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奇葩」諾獎得主
01-27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艾窩窩愛科學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推薦閱讀: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扒一扒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諾獎小知識:諾貝爾獎通常並不授予已故人士,由於評選委員會不知曉斯坦曼逝世,誤向已故者授獎,諾貝爾基金會認為這種情況類同於獲獎者在頒獎前逝世,因此決定不取消斯坦曼所獲獎項。)
最「另類」的諾獎得主(諾獎小知識:諾貝爾獎是由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設立的,在遺囑中諾貝爾提及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物理學獎和化學家;由皇家卡羅林外科醫學研究院頒發生理學家或醫學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挪威議會任命的諾貝爾獎評定委員會頒發和平獎。)
最「省事兒」的諾獎得主1901年, X射線發明人德國科學家倫琴收一封來信,信中邀請他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這位教授隨即回復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說:斯德哥爾摩路途遙遠,需向校長請假才行,麻煩得很,將獎牌與獎金寄過來行不行?瑞典的答覆是:獎牌不能寄,還是跑一趟吧。倫琴無奈來到了斯德哥爾摩,但他領到獎金與獎牌後就即刻打道回府,連獲獎後例行的講座也取消了。
(諾獎小知識: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大約在每年的十月中旬公布,授獎儀式則於諾貝爾的逝世日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授獎儀式後,還要在市政大廳舉行晚宴和舞會,獲獎者則需要在晚宴上做3分鐘的即席演講。)最「巧合」的諾貝爾獎中國有句古話叫「上錯花轎嫁對郎」,那你見過「用錯葯治對病」的巧合嗎?諾貝爾獎史上就有這樣的巧合。
1934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三位醫學工作者惠普爾、邁諾特和墨菲,表彰他們在發現用生牛肝可治癒惡性貧血事件上做的突出貢獻。但事實上該三位醫學工作者的研究並非針對惡性貧血,而是缺鐵性貧血,奇怪的是,即便如此,他們的工作依然有成效。原來牛肝中就富含缺鐵性貧血所需要的鐵,又富含惡性貧血所需要的維生素B12。最「奇葩」的諾獎得主推薦閱讀:
※人臉識別走進現實,刷臉時代來了!
※肌肉發達的「基因敲除狗」是怎麼造出來的?
※糖尿病的故事(十一):雄關漫道(下)
TAG:中国科普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