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好可怕?其實,不是所有的奶精都是壞妖精

本系列第一篇向大家科普了味精、雞精和蘑菇精的前世今生。這一期來向大家說說另一個 「磨人的小妖精」——奶精。

提到奶精(Non-dairynCreamer,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路邊攤的劣質奶茶,或是甜品店的廉價甜品等。對於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大家都覺得,這是商家為降低成本不擇手段,用有害的添加劑代替牛奶。這種東西吃多了會對身體不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小妖精其實也有很多種,也有「好」與「壞」之分呢。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奶精,看看它的前世今生吧。

1. 奶精是什麼?

奶精生產出來的最初目的就是代替牛奶(或奶油)來添加到咖啡中的。人們很早就往咖啡里加牛奶一起喝了,但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牛奶倒入咖啡時,在比較偶然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結塊的問題。在氫化植物油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發現,用氫化的大豆油來代替牛奶,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不僅口感相似,而且可以讓整個咖啡的體系更加穩定。於是,在1950年,Presto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奶精產品,從此奶精漸漸被全球廣泛接受。

奶精分為固體的和液體的兩類。固體的奶精通常也被稱為 「植脂末」,裝在比較大的罐中出售,而液體的奶精通常會被裝在一份一份的小盒中。它有時會被稱作 「奶油球」 「植脂奶」 「咖啡伴侶」 等。不管是固體還是液體的奶精,都其實和牛奶沒有太大的關係,它們的脂肪都是來源於植物脂肪的。通常,我們不把它們看作是乳製品。

之所以說「沒有太大關係」而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先賣個關子,看到後面你會明白的。

奶精現在被廣泛應用到各種休閑食品以及飲料中。類似 「植脂末」 這樣的成分在配料表中還是挺常見的。但是你知道嗎?奶精其實並不是一種單獨的添加劑哦,它其實是很多種添加劑組成的混合物。

2. 奶精的成分

奶精為了使咖啡達到香濃稠滑的口感,光有脂肪可不夠。它的配料通常包括:

玉米糖漿粉(或麥芽糊精):這是通過水解玉米中的澱粉從而得到的。它起到增加食品粘稠度的作用,能為奶精帶來「濃稠」的口感。

酪蛋白酸鈉:這是通過提取牛奶中的酪蛋白,並進一步加工而成的,它的作用是乳化劑和起泡劑。酪蛋白酸鈉能使奶精在加入咖啡後能打出漂亮的奶泡,而且它還能提供一些類似牛奶的口感和味道。但這也造成了一個缺陷:如果一個人對牛奶中的酪蛋白過敏,那他也就有可能對奶精過敏了。這些人在食用奶精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必須選擇不含任何牛奶成分的才行。

所以,奶精和牛奶還是有那麼一點關係的。

脂肪:通過植物脂肪經過氫化工藝得到。作為奶精最主要的成分,通常占乾重量的20%到50%。

磷酸氫二鉀:起到緩衝劑的作用,保護酪蛋白不被破壞。

單酸甘油酯和雙酸甘油酯:乳化劑,使脂肪形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上。

硅鋁酸鈉(或二氧化硅):通常在粉狀的奶精中應用,防止奶精結塊。

有人會問,添加了那麼多添加劑,難道不會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嗎?這些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吧?

其實,其他的添加劑都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對健康造成影響的重點就在奶精的脂肪上面。

3. 奶精的脂肪

大部分奶精使用的脂肪是氫化植物油。提起氫化植物油,大家一定會想到反式脂肪——對,就是那個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已經在去年被美國政府明令禁止的物質。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奶精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其實這個還真不是。因為目前奶精的種類實在太多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比如,使用44%大豆油(soybean oil)的奶精,其脂肪來自於部分氫化的大豆油,每一百克奶精中反式脂肪含量達到了24.61克。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多的脂肪都是反式的。這個含量的反式脂肪,大量食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奶精,當然不建議大家大量食用啦。

