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爭錄|市場化改革讓誰成為贏家?(1)

西方社會學界對中國市場改革和社會轉型的爭論:1989–2003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中走出,經歷了市場化改革的劇變。這一變革為眾多社會學家帶來福音:比起變得日益穩定、無聊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轉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無疑是更有趣的研究對象。

社會學家們最關心的,莫過於經濟轉軌背後的社會結構變遷:市場改革如何影響社會不平等?在改革這盤大棋中,贏家和輸家各是什麼人?舊體制中的精英們都去哪兒了?針對這些問題,西方社會學界曾經洋洋洒洒地打了十餘年口水仗。這一組政見專欄,以分階段的章節形式,力爭展現這場爭論的精要。

一、普適理論的衝鋒號

對於轉型國家社會結構變遷的論爭,濫觴於華裔社會學家倪志偉(Victor Nee)在1989年提出的市場轉型理論。

在倪志偉看來,市場化改革使整個社會從一種特定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特定狀態。在改革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中,資源和產品分配完全是由政治權力完成的,所以掌握政治權力的官僚階層無疑是整個社會金字塔塔尖兒上的群體。

改革後的市場經濟體制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自由貿易取代了政治權力,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市場化改革中獲益最多的,是在舊體制中對自己所生產的產品毫無配置權的直接生產者,尤其是農民、工人以及在計劃經濟體制中根本不存在的個體戶、私營企業主。相應的,官僚手中的權力則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尋租空間也越來越小。這樣一來,舊體制中的政治精英(也就是官僚)階層會逐漸解體,他們大部分會被擠出社會上流階層,取而代之的是市場競爭中的成功者。換句話說,舊體制和新體制中的精英階層,幾乎是兩撥完全不同的人。

倪志偉在提出市場轉型理論時,腦中所想的並非只有中國。在他看來,市場轉型理論應該是一個「普遍真理」,適用於任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社會。最讓人激動的是,雖然這個普遍真理簡單到只包括了一個自變數(市場化改革),但看起來牢牢抓住了宏大複雜的歷史變遷底下的本質——用最簡單的模型創造普適的巨大解釋力,無疑是許多社會科學工作者夢寐以求的事。

在1989年那篇石破天驚的論文中,倪志偉用1985年在福建兩個村兒收集的數據作為對市場轉型理論的支持。要為看起來全知全能的市場轉型理論提供支持,這樣的實證證據未免有些單薄。在數據分析中,倪志偉發現,市場改革導致「真才實幹」(以受教育程度衡量)的收入回報不斷增高,而農村中的自謀職業者和個體戶所獲得的相對收入回報已經和掌握政治權力的幹部不相上下。也就是說,至少在倪志偉所調研的農村場景中,市場化改革確實大大提升了原先弱勢群體的經濟地位,減小了政治權力的相對重要性。

但1985年這兩個村兒的數據中所包含的信息並不足以旗幟鮮明地支持市場轉型理論。1991年,倪志偉在另一篇論文中呈現了數據分析所獲得的另外兩個結論:農村幹部或其家人涉足做買賣的概率顯著高於一般人,這種「幹部-個體戶」雜交體比一般的個體戶收入豐厚得多。

這種「雜交精英」的存在讓倪志偉不得不對市場轉型理論做了修正:政治當權者的沒落是隨著市場緩慢崛起的漸變過程。在改革初期,政治權力依然能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這種物質回報在短期內甚至會被放大。但隨著市場不斷發育成熟,政治權力的弱化是如滔滔江水般不可阻擋的大勢。也就是說,按照修正後的市場轉型理論,從舊體制向新體制的轉型過程,道路是曲折的,但終點是確定的,前途是光明的。

(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 Nee, V.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663–681.
  • Nee, V. (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267–282.

(下轉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推薦閱讀:

TAG:政见CNPolitics|拆掉知识的高墙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第五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