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別離
鬼君言:不知不覺,劇評寫到了一半,回看之前的劇評,想想人多悔其少作,確實是個道理!對半年以來的劇評,尤其是前幾篇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所欠缺的內容都會在日後與人物相關的劇集中補上!文中所用繪圖均轉自推上丸繪,劇評中如有明顯寫錯的地方還望小夥伴們批評指正!
舊語:
今日舊語來聚焦一下三個版本關於利休之死的處理;作為豐臣政權中的關鍵人物之一,千利休在豐臣政權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利休之死自然也是豐臣政權的幾個標誌性事件之一,以往很多大河劇在拍攝利休之死這一事件中,會用一到兩回的篇幅來集中交代這一事件(非暗線伏筆);然而,利休之死的原因往往也是眾說紛紜,通說多為大德寺利休木像一事,下面先來一圖流看看關於利休之死的諸多說法!
各版利休形象與死亡
首先是《黃金的日子》里鶴田浩二版利休。當第一次看到鶴田浩二版的利休形象時,鬼君著實嘆服!演員的氣質和風度頗有一種古聖先哲的味道,尤其在說台詞的時候,神態平靜,語氣溫厚,甚具雅格!在劇集前段尚未出家的利休表演中,鶴田浩二的表演則帶有一股世俗氣,出家後判若兩人!劇中對於秀吉懲罰利休的表面原因基於兩點:大德寺山門木像和任意鑒定茶具,抬高價格;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統天下之後,秀吉需要一個等級秩序的社會,利休的存在會攪亂世間的價值。在主人公呂宋助左衛門與利休最後的互動中,先是助左衛門為利休再度划船(對應他們二人的初遇),再是利休死前,助左衛門與旅歐少年用一首曲子為利休送行,這也是對應此集的開場部分!
其次,是《秀吉》里仲代達矢版千利休。作為日本電影巔峰時期的代表人物,同時代演員中的翹楚,仲代達矢之名,哪怕不是看日劇日影的小夥伴也都曾接觸過他的作品。如果說鶴田浩二的千利休是由世俗一步步衍變成聖哲,那麼,仲代達矢的千利休則是還原一個平凡人的味道,有疑懼有爽朗有憂愁有喜悅,加之仲代達矢注重小動作小表情的表演風格,可以說是相得益彰,也讓千利休這個人物顯得格外得真實。在這部劇中,由於利休與秀吉之間的複雜關係,也讓利休切腹的原因變得十分複雜化,有他人的讒言,也有著利休與秀吉二人各自的執著;篇幅上也用了兩集來講述利休之死的前前後後。最後,秀吉來給千利休送行的劇情也將二人之間的糾葛表現得淋漓盡致,也算是這部大河劇里的經典場景之一。最後,是《軍師官兵衛》中伊武稚刀的千利休;其實鬼君在遴選最後一個版本中還是比較糾結的,也曾想過選擇《江~公主們的戰國》中石坂浩二的千利休,甚至《戰國鬼才傳》中的利休也尋思過,但是考慮到要跟今日的《真田丸》還是有一定關聯,所以就選擇了《軍師官兵衛》這一版。伊武本人形象戾氣頗重,這倒有點像千利休辭世句中「祖佛共殺」所透露的那樣;劇中的千利休定位上更像是秀吉的一位參謀,導致被殺的根源則是阻止秀吉向朝鮮出兵,之後再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大德寺木像等等;最後,則是將勸阻秀吉的任務託付於官兵衛之後慨然赴死。與《真田丸》頗為相近的是,《軍師官兵衛》一劇中將秀長之死、利休之死、鶴松之死也在一集的篇幅內全部講完,也是常規的線性敘事!侃劇:
大河劇的播送已經過半,一如之前《新選組!》一般,整部劇的基調也要逐漸由喜轉悲,鶴松之死也成為了整個基調轉折的開始!這一集中所穿插的一些信息或者細節都會在日後的劇情中成為伏筆或者是一種反差,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這一集也可以當做是《真田丸》下半部開篇對於各種人物關係的一個總綱了!在劇本創作上,三谷做了一些新的嘗試並結合他本人的風格,這一集也成了繼第十六回「表裡」之後又一典型的三谷式劇集,但顯然「表裡」的呈現更為精彩,至於原因,稍後再說。
敘事風格及其他
由於一些原因,在做字幕組考證時,鬼君是從本集中段(利休說宿命那裡)開始做起的,當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利休切腹的鏡頭咋沒了?為何一下就從利休之死就轉到了鶴松病重了!當真是有幾分詭異......直到從頭至尾地再做一遍考證時,鬼君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集敘事又走起了不同尋常的路線。
《軍師官兵衛》中運用常規的線性敘事在一集篇幅中講述了秀長之死、利休之死與鶴松之死;《真田丸》則是一種非線性敘事,把一集的重心放在了鶴松之死的背景中,然後由諸人的回想來串聯起秀長之死與利休之死的劇情!在之前第八回調略中,鬼君也講過這種敘事風格。另外,在利休之死的回想中,又形成了環形敘事的結構!所謂環形敘事,簡而言之,就是首尾呼應,因果相連。
雖然在《新選組!》宣番里三谷曾說要讓大家感受到一部不一樣的大河劇(三谷語:原來大河劇還能這樣),但是《新選組!》還算是一部有著三谷風格潤色的歷史劇,也許也是作為大河劇粉絲的三谷在創作劇本時總少不了一種亦步亦趨的態勢。一回生二回熟,今年三谷的步子明顯邁得更大了,對於大河劇的劇本創作做出了更多的嘗試;我個人也期待著日後的大河劇編劇們能有更多的嘗試,讓劇情會更加精彩!
