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基礎篇]橡木塞?螺旋蓋?

如今我們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的葡萄酒瓶蓋,實在是有太多種,比如橡木塞,合成橡木塞,聚酯塞,螺旋蓋,玻璃蓋(相信這個在白酒里更常見),等等等等,恨不得從酒塞上就開始做足文章,而實際上呢,不同的酒塞也確實對酒的保存有不同的影響。這一期,我們就來詳細看看,不一樣的酒塞們。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酒塞對葡萄酒的影響在哪裡,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種酒塞。

在葡萄酒的人生里,也跟我們一樣,有懵懂無知的孩提時代,有莽撞反叛的青春期,會步入成熟溫雅的中年,也會慢慢將一切化為沉靜地老去。在葡萄酒未成熟的時候,會有扎口的單寧,總讓人覺得難以消化;而等它垂垂老矣的時候,味道也總讓人覺得沒精打採的,沒什麼新鮮感(顯然它們大多數也不是越老越青春的類型)。在葡萄酒這件事兒上,我個人是不信什麼,「我還愛你垂垂老矣的容顏」的。所以,我們要盡量,在它最美的年華去欣賞它。

那麼,決定我們人生的,是時間,決定酒的必然也是。顯然,我們中有些人會保養,有些人不會,所以看起來老去的速度就不太一樣。那些會保養的人有些人就會說,要注意抗氧化啊,喝綠茶喝葡萄酒吃葡萄籽精華什麼什麼的。其實對葡萄酒來說,也是一樣一樣的,抗氧化,減少與氧氣的接觸,才可以讓它老得慢一點。(當然,一瓶酒老了,除了這樣的可能還有它失去果香開始變得單調等等可能,我們暫且不提)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的葡萄酒背面的酒標,你會發現在成分那欄里寫著「二氧化硫」的字樣。我知道你開始覺得恐慌了,表怕,葡萄酒裡面的那點二氧化硫是當防腐劑使用的(如果你覺得這詞看著不舒服,那麼你完全可以理解為抗氧化劑),你的葡萄酒不可能是裝滿瓶的,如果那一段沒有二氧化硫來阻隔氧氣,那麼你買到這瓶酒的時候,它可能已經氧化得不成樣子了。

一瓶酒被氧化了又是什麼樣呢?它味道會變得很單調,喝起來會很無聊,出現氧化的味道……反正,就不是我們喜歡它的樣子了。

說了這麼多,那麼酒塞的重要性在哪裡呢?

是密閉性啊親,讓酒盡量在酒瓶子里安安靜靜給我保持原狀等我把它打開!

那麼微氧環境柔化單寧呢?當然也很重要啦,可是那個微氧環境可比我們想像中所需要的氧氣更少,所以效果……嗯,現在學界還在持續爭議中,我就不妄下結論了。

現在讓我們回到各種各樣酒塞的問題上。

聚酯塞

我很想說排名不分先後,但是顯然,大家對聚酯塞大概是最不待見的,其實這玩意兒說起來算是高科技產品,只是優質的高科技劣質的罷了(常見的是哪種你懂的)。這種瓶塞一般來說傾向於強調自己的密閉性(「你看我不透氣啊,可以幫你好好保存果香啊,又不會有軟木塞污染的風險,快用我快用我!」),又或者再高科技一點,說自己可以合理控制透氧(「你要什麼樣氧化速度的我都可以幫你倒騰出來,這麼高智商你看其他的瓶蓋行么,嗯?」)。

可是實際上呢,我們遇到的大多數聚酯塞密封性沒有它自認為的那麼好,很多這樣的酒都會有氧化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透氣進去透的太多了!而且時常出現瓶塞外凸的問題,就是,沒動它它自己跑出來了一點點。這個是酒有受過高溫然後熱脹冷縮把它頂出來了一點。

總之,大部分聚酯塞在廉價酒中侵佔了市場,因為是廉價替代物,高端的則難以推廣,不為啥,相關設備和成本要求有點多啊……

合成塞

合成塞也是軟木塞的一種,但是是用軟木塞的邊角余料做的,它屬於軟木塞的一個替代品。正經軟木塞做完了以後,老實說有點浪費啊……

剩下這扣出去一個洞一個洞的橡木皮,其他的部分就沒用了,於是有人就動腦筋了,打碎了再黏起來弄成橡木塞那樣不就行了,於是合成塞就出現了。這東西主要造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無論它是加熱成型的工藝,還是擠壓成型的工藝,都必須用到膠水黏合,但是膠水這玩意兒總讓人覺得不放心,所以合成塞是不用於可陳年酒款的。另一方面,這東西的出現主要是考慮到軟木塞資源的稀缺,而對於軟木塞污染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反而從學術的角度上,增加了出現的可能(你都不知道那塊木頭可能被污染過,就被打碎擠一起變成酒塞了)。於是有些生產商又開始對合成塞添加含有消毒成分的添加劑,於是又有人開始追究起來,這會不會增加葡萄酒的飲用風險,讓我喝到亂七八糟的東西……

說來說去,這就是一筆糊塗賬。

哦,對了,2004年開始,法國博若萊已經禁止使用合成塞了,所以你買的博若萊新酒如果用合成塞……

你懂的。

軟木塞

軟木塞大概是我們最喜歡的一種酒塞,先別說這貨真有用假有用,光是開瓶時候那頓折騰就讓人覺得熱血沸騰:拿個小刀,割開錫帽,用螺旋刀轉進去,然後一點一點把它拔出來……

多麼有儀式感啊!

