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c Sans 背後的故事 (翻譯)
01-27
一篇來自 Comic Sans 原作者 Vincent Connare 的老文,發表於他的個人網站:Why Comic Sans?當我在微軟工作時候收到了一份測試版的軟體 Bob,Comic Sans 也由此誕生。Bob 是一個漫畫軟體,裡面有一個叫做 Rover 的小狗會出氣泡給大家進行提示,當時氣泡裡面的文字用的是 Times New Roman 字體:
Comic Sans 並不是作為一款單純的字體被設計出來,而是作為界面設計中經常被忽略的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用字體來傳遞信息
一開始 Comic Sans 沒有打算用在任何兒童類以外的其他任何軟體中,我想到要設計他是因為當時在 Bob 里看到 Times New Roman 字體的時候實在是震驚了,感覺用在這裡非常不合時宜。微軟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們花了無數的時間來打磨 Bob 的界面,並且加上了一些漫畫角色,但他們從沒想過要換上一套卡通一點的字體。我覺得這點是有待改進的,於是拿起辦公室里的兩本漫畫書開始研究起來。之前我一直跟微軟內部 Creative Writer 軟體的開發團隊合作,為他們提供幼兒軟體里的字體設計,比如一些看起來能讓人聯想到披薩、怪獸或者雪的字體,當時微軟對這種好玩的字體一直有需求。我一開始使用的字體設計軟體是 Macromedia 的 Fontographer,把 DC、Marvel 等廠的漫畫書中的大寫字母拿來學習,進行了類似的設計。Dark Knight Returns 這本漫畫是我經常參考的對象。我嘗試了很多不一樣的形狀和風格,希望讓他們看來不是直接抄襲過來的,但其實當時很多樣本裡面都只有大寫字體。我也經常把他們列印出來以和漫畫書進行比較看看粗細是不是合適,同時也翻閱了很多本不同的書因為裡面的字體基本都是完全手寫的,每套都有些許不同。
我主要使用 Fontographer 裡面的路徑繪製工具,在給字體打上圓角之後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回希望能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在給 MS Bob快速做了一版之後還沒來得及命名,只能把字體文件直接改名成 Times New Roman 的,然後放到程序里進行測試。但問題隨之而來,當時軟體已經完成,所有對話框的大小都是以 Times New Roman 為基準定死了,而我設計的字體基本上大了一圈無法適配,所以那時並沒有用上這款字體。在加上了所有小寫字母之後我終於完成了這套字體,他最終被用在微軟另外一個軟體裡面——Movie Maker,最初打算取名叫做 Comic Book 但覺得有點傻乎乎的就改成了 Comic Sans,因為大部分字母都沒有襯線,只「I」等大寫字母為了識別性加上了襯線。微軟的一些項目經理看了 Comic Sans 以及其他一些字體後決定加入 Windows 95 的升級版 Windows 95 Plus Pack,以及 OEM 版的 Windows 95,這時候我已經加上了希臘語以及西里爾字母的支持。最終 Comic Sans 和 Trebuchet、Webdings 以及 Verdana 成為了額外加入 Windows 系統的默認字體。為什麼選擇 Comic Sans 呢?
就因為他有時候看起來比 Times New Roman 好一些吧,這就是為什麼。至少 Apple 在第一次發布 iCards 的時候 Comic Sans 也是默認字體。(題圖來自網路)PS. 深刻感覺這個作者是個很記仇的傢伙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是 PingFang SC ?
※「動態組字」技術現狀如何?有哪些困難?還有發展前途嗎?
※英文書信的格式規範有哪些?
※如果知乎在全平台採用漢儀旗黑會如何呢?有沒有可能實現?
※從下圖能不能說明San Fransisco字體尚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