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石墨烯之氣體存儲性質_機理 (#23)

2015-7-24

將空氣化作源源不絕的環保能源,在未來或許不再是夢。201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Andre Geim 發表最新研究,證實石墨烯能讓質子穿透,意味著可將空氣中的氫氣製成燃料電池,產生電力和水份,成為一種無碳及無污染的革命性環保能源。過去科學家一直認為,質子是不可以被任何物質穿透,但 Geim 在實驗中用石墨烯作為化學濾網,意外地發現質子竟可輕易地從薄膜中通過,並將其餘的原子和分子一一隔離。換言之只要利用這種技術,把大氣中的氫收集到儲存容器,就能轉化成電力。接下來我們將利用兩篇文章分別來說明氣體儲存及質子穿透的性質。

氣體吸附與氣體儲存究竟有何關聯呢?這點我們先從燃料電池作用原理說起。燃料電池的運作方式與電瓶相似。只要持續供給氫氣與氧氣,燃料電池就能一直發電。以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為例,由兩片薄的多孔電極構成陽極與陰極,兩極之間以固態聚合物隔膜電解質隔離。每片電極的其中一面鍍有觸媒,以鉑為主成份。氫原子進入電池後(1),經陽極觸媒分解為電子與質子(2)。電子沿著外部電路流動,供電給驅動馬達(3)。質子同時透過隔膜(4)抵達陰極。陰極側的觸媒則將質子及迴流的電子,與空氣中的氧結合而生成水與熱(5)。欲提高電壓,則將多組電池集結成電池組即可(6)。

640 公里左右的路程,氫燃料電池車需 5~7 公斤的氫,但當今氫燃料電池原型車卻只能承 2.5~3.5 公斤。常溫下,氫氣通常以高度壓縮氣體的形式貯存於壓力瓶中。現有複合物壓力瓶的壓縮容量,約為每平方公分 352 公斤重,許多工程團隊正嘗試使其倍增。不過,兩倍的壓縮量並不等於兩倍的存量。以 -253 ℃貯氫的液態氫系統已測試成功,但卻有重大的缺陷:燃料所產生的能量中,約有 1/3必須用來維持低溫,使氫得以保持液態。且儘管這些系統具有厚重的絕熱措施,每日從封口蒸發而損耗的氫氣量,約為總存量的 5%。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吸附原理。當氣體分子運動到固體表面,由於氣體分子與固體表面分子之間相互作用,氣體分子會停留在固體表面,使得固體表面上氣體分子濃度增大,這種現象稱為氣體分子在固體表面的吸附。通過對氣體分子在固體表面吸附過程的研究,人們可以得到固體表面的諸多信息,比如固體比表面積、固體內部孔尺寸和孔體積,固體表面吸附性能等。氣體分子撞擊在固體上,沿表面擴散,並從其上解吸或吸附在表面。固體表面是主體材料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邊界。由於原子或分子最後一層待定的懸空鍵,所以該表面的能量高於主體材料。每個待定的懸空鍵就是一個潛在的吸附點。表面自由能取決於材料粘合的性質,即金屬、離子或共價鍵。從良好有序的晶體表面到多晶和無定形聚合物材料,吸附點數量逐漸增加。任何不規則性都會增加吸附點的數量。石墨烯因結構缺陷而導致電子重新排列,必然結果導致產生懸空鍵,從而可以更容易和氣體作用,比如發生化學吸附或物理吸附

Qu 等學者在 2010 年發表研究結果顯示在儲氫材料方面,合金如 LaNi5、TiFe、MgNi 等都有儲氫能力。其中,La 和 Ti 合金為低溫 ( < 150 ℃ ) 儲氫材料,但其儲氫能力低( < 2wt %) ;Mg合金為高溫儲氫材料,雖然理論儲氫量很高,但它的吸附/脫附動力學不穩定。此外,合金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比重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實際應用。Rao 等學者研究了石墨烯 (3~4層) 對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對 H2 而言,在 100bar,298K條件下,最高可達 3.1wt %;對於 CO2,在 1bar,195K 條件下,其吸附量為 21~35 wt %。理論計算表明,如果採用單層石墨烯,其 H2吸附量可達 7.7 wt %,完全能滿足美國能源部 (MOE) 對汽車所需氫能的要求 (6wt %) 。話說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關鍵之一,就是如何儲氫,美國能源部就認為氫的儲存技術相當重要,訂下發展時程計劃要在 2017 年開發出可以攜帶總重量 5.5% 氫的容器,到 2020 年則重量比要提升到 7.5%。這代表石墨烯絕對有機會可以達成任務的。

馬里蘭大學 Dexter Johnson 及其研究團隊,卻輕鬆地打破了 2020 年的目標,是怎麼做到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我們都有拿廣告紙折成紙盒來裝東西的經驗,研究團隊就是用奈米摺紙盒來裝氫原子。不過,研究團隊折的不是紙,而是地球上最薄的摺紙材料石墨烯,這是奈米層級的摺紙,當然也不可能用手摺,而是讓它自己折起來,還能自己打開。整個過程稱之為「氫協助下的石墨烯摺紙」(hydrogenation-assisted graphene origami ,AGO),原理是這樣的,石墨烯是一片極薄的碳原子片,研究團隊先把石墨烯裁成可折成紙盒的形狀,當氫原子附著在石墨烯上頭,會產生靜電引力,讓石墨烯自己折成盒子狀,把氫原子包在裡頭。而當需要取出氫原子的時候,就對盒子施以電場,抵銷天然的靜電,盒子就會自動打開,釋放出氫原子;只要電場關閉,石墨烯又會自動折回去,這個過程可以重複無數次,結構仍然保持穩定,過去曾認為奈米碳管可成為高效率的輕容器,但由於結構不穩定,最後實際的表現只有 1%,這次石墨烯摺紙技術則沒有此種問題,而由於摺紙方式可容納更多氫原子,石墨烯本身又是輕量材料,因此重量比可達到 9.7%,遠遠超過了美國能源部訂下的未來目標。

Ref.: Tiny Origami Boxes Hold Big Promise for Energy Storage


推薦閱讀:

打破砂鍋問到底–#26.石墨烯遠紅外線纖維有效嗎?
石墨烯用於集成電路的先期研究_半導體 (#26*) *規劃中
對不起 志陽來晚了-#10.石墨烯粉體散熱塗料 升級版
志陽做到了-#7.石墨烯合金基復材已經找到突破點
石墨烯氧化物用於PLA農業地膜的先期研究_復材 (#51*) *規劃中

TAG:石墨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