不是很贊同純銀之前在他《分答的三個大招》中提到的觀點:當規則明確時,KOL與付費用戶都能保證起碼的滿意度。在分答上,用戶支付xx元只獲得1分鐘的語音回答,所有人默認接受這個系統規則。接受了這個規則可以,我付費了,但是不能保證我的滿意度。如果是明星八卦我不樂意可以關閉,但是涉及到疾病甚至是生命的時候,我們對於錢的感知會弱化很多,會付出一切代價去挽回生命。值不值這種二分方式也有點武斷(如果你想說看在五毛錢的份上,能聽聽大V聲音也好的,那我無話可說)。
人不可能去摸索出每一個細分行業的規則,無論是來問還是分答,在對於價值的感知認識上,需要按照產品所在的領域區分對待,有深度的認識和恰到好處的運營才能看到垂直細分知識領域的機會。
作者子凌,為互聯網醫療產品經理
-end-
推薦閱讀:
※談醫療互聯網垂直社群
※可穿戴醫療的大數據分析有人清楚嗎?
※2013級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新老生經驗交流會
※像微醫、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這樣額移動醫療APP都有哪些?他們的優缺點都是什麼,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