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世界讀書日的今天

今天4.23 是世界讀書日,我們有一個閱讀相關的重要項目即將上線,也就特別有感觸一些。不小心,回頭一看, 離最初的夢想已經十年了。

十年前的4月份中旬,懷揣著為『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願景的土豆網在上海體育館邊上的一個民居誕生。2005年那一年,是連博客都才興起的時代:人們開始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文字,都顯得那麼珍貴和稀奇。很快土豆網被紐約時報發現報道,在中國這篇神秘的土地上,播客們竟然能創建自己的電視台一般可以播出自己的節目,這,太具有革命意義了。

幾個月後,我加入到這家公司,熱血沸騰,但是很懵懂。那時Web 2.0 是個熱詞,UGC也是,科技界因為用戶可以創造內容而被打了雞血。兩三年後,社交時代,facebook 逐漸成為王者,twitter微博們讓更多的記錄開始碎片後,那種科技界鼓吹的『全民創造』的熱潮走向新的巔峰……

2015年4月23日, 是莎士比亞誕辰451年之日,距離1444年古騰堡發明印刷術過去了數百年,人們已經快速失去了對文字的敬畏。在『娛樂至死』的時代,媒介的本性和嗜好是偏愛圖片、視頻,手機象攪拌器一樣,把所有資訊快餐化,『文字』作為延遲滿足的手段,作為進入最為博大和浩淼精神世界的入口,慢慢失去了權威和競爭力。 不用說在文化家園被極度毀滅過的中國,連美國也是相似的景象: 僅僅三歲多就市值百億的巨子SnapChat推出的Daily News以其動感的圖片和特效迅速捕獲了年輕人的新世界;相比而言,什麼最有影響力的塑造著當今的年輕人,在我看來也許不是屌絲文化,不是微博微信,而是東方獨有的『二次元』。

我有個創始人朋友,他們做了個為00後年輕人看二次元動畫的App,很有人氣。在2015年情人節的當天被FFF團吞噬了,許許多多沒有戀人的年輕人怒吼著,『讓情侶去死』的各種圖片和言論遍布微博,你一下就看到年輕人在這個時代多麼渴望表達。他們憤怒的背後,我看到的是更深層的孤獨;他們平時有許許多多的二次元人物陪伴和守護,在情人節這天,一下被現實驚醒了,於是有人怒吼,更多人被共鳴。

了解二次元的朋友都知道,它很大,比『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世界更大;它既利用你的既視感 ,也創建美輪美奐的世界和人物,那些世界生動、令人嚮往,它們不僅是逃避現實的大廈,也是可以活出真感受的『理想國』。它從日本櫻花美學的演化而來,在二戰後興盛,產業化、多元化,大批大師湧現,宮崎駿、諏訪道彥(《柯南》)、手塚治虫(《阿童木》)、大友克洋(《阿基拉》,深深影響《超能陸戰隊》製作團隊)、押井守(《攻殼機動隊》),那些對死亡、未來的敬畏與探索,肅然起敬。當然,還有更多為年輕人量身定製的傲嬌、燃、耽美等消費型作品,博大如圖書的海洋。

人類的精神世界,到底是以什麼媒介形式承載是足夠合理和美好的? 這個問題對於移動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還沒有引起互聯網人的興趣,但已引發了少許有品位的媒體人的關注。三聯生活周刊在4月份最新一期,出現了大批探討兒童繪本和閱讀相關的文字,《繪本,陪伴與成長》從圖書演化的角度、繪本藝術的欣賞角度、守護想像力的角度,猛然就能激活所有父母的心。也為我們這些企圖讓閱讀這件事變得不過時的從業者們,提供了漂亮的註解。

『瑪利亞·塔塔爾用「著魔的獵人」來形容一個孩子聽一個故事時的精神狀態——好奇、精力充沛、著迷。他/她被「黑暗中那道火光」點燃,踏上了奇妙的冒險之旅。她認為,當兒童穿越到第二空間時,其實並不是以一個代入者的姿態,而是以旁觀者、旅行者的姿態,進入文字和圖片構成的那個象徵性的世界。』

我們都喜歡這個『黑暗中火光』的說法,閱讀可以給我們的,就是這種感覺。 也許我們喜愛Kindle 這個名字的原因。無懼孤獨,嚮往未來。

就像李健2005年的老歌所唱的是,『當春風略過,依然能感覺到寒冷,卻無法阻擋對溫暖的嚮往』。即使『世界讀書日』並不見得擊中每個人,但你知道世界還在大步向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創造,努力想像,試著讓她從過往而來,因未來而美好。不去顛覆,維繫傳承。
推薦閱讀:

如何申請國外蒙台梭利AMI培訓點的培訓機會?
你是如何走上蒙台梭利(教師或家長或其他有緣者)這條路的?
請問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不足之處?
蒙特梭利的理念和實踐,是否得到了發展心理學和相關領域內研究的支持?
有哪些能夠專業、易懂地介紹「蒙特梭利」的書?

TAG:阅读 | 蒙特梭利 | 绘本 | 娱乐至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