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如何分辨真偽?
因為你的穴居人大腦,VR或許永遠也不會成功 - 觸樂-移動遊戲新媒體 - 知乎專欄
VR會不會成功我不知道,然而危言聳聽的言論顯然毫無價值 - 全球遊戲評論 - 知乎專欄
對於多數讀者而言,最大的問題恐怕是根本無法分辨誰對誰錯。在兩篇都看似有文獻有圖有表的文章面前,如果你對這個領域毫不了解,如何判斷誰才是真相?或者說,如果兩方沒有哪一方你更熟悉,更確認其權威的情況下?
在我之前的回答
最近看了太多的信息,該如何解決大腦已經拒絕繼續吸收知識的問題? - 孫志超的回答
當中提到——
新時代的判斷力,簡單說就是拆除這些包裝紙的能力。首先,外層這張包裝紙是媒體裡面吸引你注意的各種元素,所以一開始就必需要能用「媒體判斷力」來判斷這個消息到底能不能信?例如,這是廣告嗎?標題黨嗎?營銷手法嗎?吸引你轉發的嗎?勾引你罵街的嗎?騙點擊的劣質媒體嗎?……如果你可以順利地拆開這張包裝紙,那麼恭喜,可以開始針對裡面的內容好好地斟酌了。如果你一開始就發現,這是一張騙人的紙、不可靠的紙、虛有其表的紙,那麼不要客氣,就丟了它吧,千萬不要消耗任何時間精力。
如果你已順利地進入到裡面的第二張包裝紙,那麼這一張包裝紙指的就是用「科學判斷力」來診斷。例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嗎?這是一個很確定的事實嗎?這是被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都承認的結果嗎?抑或只是一種假設、測試或猜想?這個分析範圍很廣、很大、很具代表性嗎?……這些問題的確認跟你的智商或是學習能力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跟你了不了解真正理性思維以及科學運作的方式就息息相關。如果你連這一層包裝都確認了,那麼就當作嘗鮮,把糖果盡情地嘗嘗吧。
要如何從五花八門的媒體和信息來源中選擇真正有意義並且正確的「信息」並非易事。我們得承認判斷並不容易,它需要常常探索理性、科學以及對媒體包裝的手法保持關心。
但另一個角度,在真正需要學習的信息方面,我們不是過多,而是過少了,以專業上的累積與深化來說,沉浸式的學習,其實就是進入知識過飽和的狀態,並讓自己二十四小時深入其中,是做學問,或者學習一項技術的必經之路。
所以,你現在知道結論了嗎?
其實很簡單——
1、不要指望自己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除非你比正反雙方的作者都要專業,否則你並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2、邏輯錯誤可以判斷
邏輯錯誤與專業知識無關。幾乎所有預測未來的文章都會犯同一個錯:偽選項。過去認為石油危機的,認為地球變暖的,認為人類養不活自己的……都是。
所謂「偽選項」謬誤,就是爭論的一方聲稱,在所有可能性中,A是最佳選擇。但實際上,他所列出的選項,並沒涵蓋所有的可能。經典的例子就是「帕斯卡的賭注」:帕斯卡指出,如果上帝存在,你相信祂了,你就能上天堂得到永恆的幸福,如果你不相信就會下地獄受到永恆的折磨;如果上帝不存在,你相信祂了,你只是在今世受到有限的損失,不相信,也只是在今世得到有限的收益。
既然一個是有限損失卻能有無限收益的可能性,一個是有限收益卻有無限損失的可能性,因此,即使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很小,但選擇信上帝,仍然是正確的下注方式。
這就是典型的「偽選項」謬誤,因為在這裡帕斯卡只提出了兩種可能性:1)上帝不存在;2)你所選擇相信或不相信的上帝確實存在,並且會給信者永恆幸福、不信者永恆懲罰。但真正的可能性遠不止這兩項,還包括:3)你信錯上帝了;4)你所選擇相信的上帝確實存在,但卻很調皮:凡是信的人要下地獄,不信的人卻能上天堂……
文初所提及的兩篇文章中,認為VR沒有未來的那篇,漏掉了科技可能帶來新變化這一可能(即便假設文中觀點是對的),以及VR產業可能繞過這一問題(仍然假設文中觀點是對的),而得出VR產業沒有前途這個結論(也可能是轉譯時故意放大的),顯然是荒謬的。
類似的,在討論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的人會說:「我知道現有證據都顯示轉基因食品安全,但萬一有目前還沒發現的危險呢?那我不選擇轉基因食品不仍然是正確的選擇嗎?」這種觀點也是一種「偽選項」的謬誤,因為只考慮了兩種可能性:1)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一樣安全,2)轉基因食品比傳統食品危險,而沒有考慮到第3種可能性:轉基因食品比傳統食品更安全。
3、判斷利益方
如果你看到某個觀點的提出方是媒體、自媒體、名人……總之可以從傳播曝光中獲取利益時,請首先保持警惕。這裡不是說觀點一定是錯的,而是說觀點被曲解、被以偏概全的可能性極大。
綜上,我想你應該可以得出一個最基本觀點:不管哪篇文章更正確,但VR產業沒有未來這件事一定有邏輯錯誤,同時,媒體方的觀點由於有產業從業者的觀點做批判,所以值得謹慎看待。
我想,這可能是唯一你能得到的結論。
最後,提醒大家——真正能做到理性看待問題的人在人群中永遠是少數,而正因為普通人的聲音沒有媒體那麼大,缺乏文字技巧,傳播不了那麼遠,所以媒體的力量事實上要比普通人強大得多。對媒體而言,也許能做到不作惡,但要媒體做到涉及專業領域的知識都正確很不現實。提出過高的理想,等於空想。所以,沒必要和把精力與特長都放在如何傳播上的媒體做鬥爭,因為,真相永遠是真相,無論別人是否接受。努力做自己的事情,你永遠不要叫醒裝睡的人。
網路的普及,為現代人帶來知識構造上的變化。用比較悲觀的角度放眼未來,社會上可能會區分成「能理性看待事物的人」,以及「『只會人云亦云的人」。事實上,全球化與互聯網發達所帶來的負效益,就是對待信息處理能力的差異,並且是急速、靜默的現在進行式。
在封閉空間中獨自面對文字的寫作行為,已逐漸成為了過去式。與他人劃清界線,獨立思考自我等等內省式的思維模式,現在在一般人眼裡是陳腐守舊的行為。不站隊,不盲從,是獨立思考的象徵,我認為,這種反集體式思考的行為,是面對未來必備的技能。
補充:
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如何判斷言論的真假? - 孫志超的回答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今日頭條研發的寫稿機器人Xiaomingbot?
※如何評價「男子被燒死,有人穩穩的拍了42秒?」?
※中國「今日頭條們」出海印度成績不俗 但新聞聚合不是萬金油
※Magic Leap從未承認造假,公司創始人在Twitter上密集發文回應The Information事件
※淺談「正當防衛」與持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