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條》的中國爸爸

1980年,《星球大戰V——帝國反擊戰》的結尾,年輕的盧克天行者在被邪惡的黑勛爵斬斷右手後聽到了那句流傳至今的名言:「我是你爸爸」!天行者被這句話驚呆了,然後他絕望地墮入空中城市的垃圾孔。現在,來自耶路撒冷、義大利、法國和美國的刺客們可以重溫盧克的驚駭,在今天,他們發現自己多了一個中國爸爸。

《刺客信條》的中國爸爸叫張博亮,是西山居《西遊降魔篇》的製作人。在產品的海報上,張先生身後有一位面容嚴肅的刺客,這張海報難免讓熟悉《刺客信條》系列的玩家產生錯覺:這位刺客正在蓄力彈出袖劍弒父。

我們甚至不追究這張海報中可能涉及到的版權問題了

相關的宣傳稿件是這樣寫的:「據悉,該產品由原Gameloft全球十大金牌製作人、《刺客信條》之父張博亮親自操刀,歷時兩年、斥資千萬精心打造,首創無限連招、神將養成、多人副本與團隊混合PVP等數十種玩法……」

張博亮先生當然和《刺客信條》有聯繫,觸樂記者試圖確認這種關聯,領英顯示,他2004年2月到2007年2月在Gameloft工作,所參與開發的產品包括《刺客信條》、《怪物史瑞克3》、《雷曼瘋狂兔子》和《間諜少女組》。其中《刺客信條》的開發時間是2007年,那一年的1月9日,喬布斯向全世界公開了iPhone。

當我們在說Gameloft在2007年的推出的《刺客信條》時,我們當然不是在說主機遊戲,我們甚至也不是在說一個智能手機上的遊戲,它實際上是一個J2ME——也就是JAVA遊戲,當時諾基亞還是霸主,黑莓手機也頗流行。這個系列甚至沒有被包括在《刺客信條》維基頁面的「主系列」以及「延伸系列」中。而且,這個《刺客信條》實際上是這樣的。

也許當年在手機上玩到這種遊戲就很了不起了!

我們繼續查詢相關資料,資料顯示,張博亮先生的確曾在Gameloft版的《刺客信條》中擔任「主策劃」一職——主策劃當然不是製作人,但這並不特別關鍵,所以,張博亮先生的確曾是(Gameloft在2007年推出的J2ME遊戲)《刺客信條》的主策劃。你當然可以把一個來自保加利亞的旁支繼承人的女兒稱為來自歐洲的公主,這也並不算違背事實。你甚至應該忽略「十大金牌製作人」這種中國式的榮耀——實際上我在Google上搜了一下,沒有找到Gameloft剩下的9大金牌製作人是誰。

可到了「《刺客信條》之父」這兒,事情就變得有些微妙了,我之前只知有個叫Jade Raymond女性製作人被公認為是《刺客信條》之母,再後來,「《刺客信條》之父」的名頭落在了曾參與過《刺客信條》前兩作開發的創意總監Patrice Desilets頭上——我其實很懷疑這項桂冠也是我國媒體親手為這位創意總監戴上的。但不管怎麼說,《刺客信條》都沒有一個中國爸爸。

在中文語境下,「Lead Game Designer」一般被稱為「主策劃」

但我得說我理解他,也許他並不是一個願意拋頭露面的人,根據我對開發人員的理解,他們其實很抵觸拋頭露面,他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遊戲做點兒宣傳。他甚至可能無法反抗「刺客信條之父」這個稱號,也許市場部的同事正熱切地看著他,等著他點頭,「我們得想辦法引起核心玩家的注意」 「刺客信條大家都聽說過」。然後,為了公司,為了「自己團隊的兄弟」,他不得不就這麼從了。

而來自市場的同事當然也有自己的理由,「Gameloft2007年推出的J2ME《刺客信條》遊戲主策劃」這個頭銜太長,而且根本不響亮,用行業標準度量衡看起來,甚至不夠吸量。既然能和《刺客信條》扯上關係,那麼適當的誇張也就理所應當了,「刺客信條之父」當然是個擦邊球,但誰沒有?誰沒有?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把它看成是「欺騙」嗎?還是覺得只是「一個打疵了的擦邊球」?當大多數人都將其歸類為後者的時候,再這次宣傳深究些什麼「產生的原因和土壤」就顯得不合時宜。這只是我們身邊這紛雜的浪潮中的一個小泡沫,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轉載請保留作者名、註明源自觸樂(觸樂帶給您最優秀的移動遊戲資訊)及附帶原文鏈接:《刺客信條》的中國爸爸。


推薦閱讀:

紙,筆與信封——探索《爐石傳說》的開發歷程
關注一下和放過一下邊緣人士
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二):太陽底下無新事
三國遊戲有那麼那麼多,到底該如何起名呢?
移動端的MOBA遊戲想要成功,也許得換換思路

TAG:触乐 | 触乐带给您最优秀的移动游戏资讯 | 《刺客信条》的中国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