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應該對標什麼?
我算不上羅輯思維第一批用戶,但也能算得上早起用戶了。我開始關注羅輯思維的時候,羅胖的視頻方才出到十幾集。按照他一周出一集的節奏來說,他這檔節目出了未過半年。
當時我是每天聽羅振宇學長的60S,然後對比隔壁珞珈英才王志安的公眾賬號。顯然羅胖這邊是每天60S,而王志安則經常不說話,有點那麼個高下立判的意思。但是遇到熱點事件,倆人又都會點評,所以私下我擬作喻家山和珞珈山的PK。
我那時非常相信羅胖的理論,並且還是小有崇拜的:「U盤式生存」云云,還有歪七八糟的我自己不知道怎麼就得出了個結論:IT行業是第一個實現了共產主義的行業。
因為:「共產主義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件事,不就是現在的Github等開源界么?
有了這樣的想法的我,也是竊喜的,感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又彷彿找到了高中「獨立發現」複數的模與輻角原理時候的那般「自豪」(當然然並卵)。人一旦有了信念,就想著傳教。尤其是自己落後的家鄉——山東,以及更加落後的家鄉——聊城。於是在過年的時候,在家宴之後就準備向長輩傳教。
當我開始結結巴巴的,半激動半邏輯不清的向長輩們講羅胖那一套的時候,就開始越來越心虛了——以前小學被老師叫去上黑板都沒這麼虛過——大學面對對面是老油條律師談外包也沒這麼虛過——這次是真虛了:我居然沒辦法把邏輯說的簡明扼要。
其實原因很簡單,羅胖的話語中,摻雜了媒體人爛熟於心的各種詭辯術,而我一個工科生,天然的抗拒這一套——一個工科生是很難厚著臉皮講出來自己都不信的邏輯的。
舅舅作為家裡最受尊敬的人,坐在那兒像往常一樣的微笑——我這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理論,居然都不如石子扔到水裡。
伴隨著懊喪和羞恥——當然羞恥來源於自己,我開始重新思考這些理論。時至今日回想起來,舅舅做的是極好的。他在他所能見到的世界內,幾乎做到了極致。所以他沒有什麼特殊的評價的話,應該說明這件事在他的世界不值一提。
如果說郭敬明是向中學生販售一個「紙醉金迷的夢」,那麼羅振宇就是在向迷茫的大學生小青年販售一個「自由自在的夢」。
儘管某種程度上來講現實中有辦法實現郭敬明小說中的描述,也有可能實現羅振宇羅輯思維中的描述——但是正如18歲的大學生看郭敬明就能意識到問題一樣,22歲的本科畢業生也會逐漸看清楚一個事實:
羅胖描述的那種理想,實現起來代價實際上回非常高昂,遠不是看上去那麼輕鬆。
羅胖自己清楚自己在幹什麼,正如郭敬明也清楚自己在寫什麼。鑒於現在郭敬明已經布局電影業,聽說還在拍特效片準備洗白,郭敬明現在的布局水平和局勢都是遠非羅胖當下能比的。所以:羅輯思維應當對標早些年的郭敬明。
平心而論,郭敬明的文字功底還是有的,不看郭敬明的那群人本可以選擇更low的一些不知名的小書;羅振宇的基本方向也基本上問題不大,沒有羅輯思維的話,那些人估計就去買一摞《卡內基梅隆成功學》這種書來看了。
今天看到「如何評價羅輯思維B輪?」這個問題,我在此給出我個人的回答:
世界上總有一群人被忽悠著前進,但是沒有這些忽悠,那群人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居然還有前進這個選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王陶陶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62190/answer/77139762
來源:知乎「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也不願追隨施與救濟的人。」
----------美國群體心理學家 霍弗
「在我看來,政治家只需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能提出一個能夠製造希望的預言;第二,當預言破滅後,還能找出一個不錯的借口。」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
推薦閱讀:
※羅輯思維羅振宇開了一場001號知識發布會,從邏輯思維中能得到些什麼?
※關於吳伯凡的<伯凡?日知錄>大家怎麼看?收費的值得訂閱嗎?
※如果做脫口秀,羅永浩的水平是否能輕鬆超過高曉松,羅振宇,竇文濤,蔡康永等人?
※怎麼評價羅振宇2018羅振宇跨年演講?
※為什麼咱爸爸媽媽做不到終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