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預增35%,東陽光葯(1558.HK)的神葯藥效幾何?

在中國做醫藥的,發展路徑基本都差不多,關鍵就是看有沒有找到一隻安身立命的神葯,像複合輔酶之於雙鷺葯業,像氯吡格雷(泰嘉)之於信立泰,都是一隻神葯翻身做主人,財報好看了,再藉助資本市場搞搞併購啥的加速發展,所以有這麼一個套路:一隻神葯定江山,百億市值不是夢。

百億市值以下的公司,主要關注核心品種是否具有做大做強的可能,有一個刷上10億的強力單品,再搭配點邊角料,再擺個性感的pipeline,刷個百億市值是分分鐘的事情...

今年剛上市的東陽光葯就有這麼一個神葯(可威)有潛質,但是這個成交量實在是弱得可以,一直猶豫著要不要聊聊這個公司,最近剛過解禁期,新高了,中報也盈喜了,還是聊聊吧~PS:成交量偏弱,新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一、基本概況

東陽光葯,2015年12月29日上市,按每股15元定價發行,略低於中間價(原招股價範圍每股13.7元至18.5元),集資凈額12.56億元,公開發售部分錄得74%的輕微超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錄得適度超額認購。內資股架構,實際控制人為張中能,主營為抗病毒、內分泌及代謝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的中國製藥企業。

股權結構:

IPO資金用途:

二、核心品種

前文說起100億市值以下,要看核心品種,先來看看2015年中報中各個產品線的情況:

通過看產品線就發現,頂樑柱就是這個可威(磷酸奧司他韋),2015年收入4.5億,比增133.4%,營收佔比從44.1%提高到65.5%,是總盤增長的動力,剩下的心血管藥物、內分泌與代謝類藥物和其他雜項加起來合計2.35億,比增-2.5%,所以這樣梳理就很清楚了,近期有沒有搞頭就要看這個可威有沒有爆發力。

磷酸奧司他韋(可威)是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流感(包括禽流感)。磷酸奧司他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獲多方認可,是抗流感主流用藥。磷酸奧司他韋屬於WHO推薦的基本藥物,被美國和歐洲CDC推薦為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在中國,磷酸奧司他韋被衛計委(NHFPC)推薦為治療H1N1和H7N9流感的首選藥物,並被《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推薦用於兒童流感的治療和預防。由於安全性突出,被FDA批准2周大的嬰兒可使用,目前是抗流感病毒最有效的藥物,在全球多國廣泛應用,是流感預防儲備庫的重磅藥品。

原研為羅氏(達菲),從全球銷售數據來看,2014年達菲銷售高達10億美元,在2009年全球禽流感疫情爆發時銷售峰值高達29億美元,是全球抗流感病毒市場的龍頭品種。磷酸奧司他韋的藥效和市場容量無需質疑。

一個插曲:2009年,東陽光葯收到多個中國政府關於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葯的緊急訂單以對抗當時爆發的流感。成功完成中國政府的要求,並在為期超過七個月的時間內,向相關政府實體供應約15.2噸(相當於約20.3百萬盒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的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葯。這種臨時的政府業務,打亂生產節奏,又壓社會庫存,對企業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個事件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磷酸奧司他韋獲得政府的認可,是真正能抗流感的葯。

在中國,目前奧司他韋目前仍是專利葯,原研羅氏的達菲化合物專利將於2017年過期,由於05年H5N1型疫情全球爆發,在全球政府訂單暴增的情況下,羅氏放開專利授權擴充產能,中國有宜昌長江葯業(東陽光葯子公司)和上海中西三維(上海醫藥子公司)獲得羅氏的奧司他韋專利授權,允許在中國生產銷售,國內僅三家生產,目前在中國區的競爭格局如下:

問題來了,為什麼國內能生產的三家廠商中,東陽光葯會突飛猛進,拿到如此大的市場份額?核心原因有兩點:

1、專註:羅氏大把賺錢的專利葯沒折騰完,看不上這個相對的小品種;上海醫藥是上海國資委旗下的大集團,家大業大,沒資源投到這種小類目;這個時候東陽光葯的民企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難得抓住有大品種潛力的品種,必須就搞大它。像同樣一個奧克特琺瑪經銷權,興科蓉醫藥(6833.HK)刷了個上市公司出來,華東醫藥(000963.SZ)下面的子公司做得不溫不火,必須專註才能有大發展。

2、創新:原來的磷酸奧司他韋是膠囊,在服用便利性必然不如顆粒沖劑,特別是在兒童葯領域,目前東陽光葯有顆粒的獨家劑型,有關的專利原本由軍科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發。於2006年,該等專利使用權被獨家轉讓予東陽光葯,有效期至2015年6月。於2015年5月,與毒物藥物研究所訂立進一步轉讓協議,相關專利的轉讓直至該等專利於2026年4月到期止。近年來兒童葯極度稀缺,其嚴重程度都逼得國家單獨為兒童葯出綠色通道了...可威這個獨家的顆粒劑型既有臨床效果,又是兒童劑型,在兒童葯市場上簡直無敵了...年報中的顆粒劑型的增速大幅高於膠囊劑型。

