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代替所有電子裝置的人

時代在發展,過去那個「出門要同時帶上 Walkman、行動電話和筆記型電腦」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人們慢慢地將所有工作都放在了手機上。一些人傾向於購買大尺寸屏幕的手機,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我們來看看一個用手機代替所有電子裝置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吧。

  • 早上 6:30,iPhone 設定好的鬧鈴響了。匆匆洗漱完畢後便出發去趕地鐵。接下來的場景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三月的煙雨 寒冷的南方

你站在那滿滿的地鐵

你一手拿著蘋果 一手拿著煎餅

在尋找手機的執行檔

車裡的人們 匆匆忙忙

把眼光丟在手機屏幕上

你的腳步 劃不過擁擠的空間

上班就要被扣錢

  • 上午 8:00,開始工作。由於老闆管得不是很嚴,見沒什麼人,便拿出 iPhone,打開 SIF 開始肝了起來。
  • 中午 12:30,和朋友一起在手機上訂了幾份外賣。下午發現手機剩餘的電量不多了,便丟到一邊充電,開始認真工作了。
  • 下午 4:00,下班。去便利店買了份盒飯,用手機上的支付寶付款。回去的路上,用微信的語音訊息和同事們聊了幾句。
  • 晚上 6:00,到家。洗了個澡以後,躺在床上用手機看電影。雖然電影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但中間不停有微博的通知推送,一直到晚上十一點才看完。隨後打開了淘寶的 App,選購了半個小時的商品,這才放下手機,安然睡去。

很多人都是這麼使用手機的,而且這也是見怪不怪的事。可問題是,在身邊有更好的電子裝置可以代替手機來完成工作的情況下,許多人卻不去使用,或者說不懂得使用它們。

舉個例子吧。我的母親很喜歡看電視劇,可她每次在家裡的時候都喜歡舉著手機觀看視頻,而且一舉就是兩三個小時。不過現實情況是,我們家的電視早已支持了 AirPlay 功能,只需要在 iOS 上簡單地操作就可以把視頻投放至電視屏幕上。我曾無數次地給母親演示如何使用 AirPlay,以及如何在電視上直接播放視頻,但她給我的答覆卻是:「我已經用手機看習慣了。」

很明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才是更加合適的選擇。我覺得想要真正提高生活質量,不應該讓手機代替所有電子裝置,而是應該合理運用好各類電子裝置,讓它們在生活的各種需求中最大地發揮它們的作用。我曾經在這一篇回答中闡述了這樣的理想狀態:有一天蘋果是否會把 iOS 系統裝到 MacBook 上,再增加文件管理功能? - 葉啟陽的回答

工作時,翻開 Macbook Air,左側的 Sketch 顯示著已經拖了半個月的 UI 設計稿,旁邊的 Github 上打開的是 Fork 過來的一堆項目,就這樣度過了美好的一個下午。

回家的地鐵上,拿出 iPhone 開始刷 Twitter。得益於手勢操作,Timeline 上的 Tweet 很快全被我 Like 了一遍。

吃完晚飯後,我從長輩那裡搶過 Apple TV 的遙控器,切到了昨天才看一半的 TBBT。爺爺盯著 Sheldon 說了一堆鳥語後,搖著頭只好去卧室拿 iPad 研究股票了。

我對這種電子裝置間「各司其職」解釋的原因是:

這些設備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的操作方式都各有不同。而蘋果為了能讓每台設備都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所做的解決方案就是給每類產品都開發了一套系統,比如 Mac 上的 OS X,iPhone 與 iPad 上的 iOS,以及 tvOS 等。這麼做的話,每個產品都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態。

所以,想玩大型遊戲,就去買 Xbox 主機;想提高碼字體驗,就去買機械鍵盤;想花更多時間閱讀,就去買 Kindle Paperwhite。雖然獲取這些設備需要付出不少金錢的代價,但只要使用得當,它能給生活體驗帶來的提升是一台手機遠遠無法做到的。

不過設備越多,充電也是很麻煩的事情。如果想要提升充電方面的體驗的話,我推薦使用以下設備:

  • Anker 25W - 5 口 USB 充電器

  • 小米插線板 USB 版

  • Twelve South BookArc 支架 (適用於 MacBook)

  • iPhone Lightning 基座

  • QIC PS18-WH 插座理線收納盒

推薦閱讀:

為什麼手機和電腦充電時用手指划過外殼會感覺到強烈的振動?
普通一次性乾電池用完之後可以充一次電再次使用,充第二次電之後就沒法用了,這是怎麼回事?用普通乾電池充電第一次到底安全嗎?
無線充電現在存在哪些標準?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為什麼手機快速充電需要處理器支持?
利用無線網路給手機充電的技術是如何實現的?

TAG:手机 | 电子设备 | 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