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U.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hD申請總結

圖書情報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nScience, LIS)素來是個小眾學科,申請國外項目的時候可供選擇的學校並不多,像本人這樣申請PhD的可能也就更少了。在準備申請的過程中,過往的申請總結和面經都極少,以至於讓LIS的申請者多半會在面對擇校、擇師、擇方向等問題時懵逼很久。每思及此,本人便覺得應該寫個總結,介紹一下流程和經驗,供後來的孩子們參考。然而在三四月份被畢業論文和畢業雜事吊打之後,若不是前幾天又新來了一封遲到的拒信,愚蠢如我估計就快完全忘記自己今年還申請過博士這件事了。

本人著筆寫這篇總結旨在分享第一手申請經驗,作為前車之鑒,期望能為後來人的LIS申請盡一點綿薄之力。同時,本人也希望給其他專業的同學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發,尤其是給像我這樣背景不硬,水平一般的非大牛普通申請者一些鼓勵和指引。我的同學中有不少人都拿到了很多很好的offer,然而卻沒有把經驗擴散出去,因此本人也想在此拋磚引玉,呼籲更多的大牛都能來寫一下申請總結,造福眾生。

另,如欲轉載,請與作者聯繫。個人衷心希望這篇總結能幫到更多的申請者,無論是圖情小圈兒還是圈兒外的同學~

先彙報一下慘兮兮的申請結果:

本人一共申請了7個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hDnProgram, 截止目前為止結果均已確定如下:

【Acceptance withnFellowship/TA/RA】Rutgers University atnNew Brunswick; UIUC

【Rejected】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versitynof Washington at Seattle; UNC at Chapel Hill; Drexel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nMaryland College Park.

後文則是本人對申請及準備經歷的具體介紹,並對申請中可以避免的問題、短期可以提高的方面、以及研究方向和學校的選擇提出了具體建議。後續內容分為如下部分:1)個人背景,2)申請博士的原因,3)申請Timeline介紹及「彈藥」準備(申請文書、英語成績、推薦信與套磁),我不是一個招生工作者,但也算是LIS專業極少的博士申請中「以身試法」過的人,希望自己這隻小白鼠能對未來的申請者有些許借鑒意義。

1. n個人背景

本人的背景條件講道理應該屬於今年系裡碩博申請大軍里的中下游:比如GPA不太閃耀、英語成績各種達不到minimum的硬傷、publication不硬、以及推薦信也沒有熟悉的知名海外老師等。簡要概括,本人的背景情況大致如下:

碩士:北大信息管理系情報學 (GPA 3.77)

本科:南開大學圖書館學(GPA 3.83)n金融學雙學位(GPA 3.72)

GRE: V160 + Q170 + AW3.0(AW感人。。。)

TOEFL: 105(29/28/23/25)

Publication: 14篇中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1篇三作/3篇2作/1篇4作/9篇1作),2篇SSCI英文論文under review

推薦信:1封本系導師、2封南開教授、1封日本筑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教授

Honors and Scholarships: 一些國家獎學金、政府獎學金、校三好學生和科研獎勵

參研經歷:2項國家社科、1項省部課題、1項自己申請的本科生科研項目

先說GPA。泯然眾人的GPA雖然不可能給申請出彩(尤其是博士申請,GPA不是低於3.5這種紅線應該都還好),但也不至於拖多大的後腿。申請碩士中GPA的作用本人並不清楚,但LIS博士申請方面,GPA的權重應該相對小,只要有像樣的3.5+應該就影響不大,不太需要門門高分拼死拼活,擺平心態別玩兒砸了就好。

再說Publication。在申請美國博士時,積累中文期刊論文其實是一種很吃力不討好的辦法。在今年一起的LIS申請者里這方面應該沒有人比我吃的暗虧更多了。若有條件(比如合適的題目、足量的數據、有能力且願意帶你的老師),國內申請者應該盡量多地發表英文論文,包括SCI/SSCI期刊論文和知名國際會議論文皆可,這是彰顯自己學術基礎、興趣以及潛力的最有說服力的方式。會議方面,LIS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學科,可參與的會議其實很多,如ASIS&T、iConference、SIGIR等。當然,有能力的同學完全也可以嘗試純CS的國際會議,在LIS的部分研究領域(如信息檢索、文本挖掘、機器學習等)同樣好用。尤其是在P大T大成長起來的學生,這種機會應該滿地都是,關鍵是要做有心人,努力把握住它們~