通過IPO文件可以大概推算整個抗流感病毒藥物市場容量在35-40億之間,目前市場還是以金剛烷胺為主,由於金剛烷胺在90%以上的人群都會出現耐藥性問題,耐藥性更低的奧司他韋逐步替代是完全可以預期的,從之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奧司他韋的增速也遠高於同類的金剛烷胺類,市場份額也在逐步增加。

從可威的藥物質量、獨家兒童劑型競爭優勢、再到品類的市場容量,2015年已經刷到4.5億的收入,幾年內刷成10億的大單品是完全可以預期的,而這預測還未包括禽流感疫情爆發或者流感疫情爆髮帶來的額外市場增量,有這樣一個有潛力的在售產品,在現在的醫藥行業風聲鶴唳的背景下,是相當稀缺的。

今年上半年流感的發病數創新高,只要其他產品線不掉鏈子,今年的中報應該會不錯。果然7月18日公司發盈喜:由於上半年公司其中一隻主打產品可威銷售量的大幅增長;及公司專業學術營銷推廣能力持續提升,盈利將較去年同期錄得不低於35%的增長。

三、在研產品線

在說東陽光葯的pipeline之前,得先提一下他的母公司深圳市東陽光實業,據在中國已遞交專利的數量,東陽光葯研發集團為中國領先的藥物研究機構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擁有超過1,200名研發人員,其中包括24名海外專家以及44名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東陽光葯已經與控股股東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獲得東陽光葯研發集團所研發的產品的優先購買權。這裡算一個彩蛋,研發成本在體系外,如果有好品種再裝入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主體中的重磅在研產品有兩個:

1、胰島素系列產品,包括重組人胰島素(二代)、門冬胰島素和甘精胰島素,目前正臨床研發中,預計二代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和精蛋白胰島素將與2017-2018年陸續上市,三代胰島素將於2019-2020;據南方所統計,中國2014年二代胰島素市場規模高達72億元,三代胰島素為86億元。由於技術壁壘較高,胰島素的競爭者也相對較少,除傳統國際三巨頭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外,國內三代胰島素僅甘李葯業一家獲批,二代胰島素則有通化東寶、聯邦製藥、萬邦生化等企業參與競爭,競爭格局相對良好。看目前的競爭格局,二代的廠家越來越多,利潤只會越打越薄,產品出來了估計也就練練推廣隊伍,真正有大錢賺的還得等三代。

2、抗丙肝藥物系列,目前最快進度的是依米他韋,未來還有自研的NS3/4A抑製劑上臨床,以及抗丙肝DAA聯合用藥方案,預計將會在2019-2020年間上市。是目前同類產品中目預期上市進度最快的,而且上市公司已支付7億元獲得研究院所有丙肝系列產品(包括依米他韋、NS3/4A抑製劑)的生產銷售權益,若未能成功上市銷售,將按原支付權益金額退回。這個如果憋出來而且首先上市是絕對逆天的,簡單的理解就是當年重慶啤酒的故事講成了的效果,可以去參宇宙第一神葯公司吉利德的走勢(GILD.O)...

至於還在集團公司層面的歐美製劑出口批文快速通過CFDA一致性評審(簡單理解就是加強審核標準,淘汰落後企業的藥品批文,讓藥物質量與國際接軌)的彩蛋看看就好,畢竟銷售權的轉讓價格還沒定...PS:可以參考海外批文最多的華海葯業(600531.SH)最近兇殘的走勢...

結語:

東陽光葯長期的彩蛋足夠大,但是主要集中在2019-2020年兌現,遠著呢,但是這個彩蛋值得關注...當前主要還是看可威的走勢是否如預測般兇殘,還有母公司海外批文銷售權的注入是否提前兌現。現價按照2015年盈利比增35%來測算,市盈率來看大概在22倍左右,在這個風聲鶴唳的雨夜這個市盈率和增速橫向比較已經不錯了,等中報季過後再來看,排除重組的內生增長的葯企能比增35%的有多少個…

但基石剛解禁,交投清淡,業績雖好,股價新高,可不要貪杯哦~


推薦閱讀:

香港是我的「提款機」:一個巴菲特信徒的港股18年
都在罵碧桂園老闆是農民,但最近誰在炒他的股票呢?
又見財關,又見仰融,又見賭局,又現奇蹟?
港股交易費詳解?
如何看待科通芯城因烽火研究的沽空報告單日暴跌 22%?

TAG:医药 | 港股 | 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