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一種謙虛,叫做隱形自戀

文 | 簡單心理

圓桌對面的人在滔滔不絕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在你看來,他說的十句話里九句都毫無新意,不過是別人嚼爛了的東西。「真不明白他怎麼如此自我感覺良好?」你心裡這樣想著,但仍然對他微笑著點頭致意。

經常這樣「笑而不語」的你,或許是一個隱性自戀者

說起自戀,你頭腦中或許會浮現自以為自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瑪麗蘇」,或是自認為自己美貌與氣質並存,身世與才華兼備,害怕人生短暫急著要給楚王做先導的「屈原歐巴」。

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安靜內向,他們謙虛靦腆,他們不會有任何自大誇張的行為,但內心深處脆弱敏感的他們,總認為自己受到了忽視和傷害,待在自己的世界裡久久不肯出來,並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事物。或許你怎麼也想不到,這也是一種自戀。[不知道是不是會有小夥伴默默躺槍……]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aul Wink教授1991年在社會心理學的頂尖雜誌《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了一篇名叫「自戀的兩面性」(Two faces of narcissism)的文章,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作者發現當時最流行的三種測量自戀的自評量表——自戀人格量表、自戀人格障礙量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中的自戀分量表之間並不存在很大的相關關係,自戀人格障礙量表好像測量了一些另外兩者並未測量的部分。

- 這集講「自戀心理學」的 TED 動畫中提到了此類隱性自戀 -n

作者招募了大量被試,用盡當時所有可能的自戀測評工具,通過因素分析(一種統計方法)得到,自戀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類型:自大表現型(Grandiosity-Exhibitonism)和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兩者都表現出自負、自我沉醉和無視他人的特點,但是自大表現型更加外向、有攻擊性,追求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而脆弱敏感型卻表現為內向、過於敏感、自我防禦和焦慮情緒。前者通常被稱為顯性自戀(overt narcissism)或是自大型自戀(grandiose narcissism),而後者通常被稱為隱性自戀(covert narcissism)或是脆弱型自戀(vulnerable narcissism)。所以,一些看似謙虛、害羞甚至是自卑的人,也有可能是自戀狂![小編表示好分裂!]

什麼是隱性自戀?

Ronningstam 在2009年發表的文章中,把隱性自戀定義為『隱藏著羞愧和敏感的自戀類型,難以忍受他人的關注,對他人的批評保持高度警惕,在社交中的失敗使他們更加被動』,簡而言之就是,隱性自戀者依然會認為自己是宇宙中心世界焦點,但內心的空虛感和無力感卻讓他們對於這種幻想感到羞愧和內疚。一方面他們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用高傲的姿態安靜地俯視著周遭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對別人的評價和反應保持高度敏感,任何一個細微的眼神都會刺痛他們脆弱的神經。

Preston 在 Psychology Today 上總結出關於隱性自戀的七個特點,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一概念:

安靜的自以為是

隱性自戀者並不會在眾人面前吹噓自己,也不會把不可一世的自己公然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他們只會帶著挑剔和評判在一旁觀望,但是不要以為他們真的在乎你做了什麼或是說了什麼,他們只是用孤高的姿態、傲慢的眼神和事不關己的嘆息,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如果他們會說些什麼,那一定是一些極具評判性的意見。不過,在這種無法接近的孤高之下,隱藏著的是一顆脆弱的,缺乏安全感的心。

自我陶醉

很多隱性自戀者都有一個特徵,叫做『迴避性自我中心』(withdrawn self-centeredness)。舉個栗子:假如有一群人在討論問題,隱性自戀者通常會在迅速對這群人或是整個環境進行評估後,做出無聊或是無趣的判斷。於是他們並不會認真地去參與到整個討論中,只會自私地關注一下自己贊成的部分,其他時間裡這場討論對他們來說都是愚蠢而無味的。於是,他們作為討論的冷眼旁觀者,隱藏在自己的傲慢和不屑中,看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缺乏同理心

這是顯性自戀和隱性自戀都會出現的特點,他們通常無視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即使別人告訴他們當下的感受,他們也會從自身出發衡量問題。如果你生病了,他們或許會問你「你還好吧?帶我去逛街吧!」

被動攻擊性

當隱性自戀者遇到跟他人的分歧時通常會用被動攻擊性的方式解決。舉個栗子,如果你讓他們做一件他們其實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通常會滿口答應「好啊!」、「你開心就好!」,但是通常他們不會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如果你專門問他們為什麼不行動,他們通常會用某些借口推脫,或者直接告訴你,他們認為自己的解決方式更勝一籌!