再說英語。自認為英語成績應該是我申請材料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尤其是GRE的AW簡直挖坑。LIS雖然在很多方向上越來越技術化(如Data Science等方向),但畢竟到底是個社會科學領域,博士階段研究論文的撰寫也需要有至少把話說清楚的能力。考慮到這一點,老師看到我的AW可能都會低估我拿這個分數來申請博士究竟是想怎樣。。。。另外,部分學校對於GRE成績是有cut off的,如西雅圖華盛頓傳說AW<3.5就不看材料直接拒信。雖然說申請材料是一個整體,但成績上還是不要有硬傷比較好。不求AW到5分以上,但最好達到4分(AW4分似乎是48%,還沒到50%)。UNC的official底線就是AW4.0。V+Q方面,坊間傳聞的底線都是320,在320+的基礎上一般是V越高越有利。就比如本人的成績若是V170+Q160應該比現在的V160+Q170更加有競爭力。如果到330+且AW夠到4分,在申請LIS博士時應該是有利的。總之,請盡全力不要拿AW3.0申LIS的PhD。

推薦信。推薦人的reputation和title固然重要,但推薦人對申請者的熟悉程度則更加重要。若推薦人只有一面之緣互補熟悉,那應該也寫不出什麼有作用的推薦信。尤其是海外學者對這方面一般都很嚴格,對於不熟悉的學生要麼不寫,要麼只能泛泛而談。這樣的推薦信只能算是心理安慰,對於申請真心沒有什麼作用。理想情況下,若能和領域專家(尤其是海外專家和有豐富海外背景的國內專家)有合作研究、或參加過短期課程,則都是提出推薦信請求的良好契機。在三封推薦信中若有一封來自非home country的推薦人,是大有裨益的(此說法來自於申請中套磁的老師,該老師在admission committee中)。

關於獲獎經歷,在申請博士的過程中應該影響不大,除非某項honor是和科研直接相關的。國內申請者來個高質量的Best paper award似乎也很難,所以本項在申請準備時不需要作為優先考慮,committee在面試時也從來不提不看。

2. n申請LIS PhD的原因

本人自大一開始就一直有出國留學的意願,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與此同時本人也獲得了不錯的保研機會,就在信息管理系又多讀了兩年碩士。在讀碩的過程中發現,被懶癌纏身的自己對於投身工作大潮依然沒有什麼興趣,就索性準備出國申請,投身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做自己嚮往的學術研究。至於博士畢業後的去向現在還來不及考慮,先能畢業再說。。。

讀完兩年碩士後,雖然可以積累一些簡歷上的研究經歷、文章和教育背景,但就申請結果而言,相對英美碩士申請LIS博士還是有劣勢,畢竟international通道的名額有限,還有各種CS、EE的競爭者、且獲得規範學術訓練的機會很少,所以在申請中難免容易沉船。因此,後來的申請者們若有條件時機成熟的話還是應該爭取在海外讀碩,這樣既豐富了教育經歷,也積累了語言經驗,且更有可能獲得規範嚴格的學術訓練與項目實踐。申請LIS博士雖然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條件還是應該盡量選一條有把握、難度更小的路,至少別給自己挖坑。

至於為什麼不留在系裡或其他國內高校讀博,此處按下不表。

3n申請博士的Timeline

3.1nGT

正式開始有意識地瀏覽學校主頁,搜集導師信息是從2015年的6月開始,也就我的研一的暑假。那時雖然在一板一眼地準備,但由於T,G成績都沒到位,心理還是沒什麼把握,研究導師和學校時都倍兒有焦慮感。因此,還是建議大家能盡量早地解決T,G成績,考出可以用的分數。LIS博士申請的大部分DDL在12.1和12.15,極少有好學校在1月份截止(比如syracuse和Rutgers),當然也有像UTexas Austin這種在11月就截止的。我330的GRE在10.25左右才到位,105的托福在11.25左右才到位,讓我不得不直接放棄UTexas,且無限逼近了很多好學校的DDL。背著這種壓力寫申請文書顯然是不好受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逼到我這種窘境。如果按照9月份之後開始寫材料,那麼英語成績應該在9月之前考出來為宜,或至少完成一項。在9-11月份也可以有再刷一次的安排。英語成績略晚於申請DDL寄送到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在DDL之前能出成績就可以。具體能晚幾天需要郵件和小秘溝通。

