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呢?不逼呢?是個問題
01-27
知乎有兩個鏡像問題,一個是『當年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你感謝父母嗎?』另一個是『當年沒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你感謝父母嗎?』有意思的是兩個下面的回答都既有感激也有抱怨。
看來父母真是難做,不逼,被孩子責怪;逼,還被責怪。認識的一位家長送孩子去學畫,自覺『做了該做的,免得將來孩子埋怨』,若她知道有可能因逼迫被嫌惡,恐怕要噴出幾大口老血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還得先從興趣是什麼談起。成就感的確可以激發積極情緒,但成就感如果只能來自獲獎,那拿不到獎該怎麼辦?每一項藝術、每一門功課都有無數的孩子在競爭,能獲獎的是少數,那些付出努力卻沒得到榮譽的孩子們成就感從何而來?家長認為獲獎會有成就感,是預設了孩子一定會獲獎,可這個前提一旦不能實現又該如何?
家長們通常的應對方法有: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督促孩子加倍練習
前者沒問題,不過督促常成為『逼』的代名詞,家長們認為: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再需要監督,孩子會自覺完成。以培養習慣為目標的做法有效,但被逼出習慣與自己養成習慣大不同,一樣是吃苦,主動選擇與被動承受給孩子帶來的長遠影響並不對等。
被逼著做厭倦的事還能獲得愉悅體驗的不敢說沒有,更多的孩子則掙扎在厭倦與愉悅的反覆更迭之中。興趣從產生後一直發生著變化,它不是常量,而是一個變數,當厭倦感大於愉悅感時興趣就會下降,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如果在反覆的學習中體驗到愉悅大於厭倦,才會產生持續下去的動力,才會有興趣形成新的認知,產生新的積極情緒。提高興趣,而不是讓孩子產生厭倦感——問題就出在這兒。在興趣發展的四階段模型中,兩位心理學家提出在早期階段,情感可能是興趣的一個主要指標,當興趣發展時認知的參與增加了,在後期階段由積極的情感與存儲的知識量與價值組成,沒有他人的支持,興趣的發展會停止不前,甚至倒退或消失。可見在培養興趣的過程中,家長的支持很重要,但支持的方式需要好好琢磨。奔波著送孩子上課
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地陪練捨得花錢
在不少父母看來做到以上就算盡責,就是對孩子的支持,研究卻有不同結論:
對活動中價值觀的理解
對活動的參與性提出奇怪的問題並尋找答案榜樣、同伴和專家
對活動中價值觀的理解就是知道為什麼值得做,能夠清楚所進行的學習對自己有何意義的孩子,會要求繼續參與活動,個體興趣就會得到發展;
對活動的參與性指活動由誰主導,有更多的自主選擇和參與決策的機會,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興趣;奇怪的問題是指學習者在同化新信息時產生的質疑,這種質疑過程產生自我調節,積累了知識;榜樣的作用是領跑,同伴可互相討論,專家能給予專業性指導。再放到具體的問題解決中,以上四點相當於:
做到這些才是真的付出了努力,再也不要拿『我出錢送你去學,你不好好學是對不起我』做借口,也別再以為逼孩子學是唯一的辦法。幫助孩子理解學習能給他帶來哪些好處,包括實際的和長遠的
給孩子一定的決定權,讓孩子自主安排進度鼓勵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從各個渠道尋找答案做孩子的榜樣和同伴,多多請教專業人士
興趣是在學習的不斷認知及情緒體驗中發展變化的,靠外力逼迫的教育方法,毫無疑問有成功個例,但失敗的有多少呢?都知道朗朗爸爸夠狠,其實和他一樣狠的家長有的是,朗朗卻只有一個。相信高壓之下石頭會變成鑽石的家長,你們知道嗎?只有金剛石才是鑽石的原石。
推薦閱讀:
※國慶8天800遍?!
※教你如何搞定熊孩子,從此住上乾淨舒適的家!
※遠離性侵!美國兒童保護專家為孩子上的兩堂課
※新時期的父母們,該怎麼引導孩子使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