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尺度與視覺情感
等發現失誤,才悔之晚矣么?你還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么?
那麼,讓我們一起。窺探一些裝修設計中的奧秘,了解空間尺度和我們視覺情感的關係;破解那些不靠譜的忽悠。
解放,你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時間吧!
————————————分割線————————————
過去的幾個工作季中,與幾位知友,做了一些深度的設計溝通。溝通室內設計中的空間尺度。
做了幾個簡單的指導;收穫了樂趣,也收穫了友誼。
有樂趣,有友誼,也有讓人鬱悶、無奈的地方。
讓我最最無奈的,就是反覆做重複工作了。反覆的和不同的知友說同樣內容。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設計將不再是設計)
基於此,在過去的幾天里,我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用已經掌握的知識。為好友們。解構一些:我所了解到的空間構成。
(圖01)
(圖02)
來自俄文網站:http://www.makuha.ru/design/10.htm
人類工效學,傢具的最佳尺寸。
試問大家:這幾張圖片,是否看懂?是否會用?
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一次看到類似的圖片,是在9年前。
我自己認為,當時就看懂了。講的不就是人體的活動範圍嘛!
然而,待到做設計的時候,這些知識全然沒有用上。
拿著這樣的圖紙去買傢具,會發現很扯。讓人似懂非懂。不但很扯。更會發現:這上面的知識根本不夠用。客戶(我們)需要的是效果,不是人體工學尺寸。將這些作為溝通內容,會讓大家感覺很煩。
而且,很可能符合這個尺寸的傢具,不符合設計風格;符合設計風格的,又不符合這裡的尺寸………………
讀過那本書兩年後,我已經開始自己做設計。設計裝修的同時,也設計一些儲藏傢具,並想辦法去實現它們。邊工作,邊記錄。
無論是在星級酒店、餐廳,還是現場量房。我都在下意識的觀察一些空間尺度。觀察建築空間,給我們帶來的視覺感受。
觀察為什麼一些走廊會顯得很窄,很擁擠?為什麼有的走廊就顯得很寬闊?
除卻裝飾因素。一些未進行裝修的毛坯房。也發現了這些問題。
即使尚未進行裝飾。有的走廊看上去也覺得很窄,有的看上去,就視感適度。
對於毛坯房的觀察記錄,做工作總結:尺寸,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感受。
另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那些在酒店、辦公樓。看上去顯得很窄、很擁擠的走廊。它的空間尺度,也遠遠大於住宅看上去舒適、寬闊的走廊。
SO,影響我們視覺情感的,不止是尺寸,還有尺寸的平面比例——空間尺度。
我用捲尺。分別測量了酒店、辦公樓。那種很矮、略有壓抑的走廊,和視覺舒適的走廊。統計兩種,不同視覺觀感的走廊凈高。我發現:——我什麼都沒發現。
兩者的高度尺寸相近,僅有個位數(單位:厘米)的差距。有時候甚至是相等。或者那些顯得高聳的走廊,實際尺寸更低。
這很困擾我。更困擾我的是:
走過多地的民居裝修,不管他們的住宅房高是2.6米、還是2.7米,是2.8米、還是2.9米。全國各地,互不相識的他們,都有一個很默契的觀點:都嫌房子凈高太矮。
直到我見過,3.2米內部凈高、3.5米內部凈高的房子,裝修的也很壓抑、視覺感受也覺得空間很矮的時候…………
相反的例子是:
那些高檔酒店、辦公樓。不管空間凈高是2.4米、還是2.5米、2.6米……2.8米、3.0米。這些大設計師們,總能把空間視覺感受營造的適度,並讓我們感到視覺舒適感。
自我參與一個凈高只有2.46米的,商住兩用辦公樓——精裝修現場指導工作。
再到現在我們的辦公室,單層凈高只有2.36米。一樣將其做出高的感覺來。
SO,大多數人們裝修房子,嫌棄房屋內部凈高很矮;是個偽命題。偽需求。設計總有方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要我們自己,不去拒絕這樣的解決方式即可。
————————————分割線————————————
至此,我們再看上面的兩張圖片;您看懂了么?