至於三谷為何要選擇這樣一種編排手法?個人覺得,第一是基於以往大河劇中對於當時鶴松之死描寫的缺乏,以往大河劇中更側重於描寫鶴松死後秀吉的狀態,《真田丸》則一直在勾勒秀吉對於孩子百般的疼愛,一直守護著患病之子的情節也可以說是最能體現秀吉作為人父的狀態;第二,利休之死和秀長之死在以往的大河劇中演繹得較多,尤其是利休之死;如是編排,可能也算是劍走偏鋒吧!至於效果,也是見仁見智了。
首先,我們來按線性順序理一下這一集中對於利休之死一事前後的描寫。1、石田和大谷問責利休。
2、秀長幫助石田和大谷向秀吉諫言。
3、茶茶建議利休將其人像擺放於大德寺山門之上。
4、石田和大谷發現了擺在大德寺山門之上的利休像。
5、石田和大谷密議,並向秀吉講述大德寺山門利休像一事。
6、石田和大谷奉秀吉之命令利休蟄居,大谷捏造命令令利休切腹(此時鶴松已得病)。
7、信繁飲利休之茶,問及利休像一事,利休坦言此乃宿命。
8、利休切腹。
9、鶴松病重,並有傳言是因為利休的鬼魂作祟。
以上九條是按線性順序所梳理的「別離」中利休之死的經過;而在這一集中,利休之死的環形結構則是9、8、1、2、4、5、6、7、9、3;不得不說,三谷還是挺有勇氣的,敢於在短短的一集電視劇中運用這種環形結構敘事風格,但是未免有點大才小用,或者毒舌一點,說他抖機靈抖得不是地,其實也並不為過;環形結構勾勒出每個人對於利休之死的回憶,讓我們站在每一個人的立場想利休之死,未免有點細思恐極,比如說以茶茶的身份來思考利休之死,何其可怕;但是,環形結構的剪輯上則顯得有點混亂,尤其是關於7這個部分的回想,雖然導演用色調的漸變來表示出是一段回想,但是銜接上未免有點生硬;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最終也導致了一個輕重不分的尷尬!
如果找一些觀看完這集後的小夥伴來講講劇中利休之死的主要原因,鬼君估計十有七八都會認為是大德寺利休像的緣故,因為這一集中長達15分鐘的利休之死部分有近半都在講述這一事件,但是從三谷本身劇作上看,這其實並不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下面,我們來按順序梳理一下《真田丸》一劇中對於利休之死的幾個原因。
1、作為堺奉行的石田三成與代表堺商利益的千利休之間的權力鬥爭。
2、小田原征伐中,以利休為代表的堺商與北條之間存在交易。
3、利休的影響力過大,擁有了極大的權力,影響豐臣之世的統治。
4、大德寺木像事件
作為三谷本人最為喜愛的幾部大河劇之一,《真田丸》中對於豐臣政權的很多描寫都和《黃金的日子》異曲同工,包括在這周即將開始的文祿·慶長之役也有頗多相似之處,這一點,鬼君會在呂宋助左衛門登場的那一集中來具體談談三谷對於《黃金的日子》的情結。這裡不難發現,三谷在《真田丸》中所寫的利休之死的原因基本跟《黃金的日子》中所描寫的狀況極為相似!第二點原因與第四點原因其實只是一個理由,本質上是由於權力鬥爭和利休本人的影響力過大。這兩點原因在第16回「表裡」都有過描述;在這一集中,又將第三點原因更加明確地表現出來。在秀長勸諫秀吉的劇情中,秀吉原意是饒過利休等人,察覺秀吉這一想法的秀長直接戳中了秀吉心中最擔心的事——鶴松的未來以及豐臣之世能否持續長久。秀長的諫言也隱晦地表明了利休擁有了極大的權力,會影響豐臣之世的統治。為了鶴松,為了豐臣家,秀吉也正式接受了秀長的諫言。或許,三谷感覺自己表達清楚了,但是,對於大部分觀眾,這一點其實並不明朗。當然,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對於文字工作者或者影視創作者來說,總難免會有創作與感受的分歧。在《真田丸》一劇中,這點還有著另外一種尷尬!
