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為什麼硬傷的總是劇情?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我們提到某部電影,尤其是時下大熱的話題電影時,往往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部作品的特效演員陣容表演音樂動作場面還算不錯,可惜就是編劇不會講故事……」

其實平心而論,其實在一部電影中能夠影響影片最終呈現效果的元素實在太多,劇情所起到的作用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是我們廣大的觀眾卻不管這些,反正也不懂剪輯特效音樂美術,那麼就從門檻最低的劇情開始吐槽起好了。

反正不管是話題大作還是國產小成本……甭管看沒看,反正先從劇情開始吐槽,怎麼說都不會有什麼大的差池。

而在國產動畫方面,劇情硬傷的問題似乎尤為明顯。

不管是早些年的上影廠的《寶蓮燈》、《勇士》,還是近些年來隨著網路播放平台大熱的《納米核心》、《雙月之城》、《大魚海棠》、《小門神》等的動畫電影或者劇集,幾乎最為被人所詬病的地方都出在他們的劇情上。

說句實話,我們最後在作品成型之後看到的劇情其實已經是在經歷過一系列的產品加工後剩餘的東西。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劇情的最終呈現,從製作流程的角度上講對觀影體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導演和剪輯。而視具體情況,製片人和演員,甚至美工和配樂也會對觀影體驗造成極大的影響。

儘管這些影響有好有壞,但唯一確定不變的就是——劇本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與劇本寫作人心目中的樣子必然是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因此在職業劇本創作者眼中的好劇本,往往是能夠應對起影片生產中的諸多環節,預留了充足的集體創作空間,在經過了改動和調整之後還能夠保證充分故事內涵和可讀性的作品。

那麼這樣的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審視一下編劇這個職業本身的一些特質。那麼編劇這個職業的特質有哪些呢?

  • 入門門檻低 
  • 工作環境封閉且不穩定 

  • 圈子小
  • 成長速度慢 

  • 權力太小,責任太大 

  • 從業人員之間競爭激烈 

  • 對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 試錯成本極高

我們確實要承認,編劇可能是整個影視動畫產業鏈中最容易上手的工作了。理論上講只要一個人擁有小學程度的語文水平就可以勝任編劇的工作,而在創作中涉及到的創作技巧和知識則完全可以在後期進行惡補。極低的門檻讓很多對影視動畫感興趣的人邁入到了創作的行列中,但也造成了編劇領域魚龍混雜,大量新人編劇和老編劇們在爭搶生存空間,劇本和創意的價格長期被壓制等一系列負面效應,而這些負面效應間接也加劇了製片方對劇本和編劇這個職業的輕視。

而在內部競爭激烈,外部也對編劇的作用缺少重視的環境下,編劇的成長變得舉步維艱。在傳統的影視行業中,編劇們還可以依靠行業協會這樣的小圈子抱團取暖。而在動畫和漫畫領域,編劇則基本上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中。

近兩年,隨著動畫市場在逐漸解凍升溫,技術和資金開始不再是限制中國動畫的最主要的瓶頸,人們便開始逐步將注意力投向了動畫編劇。

如果說在傳統的影視領域中,以導演——演員——剪輯為主的生產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修正劇本的表現力。那麼在本身就缺少成熟導演和相關技術環節的成熟製作人員的動畫領域,劇本的缺陷就會變得更加明顯。

首先,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時間。我們之前提到,編劇的成長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在傳統的中國動畫領域裡,編劇的待遇一直很低,這造成了極高的流動率和流失率。只有很少人能夠在行業內堅持下來,而這其中能夠有機會進入到試錯環節的更是鳳毛麟角。

因此可以想像,在進行到創作環節之後,動畫的製作方為了解決劇本問題只剩下三個選擇——選擇傳統影視行業內較為成熟的編劇、選擇新人編劇以及……自己上。

傳統影視行業往往都是科班出身,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文字功底非常優秀,創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影視拍攝所需要的劇本和動畫劇本在創作目的上卻有著一些微妙的區別。例如台詞:動畫人物的表演往往更加精確,台詞的風格也大有不同。在傳統影視劇中,口語化的台詞十分常見,而在動畫中台詞的表現風格更接近於話劇,過於口語化的台詞卻往往會與動畫人物的表演產生脫節,產生強烈的違和感。簡而言之,傳統影視行業出身的編劇在從事動畫劇本的創作時,往往會受困於動畫特有的表現手法而顯得非常被動,其創作出的劇本也往往會被動畫製作方技術和能力瓶頸所限制。

也許正是意識到了傳統影視行業編劇和動畫編劇之間的行業壁壘,很多動畫製作方開始啟用自己培養的動畫編劇。但是也正如指間所說,編劇的成長有其特定的時間周期。很多缺少編劇工作歷練的新人們從事編劇工作大多是處於自身對動漫事業的熱愛,其中興趣和熱情固然為其提供了強大的創作動力,但是這類編劇的短板往往也十分明顯。很多劇本在題材選擇和形象塑造上都與日本和美國的同類型作品太過雷同,在展現出自身創作的特色之前便會先淪入對方創造的套路中,使劇情本身失去重心。

這類編劇往往因為人生閱歷尚淺之類的緣故,在創作時往往會有意地忽視作品內涵的提升和邏輯線的鋪墊,以及最為重要的價值觀輸出,而轉向堆砌網路語言包袱,堆砌設定,展示下流段子這樣的歪門邪道之中。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試錯成本。而這一點,往往也是行業內眾人們諱莫如深的。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好的編劇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但大環境一直以來也幾乎沒有辦法承擔編劇的成長成本。因此當硬體環境成熟之後,行業內則只能用昂貴的代價來支付編劇本的試錯成本了。

所以,當我們開始吐槽的《魁拔》《小門神》《大魚海棠》們的劇情時,其實也應該意識到——觀眾們是在用自己錢包和時間支付著長久以來國產動畫領域因為不重視編劇培養而欠下的債。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探險時光》?
動畫劇本的架構格式是怎樣的?如何寫動畫劇本?
如何評價動畫劇作家岡田麿里?
天線寶寶都講的什麼啊,這麼多年了,表示直接沒看懂?

TAG:动画剧本 | 中国动画 | 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