高度敏感

在面對外界的負面評價時,一些隱性自戀者會拿出自己高傲而不可一世的姿態,用全然的忽視來進行防禦,也有一些隱性自戀者會逃避這種看似危險的情景。不過無論如何,高度敏感的他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避免受到負面評價的影響,讓自己居於高處似乎是他們一貫的選擇,因為在那裡,他們才能體會到所謂的安全感。[溫馨提示:並不是所有的高度敏感的人都是自戀狂!]

「總感覺被冒犯不意味著你是對的。

你可能只是太自戀了,

以至於無法忍受任何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

被人誤解的特殊人類

生活中總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類,認為自己很特殊、自己超前於整個時代、自己過於獨特以至於無人理解、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達到無人能及的地步……這聽起來像是我們刻板印象中顯性自戀者的日常,但其實這也是隱性自戀者的內心獨白,他們讓這樣的聲音充斥著自己,以免讓自己接近那個膽小而脆弱的真實自我。

人際交往困難

在隱性自戀者的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是他們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於是他們用把自己束之高閣的防禦機制來避免與他人接觸。他們通常會沉浸於一些可以獨自完成的活動,例如看書、遊戲、技術開發等等,讓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裡過得有滋有味。

顯性自戀 VS 隱性自戀

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的差異除了在表現形式的不同,還表現在很多相關心理特質的差異。例如,不出我們所料,顯性自戀的人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高自尊,但是隱性自戀者自尊水平較低。關於自戀的病因學研究發現,隱性自戀可能與兒時虐待和父母教養問題相關。並且隱性自戀者通常會在親密關係中建立焦慮型依戀(害怕親密關係會有一天結束,害怕自己的對對方的愛沒有得到回應),顯性自戀者的依戀類型通常是安全型或是忽視型(忽視對方的情感和行為)的。關於精神疾病的研究發現,隱性自戀者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抑鬱、敵意和偏執,而顯性自戀者更容易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表演型人格障礙。

隱性自戀怎麼破?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媽呀!這不就是我么!」,不要驚慌,不要擔心。如果隱約感到周圍的某某某就是這樣,也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打量他們,或是亂貼標籤。自戀者需要做的就是練習關心他人,培養同理心。喬治亞大學的Campbell教授也提出,自戀者需要去更多投身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而非看起來足以顯擺自己的事,不斷練習縮小內心的自我並建立與外界世界的連接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老爺爺曾說,我們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脫離自我中心,接觸周遭世界的過程。所以,自戀好像根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基因里,如果你跟小編一樣常被人評價為自戀狂,不要恐慌,不要焦慮,或許成長本身就是一個逐漸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看到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全,並重新愛上自己的過程。

參考文獻:

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4), 590-597.

Miller, J. D., Hoffman, B. J., Gaughan, E. T., Gentile, B., Maples, J., & Keith Campbell, W. (2011).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A nom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5), 1013-1042.

Ronningstam, E. (2009).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Facing DSM-V.Psychiatric Annals, 39(3), 111-121.

Dickinson, K. A., & Pincus, A. L. (2003).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7(3), 188-207.

轉載務經授權,投稿或版權合作:? media@jiandanxinli.com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里里(Janelee1231)

推薦閱讀:

127意識障礙——分離性障礙的原理
《脆弱的力量》讀書筆記
如何識別和抵擋別人的洗腦?
你自己心裡沒點兒嗶--數嗎?
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去自學心理學知識並試圖解決有可能嗎?

TAG:自恋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