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馬拉松,你夠「格」嗎?
製作: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郭亮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2015年9月20日上午7時30分,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馬拉松(以下簡稱:北馬)將拉開鳴槍開跑。北馬自1981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經走過35年,是國內歷史最久、舉辦最長的單項體育賽事,共有63118人報名,創造了國內全程馬拉松報名人數的紀錄。
對於公眾來說,馬拉松已經遠不止是一項運動,而逐漸成為一種爭相追逐的時尚,甚至成為炫耀資本。但需要注意的是,馬拉松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對於平時沒有大量練習基礎的「裸跑」者,如果疏忽大意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跑步有益健康
跑步是人類重要的健身方式之一,也是最易實現的。大量研究表明跑步對身體是有益的,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的發病風險。適當適度的慢跑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同時還可以放鬆心情,促進大腦的思維等。
但是,馬拉松運動並不是簡單的跑步,長距離奔跑對人體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征服馬拉松就代表著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在這些宣傳口號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報名馬拉松。就說今年的馬拉松,如果想要參加北京的馬拉松比賽,你甚至需要「搖號」。
馬拉松對人體是有一定損害的
nnnnnnnn馬拉松運動是一項極限耐力運動,對全身多個系統機能均形成挑戰。有一項針對13名年齡在24~40歲之間,參與2013-2014蘭州國際馬拉松賽的健康志願者的核磁共振研究表明,馬拉松運動會對進行過一定訓練的普通參賽者的膝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害。核磁共振表明,CLT軟骨厚度在賽後比賽前減低,軟骨T2 值減低。
核磁共振表明,CLT軟骨厚度在賽後比賽前減低,軟骨T2值減低
由於跑步的蹬踏動作會對膝關節軟骨不同區域產生擠壓。受試者在跑完馬拉松後軟骨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薄,可能是因為跑步造成了軟骨內膠原纖維排列的改變。而軟骨T2值減低的主要原因是跑步造成軟骨壓縮並可能導致軟骨膠原纖維各向異性明顯變化,同時壓縮使軟骨內水含量減少。
除了對膝關節的影響,馬拉松還可能對人體的其他系統造成影響:
肌肉系統,馬拉松會對人體的肌肉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害,這種損傷在沒有經過強度專業訓練的人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
神經系統,大腦長時間處於相對缺氧的狀態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消化系統,運動後的消化系統缺血再灌注會導致大量自由基的產生,損害消化系統內壁。
呼吸系統,呼吸頻率的加快會導致大量吸入空氣的粉塵等顆粒。
心血管系統,馬拉松運動期間,人體心臟會承受長時間的大負荷運動。
馬拉松是「裸跑」者的噩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絕對不要過量運動!
絕對不要過量運動!
絕對不要過量運動!
上文中提到的馬拉松的損害,是針對經過訓練的非專業人士,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未經過訓練的公眾,為了趕時髦,也來參加馬拉松。這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絕大多數公眾平時的運動量遠遠達不到馬拉松的要求,甚至很多人還處於亞健康狀態,突然進行大強度超負荷的過量運動極易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害,甚至休克或猝死。
愛丁堡龍比亞大學運動與鍛煉科學高級講師Geraint Florida-James提出過一個「開窗理論(Open-window Theroy)」。即人在過量運動後會對身體或心理產生壓力,這將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
nnnnnnnnnnnn當長時間跑步後人體免疫處於低下狀態,身體面對外部感染的侵害就「大開窗戶」。所以很多參加完馬拉松選手都會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或者感冒或者病倒,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肝腎功能障礙,會出現血尿或血便。參加1998年洛杉磯馬拉松的2300名運動員在賽後病倒的約14%。
2004年的北京馬拉松賽,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學生劉鴻斌和一名退休職工先後猝死;2012年的廣州馬拉松賽上,兩名選手在賽後死亡;2014年3月舉行的蘇州環金雞湖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名25歲女選手在比賽過程中突然暈倒,搶救無效死亡;2014年5月25日,在昆明舉辦的第三屆高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10名參賽人員在賽中出現身體不適,其中昆明一高校在讀21歲大一學生經搶救無效死亡。2015年9月13日,一名選手在參加英國東北部紐卡斯爾舉行的第35屆「大北跑」半程馬拉松賽中死亡。
這些都是沒有事先進行做好充分準備,就進行「裸跑」或者「准裸跑」的慘痛教訓。所以如果參加馬拉松,一定要經過系統的訓練,並且一定要在身體狀況非常好的情況下進行,有條件的話,請在賽前進行一次詳細的心肺功能評價和心臟系統檢查。
誠然,競技體育,都會或多或少地給身體帶來一些影響,何況馬拉松這項極限挑戰運動。但是,只要堅持合理的訓練和充分的準備,調整好身體機能,完全可以抵禦有可能帶來的損害。而在此過程中,收穫的身心方面的各項成長,將是今後生活中個人的寶貴財富。
所以,準備參加馬拉松的朋友們,請重視你的身體狀態,科學地進行賽前準備,達到完全能夠駕馭馬拉松這樣一個極限運動的水平,再進行挑戰。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nn本文由科普中國出品,轉載請與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項目辦公室聯繫(mobile@cnic.cn)。
推薦閱讀:
※腫瘤康復—與醫生聯手戰勝乳腺癌
※人面「獸」心時代即將來臨?細談異種器官移植
※「手撕」霧霾天,一共分幾步?
※大腦皮層知多少?
※我們稱了一個黑洞,只因為「黑洞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