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層知多少?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作者: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魚龍小寶

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羅密歐會把手放在心臟上,對朱麗葉說「我愛你」,不過在21世紀,更科學的手法是,指著腦袋說,「我愛你」。因為,我們都知道,大腦才是情感、理智的處理中樞。作為擁有最高智慧的人類,一直在探索,「我們為什麼這麼聰明?」這聽起來,似乎是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不過對於人類智慧的探索,始終像謎一樣吸引著無數科研工作者。其中,對於大腦皮層的研究,被認為是了解人類智慧的重要窗口。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大腦皮層的總體樣子。

圖1 大腦皮層總覽

大腦看起來是不是像一個核桃的樣子?相似度很高哦!

圖2 核桃

古代傳統中醫說核桃補腦,正是覺得可以「以形補形」(話說那個時候,古代中醫就知道大腦皮層長啥樣了?!)言歸正傳,大腦皮層表面有許多「坑坑窪窪」,專業術語上叫「溝回」。溝回的多少能反映智力水平,因為之前已經有不少臨床醫學研究發現,有智力障礙的兒童,通常大腦溝回會顯得簡單。至於溝回越多,是否代表智商越高,那就不清楚了,畢竟智商高的人,是不喜歡平白無故去醫院體檢的。

大腦皮層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皮層的不同區域,可能代表著人體相應的不同功能。這方面的研究,是從一個工傷意外開始展開的。1831年,有一個鐵路工人,意外傷到了大腦,當時流了不少血,大致看起來無礙,但就是不能說話。這名工人進了巴黎郊外的俾舍特耳瘋人病院,總共待了30 年,直到1861年4月12日,因患病而就診於外科醫生Pierre Paul Broca。Broca細心地在患者身上作了 5 天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喉頭肌肉和發音器官都不足以阻礙其正常的語言活動,也沒有其它癱瘓的癥候可以妨礙發音,而且患者還很聰明,他能藉助符號來進行交流,其它方面也都顯得正常,不至於不能說話。患者死於4月17日,Broca當天就對其進行了屍體解剖,他發現在大腦左半球的第三個前額溝回有一內傷。因此Broca將其大腦保存於酒精之內,並向法蘭西人類學學會描述了他的發現。下圖就是那位工人的大腦。

圖3 Broca區示意圖

上圖圓圈中的區域,後來被稱為Broca區,代表語言處理區。Broca醫師的論文讓其他科研工作者意識到,原來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還能代表不同功能。經過多年的研究,如今人們對於大腦皮層各個區域所代表功能,大致了解的差不多了,如下圖:

圖4 大腦皮層的功能分區圖

運動皮層,體溫感知皮層,視覺皮層等等,在一定皮層區域內具有相應不同的功能。這些不同的皮層區域,會調控身體的其它部分,共同為生物體的目標而協作。

圖5:運動皮層的身體部分分布圖

以運動皮層為例(圖5),在運動皮層中,手部運動和臉部運動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這也符合人類的發展規律,手部活動靈活,我們才能做許多工作,如操縱電腦等;臉部活動靈活,才能產生變幻豐富的表情,適合我們的多種社會交流需要。

那麼,大腦皮層是由什麼構成的呢?我們都知道,組織是由細胞構成,就像社會是由每個人組成的一樣。大腦皮層也是由多種類型和形態的細胞構成(圖6)。

圖6 皮層組織細胞圖

大腦皮層的細胞首先從腦室區(VZ)分裂產生,然後在胚胎髮育的過程中,慢慢遷移定位到亞腦室區(SVZ)、皮層表面區域(CP),這樣就大致形成了皮層。

腦室區的細胞分裂過程十分有意思(圖7)。一般正常的細胞分裂,細胞核是不會上下遷移的,但是在腦室區的神經幹細胞的分裂,細胞核(圖片中紅色染色部分)會沿著神經纖維移動,在分裂完成後,如果子細胞是幹細胞,細胞會依舊定位在腦室區,如果子細胞是成熟的神經元,就會直接遷移到皮層表面區域。細胞們也是很聰明的呢!

圖7 腦室區細胞分裂圖

看完這篇文章,你對大腦皮層的了解是不是又多了一些呢?當然對於大腦皮層還有更多的未知探索,等著我們未來去發現!


推薦閱讀:

我們稱了一個黑洞,只因為「黑洞在那裡」
戴勝——最常見的「特殊鳥」
中國微重力衛星升天,說說大家對微重力的幾大誤解!
水電站的大壩如何實現防洪泄洪的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