細心的觀眾或許也會發現三谷在創作中的一種尷尬了。在創作中,三谷一直在很努力避免兩種情況的發生,一是以未來的觀點來看待當時的事件或者角色的心理,二就是控制主角視角,也就是把握主角光環的戲份。其實,《真田丸》在主角光環這一點上比之前幾年的幾部大河劇可以說控制得相當不錯,一些事件解讀的立場傾向之類的其實也並不為過!然而,進入「大坂篇」以來,三谷對於信繁戲份的把握愈發陷入一種比較尷尬,甚至痛苦的境地。信繁馬廻眾的身份固然可以讓信繁接觸到很多事情,但是很多事情在往深里走的時候,以信繁馬廻眾的身份便難以觸及,比如,信繁不可能跟隨著石田三成去治理堺港的事情。對於一些事情的描述,三谷只能點到為止,這一點的缺陷也在這一集關於利休之死的部分中放大了。另一方面,信繁也老是跟著大谷和石田身後跑,也是一件挺尷尬的事兒。主角光環這事,少了,主角不出彩,多了,總有些史控觀眾不樂意;這種尷尬也將持續一陣子時間,等大坂篇劇情進入末段後,或許會恢復到「信繁青春編」所有的那個尺度上去。
另外,來談一談《真田丸》中的豐臣秀長,雖然演員不是什麼大咖,戲份也不多,但是總體來說《真田丸》中的豐臣秀長刻畫得非常不錯!孝、賢、仁、智!主要的戲份是兩段,一段是第16回「表裡」里向信繁訴說大坂城的眾生相,另一段是這一回里向秀吉的諫言。這集諫言的末段似乎也與日後的五大老政體有所關聯,看看日後劇情的鋪排了。劇中也從多個細節來體現出了秀長是秀吉左右手的重要性和他在豐臣政權中無可比擬的地位,比如秀長可以呵斥加藤、石田和大谷會去找秀長幫忙等等。
真田一族
與不斷別離的豐臣政權內部不同,儘管信幸苦惱不斷,但是這一集中的真田家要歡樂了許多!從另一層面上看,也算是一種對比,為了更能凸顯出末尾豐臣家的悲凄。真田姐姐和真田姐夫相遇一段,畫面運用了極其艷麗的色調來喻意二人的苦盡甘來,在歷經了長達9年的分別之後,姐姐與姐夫終於相遇了!在他們向奶奶告別時,奶奶對他們叮囑的話語「就算居所不同,也能心意相通,一家人就是這樣。」這似乎也在講述著大坂之陣中的信繁與姐姐姐夫之間的聯繫。
劇中對於信幸狀況的描述,只講述了信幸是2萬7千石的大名(出自《慶長年間大小名分限帳》),但卻一直沒有描述信幸此時已經是德川與力大名的細節。這裡的用意為何,也不得而知了。不過,信幸的成長是不言而喻的。《真田丸》一劇中對於信幸成長的表現主要在於前後的一種對比,以信幸與其叔祖父矢澤賴綱為例,第十回「妙手」中,信幸勸說矢澤賴綱讓出沼田,矢澤嚴詞拒絕,信幸只得放棄。第二十二回「裁定」中,信幸再次勸說矢澤賴綱讓出沼田,矢澤依舊拒絕,但是信幸有了一幫家臣,使讓出沼田一事順利進行。在這一回中,身為沼田城主的信幸則在訓斥著叔祖父的隨意妄為。另外,又比如信幸與本多忠勝、真田昌幸、出浦昌相等幾人交流中的前後變化來凸顯出信幸的成長。儘管信幸在軍政上不斷地成長,但是婚姻生活至今還是一種很迷糊的狀態.....鶴松之死
這一回的時空停留在了鶴松逝去那一夜的淀城,在鶴松病重的情況下,豐臣家的諸位以及旗下的大名齊聚一處;這也讓這一集可以有一種舞台獨幕劇的視感,但遺憾的是,本可以呈現出更好的舞台劇風格的一集,由於場景間的割裂和缺失,使一種封閉空間的感覺蕩然無存,與之相比,還是第16回「表裡」一集更為出彩!
