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ELF講壇&墨子沙龍·2016創新大會

未來·已來

科技發展將我們的日常生活向未來快速推進,人工智慧、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大數據等……這些曾被視為未來代名詞的技術已逐漸走入我們生活,來到我們的身邊!

在這個火熱的7月,SELF講壇首次登陸「魔都」上海,攜手墨子沙龍,與大家一起感受這些未來感十足的「黑科技」。

在這裡,有科技界頂級大師,有炫酷的舞台,有直面科學家的機會,有一流媒體的現場直播。

相信我們,這絕對是炎炎夏日中一場清涼的科學盛會!

時間:2016年7月17日 下午14:00-下午17:00

地點:上海浦東圖書館

主辦:SELF講壇 墨子沙龍

協辦:上海浦東圖書館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

直播支持:澎湃新聞 企鵝科學(騰訊網) 阿里雲·雲棲社區

媒體支持:騰訊科技、今日頭條、新浪科技、網易科技、央視網、新華網、手機人民網、中國科學報、中國網 網易公開課 鳳凰視頻 一點資訊等

PC端報名地址:

huodong.kepu.cn/event/e

或者 hdb.com/party/vi1ou-com

演講嘉賓(按邀請先後排序):

  • 潘建偉 探索的動機

當人類有了自己的意識,認識到我們在自然界中是一個獨立的存在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一些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未來會怎樣。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講,我們尋找的是心靈的歸宿和安全感。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了宇宙的規律,並且使得生活更加美好,對未來也不再迷惘。科學給人們帶來的內心的寧靜與安全感,正是我們探索的動機。

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是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先驅和開拓者之一。潘建偉及其同事主導的項目「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李建剛 追逐「太陽」

—磁約束聚變-人類未來理想的戰略能源

化石能源時代終將結束,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替代能源?作為地球生命之源的太陽,它的能量來自於中心的核聚變,那麼我們能否控制並利用核聚變,人為地製造「太陽」?過去50年來,科學家們孜孜以求,渴望在地球上實現太陽內部核聚變的模擬。從大科學裝置托卡馬克HT-7(合肥超環)、EAST(東方超環)到ITER計劃,再到未來獨立自主建設的聚變工程堆,我國科學家正逐漸把「人造太陽」從夢想變為現實。

李建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磁約束聚變專家委員會召集人,《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主編。長期從事聚變研究,在超導托卡馬克工程系統的設計、關鍵技術、建設、集成、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

  • 王堅 互聯網、數據、計算

「數據跟土地一樣變成了生產資料,這種變化是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數據是人類首次不依賴大自然、憑藉自身行為創造的生產資料,而數據的價值來自計算,這個前提就是因為互聯網已經逐步成為基礎設施。

王堅,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曾任阿里巴巴集團CTO、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等。長期開展大數據云計算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在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方面有著卓越的洞見。

  • 裴鋼 來自身體內部的變革

不可否認,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雖然我們的文明、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但人類仍然逃不過疾病、衰老的自然規律。然而科學家們相信,人體內部存在著自我修復的潛力,這種能力來自於哪裡?20年前,一隻名叫「多莉」(Dolly)的克隆羊在英國降生,世界震驚!幹細胞——這種具備增殖和分化潛能、可以自我更新複製的細胞逐漸走進我們的視野。它,已經帶來了何種變革,又將推動怎樣的進步?

裴鋼,同濟大學校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召集人,《Cell Research》主編。長期從事分子細胞生物學及信號轉導研究,在重大疾病相關的G蛋白偶聯受體(GPCR)信號轉導的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發現。

  • 賈金鋒 尋找馬約拉納費米子

在過去近80年里,粒子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名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粒子,這是一種正反粒子同體的粒子,它可能是製造量子計算機的最佳候選對象——經典計算機需15萬年的計算,量子計算機只需1秒。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團隊經過多次嘗試,終於在拓撲超導材料上捕捉到了這種粒子——這是世界上首次通過實驗證明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個重大發現或將敲開拓撲量子計算時代的大門。

  • 賈金鋒,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長期從事新型量子材料、納米材料的製備與表徵。2016年,帶領團隊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

  • 張曉林 讓機器人「開眼」看世界

AlphaGo打敗李世石震撼世界,深度學習成為人工智慧討論領域的最重要議題。但是,除了思維能力的提升,機器人的其他技能發展如何呢?「人的大腦接受的信息的70%以上都來自於視覺,如果要讓機器人擁有人的能力,重點就是要解決視覺系統。」 在機器人視覺能力方面我們走到了哪種程度?還有哪些障礙和困難?未來可能會達到什麼程度?

張曉林,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研究員,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仿生視覺系統實驗室主任。入選上海市千人計劃,中組部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在仿生視覺領域提出了獨自的雙眼視覺運動控制理論,申請中國、日本、美國等各國專利30餘項,已有多項研究成果被產品化。

  • SELF講壇介紹

「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公益講壇。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嘉賓用18分鐘左右的時間與公眾分享新發明、新發現和新觀點,視頻在騰訊精品課、網易公開課、鳳凰視頻、優酷教育等平台上廣泛傳播。歡迎訪問self.org.cn

中國科普博覽訂閱號:

weixin.qq.com/r/BnULE17 (二維碼自動識別)

  • 墨子沙龍介紹

墨子沙龍是2016年潘建偉院士提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協辦的科普論壇。沙龍面向中學生以上的觀眾,旨在通過科普講壇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專業的科學啟蒙。以上海為中心向全國發散,通過講座、視頻、網路公開課、科普訂閱號等多種方式開展科普活動。更多詳情請登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官網sias.ustc.edu.cn/

歡迎關注墨子沙龍訂閱號:墨子沙龍


推薦閱讀:

演講技巧16招,讓你的演講撼動全場!
6大錦囊幫你全方位應對演講焦慮,接好!不謝!
被拒絕的100天學到了什麼?
紐約大學的這場演講,改變了我對陳冠希的看法!

TAG:科技 | 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