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Music唱片店之死

文 | 新音樂產業觀察研究室

紐約知名唱片店Other Music日前宣布將在6月25日關閉,店主稱經營唱片店成為一個噩夢,而有網友知道這個消息後表示,音樂行業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不亞於1929年至1933年的「大蕭條」。

Other Music關閉背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互聯網對於實體唱片經濟的進一步侵蝕,也有唱片店在深度數字時代如何經營的問題。畢竟實體唱片消費雖然萎縮,但並沒有死亡,何況近年來,黑膠唱片回潮,也給唱片店看到一絲「曙光」。

生意並不是不能做,就看怎麼做。

曾經的「東村地標」

(Other Music的兩位創始人)

Other Music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家唱片店,1995年開張。

雖然沒有Tower等大牌唱片店那麼聞名遐邇,但在紐約東村(East Village),Other Music也是音樂愛好者必去的「地標」。店員有問必答,而且個個精通音樂,店內賣的唱片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品。

此外,Other Music也會定期舉辦一些小型演出,如Elliott Smith、DJ Shadow、Yo La Tengo和Vampire Weekend等都曾在此表演。

Other Music的店主稱,在鼎盛時代,Other Music可謂樂迷聖地,經常有一些樂迷懷裡揣著自己所有的積蓄來「血拚」。

用現在的話來說,Other Music就是那種「小而美」的唱片店,卻因為培養了大批忠實顧客,而讓店主慢慢把店開到了其他城市。

死於互聯網?

Other Music並不是那種一根筋兒的唱片店,作為擁抱數字時代的一種嘗試,早在2007年,他們就開始出售無損音質的MP3。

不過這似乎並沒有改變Other Music的命運。畢竟,唱片店主要還是靠賣實體唱片存活,不然它們怎麼跟iTunes商店競爭?

問題就在於,過去十年,是實體唱片銷量迅速下滑的十年。雖然「黑膠復興」似乎讓人看到了一些希望,但黑膠市場的體量畢竟太小,遠不足於支撐唱片店經營。

從十年前的2006年開始,唱片店一家接一家的倒閉。2006年, Tower關閉了美國89家門店,2009年, Virgin關張,2013年,HMV因為找到了接盤俠而幸免於難。

2013年年底,iTunes商店音樂付費下載首次出現下滑,到2015年底,音樂流媒體已經勢不可擋。在美國,2015年音樂流媒體摺合成的唱片銷量已經是實體唱片銷量的兩倍。

無論如何,賣唱片(當然是指實體)已經不再是一個好生意。

兇手不只是互聯網

(除了賣唱片,Other Music也經常在店內舉辦小型演出,圖為Vampire Weekend)

雖然據店主稱,這次Other Music在關門,不會影響到他在其他城市的生意。不過,他對於經營唱片店的前景非常悲觀,「也就是勉強維持而已,看不到未來。」

沒有未來,這可能是大多數唱片店店主的「心境」。

對於絕大多數唱片店來說,店主們都習慣了傳統的經營方式,面對新形勢新時代,有點不知所措。Other Music的困境其實很簡單,一方面賣唱片不掙錢,另一方面房租又水漲船高。房租原來是6千美金一個月,如今已經是12000了,漲了兩倍。

除此之外,Other Music所在的區域,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就盈利能力而言,唱片店並沒有多大優勢。而且,Other Music讓人津津樂道的「店員推薦」服務也失靈了。現在來買唱片的顧客大都是先在網上看好評論再來買,而且還能隨時用手機查詢評論。

於是,Other Music就這樣陷入了「絕境」。

唱片店還能開嗎?

如前所述,Other Music的「困境」也是很多唱片店的困境。但我們也看到,唱片店這個商業模式仍然在繼續,而且不斷有新的玩法出現。

(HMV概念店全方面擴展了消費空間)

2014年,HMV嘗試把唱片店改造成「概念店」,增加了大量的音樂、電影相關消費產品的銷售(尤其是數碼產品),從賣唱片向賣生活方式轉型。

2015年,Jack White在自己老家底特律開了一家唱片店,作為自己廠牌旗下產品的體驗店,有唱片、有演出還有自己的格萊美獎盃。

另外,從2008年開始運營至今,全球獨立唱片店參與的「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過,唱片店向綜合性的音樂消費體驗中心轉型,似乎是一個趨勢。而且,隨著黑膠的逐漸復興,越來越多的唱片店把黑膠作為主要的銷售對象。

目前看來,唱片店不會很快「消失」,實體唱片消費仍然會繼續下去。畢竟事實證明,音樂流已經不是很好的音樂產品,在變現上取代不了實體唱片。但是,Other Music的例子提醒了我們,現在開一家唱片店光有情懷肯定遠遠不夠。

新音樂產業觀察(微信號:takoff )獨家稿件,轉載請署名並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音樂現場的六種新玩法
用戶破4億還找到了新「盟友」,網易雲音樂如何完成從「人找音樂」到「音樂找人」
專訪 | 香港Clockenflap創始人Justin :如何打造一個有長遠價值的音樂節品牌
全球音樂市場總算又增長了,2015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一部電影或是動畫片(動漫)的背景音樂如果涵蓋大量樂器,製作團隊是怎麼找到樂器的呢?整個流程是怎樣的?

TAG:唱片 | 音乐产业 | 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