這裡也告訴大家我的答案:
現在——我,倒有點看不懂了。
看不懂了。
「人體的活動尺寸,與空間的視覺情感,有什麼關係?」
圖02
第一排,在座椅位置標註,左側標註420,右側標註450。
桌面高度左側標註720,右側標註750。
不就是說椅子的坐面高420——450之間;桌子的高度720——750之間么?
這些尺度,和視覺情感有毛的關係?
在翻過那本書後很長一段時間。再讓我看這些關於人體活動數據圖片。我是看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或者只懂一點點。至少不全懂。
放下圖片,我也記不住圖片上的尺寸數據。
PS:我只能記住自己總結出的尺寸數據。
工作經歷告訴我。有時候,即使按照這些人體工學尺寸數據去做。做出來的實用性、美觀性,也不盡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視覺習慣。
————————————分割線————————————
我們自己完成一件設計工作。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
只要我們自己說:我就喜歡這樣的,我就要這樣的,我個人喜歡就行,一人一個眼光。
是可以安慰,我們先天不足的動手能力的。這種用個人意念和自我催眠,強行壓迫視覺情感方式。可以讓我們感到自己還是有用的,最多就是否定視覺情感,讓視覺情感的敏感度越來越低而已。
用多了,真的會導致我們的審美能力下降。(親測有效)
用歸屬情感、勞動情感、消費情感強行代替視覺情感。
那叫:意淫。
如果你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掌握自我催眠和用個人意念強行壓迫視覺情感的技巧,你還可以說:國外那些牛A和牛C之間的設計師有多麼的牛A和牛C,你也能做到。
放心,就真有傻X,相信這種鬼話。
如果你是一名自封的冒牌磚家。掌握用歸屬情感、消費情感強詞奪理的代替視覺情感的技巧。加上盜取別人圖片作品,打上自己水印。再偷盜一些知乎答案、文章。也會讓你在本行業勢如破竹;做個APP,好歹也能糊弄一大群沒腦子的網友。
————————————分割線————————————
為自己做事情。有時候,YY的確可以安慰我們「動手不足」的能力。(也親測有效)
過度YY傷身。強行把這種YY方式,作為推銷手段和應付交差的手段,那純粹就是坑D了。
設計工作是讓事物對象、實體對象、空間對象,透過視覺、觸覺、嗅覺、聽覺。讓「我們」感覺到舒適。這裡的「我們」,指的就是大眾。非個體。只要還在追求這些,就是大眾追求、大眾審美。只要我們還在彼此相互之間,未曾脫離整個群體;我們仍舊是大眾的一份子。
因此,不管甲方要求有多麼的獨特,多麼的複雜,多麼的另類,多麼的「個人化」。我們仍然都屬於人類大眾一份子。這些「獨特」要求,也並未脫離人類大眾需求。
有時候人們所說的,並不是他們真實想要的。
有時候人們所說的,並不是他們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即使他們的初衷,並不打算撒謊。
同樣適用於你我。
單獨的了解某一個客戶的要求,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更準的視覺審美方向、情感需求方向。但要靠近那一目標,仍取決於設計者個人,所積累的設計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同屬人類大眾:我們有著相同的審美方向。有著極其接近的視覺情感。有著相差不多的活動習慣。乃至於我們,有著一小部分不靠譜的相同愛好。
藝術家們,正是通過這一點,為我們創造了各種藝術作品。讓我們感覺到:
