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青年:你過得還好嗎?| 最新調查出爐
撰文 | 程莉
責編 | 李曉明
● ● ●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科技創新,貴在接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國家領導人習近平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講話言猶在耳。但是,中國科研的主力軍——青年科技人才的生存和工作現狀究竟如何?
五月初,由「知識分子」策劃並聯合自然科研、中科院物理所、科學人、科研圈、科學松鼠會、知社學術圈等新媒體發起了《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現狀調查》。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收到了2531份「青椒」(高校青年教師)和「青稞」(青年科研人員)的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228份,有效回收率達88%。調查對象研究領域幾乎涵蓋所有學科,除西藏IP未顯示外,問捲來自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幾乎全部省級行政區。
經過「知識分子」編輯部兩周左右的統計分析,近期將陸續推出四個專題報告,分別從生活、經費與成果、研究工作、「海歸」群體等方面,管中窺豹,從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年科研人員當前的現狀、問題和訴求。
1.工作時間堪比農民工
習近平曾告誡青年人不要熬夜。但此次對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時長的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
只有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時間不多於40小時,將將符合《勞動法》的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多達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其工作強度堪比農民工。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發布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外出農民工日從業時間平均為8.7個小時,日從業時間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佔39.1%,周從業時間超過44小時的農民工佔85%。
為便於統計,我們把所有學科分為自然科學、工程、醫學、社會科學和人文五大類。分析顯示,自然科學是所有學科類別中工作時間最長的,其次依次為工程、醫學、社會科學、人文。女性青年工作者平均工作時長要少於男性(在人文社科領域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在調查中,有教學任務的「青椒」佔55.52%,他們的工作時長要長於無教學任務的純「青稞」。33.5%的「青椒」們每周工作時間在60小時以上,而沒有教學任務的科研工作者則是25.5%。
不同層次的學校或科研院所,工作時長也有差異。985高校的科研人員工作時長最長,其次是211高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相對最短的是大專、成人、民辦院校。這也許可以說明好的學校對研究人員要求更高。
調查還顯示:教授最忙。人們往往會認為「教授牽頭、副教授幹活、講師跑腿、助教拎包」,與這種固定思維不同的是,調查顯示,職稱越高工作時間越長,教授最忙。此外,青年研究者中有相對較高管理職務的人比較少,參加調查的人群中,近80%無行政職務,而工作時長與行政級別關係不大。
那這麼多時間都花在什麼地方了呢?主要還是用於科研,包括開展實驗、閱讀文獻、撰寫論文等。其次是教學活動,包括指導研究生。值得注意的是,科研經費申請、報銷、項目彙報等工作佔據了幾乎與教學同等長度的時間,平均工作量分別占日常工作量的16.4%和17.5%。
2.健康問題顯著
長期過長的工作時間,導致了一定的健康問題。調查顯示,將近一半人表示自己過度疲勞,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我們將健康情況歸類後發現,41~45歲年齡段,91.7%的人處於不健康狀態。很顯然,工作時間越長,參加工作年限越久,健康問題越明顯。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的人群不健康率為92.5%,參加工作11年以上的則有91.6%不健康。
總體上,女性工作時間少於男性(人文社科領域除外),但她們的健康情況並沒有好多少,86.5%的女性認為自己不健康,而男性的這一比例為87.9%。
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是另一大問題。近八成的人群表示壓力較大,僅有23人——佔全部調查人群的1.03%,表示自己沒有壓力。男性青年科研工作人員壓力比女性略大,男性有79.4%壓力較大,女性則有76.9%。30~40歲這一年齡段的科研工作人員除已有的工作壓力外,與其他青年群體一樣新增成家、生子的壓力,在各個年齡段中,這一年齡段壓力最大。
與身體健康問題相同,工作時長越長,壓力越大,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的人群壓力較大的佔九成以上。同樣,與只進行科研沒有教學任務的人群相比,有教學任務的「青椒」工作時間更長,也承擔著更大的壓力。
此外,曾經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或地區攻讀學位、做博士後或半年以上的海外訪學後歸國的科研人員,壓力要大於那些未曾出國留學的科研人員。
那麼,工作壓力都來自哪裡呢?84.85%的人認為其主要工作壓力還是來自科研工作,還有較多的人壓力也來自教學工作和行政事務以及指導學生。此外,有相當多的人在問卷留言中提到了職稱評審、績效考核所帶來的壓力。