3.2n文書

除英語考試以外,其他的文書寫作都是按部就班完成。9月開始對照選擇的重點學校List寫Statement of Purpose,準備CV,部分學校還要適當準備Writing Sample。好在之前自己有寫好投稿的英文論文,這裡就直接改寫使用了。10月份開始則專註於修改SoP,CV等材料,最好能有專業領域相關的老師和美國在讀博士生幫忙修改,會大有幫助。於此同時,本人也根據不同老師具體方向的不同分別改出相應的SoP,以提高自己和學校的表面match程度。SoP可以先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能力所長有一個粗略的初稿,隨著DDL的臨近和對各學校老師研究的深入,則可以逐步細化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從information science細化到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再細化到health and medical informationnsearch等,以及future plan,match的具體老師等)。有些老師的主頁可能更新較慢,這時候就可以通過researchgate,LinkedIn,甚至twitter等平台掌握老師的背景和近期研究動向(我現在的potential advisor就超愛刷推,尤其是在參加會議的時候),以判定其與自己研究興趣的match程度。若有校友在該校或該老師門下讀博,也可嘗試側面打聽。

在文書的寫作細節方面,這裡介紹比較重要的Statement of Purpose 和 Curriculum Vitae(有些網申系統表達為RESUME,其實並沒有區別,這一點跟小秘都確認過)。

關於SOP,當屬申請材料中最重要的一項了。同年一起申請的小夥伴SOP修改過二十三十遍,甚至六十七十遍的比比皆是。各校網申系統對SOP的字數要求各有不同,有的要求在1000字之內,但要求在1500之內的居多,像Drexel這樣要求在500之內的也就他一家。大家在聯繫托福、GRE作文或英文論文寫作中應該可以感覺到,自己用1500字究竟能說清楚關於自己的多少事。一般而言,SOP的結果如下:第一部分1)開篇小故事,引入SOP,講述推動自己進入該領域研究的感性、經驗性因素,以個人的獨特經歷介紹為佳,這一部分可選;2)自己的背景介紹。這裡畢竟是SOP,和CV不同,不用贅述自己的學位學歷,而應該突出自己學習過哪些知識、研究方法(如CS的數據挖掘分析方法、經濟計量的統計分析方法、人類學社會學的定性研究方法等)。這些方法可以來自於課程,當然也可以來自於課外的學術實踐;3)科研經歷。在介紹完自己的知識儲備後,就要開始談自己是如何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學術研究中去的。此處可列舉自己的科研項目經歷,特別突出自己做了哪些具體工作,用了什麼研究方法,得出了怎樣的結論,以及這樣的結論有哪些practical/academicnimplications。這其實有點像寫學術論文的思路。4)future plan。自己有知識、有積累、也身經百戰,那麼committee會想知道你以後想怎麼發揮。這裡就包含兩個互相聯繫的部分:第一是未來的研究計劃,具體想研究什麼學術問題;第二是想跟著哪些老師做這些問題。除此之外,也可以談一下學校里有哪些lab資源可以支持你的研究,作為你博時申請的動因。5)Conclusion。

在寫SoP、描述自己研究經歷和研究興趣時,建議大家要盡量用嚴謹的學術辭彙(如LIS, IR,metadata,informatics等等),這樣既顯得專業,更減少了表達的歧義。要達到此目標,就需要在準備申請時多瀏覽學術文獻,對自己領域的術語、主流觀點、研究方法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博士畢竟是個研究型、專業化的position,一個更加專業,方向更明確的申請人肯定會得到更多老師和學校的青睞。