輕盈與快樂、端莊與凝重;喜悅與悲傷、開心與憤怒;開闊、閉塞;穩重、奇幻;親切、科幻;自然與科技感……。以及表達他們的藝術情感。
在與顧客討論裝修風格的時候,我喜歡追問是哪些視覺情感,讓他們喜歡不已。我喜歡討論是哪些線條風格、色彩風格讓我的顧客心生追求。這樣,才可以更快的找到我們視覺審美方向。
在我的概念里。風格,就是橫橫豎豎的線條類型。風格,就是色彩所營造的視覺情感。
而不是什麼歐式、法式、英式、美式、德式、意式、西班牙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埃及式、希臘式、中式、日式、印度式、拉丁式……這些你我都不好區分的、不易分辨真偽的命名方式。更不是他們都有哪些設備,都有哪些設施……。
————————————分割線————————————
因為要將很多傢具、設備的模塊,按照真實的尺寸畫在圖紙中。
長期工作,我發現那麼幾條線,是恆定不變的。
不管你要的是歐式、美式、法式、北歐、南歐、西歐、東甌、還是甌越風格……。
需要把這幾條線中的一部分彰顯出來,室內設計才會顯得有設計感。才會體驗到舒適性。錯誤的功能設計在錯誤的界面(層屬),會讓人感到視覺不適。
為了說明設計工作中,空間的構成尺度,我們將空間分為平面尺度和立面尺度。
本文,我們著重分析生活功能,在立面所佔的尺度,以及它與我們視覺情感之間的關係。並對立面功能進行了「層」劃分。我們將某一功能所屬的空間,稱之為XX層。
這些層屬劃分尺度,是我在個人工作和學習中總結的。難免有些疏漏。與其他設計師總結的不一樣的地方,不存在誰對誰錯。
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起居、會客、家庭活動、裝飾,所佔的立面層屬:
(圖03)自下往上,分別為:
踢腳層、
臨時存放層、
坐卧層(坐卧檯面層)、
置物層、
倚靠層、
裝飾層、
天花設備層、
天花層。
這樣劃分立面空間,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立面分層的不同功能歸屬、裝飾層屬。
依據(圖03)試舉例。
例:生活、起居、會客、家庭活動中:
我們的坐卧活動,大致在距離地面375mm——450mm的層面上。
會在距離地面375mm——600mm這段空間里,進行置物、擺放行為。
我們的沙發、靠椅、扶手椅、大致會在距離地面450mm——960mm左右的空間,存在一個倚靠靠背,進行倚靠動作。
用這樣的理解方式,再來理解圖01、圖02表達的數據訊息。除了數據標高,圖01、圖02講的更是我們日常肢體活動的範圍、邊界。生活中,大多數肢體活動,會在這個範圍內完成。
我將生活中常用的六個功能空間,進行了簡單的整理:
(圖04)
(圖05)
這六個空間分別對應客廳、起居室——生活、起居、會客、家庭活動
書 房——閱讀、學習、書寫活動
卧 室——休眠、坐卧
餐 廳——飲食、餐飲
廚 房——烹調、料理
浴室、衛生間——洗漱、洗浴、洗滌
通過圖表數據總結,我們發現:
裝飾層,大致集中在距離地面900mm——2100mm,這一段空間里(餐飲區除外)。
臨時存放,較為集中在距離地面420mm------800mm的這一段空間里。
置物、陳列、各種操作、工作、用餐集中在距離地面750mm------900mm這一段空間。
貯藏層、貯藏專屬層在距離地面1900mm——2360mm的這一段空間。
在設計合理的時候,我們的這些活動、行為,會在固定的空間里完成。這既是我們生理活動習慣,也是我們對生活認識的視覺習慣。
立面的活動邊界,就成了我們:「立面功能層屬」劃分依據。也成為我們的裝飾依據。
————————————分割線————————————
立面設計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幾條線:
1、800mm左右高度分界線(操作、工作分界線)
(圖06)圖片出自:http://instyle-decor.com/furniture.html
生活中大多數的寫字桌、餐桌、邊桌、玄關櫃桌面,在這條線附近。
分界線以下,易於收納一些生活工具。
此處的空間移作他用,並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也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視覺美觀。
緊鄰分界線以上,是我們生活操作、放置物品最便捷的空間。是陳列物品最易拿取的空間。也是我們生活中視覺聚焦時間最長的空間。易於工作操作、陳列、放置物品。
這條線分別界定了「臨時存放、下肢肢體活動、臨時儲藏」和「置物、陳列、工作、操作」兩種不同類型的功能空間。
這條線延伸至浴室空間,可以成為牆磚腰線。
線條延伸至歐式、美式裝修風格的生活空間,亦是牆身裝飾腰線。
衣櫥、壁櫥用起來不夠方便,多數是把這條線畫的太高了。或者是把這條線設計的「太」低了。也有可能設計中就沒有這條線的概念。
2、1900mm左右高度分界線(貯藏分界線)
(圖07)圖片出自:http://www.m2woman.co.nz/now-this-is-a-classy-wardrobe/(與官網圖片內容相同)
分界線以下,易於拿取、易於操作;適用於存放、拿取使用率高的設備、物品。
分界線以上,可以進行貯藏工作,存放、拿取活動略有不便。
貯藏線以上,天花線以下,是我們進行貯藏的專用空間。
我們將生活中的:貯藏、儲藏、存放行為。簡單的統稱為:「收納」。並不能幫助我們更好、更細緻的理解立面空間構成。
也不能幫助我們更加高效的設計、審核設計。
更不能讓我們,精確的理解生理習慣、視覺習慣。
大多數網友以及從業不久的設計師,在開始進行陳列裝飾時,不知從哪裡入手,從哪裡開始。正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立面層屬劃分概念。
So,即使記不住,命名的層屬名稱。我也仍然將立面空間,按照生活活動,分成不同的層。便以更好的理解立面構成。作為設計參考。
在我設計經歷中,曾有幾例衣櫥設計和室內設計,被要求按照業主的隨性、按照業主的指令來做。拋棄這種按照功能需求尺度,進行計算分層的方式。也被團隊夥伴勸諫:「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為此,我好好鬱悶了兩年。
鬱悶過後。
我發現:如果我們把一道問答題、填空題,改成選擇題。A、B、C、D四個都是正確答案。就不存在怎麼去說服顧客的問題了。也不存在「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的典故來源。累死累活的尺寸計算、取捨;還招致人煩,那簡直太悲催了。相反,我們更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自由選擇、自由意志、自由情感。而不是去說服他人,或者被別人說服。
按照功能需求劃分空間,留出「空」的尺度,叫做適度空間。
沒有層屬概念,又沒有尺度概念。一昧的滿牆留空,那叫「空無」。衣櫥設計中,空開來的大格子。那叫「空蕩」!「空蕩蕩」的空。
衣櫥設計空間尺度,未按照層數分界進行計算。會導致儲藏空間很大一部分,成為空蕩蕩的大格子。在儲藏、收納生活物品以後。未能有效利用起來,空餘(沒有層板承托)的部分,就成了浪費。
我原本以為,類似的錯誤,只有裝修設計師在設計衣櫥、衣櫃的時候會犯。幾天前逛大型家居賣場,那些品牌的衣櫥、衣櫃定製供應商,也讓我大跌眼鏡。
貯藏分界線,設計在了距離地面2100mm的高度。
不藉助工具,又如何輕易的拿取貯藏空間的生活用品?
