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里的「黑」科技

距離聖誕節還有一個星期,英劇《黑鏡(Black Mirror)》推出了今年聖誕特別篇《白色聖誕節(White Christmas)》。一如既往的英式黑色幽默,荒誕又深刻,諷刺而又恐怖。

以未來社會為背景,充滿了科幻色彩。一起來看看這部影片里,實現了哪些人類對未來科技的想像。

人體晶元植入

第一季第三集中,每個人的耳後都被植入了一塊記憶晶元,記憶中的畫面可以隨時輸出,像離線視頻一樣,暫停、回放、快進。人類夢寐以求的記憶力在影片中得以實現。而在這次的特別篇中,人造眼球直接取代了本來的器官,而你所看到的一切都能被分享出去,就像遊戲「直播」一樣。

看起來似乎還很遙遠,但是,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人造眼球不就是智能眼鏡的升級版嗎?智能手錶手環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完全能代替記憶晶元。這些移動設備最終一定會消失,直到和人類融為一體,成為人類的一部分——一個器官,這大概就是智能設備的終極版本。

荷蘭人 Martijn Wismeijer 將比特幣信息放在 NFC 晶元中,然後通過注射的方式打入手掌內。美國公司 Prousa,將微型感應器注射到體內,以此來檢測健康數據。可以說,這些全都是人體晶元植入的雛形。現在,你還覺得這 項技術很遙遠嗎?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有個關於大數據的段子是「每個都在說,卻沒人能說清楚他是什麼。」目前來看,大數據的利用仍然十分有限,但這是因為目前收集到的數據樣本還不夠「大」,而數據分析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在《黑鏡》第二季第一集中,大數據公司通過對男主生前社交網路的數據分析,再造了一個與男主相同樣貌、身材、性格、說話方式的「人」。而整部劇中,你隨時都能發現人們在收集數據,搜索信息,網上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這並不稀奇,現在的網路隱私已經少得可憐,只要夠狠夠用心,一個黑客就能「人肉」出一個網民。如果通過大數據能預測美國大選的結果,預測球賽比分估算博彩的賠率,甚至「拼湊」出一部爆紅的電視劇,那大公司通過信息的收集,還原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一個人,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思維複製

在這次的聖誕特別篇中,有個獨特的科技——思維複製。就像你對圖片、文字的複製一樣,人類的思維也可以被提取和複製,創造出一個與你思維完全一樣的「個體」。

這是唯一目前沒有相應技術的「黑科技」,不過有個相仿的——克隆。克隆技術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科學家在動物身上實現了對一個生物實體的複製。相應的,思維複製就是對精神和思維的再現。與生物實體不同,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維方式更加複雜和抽象,並不能通過實體的方式操作和存在。所以這一技術大概是目前最大的「黑科技」了。

然而,這些黑科技也帶來了陰暗的問題。記憶晶元讓人們失去了「遺忘」的能力,而「遺忘」恰恰是人類自我自愈的重要方式;大數據更是讓每個人的隱私無從談起,一切都赤條條地暴露在人們面前;而克隆這種方式,將帶來的一系列的道德倫理問題,都可能讓社會秩序崩潰。

《黑鏡》之所以讓人感到恐怖,並不是因為誇張,恰恰是因為他太真實了。不僅恐怖黑暗,而且倒映出現實社會的問題。所有的「黑科技」,你都能在現實社會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種子和嫩芽。也就是說,一切的災難和矛盾都是可能的,這才是真正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

這些科技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是否會被濫用?是否會脫離人類的掌握?

「人類如何利用科技,科技如何影響人性以至於整個社會。」拷問直指人心,猶如當頭棒喝。

文章同步於:《黑鏡》里的「黑」科技


推薦閱讀:

世界盃開場哨:到巴西去撒野
八年後談「艷照門」:這不僅僅是場輿論狂歡
手機材質淺談
不鏽鋼邊框的車床之旅
第一代iPhone,從拆開始說起

TAG:笔戈科技 | 《黑镜》里的「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