軟木塞最讓人稱道的就是所謂的微氧環境,就是說,軟木塞其實不是完全密封的,可以讓一點點點點氧氣進到你的酒瓶子里,去跟酒液反應,柔化單寧。

這事兒沒錯,但是話說回來,你知道最早幹嘛要用軟木塞么?

是因為幾百年前的人找來找去,就發現,這貨是密封性最好的了……

我們一直都覺得,軟木塞是個傳統的東西,可是實際上在葡萄酒八千年的歷史中,軟木塞也就是近三四百年的短暫現象,而我們恰好不過趕上了而已。

軟木塞的出現是在我們有了單個酒瓶之後,才開始用軟木塞來給這些酒瓶封口,而直到工業革命時期,這些酒瓶子才開始大規模地生產。一直到19世紀初期,酒瓶和軟木塞才開始被廣泛使用。

So,不要把軟木塞看成質量的代表。而我之所以依舊挺軟木塞,是因為所謂「軟木塞的微量透氧」對於葡萄酒的陳年是否有價值這事兒,至今沒有定論。

螺旋塞

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螺旋塞,最大的好處必然是方便,用軟木塞的酒,我手頭至少得有個海馬開瓶器,要不然就只能上演用鞋底子敲酒瓶子這麼不雅的戲碼,實在是糾結死了。而同樣,最難以接受的部分,大概就是噼里啪啦把塞子擰開了,然後總要經歷個大眼瞪小眼的階段才能適應,「啊,開了啊,那行,那喝吧……」

在儲存方面,螺旋塞的最佳表現體現在它的密閉性上。透氧量少,可以極大程度地保持酒的新鮮度,在保存那些不宜陳放好多年的酒——嗯,基本3年以上的你都可以歸為這類,而且實際上,70%以上的葡萄酒都不適合存放太長時間——螺旋塞的表現是相當出色的。

我們來看一條實驗。

美國華盛頓州的霍格酒窖進行的一項研究實驗表明,在經過四年陳釀之後,用螺旋蓋密封的葡萄酒比用軟木塞或合成塞密封的葡萄酒表現更加。

負責鑒定的品酒師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用合成軟木塞密封的葡萄酒嘗起來總有氧化的味道。換句話說,在塞瓶之後有空氣進入到葡萄酒中。合成軟木塞和天然軟木塞一樣,也會發生漏氣的情況,但是顯然漏得更糟糕。

其次,品鑒小組還做出結論,無論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採用螺旋蓋的酒能夠保持果味,嘗起來發展程度沒有那麼高,相對較為新鮮。而且,他們沒有惱人的木塞味(被TCA污染)

上述實驗引自美國約翰遜·艾爾索普著《杯酒人生——葡萄酒的365天》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這個實驗的結論是可信的,對於儲存4年的葡萄酒,一定是螺旋塞的酒保存了更好的果香,讓酒氧化的速度更慢。誠然,這也是大勢所趨,未來的葡萄酒世界一定會有更多的螺旋塞被使用,比如紐西蘭,95%以上的葡萄酒都是螺旋塞的(當然,他們也有成本控制的原因,橡木塞對他們來講,實在用著不方便,更何況螺旋塞也更適合他們的酒)。

而期間我的疑問就是,對於有陳年價值的酒款,是否螺旋塞的儲存情況也比橡木塞更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我也要等更多權威的數據了。

玻璃塞

話說我一個專業很強的朋友是相當撐玻璃塞的,就是覺得這個各種好用。如果在捨得花成本的情況下,我必然是支持他這種看法的,因為質量好的玻璃塞,的確密封性也是特別好的。一般玻璃塞用來儲存一些白葡萄酒和老年份的葡萄酒,多是些需要避免氧化的酒。但是,這種瓶塞目前在葡萄酒中應用並不多,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酒是「多汁」的 | 醉鵝葡萄酒辭典
?不懂酒也能看懂酒標的四個訣竅 | 醉鵝紅酒日常
撼動勃艮第世界的男人
紅酒的選擇?
WSET 一、二、三級的教材分別是什麼,一、二級應該怎樣自學,三級有哪些教學機構比較靠譜?

TAG:葡萄酒 | 红葡萄酒 | 葡萄酒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