但是,也有的奶精採用了44%椰子油(Coconut oil)來作為脂肪來源。椰子油本來飽和度就很高,絕大多數(超過90%)脂肪呈飽和狀態,即使是氫化過的椰子油,反式脂肪含量也很少。這種奶精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只佔到0.43%。而35%椰子油的版本中,反式脂肪含量則只有0.3%。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少的比例了。當然,這種奶精的成本比起用大豆油的,就要高很多了。

除了椰子油,目前還有很多種採用了別的油脂的奶精。比如採用菜籽油(Canola oil)的奶精,其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它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都很少。其中反式脂肪只佔1%。比起椰子油所含的大量飽和脂肪,菜籽油版本的奶精可能要更健康一些。

甚至還出現了低脂肪低糖版本的奶精,總脂肪含量只有7%左右。這種奶精雖然健康,但口味肯定比起前面幾種要差一些。

有人可能會說:和酒精一樣,反式脂肪沒有安全劑量,只要有一點存在,對身體都有害。這種說法並沒有錯。可是大家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反式脂肪是很難真正避免的,它在天然食物中也廣泛存在。比如,牛奶中的脂肪,有 1%-5% 就是以反式脂肪的形式存在的。所以說,用椰子油來源的奶精沖泡的咖啡,其反式脂肪含量已經比用牛奶沖泡的還低了。

既然完全杜絕不現實,那有沒有一個相對靠譜的健康標準呢?這是有的。中國衛生部在2011年發布的國家標準《GB28050-2011》中提到:(中國人)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g,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少於每日總能量的1%可以認為,在這個範圍內,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計。

4. 如何辨別?

那麼,如何辨別某個產品中的奶精是「好奶精」還是「壞奶精」呢?

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方法來判斷商家使用的奶精到底是哪一種。但是,有一個辦法是比較有用的,那就是直接看營養成分表,確定反式脂肪的含量。

美國規定如果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含量在0.5g以下,就不用標示反式脂肪含量,而中國的標準是每100克食物中小於0.3克時,不必標示反式脂肪含量。只要反式脂肪大於這個限值,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是要求強制標示的。

也就是說,如果某種產品配料表中出現「植脂末」,「奶精」,而且反式脂肪含量標示不為「0」,那麼它幾乎100%使用了氫化大豆油等為主要成分的「壞」奶精。為了保證健康,這種食品最好不要大量食用。

如果出現「植脂末」,「奶精」而且反式脂肪含量為「0」,這雖然並不代表產品裡面一點反式脂肪都沒有,但這至少說明,商家使用的很有可能是椰子油或是其他脂肪為主要成分的奶精。對於這樣的食物就不必太過擔心了。但是提個醒:注意一下營養成分表中「飽和脂肪」的含量。飽和脂肪雖然危害沒有反式脂肪那麼大,但長期大量食用也會對健康有不利影響。

5. 總結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奶精作為一個磨人的小妖精,並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作惡多端」,它是個大家族,不僅成分複雜,而且也分「善良」和「邪惡」。它給我們帶來了美味的食品,但家族裡面的一些成員也給我們帶來了健康的隱患。好在家族裡也有一些成員一直致力於消除這些危害。同時,食品科學家也在不斷努力,研發一些更新型,更健康的奶精。

所以,把奶精大家族本身等同於反式脂肪,再一棒子打死,是不科學的。保持健康飲食,抵制高反式脂肪的奶精,並積極推廣低反式脂肪的奶精,才是科學的態度嘛。

-----------------------------

原創微信公眾號 「技術型吃貨」,專門投放食品科學相關的科普。歡迎大家關注~

也可以直接添加微信號:iFoodGeek

推薦閱讀:

奶白色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的會「營養翻倍」嗎?
解凍食物,你用對方法了嗎?
神馬?還有「脂肪味」這個味道?
破壁料理機真的有道理嗎?
從小家人就告訴我們掉到桌子上的東西就不要再吃了,桌子到底有多臟?

TAG:食品科学 | 食品营养 | 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