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打車——真以為大家是理性的嗎?

今天,讓我們討論一下加價打車的行為。

在一個瓢潑的大雨夜,你在街邊伸手打車的時候,發現一輛輛的計程車都掛著「有人」的標誌從你身邊划過,車輛駛過你身邊時,你看著車內乘客悠閑的身影,車輪飛濺的水花差點就會讓你成為「落湯雞」,這時候你是否考慮過會加價打車的情況呢?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念頭——我寧願多出一點錢,讓我打上一輛車吧。好吧,現在真的讓你多出一點錢了,你會滿意嗎?

答案是「不太會」。

Uber的動態定價系統顯然給了大家一個很好地研究機會,很多情況下在下雨或者下班高峰發生的時候,Uber的動態定價都會跳升到2-3倍。13年12月紐約暴風雪,Uber費用一下子漲到8倍以上,14年12月悉尼人質事件里,周邊地區的打車費提高了4倍,導致美國、澳洲網友紛紛在twitter上表示Uber發國難財。

在經濟邏輯上,動態定價堪稱完美,而且,如果你做一個調查問卷,我相信絕大多數受訪者都會同意「加價打車」的主意,那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多的譴責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經濟學的解釋吧。

如圖是經濟學最常見的供求關係圖,供給方隨著產品價格增加,而願意生產更多的產品,需求方隨著產品價格的增加而不願意購買更多的產品,然後供給與需求線的交點則是平衡點。

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多計程車司機提前收車,於是供給線向右虛線移動,同樣價格下,願意跑的計程車少了,所以,平衡點價格從A漲到B。

但是這並不算完,下雨的時候,更多的人不願意等待,要急著打車回家,於是需求線也向右移動,同樣價格下,更多的人會更願意打車,所以平衡點價格從B繼續漲到C。

以上的內容對於每一個學過經濟學的人來說都是很好理解的事情,但是為什麼還會遭到用戶的不滿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因為這是「趁火打劫」。

理性經濟學家大可以解釋這是供需關係造成的,同一時間,要打車的人多,計程車少,當然需要加錢啊!然而這隻會被人罵做「冷血」。

為什麼用戶會有這樣的看法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

用戶把這種漲價看成了一種針對他本人的一種特殊的行為。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他在雨夜裡面,他最需要計程車的時候,結果打車漲價了,當他平時不需要計程車的時候,打車不漲價。這種強烈的相關性,會讓用戶覺得這種漲價是一種僅僅針對其一個人的價格歧視。

這也是為什麼你在平時做調查問卷的時候,用戶會覺得加價打車沒有問題的原因,因為那時候用戶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在看問題,用戶並沒有覺得加價這種行為是一種對他個人的特殊行為,因此他們會理性的選擇「yes」。

而在真實場景下,這種加價變成了一種針對個人的行為,即使是花錢加價打車的乘客最後也不忘說一句「媽的,真黑心」。

(未完待續)雨夜打車——真以為大家是理性的嗎?(續)

微信公眾號:銳合金狗眼,與本專欄同步更新!


推薦閱讀:

銀行:秘密的守護者
如何以經濟學思維,處理一段終將逝去的愛情?
谷歌為什麼會為我們提供免費的服務?
仗義輩誰?負心人誰?——來自納粹德國庭審記錄的證據

TAG:心理学 | 经济学 | 用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