有時候,我們從照片上看不出什麼明顯的端倪;知友身臨其境,去嘗試、體驗。再用視覺觀察,才會收穫應有(更高)的價值。
這條線,延伸至浴室空間,也會成為牆面裝飾的一部分。延伸至生活、起居空間,作為一條裝飾線存在,更不鮮見。
(圖08)圖片出自:http://www.homedesignetc.com/bedrooms/
3、2400mm左右高度分界線(天花分界線)
圖片出自:http://bjornsrandoms.tumblr.com國內大多數城市普通居民住宅中,窗戶上椽大致就在這條線。
我們的室內設計做完之後,有沒有「高」的感覺,也取決於這條在2400mm左右的天花分界線。
天花,有了天花與貯藏區、裝飾區清晰的分界,才能彰顯出天花「大」和「高」,網友們真的嫌棄房子矮么?大家只是嫌棄天花所佔的空間「太矮」而已。
天花所佔的空間太矮=天花太矮。
邏輯上沒有問題,理論上也沒有問題。只是這句話放在設計中,用視覺去核驗的時候,問題就大了。
我們明明可以分給天花更多的空間的,為什麼不去做?
是誰阻止你這麼做?是誰用邏輯情感來壓迫你的視覺情感的?…………
提倡不做吊頂,把錢省下來買傢具的,不是俺!!!
劃分天花,不一定要用吊頂,吊頂只是成本低廉的劃分方式而已。
拋卻這種方法,我們還有其他方法來劃分天花,只是成本不一定比石膏板吊頂更低廉而已。
翻閱各種網站的室內設計圖片。我們找到的大多數顯得「高」的圖片。很多並不是真的「很高」。
只是層屬劃分清晰、天花從簡、從明而已。
只是立面劃分線條掌握的適度而已。
只是沒有被冒牌專家忽悠成傻帽,進行錯誤的裝飾而已。
————————————分割線————————————
其他比較重要的幾條線:
4、距離地面150mm分界線(踢腳線)
5、距離地面450mm左右的分界線(第二檯面、置物分界線)
除了大部分置物、操作會在 操作、工作分界線上完成。還有少部分,會在這條第二置物分界線上完成,我們的茶桌、咖啡桌、電視櫃、部分邊幾、部分床邊櫃的檯面,會在這條線附近。
6、距離地面1060mm左右分界線(吧台檯面線)
————————————分割線————————————
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試圖用歸屬情感、創造情感、消費情感、理論情感影響視覺。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些情感對視覺的影響微乎其微,且因人而異。
通常是:物體目標對視覺的反饋,影響我們的心理情感。也即是:視覺影響情感。非反過來。
視覺情感影響著我們的視覺習慣。有時候也影響著我們的決策。
這也是我們視覺分辨物質的方法。
有一些網友,在找裝修圖片的時候;總是試圖找一些和自己戶型相符的、接近的圖片(關聯性)。告訴我,這就是他/她喜歡的。
對此我表示嚴重的抗議。我只需要找到你所習慣的、喜歡的視覺審美方式;而不是找:「與設計之前的戶型」有關聯性的裝修圖片。
往往,平面設計過後。那些當初看起來相關的圖片,就不再相關了……
我們進入一個環境,走入空間,視覺也會嘗試尋找一個落腳點。作為相對坐標參考。這是我們視覺習慣的一部分。當環境、人物與我們建立的關聯度太低,我們就會覺得距離遙遠、陌生。反之,則會感覺親切。
*註:封面圖片來自工業設計師:HenryDreyfuss1959年出版物
《The Measure of Man and Woman: Human Factors in Design》
封面圖片告訴我們,我們駕駛工作中,上下視角活動範圍,大約為15°+15°=30°。
生活活動則告訴我們:我們的視覺,通常不會用那麼大的視角去觀察物體,而是將目光聚集在一個更小的範圍內,進行認真的、詳細的觀察或者感受。
這些工程參考數據告訴我們的是範圍、邊界。而非額定的數值。
最多我還能看到一部分的視覺尺度,非全部。
推薦閱讀:
※硬裝完工簡潔乾淨,論最耐看的裝修風格還屬簡約風
※談單和性格真的有關係嗎?
※無所不搭的收納櫃,原來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事!
※如果你有一面白牆,你會怎麼裝飾它?
※家裡柜子越多,收納空間就越豐富么?
TAG:装修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