不得不說《真田丸》至今為止的三成形象還是挺成功的,既顯其長,也顯其短。表面的冷峻孤傲,內心的熱血澎拜也擁有了極高的人氣;在目前舉行的《真田丸》總選舉中,石田三成的人氣高居第一,也從一個側面可以說明這個人物塑造的成功!關於「肉體美」這段,鬼君來分享一則舊聞,在山本耕史出演石田三成後,三谷找他說可能會有讓你露肉的環節,山本非常努力地鍛煉身材;某天三谷收到山本發來的照片,感覺夠了,就跟山本說不用練了,再練就是個武將了!
在鶴松病重這段期間,作為文官集團的三成又開始新一撥的忙碌!首先便是處理各地大名的慰問品,據丸島和洋先生推特上所述,這一回中最讓三位考證老師辛苦的就是準備諸位大名慰問品名單;不過,鏡頭也只給了長宗我部家的慰問品名單,這裡由於長宗我部家內部發生了元親讓出家督的事件,所以無法確定土佐侍從是長宗我部元親還是長宗我部盛親,而關於長宗我部家的慰問品名單設計,丸島和洋先生也有說明:雖然當時(土佐)還未開始捕鯨,但也獻上了從海濱上捕到的鯨魚。因為適合病人滋補的理由,蜜柑送了不少。季節上雖然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土佐開始栽培蜜柑是江戶前期的事情,請無視這一點。瓜也是給病人的贈答物。鵝眼是錢,杉原是紙的,每個都是基本的贈答品。另外,劇組似乎還準備了昌山道休(足利義昭)的慰問品名錄,但是鏡頭裡沒給到啦(笑)
相比於大谷的冷靜,三成的表現明顯更不希望鶴松出事;比起加藤和福島,三成用更為極端的方式為鶴松祈福,但是另一方面,三成又不得不處理由鶴松之死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劇中有一個場景,是三成召集了豐臣家的一眾人等,希望大家日後更努力地為豐臣效力,這個場景也可以當做對於之後劇情的鋪墊,我們又將看到當時在座的他們彼此不同但卻同樣悲哀的命運。關於秀次與阿桐的故事,我們留到下集劇評中再具體說說。
為了避免整一集的調子過於悲傷,讓觀眾感覺太過壓抑,三谷又加了一段關於煎藥的小品,這裡跟第七回「奪回」中運用身份誤認的方式不一樣,這一段的笑料則是運用了各種誤會,或者說信息不對等,來製造笑料;首先作為公家出身的薰夫人,自然知曉製藥的過程,但是片桐卻一無所知,這也製造了第一個笑料;其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昌幸老爹自發地試藥,卻不知道這是唯一的一顆,耗費半天的煎藥,終歸成了無用功!雖然這一小段論精彩程度不及第七回「奪回」的源次郎救人記,但在調子過於沉重的一集,這一節也起到了非常不錯的潤色作用。
接著來看看家康與昌幸兩隻老狐狸對於時局進行分析的這一段,整體處理得非常不錯;這種兩人言語互相交錯的拼接並不是單純只從一個台本上,鏡頭的整體運動也是相仿的。首先,雙方的第一個來回中,鏡頭都是在兩人全景的景別中移動;之後,鏡頭的運動,不斷向兩人推進,直至到一個近景的景別;最後,則是給了家康與昌幸各自一個面部特寫的鏡頭。在這集中,類似的處理手法則出現在最後茶茶慟哭的場景中,附上一張日本網友的拼圖!最後是關於經歷喪子之痛的秀吉與茶茶,鶴松之死將對兩人的生活以及日後對於一些事情的做法產生極端的改變。較之以往大河劇中鶴松死後秀吉極端地憔悴與悲傷不同,《真田丸》對於秀吉狀態的描述著重體現出秀吉的無力感!本集之前的劇集中,身為人父的秀吉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時無刻不抱著自己的孩子,陪自己的孩子玩,以及各種各樣的父親對兒子未來的幻想,甚至大開殺戒。在這一集中,對於病重的兒子,秀吉愛莫能助,只能默默守候了。
