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安排時間讀書
01-27
作為一個勤勞認真的典型IT民工,我一年的讀書量還不少,可留存量有30本以上,能保證每天都有時間讀書,或長或短。什麼是可留存量?就是讀書後,我認為值得留著以後再品品的書,實體書會放到書架上,Kindle里的書會放到一個專門的文件夾里,而不需要再品的書,實體書會放到柜子裡面,Kindle里的書會本地刪除。讀書久了有一定的選書經驗,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大概的可留存率有70%左右。然後可留存的70%里,有50%值得做讀書筆記,寫成文章,再選一些發出來。
安排時間讀書很重要,但是能不能保持還是要看讀者對讀書的興趣以及讀書後帶來的好處和滿足感。讀書是自由的,不像學習和工作,讀書是基本可以完全自行安排組合的。我現在的讀書組合是:30%專業書,30%商業書,10%傳記,30%雜書,雜書包括小說、散文、興趣愛好類等。讀書的順序根據自己喜歡來,但是也不要同時開太多本,我一般同時開2-3本書,根據大塊時間和小塊時間不同模式以及當時自己的心情來調整。讀書對學習、生活、工作、自身的好處不用多說,感覺對讀書怎麼尊重都不為過。我喜歡給讀書一種自己喜歡的儀式感,例如一本書讀完,我會判斷它是不是值得進入可留存,是否值得寫讀書筆記,是否值得分享出來,例如開一本新書,我會摸著實體書封皮或者Kindle的皮套,有一點小激動地想,這本書會不會很好玩呢?哈哈哈哈。在這個紛雜凌亂的世界,能有一個完全可控、成本足夠低、好處足夠明顯、還能修身養性的愛好,真的不容易,所以要珍惜讀書的時間和機會。:)4,讀書的其它。每次有時間都讀書豈不是很無聊,太嚴肅,說好的人生樂趣呢。。。哈哈哈哈,當然不是,人的發獃和發傻時間肯定得有,不然真是機器人了。我看了10年玄幻小說,基本每天看,追小几本,雖然已經沒有年輕時候那種通宵讀小說的精力了,不過還是每天看,看得以至於自己都想動筆寫一個好幾次了,確實沒有時間沒有勇氣。。。很多朋友問用讀書的媒介,我的模式大概是:Kindle,80%,好處是方便帶,隨手一拿就走,有些外衣口袋還能直接放下;夠裝書,我一般Kinlde里新書保持在10-15本,任何時候一有時間我就可以讀到有趣的書;做筆記,Kindle做筆記方便,有喜歡的段落,選擇後高亮,讀完後,從Kindle里的My Clippings文檔里,可以把高亮過的段落直接複製出來;Kindle電子書便宜,價格一般是實體書的30%-50%;Kindle讀書屏幕比較舒服,眼睛不累;純粹,Kindle只能讀書,簡單,不分心。實體書,20%,一般是特別喜歡的,或者各種會議、活動獲得的,這些書一般都在家裡,不會帶出門讀。手機,玄幻小說我就不算讀書時間了,手機我只讀玄幻,每天看幾千字。手機上也會看看微信、知乎上有意思的長文,新聞等。但是我覺得手機不適合長時間讀書,屏幕看久了不舒服,而且太容易分心。說沒有時間讀書的,大部分情況是懶。就像我老說自己沒有時間鍛煉一樣。。。lol希望大家都在讀書中找到樂趣,得到成長。:)謝謝閱讀!thanks,yoyo
推薦閱讀:
在工作生活節奏都非常快的繁忙城市,保持這個閱讀量不容易。很多朋友問我哪兒有時間讀書、寫讀書筆記、寫設計文章。我今天先寫如何安排時間讀書,記錄一些自己的粗淺經驗,拋磚引玉。:)
1,大塊時間的精神樂園。在這個碎片時間時代,我覺得超過1小時就是大塊時間了。每天都留大塊時間讀書不太容易,我嘗試保持一周3-5次。大塊時間讀書是需要提前計劃的,最好是養成一種習慣,根據自己的時間去設定每周的大塊讀書時間。
我的大塊讀書時間包括:工作日午休時間,12點到1點半,午飯吃得簡單,一般12點半到1點半可以有1小時時間讀書。在美國工作養成的習慣,午休不習慣午睡,所以讀書是自己最好的度過中午的方式。去咖啡廳點一杯喜歡的咖啡,挑一個舒服的位置坐好,安安靜靜讀書,天氣好的話,可以坐在寫字樓下面的路邊,戴上耳機,聽喜歡的音樂,讀有意思的書,很有樂趣。其實中午讀書後下午不會累,下午工作的狀態反而會因為中午的思想活躍而有一定提升。周末的早晨,一是年紀大了,二是工作養成的習慣,周末一般7點就醒了,家人還在休息,我就一個人早起,泡上茶或者做一杯咖啡,在靠近陽台的沙發上半躺著,讀書1-2小時。這個時候無論是曬著早晨的陽光,還是聽著陽台外的雨聲,讀書都是非常愜意的事。:)出差時間,例如在飛機、動車上,環境相對安靜無打擾,如果沒有工作任務要忙,我就會讀準備好的書。作為一個不能在飛機動車上睡著的人,讀書可以讓自己旅途變得更短更有趣。旅遊時間,當然第一優先順序是陪家人,看世界,但是有時間就可以讀書。例如家人去逛街的時候,自己剛好空下來,就有1小時左右時間讀一本適合旅途心情的書,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旅行世界一樣鮮活快樂起來。
大塊讀書時間是讀書的主力時間模塊,做讀書筆記以及寫讀書感想,我也是利用大塊讀書時間完成的。例如出差去一個城市,出發的時候開始讀一本書,讀完,在回程的候機樓和飛機上,寫完讀書筆記,讓一個繁忙的工作旅程里多一個自己的小小收穫。:)2,小塊時間的放空模式。碎片化時間太多,等人等15分鐘,地鐵上20分鐘,吃飯等位15分鐘,這些時間總量遠遠大於大塊時間模式。我也會玩微信刷微博看知乎讀新聞,但是我會盡量控制這些操作,因為這些操作帶來的營養價值不夠讀書來的那麼豐盛。當然,微信微博知乎領英QQ等產品承載很多社會功能,也是有價值的使用,但是不能過量。碎片時間,我會讀適合碎片時間的書,這樣15-30分鐘讀才合適。專業書籍不適合,這樣的書需要沉浸式閱讀,讀的時候腦子裡得有一個框架,有一個經驗模型,在讀的過程中不停的去撞擊去測試去匹配自己的經驗和想法,這樣的閱讀方式不適合15分鐘,因為很有可能剛剛進入狀態就被打斷了。
碎片時間可以讀容易銜接回來、不太需要成體系思考、或者獨立分段的書,例如傳記、小說、散文、雜誌等。我最近的碎片時間讀哈佛商業評論比較多,一次15分鐘的碎片時間讀1-2篇文章,做好筆記,想一想,剛好15分鐘,然後下次回來讀的時候簡單看看上一篇文章,接著從下一篇文章開始讀,幾天時間可以讀完一期並做好讀書筆記。小塊時間的使用場景大部分是打發時間、找點好玩的、緩解壓力,其實讀書都可以滿足這些訴求。大家可以試試,15分鐘,玩幾局在線手游,刷熱門微博,看一遍新聞,微信群里聊聊天,讀幾十頁書,比較一下這幾個不同經驗的感覺,我相信很多人會發現這個時間用來讀書蠻有趣的。當然不是每次都讀書,但是也不要每次都是玩手機。。。3,讀書是組合的樂趣。推薦閱讀:
TAG: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