關於CV。在長度方面,有的說法是最好不要超過1頁,但個人覺得這個標準可能更適合於求職簡歷和visa面簽簡歷,對於申請PhD而言,控制在1頁之內對本人來說簡直不可能。在寫CV的時候,我控制了對教育背景、實習經歷以及獲獎經歷的介紹,基本都只是簡單列舉。大部分篇幅都留給了研究經歷的介紹(主要是研究的問題和我的具體工作)和publication的列舉。我最終的CV長度在3頁,實際申請中沒有感覺會受到多少負面影響。CV內容的具體順序如下:1)姓名、地址、contact信息;2)Education(覺得列舉學校學位比較空的話也可以適當加上核心課程和畢業論文題目);3)參研項目及介紹;4)Publication列舉;5)實習經歷(Optional),頁數太多了就刪;6)助教經歷;7)獲獎經歷;8)核心技能,如數據分析、計算機編程技能(C++, Java, Python, etc.)等。和本人一起申請的一位同學在自己CV里的每項研究經歷和研究設計後面都具體寫出了所應用的CS技能,我覺得這也不失為一種展示個人能力的好辦法。

3.3n套磁和選擇導師

套磁乍一看是個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東西,然而對於LIS博士申請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影響。從積極效用來看,套磁對於申請者至少有一個作用:即確認該老師是否和你的方向match,以及他的門下還有沒有可以供給你的position。相應地,我在套磁信中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問題上。如果聊得深入,當然還可以探討前沿學術問題(尤其是老師所關心感興趣的問題),詢問是否可以提前面試等,一步步往申請的實質流程上靠。不否認在一些理工科博士申請時存在特別有話語權的導師,可以靠套磁定乾坤的情形存在(本人自己的朋友也切身經歷過)。但一般情況下,在LIS博士方面,套磁對於committee決定的申請沒有直接影響。在套磁中若能基本確定某一學校的1-2個potential advisor,並基本了解了你們的match程度以及老師那裡的funding和position,就算完成任務了。關於套磁,既不能說其百無一用,但也不可能依靠套磁拿下offer。

關於選擇導師,在申請時老師和師兄姐們通常會建議我關注大牛,各種正Professor,各種big names。然而在博士錄取和培養中,年輕的Assistant/AssociatenProfessor們才是帶學生的主力軍。資歷豐富的正教授們往往position滿員,競爭激烈,很容易被PK下去。若反其道而行,爭取找方向合適、學生不多的年輕老師,則可能有更多的機會。以本人為例:在UNC的博士面試時,committee里的一枚AP和本人方向契合,看似也對本人很感興趣,問了很多以後的學習計劃,博士論文題目,以及研究設計的細節。然而當時的本人畢竟見得太少姿勢水平不高,滿腦子都是要找大牛做導師,potential advisor里全是正教授大牛,結果強行被悲劇。雖然申請失敗,但我後續還是給之前套磁的老師寫了感謝郵件,然後意外地得到了committee Chair的回復,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

XX,

Thanknyou, again, for your application to our PhD program. It was very strong, butnfaced particularly strong competition this year.

Onenof our considerations is the type of intellectual support available to eachnstudent if they enter the program. In your case, the appropriate resourcesn(i.e., faculty) were already committed to current students and were not in anposition to support an additional student.

Ifnyou decide to delay your entry into doctoral study, we hope you will considernapplying to UNC in a future year.

Pleasen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hanks.

雖然也有官腔好人卡的嫌疑,然而就intellectual supportnavailable的問題而言,還是能側面反映出我申請策略的失敗。我現在仍然認為,若我當時能調整一下選導師的思路,拿下UNC offer的幾率應該很大= =、So,again,不要只盯著big names!!!

寫得有些累了,以後有機會再加些別的,比如各個iSchool的研究優勢介紹、部分導師介紹等。希望前述內容能幫助到想要在未來申請的你。

以上~


推薦閱讀:

盤點美帝不容錯過的公共假期和剁手假日!
普林斯頓教授曬簡歷,裡面全是失敗的經歷
美帝體育名校TOP10和他們的撕逼往事
我在國外留學的經驗談

TAG:科研 | 申请博士 | 留学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