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一鍋銷魂蝕骨的清腩湯,從選一塊上好牛腩開始

在很多菜系裡,總會有一道牛肉美食會讓人念念不忘,像是日本料理中的神戶牛肉,或是西餐里的沙冷牛排。而中餐里的代表,應該就是牛腩了。尤其是最近兩三年,在一些餐廳的宣傳之下,牛腩一下子成了「高大上」的食材。

牛腩火了,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什麼是好牛腩。畢竟,在漫長的農業社會裡,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不可隨意殺之。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記錄豬肉菜數十道,牛肉僅寥寥幾筆,說「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時有之物」,可見至少在江南,牛肉並非尋常食材。

尋遍大江南北,也只有粵港地區才真正的把牛腩做得認真、吃得仔細。一碗清燉牛腩,湯里是牛骨精華,再碼上幾大塊軟綿腍滑的牛腩,無需多餘的調料,鮮香的本味就能勾起所有人的食慾。

其實,「牛腩」一詞,本就源於粵語。而粵港地區的人們吃牛腩,也不過就是這一百多年來的事兒。香港資深美食家唯靈先生曾寫道:「以前靠農為生,吃牛腩並不太流行,尤其是女人,不捨得吃一起工作的牛。早在戰前,上環九記已開始賣牛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廣東人的牛腩滾,分清湯和潮州滷水,崩沙腩爽滑,清湯煮好;坑腩較粗糙,煲湯更佳……牛腩始終是小食,難登宴席之桌。」

隨著TVB和港片對內地的影響,茶餐廳的概念在內地流行起來,「牛腩」這個粵港小食,也漸漸被普通話所接受。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n27643-2011「牛胴體及鮮肉分割」裡面,還是沒有「牛腩」這個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n27643-2011「牛胴體分割示意圖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網站上關於美國牛肉切割指南

香港市面上售賣的牛肉,是依據這九大部位細分而成

香港人對牛腩分割的倒是頗為精細,在香港餐務管理協會的網站上註明了牛腩的主要來源:取自牛的腰窩靠接大腿的部位,即位於前腿與後腿之間,亦稱牛腹脅肉。

一大幅牛肚腩,分別有爽腩、挽手腩、坑腩、崩沙腩。圖/蘋果日報

不僅如此,香港人還對牛腩進行了更為細緻的分割:「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牛腩外形呈橢圓形狀,肉塊扁平,其肉中有筋,肌肉間脂肪明顯。性溫,味甘咸。烹調方法主要為燜、燉、紅燒等。」

其中最普遍的是坑腩。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牛有13根肋骨,根據描述,坑腩為牛胸前八支骨腩肉,所以一般來講,坑腩都是取自第5至第12根肋骨或者第6至第13根肋骨。坑腩的牛味最香濃,肉帶著筋膜,肥瘦相間,最適合燜煮,一次能吃到爽腍兩種口感。

爽腩,又稱牛白腩,位置在站立的牛的腹部正下方,與坑腩連接。帶著軟筋膜又連著少許肉,口感爽脆,煙煙韌韌,有軟有糯,因而得名爽腩。

崩沙腩是牛的橫膈膜,筋膜連著少許肉,肥瘦剛剛好。一頭100斤重的牛隻有約10斤崩沙腩。香港的老食客吃清湯牛腩時,一般都指定這三個部位,往往還要加錢。位於紅磡的八寶清湯腩,更是一碗就包含了這三個部位。三個部位各有不同的燜煮時間,放在一起吃尤其見功力。

而首創「清湯腩」的九記牛腩更是名聲在外,每天排隊的中國人、外國人無數,就算名人來了也得乖乖排隊,老闆更是放出話來:「你不喜歡吃,下次別來,不要緊,我又沒有拿槍指著你進來。」九記牛腩的招牌——上湯牛爽腩,每份要155港幣,並且還限量供應,每天開門不久就已經被一掃而空。

除了香港,廣州人也燉得一手好牛腩。牛腩蘿蔔是廣州城最常見的街頭小食,走在北京路、小西關等小街巷,那股子香甜的味道會帶領著你,來到一處小攤或是一間小店,花上十幾元,手裡便捧上一碗冒著熱氣的蘿蔔牛腩,倒入店家準備的蒜蓉辣醬,在小桌子旁一坐,稀里呼嚕便吃開來,牛腩的咸香入味與蘿蔔的清甜相得益彰。

牛腩縱有千般好,對於家庭來說,它卻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食材,因為容易燉!不!爛!千辛萬苦選到了一塊上好牛腩,還得把它燉得又軟又爛,並不容易。

蘿蔔燉牛腩定是要上好的坑腩。想要牛腩燉得軟爛,焯水時要冷水下鍋。對於牛腩這樣需要排出血水的肉類,需要放到冷水裡,把肉和水一起煮沸。放到沸水裡會讓肉質表面太快收緊,肉質變老,而且時間太短了血水出不來。焯過水的牛腩,整塊下鍋,加老薑、八角、桂皮、香葉和花椒,燒開後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牛腩整塊下鍋可以鎖住肉汁,不會讓口感發柴。燉牛腩的時候切記不要放鹽,因為鹽會讓肉質收緊,導致久燉不爛。

這樣處理好的牛腩足夠軟爛,將它切麻將塊,加入白蘿蔔再燉半小時,即是清湯蘿蔔燉牛腩;亦可以將牛肉加入柱候醬翻炒,在加入蘿蔔,則成柱候醬蘿蔔燜牛腩,與清湯對比,別有一番滋味。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anjiangfood。會寫廚房裡的大事、小事和瑣事,倡導廚房裡的品質生活。

本專欄發表所有文章,除特殊註明外,版權均屬三匠廚房所有,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ID以及二維碼。


推薦閱讀:

TAG:牛肉 | 美食 | 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