在鶴松即將逝去之前,秀吉一個人孤坐在馬兒玩具前,這裡也應上了第20回「前兆」中的情節——想著鶴松一出生,便教他騎馬。這一情節在「前兆」中可以與那時大開殺戒的秀吉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和反差,而在這裡則襯出了秀吉的無力。信繁安慰秀吉的這一段「妄想殺」的台詞也是十分地虐心。最後,鶴松去世,秀吉並未向在場的諸位一樣哭泣,而是拿著鶴松最愛玩的太鼓,慢慢搖動,為鶴松招魂。這裡,劇組很是有心地安排了一個細節上的對比或者說鋪墊,前面阿桐見到信繁的時候也曾搖動太鼓,當時聽著並無太多感觸的聲音,在秀吉搖動時,卻顯得格外的沉重與悲傷。
關於茶茶這裡的戲,雖然鬼君個人一直還挺控竹內結子的顏,但是這裡算是鬼君第一次被竹內結子所折服吧?演得相當不錯。劇中體現茶茶的喪子之痛,用茶茶三種不同的狀態來體現,首先是喪子時茶茶獨自一人離去,這一段體現的是茶茶整體的一個運動狀態;竹內在這裡抓的一個點是「僵」,體現出這種僵化的關鍵在於對於上半身的控制,兩肩微微向前,整個上半身要保持一種不動的態勢。之後,則是一個說台詞時的狀態以及茶茶的一個近景鏡頭(如上圖),竹內的這一段台詞,個人的感覺是一種低沉冷峻;近景的景別一向側重於體現人物的內部表情以及內心世界,這表情也算很成功地傳遞出了絕望,悲凄以及獃滯的感覺。
最後,在寧寧的撫慰下,茶茶慟哭的情節,劇組也取消了所有的背景音,聲音只有茶茶的哭泣之聲,少了背景音的襯托,也讓哭聲痛徹心扉。如果這段哭戲表演得不真實,極有可能會露怯,以至於壞了整一集所塑造的氛圍,竹內這裡完成得還是相當得不錯,欲哭—哭泣—慟哭三個層次的變化也拿捏得恰當,另外似乎也有意還原一位二十幾歲女性的哭喊,這點也是非常不易的,體現出茶茶的一種稚氣。略有不足的話,主要是在欲哭到哭泣這一段,個人覺得稍稍有點拖,但整體完成得非常好,鬼君這幾遍看下來後,也一直是一種比較沉默的狀態。對於茶茶喪子之痛的刻畫,這也會跟年末大坂之陣中茶茶的一些決斷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繫;另外,對於寧寧與茶茶之間的關係,終於也沒有落入什麼兩宮相爭的俗套里去,二者關係日後會怎樣的變化,也是個人對《真田丸》後續劇情的一大期待了。
雜言:
1、下集展望
下集中,秀吉開始了征服朝鮮與明朝的戰爭,而「化妝舞會」的情節,也可以當做是大悲之後一場歡樂演出。真田奶奶也將在下一集離去,但是,有舊人離去,也有新人加入!Mayu版的竹林院以及岸志雪乃的隆清院都將登場!
2、本周MVP糾結再三,決定還是千利休吧,畢竟是他本人的最終回,而且整個劇集中都充滿了千利休的陰影。最後的幾聲笑也是頗為瘮人的,這裡來分享一張丸繪,是關於源次郎在小田原城發現的利休貨物的用法說明。
3、其實這一集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劇評中無法一一說明,這裡鬼君來再舉兩點,關於薰夫人先看兒子再關注昌幸與片桐說話的表演細節,已經有彈幕提到了,鬼君這裡就不再說了。這裡有一段表演上值得商榷的地方,阿桐見到信繁時說北政所夫人要求她把太鼓帶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鏡頭,是鈴木京香的寧寧直接轉身往阿桐走去,在這裡我們既沒有看到寧寧發現阿桐,也沒有看到阿桐呼叫寧寧的劇情。如果有表情或者話語來交代一下,這可以讓劇情更為合理,當然這也是鬼君個人的吹毛求疵了。另外,在鶴松死後,大谷的妝容明顯要比之前黯淡上許多(見下圖),病態初顯了。最後,鬼君用一張茶茶慟哭的丸繪來結束這期劇評了。
推薦閱讀:
※追劇 |《我選擇了不結婚》:"我絕對會找個好對象給你們看的!"
※拼了命在大城市買房,然後呢?
※日本吃吃吃綜藝番《美食冤大頭》,猜價格吃美食到底是誰掏腰包?
※怎麼看待今年秋日劇《夏目漱石之妻》?
※為什麼這部講校對的日劇,會成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