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生命體:閑聊心跳、呼吸以及「意識流」

人類生活在節律之中。從自體無感覺的胃腸消化蠕動、臟肝膽汁液分泌,到可以感知的心跳、呼吸,我們的身體遵循基本的生物節律。一天之中體溫會規則變化,情緒有高低,節律的變化融入了日常的生活:一日三餐,晝伏夜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再往「大」的方向看,星期、月份的循環,四季更替,生命的年輪漸次推進,節律融入了大眾的社會生活: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五年計劃」、「七年之癢」,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專欄之前寫過古典音樂的歷史發展脈絡,也和大家一同探討過節奏、旋律相關的欣賞概念。本篇就從宏觀的角度,再來梳理一下音樂欣賞的「節律」問題。

我們知道,母親的心跳帶給胎兒最初的節奏認知,偏離正常值的頻率往往意味著供血不足或者心動過速,生理上的不適感和節奏就建立了聯繫。也因此,我們聽到的音樂節拍大多是90~140BPM。原因無它,超出這個範圍我們都產生「不舒服的生理記憶」。

如果我們把「音樂」視為一個生命體,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音樂有了和我們的身體一樣的節律指標「心跳」。抒情寫意的音樂,心跳的狀態是舒緩、穩定為主,激昂高亢的音樂,跳動的狀態是強勁、富於變化。音樂「心跳」的時間單位,對應的是樂曲的節拍,心跳的狀態指標對應的是不同的節奏型。

再看音樂的「呼吸」。作曲家在譜寫樂章時,按照「小節」來組織音符,大體和我們呼吸的節奏相當。具體到器樂的演奏或者聲樂的表演,表演者自身的心跳、呼吸也融入到音樂中。基於小結組合的「樂句」劃分,正是為了音樂表演過程中的「適時呼吸」。如此這般,音樂的呼吸和我們的生理、心理狀態也建立的直接的聯繫。 比如:在生理的體驗層面,恐懼會「屏息靜氣」,緊張會「大口呼吸」,沉思時放緩,興奮時加快。音樂的作用相當「於反其道行之」:用「呼吸」喚起我們的心理反應及生理響應。

理解了音樂的心跳和呼吸,聆聽音樂就不再是被動的接受音符,我們完全可以做到調整身心,成為音樂的參與者——跟著音樂的節奏感受作曲家的良苦用心、演出者的情感投入。

再來看我們的思維習慣。常說:「跳出一個念頭」,看來大腦工作結果的輸出有隨機性的成分;又有俗語「轉了個腦筋」,說明我們自身可以主動控制大腦工作的方向。站在音樂聆聽的角度,需要我們在過程中主動控制思維運動的方向,去感知音樂的內在含義,從而影響聆聽結果的呈現不是誤打誤撞、胡思亂想。

這就好比我們大腦中的「意識流」和音樂中蘊含的「意識流」反覆的交匯、融合、分流,正是這些互相「干涉「節點的存在,音樂意識流的呈現才有變化多端的美感。設想一下亞馬遜流域的鳥瞰圖中,大大小小的河流交錯密布的狀態,很自然就可以理解。(可以參考下面的這張配圖,有可能幫助到各位)

音樂中的意識流,演繹的狀態和我們的思維習慣也保持高度的一致。樂曲被有刻意劃分為「樂段」和「樂章」,正是考慮到大腦的工作機能限制。長時間的思考很容易疲憊,片斷性工作反而效率提升。所以,從欣賞的角度來看樂理中樂章、曲式的定義、要求、特性、結構,真的無需專門學習和掌握。只需要知道,這些是作曲家、演奏家在無數的嘗試下,選擇摸索出的適合聽眾的固定模式,其目的就是方便我們聆聽,服務於我們這些聽眾。我們大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優待,沒有必要視之為音樂欣賞中的「必備知識」。

在之前專欄文章中,我們用了大約10餘篇仔細梳理了古典音樂發展的歷程,也大致傳遞了節奏、旋律、和聲等等欣賞需要的「樂理概念」,到這一篇中的「小節、樂句和樂章」的交流,大體上,我們欣賞古典音樂需要的概念性知識撰寫也就告一段落。後續的撰寫,將更多傾向於實用性的方法討論,或者音樂相關的資訊整理。關於音程、調性、和弦等偏向於「學術性」的知識,暫且放一邊,留待完善。

彼得.基維說過:音樂是一門擁有專業辭彙和專業知識才能「學者對話」的藝術。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趣聞。幾位銀行家聚在藝術沙龍交談,在座有位藝術家一直沉默不語。銀行家「惶恐」的詢問:「是否我們談的太膚淺,達不到你們藝術家之間交流的層次?」藝術家回應:「我們在一起主要談錢!」

笑談之餘,細想這種情形在音樂的交流層面同樣存在。業餘愛好者有交流的熱情,音樂從業者無探討的心情,歸根結底還是專業交流話語體系的隔閡。誠然,音樂是有內在的邏輯架構、專業技能體系,但歸根結底還是來源於生活。我這個專欄想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層面來發現音樂的藝術性,也許對愛好者來說,這也是唯一可以「轉識成智」的路徑。設想,如果真的把音樂上升到「動機、主題分析」、「和聲、曲式辨析」的層面,音樂反而喪失了應有的愉悅體驗,於聽者而言,這才是本末倒置。

也因此,專欄後續更多探討內容的定位,聚焦於「生活的藝術」。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為了當年的「成功」,你曾下過什麼苦功夫?
【課程】樂理知識講重點第九課(節拍與節奏)
這種風格的電吉他聲音是用什麼效果器做出來的?
電吉他上的按鈕怎麼用,各自有啥功能?

TAG:音乐 | 音乐欣赏 | 古典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