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技巧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只要打開電腦搜索「育兒」,保管有數不清的育兒技巧、育兒常識、育兒需知、育兒金句。大有「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架勢,似乎新媽媽們只要照方抓藥,各種育兒難題就會藥到病除。
不少媽媽對這些技巧推崇備至。有個媽媽考我,說你知道孩子擋電視前了該怎麼說嗎。我一愣,心想難道不是說「孩子你擋住電視了」。顯然沒這麼簡單。媽媽一笑,說不行,書上說這樣含有指責的意思,要說「寶寶,媽媽看不到電視了」。因為這樣說只是描述了一件事情,不會對孩子造成壓力。
這些育兒細節當然有過人之處,都很強調對孩子的保護,生怕粗糙的教育傷害了孩子。問題在於,育兒細節再多,也不能對所有問題面面俱到。有新媽媽著急,自家寶寶的問題怎麼找不到解決方法,大家都叫好的育兒技巧怎麼在自家寶寶身上無效呢。
育兒是個需要細節指引的過程,但按圖索驥找育兒法則往往張冠李戴、事半功倍。與其怪孩子不適應方法,不如先摸索方法背後的規律,調整方法去適應孩子。
一、為什麼孩子不聽話
孩子不服從指令是家長最常遇到的問題。會尋找育兒常識的家長一般都不再信奉打罵原則了,但書上的一些引導技巧卻時靈時不靈,讓人恨不得回到「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老辦法。對於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聽進警告,有個心理學實驗或許能帶來啟發。
做化學實驗都要帶上護具以免藥劑灼傷,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遵從警告。心理學家將人分為兩個小組:一組的護具放在實驗室里,作為「低成本組」。意思是服從警告需要付出的成本小——直接在旁邊拿就好;另一組叫「高成本組」,即護具放在了隔壁房間,要服從警告付出的成本會高一點。
結果並不意外,低成本組成員帶上護具的概率遠遠高於高成本組,即使這個高成本就是多走幾步路。
然後是另一個附加實驗:每個組都被秘密安插了兩種引導員,一種是服從警告的,一種是不服從警告的。結果又顯示,無論是高成本還是低成本組,引導員的行為會發揮強大的領頭羊效應。
所以最終的實驗結果是:有人引導加服從的成本低,會最大程度增強命令的執行率。
根據這個結論,當我們想讓孩子建立刷牙習慣時,降低難度和親自示範會比「一定要刷牙不然牙齒會爛掉」的單純警告有效的多。這就是「將複雜動作拆解,讓孩子慢慢掌握」這個育兒原則的心理學原理。知道了原理而非執行方法,如何根據自家孩子調整難度就有了可能,摸索出自己的說服技巧也就不難了。
二、為什麼愛要說出來
現代教育理論十分強調把愛大聲說出來。但由於傳統,很多家長都不習慣西方父母張口閉口的 「sweetheart、love you、honey」。在外人面前對孩子說句「媽媽好愛你,爸爸好想你」都會覺得尷尬。那麼實在臉薄的家長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為什麼要把愛說出來?一言以蔽之,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價值感。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說什麼,做怎麼都可以。每件見面的一個擁抱能做到嗎?和孩子眼神交匯時的微笑呢?
讓孩子能猜測父母的反應而不是「恩威難測」就能帶來安全感;聆聽孩子每一句話、讓童言童語一樣重要能帶來價值感。表揚孩子的「行動」而非「成就」呢?我們能判斷「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非外貌」這個育兒準則的優劣了嗎。
三、孩子是我們的「交集」而非「並集」
我所遇見過的最危險育兒方式是控制。追溯每個問題兒童的根源,總能看到一個控制欲旺盛的母親。什麼危害也比不上家長把自己的夢想嫁接於孩子,以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
一位心理諮詢師接待了一對母子。母親說上初中的孩子開始魂不守舍,成績下降;母親說孩子本來非常優秀,人人稱讚;母親說自己為孩子付出所有,不能接受孩子出事。
整個過程,孩子沒說一句話,所有問題都被母親代答。等到母親終於被勸出諮詢室,孩子開始說話。從支支吾吾到語速變快,從聲音沉悶到語調變尖。最後,孩子的音調、說話內容都開始轉變,變的和房外的母親一模一樣。
我們姑且把這個例了當成關於「寄生型」母親的寓言,但現實中控制欲過強帶來的悲劇層出不窮。《雙面膠》中的倫理悲劇讓人唏噓,媽寶男的故事充斥每個情感論壇。「幼年母管嚴,長大媽寶男」,其中的邏輯幾乎不需要解釋。一個被父母指揮一生的人會在成年後突然學會自主?從來都由父母代勞的人會在一夜之間從容面對自己的問題?
其實想替父母爭光的兒女和那些想為孩子規劃一生的父母一樣,沒人否認他們的愛。只不過這樣的愛強烈讓他們無視了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扭曲命運超出了愛的能力。我們不能因為愛孩子而接管他們的命運,我們不能因為愛孩子而無法接受他們的壞。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運之河」,從這個最重要的規律中,我們能總結出多少育兒方法呢。
推薦閱讀:
※馬特·達蒙主演的電影 《心靈捕手》 中,為什麼像威爾這天才般的人物甘於平淡?
※性格變得越來越像 Sheldon Cooper 怎麼辦?
※追了很久的女孩,昨天大雨,抱了她,然後就完了,我放棄的對不對嗎?
※怎麼破解初戀中的「契可尼效應」?
※《X戰警—天啟》背後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