3.工資高於當地平均水平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實行三元工資體系,即: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經過統計計算,包括工資、崗位津貼和獎金,調查對象在所在高校或研究機構獲得的平均每月個人收入均高於2015年當地省區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不過,據可查的最新數據——《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09)》指出,不同類型的單位提供給博士畢業生的工資存在較大差異,在公司企業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機構工作的博士,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業單位工作的博士,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資為3932元。
儘管受訪科研人員平均收入普遍高於當地平均水平,但參加調查的人員中碩士學歷以上佔到了93.54%,73.79%是博士,當本科畢業生畢業工作至少6年,積累了多年工作經驗升職加薪後,同屆博士畢業生才走上工作崗位,所以這個結果並不像數據那麼樂觀。受訪者主觀上認為生活寬裕的僅佔8.71%,也就不奇怪了。因此有82%的受訪者認為現階段科研單位急需改革的環節之一是提高科研人員待遇。
《人民日報》曾刊文聚焦科學家收入、科研指揮棒等熱點話題,據報道,北京某研究所一名從事生物學基礎研究的博士畢業生王林,單位不解決住房,只能租房。加上1000元房補,每月工資7000元左右,但每個月僅房租就4000多元,再扣除一些必要的開支,每月工資所剩無幾。而且作為助理研究員,該「青稞」非常忙。「每天幾乎都要加班到晚上12點,遇到實驗關鍵節點,通宵是家常便飯,周末也大多在辦公室度過。」工作辛苦沒關係,畢竟是他所熱愛的事業,但付出與收入不匹配讓他覺得有點委屈。尤其讓王林感到「刺激」的是,當年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同學,現在的收入都比自己高不少。王林甚至一度懷疑像他這樣十年寒窗有什麼意義?
《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09)》還指出,從總體上看,東部地區工作的博士平均工資比中西部地區工作的博士的平均工資高出1000元左右。而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各省區平均工資從高到低依次為上海、廣東、北京、浙江,月均工資超過9000,最低的是寧夏、海南、青海、廣西、新疆、甘肅,月均低於6500。與2009年相比,東、西部工資水平差距似乎進一步加大了。
據《人民日報》報道, 35歲的郭華在西部地區某研究所工作,是副研究員和課題項目組組長,目前一個月能拿到手七八千元。但他已經是他們科室副研究員里收入最高的了,有的副研究員每個月要比他少拿兩三千元。郭華最怕的是同學聚會,每次回來,情緒都要低落半個多月。因為,郭華說:「和我一樣博士畢業但選擇去了企業的同學,現在年薪基本都在30萬元以上,我的工資卻還不到他們一半。智商不比別人低,付出不比別人少,科研上我也做得不錯,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不同等級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感受差別有差異,相對來說待遇較好、生活更富足的是985高校,其次是211高校,大專、成人、民辦院校受訪者生活困難程度較大。
和其他行業的年輕人相同,大部分青年科研人員的消費大頭也是房子。調查顯示,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沒有自住房,租住私房或公房,只有14.36%的受訪者有自住房且無房貸,這個比例在北京、上海更低。
據解放網報道,上海2016年度首次「科學家月度座談會」上,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天全說:「在座各位年輕人,除了上海科技大學的老師外,我想其他人的月收入都在一萬元以下。對於要在上海買房的人來說,生活還是比較艱難的。」而在更早的一次「科學家月度座談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一名教授級高工稱該所研究人員收入水平和上海房價不太匹配,給員工造成較大壓力,也使得優秀人才的引進比較困難。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一名研究員反映,天文台除了房貼有點吸引力外,工資和績效獎都比較低,經常有技術骨幹跳槽。對青年科研人員來說,他們還面臨申請科研經費的壓力,如果申請不到,就很難在單位立足。
最近一年家庭消費金額較高的還有子女教育。由於受訪人群反應普遍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健康醫療也是較高的一項花費。
儘管青年科研工作者生活不盡如人意,但在問及科研這份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時,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是因為對學術本身感興趣,13.6%因為工作穩定,9.16%是因為教書育人具有崇高價值。
相對女性來說,男性似乎對科研本身興趣更大,男性科研人員中的63.0%是因對學術本身感興趣選擇科研,而女性為52.9%。統計顯示,對女性來說,不少人看重這份工作穩定、福利、教書育人的價值。
總體來看,諸多原因所致,只有三成受訪者對目前職業表示滿意和很滿意,有兩成明確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
本次調查報告的製圖工作得到了鏑次元數據傳媒實驗室、牛夫人、施佳鑫大力支持,特此鳴謝。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基因專利大戰:殺出個「程咬金」是中國留學生
※「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 | 紀念萊布尼茨逝世300周年
※「三人生娃」,你準備好了嗎?
※不甘平淡:寫過《錢學森傳》和《南京大屠殺》的張純如
※獨家 | 事關下個諾貝爾獎:美國科學界激辯基因修飾技術英雄榜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