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讓誰升職?該裁掉誰?
昨天中午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飯,期間聊起一個話題:一個team里兩個同事,相同的職位,不同的工作內容,都好幾年沒有升職了,但兩人的績效一直都不錯,客觀上都存在升職的壓力。兩人的優缺點一對比,半斤八兩,現在到了財年末升職加薪季,只有一個升職名額,究竟該升誰?
這是個讓人糾結的問題。如果我是manager,我首先會問問自己是否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更多的升職名額?沒有的話,趕緊爭取去。
如果再無爭取的餘地,那麼抉擇起來就會很痛苦,提升誰都會讓我對另一位感到愧疚。這時只好將這個問題換個問法,看看答案是什麼:如果兩個人同時向你提出辭職,你只能全力挽留一個,該留誰?
如果我是manager,我要留的那個人就是我該提升的人。因為很糾結的時候,就說明提拔誰都有充分的理由,那麼,就找一個一旦離開,對團隊傷害最小的人。使用這種方式去選擇也可以將manager自身的情感因素降至最低。
跟糾結該讓誰升職這樣『愉悅的憂傷』相比,裁人估計是每個manager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我經手過幾次裁人,那感覺虐心。
第一次是我即將當manager的時候,就趕上全公司layoff,每個團隊都要裁人,儘管最終決定是我的前任所做,但我基本上全程參與。被裁的員工四十多歲,那年是他孩子的高考年(印象中)。當時談話的過程簡直就是煎熬,相信我,你絕對不願意經歷。(後來看了 "up in the air",才知道有專門幫人裁人的職位,可見裁人是多麼讓人痛苦的一件事)
第二次是我創業的公司經歷了瘋狂擴張之後的戰略收縮,我裁掉了包括實習生在內的好幾個同事。創業的征程中大家情同手足,裁人就像壯士斷腕,悲壯而哀傷。我記得跟一個設計師聊的時候,剛一開口,她的眼淚就嘩啦啦地流,兩道不斷加深的淚痕就像割著我心頭的兩把刀,左一刀,右一刀。我們聊了好久好久,那天晚上,我夢醒時,枕巾都是濕的。
第三次是我的公司發展受阻,戰略轉型,不得不裁掉一半的團隊以維持生計 —— 這次裁人的對象是我花費無數心血一手培育和打造的開發團隊。我用夢想和未來將他們招入,卻親手當著每個人的面將這夢想撕碎。若非親歷,你無法想像那種憋在心裡讓人無法呼吸的苦。那整整一天我都在跟不同的人喝咖啡。跟每個人談話的時候我都想如果對方把滾燙的咖啡直接潑我臉上,我可能要好受得多。
就我的經驗和經歷,裁人分幾種情況:
- 分攤式裁人:一般公司從財務角度和保持活力的角度會進行分攤式裁人,就像有機體的新陳代謝。每個team頭上都被攤派一到多人。分攤式裁人是大公司的慣用手法,很多公司每年都有3-5%的裁人計劃。
- 運動式裁人:一般發生在高層更迭的時候。在大公司呆久了,你會發現上頭的那些人和官場上的人很像,拉幫結派,樹立山頭,新官上任三把火等等。外企的人都熟悉reorg,說好聽點叫優化組織結構,說難聽點是黨同伐異,使用的手段跟咱們的反右,文革差不太多(當然溫柔得多)。運動式裁人一般倒霉的是老闆們,普通員工反而壓力不大。當然,有時候閻王打架,小鬼也免不了遭殃。
- 系統性裁人:大公司部門林立,總有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做得不好的部門就像待觀察的腫瘤,一旦進一步惡化,就必須動手術部分或整體切除,這就是系統性裁人;另一種系統性裁人的情況是公司戰略轉型,那些不在戰略規劃內的部門就像包袱一樣,無情地被甩出去。
我經手的裁人,第一次是分攤式裁人;後兩次是系統性裁人。
分攤式裁人執行起來真的很痛苦,需要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一邊,揣著良心選人。當刀架在我脖子上,不得不裁時,我一般會選擇團隊里年齡偏大,相對高薪低能,沒有成長空間的員工。這對被裁的人很不公平,但是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manager要為公司和團隊負責。
我的level夠不上運動式裁人,最多在運動中作為執行者做個分攤式裁人。所以沒什麼經驗。
系統性裁人執行起來講究快刀斬亂麻,工作重心要放在重構留下來的人的信心和幫助被裁的人找到新工作。由於被裁的人並非能力不行,所以manager在安撫完留下來的人之後,應該儘可能發動自己的關係網,幫助被裁的人找到新的工作。這麼做並非必須,但相信我,不管結果如何,只要你努力了,你會收穫一份份信任和感激。
那麼,對於員工來說,如何應對升職與加薪的迷局?點下面的鏈接延伸閱讀(我在medium上寫的,英文,慎入):Programmer』s dilemma
-------------------------
歡迎訂閱我的微信公眾號:『程序人生』,我會爭取每天早上8點1刻推送我個人的熱辣文章。
推薦閱讀:
※就這樣,在波特蘭跑完了人生第二個馬拉松
※談談工作 - 神州數碼篇
※[產品技術]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被虐,並快樂著
※行者無疆:西雅圖,波特蘭及其它
TAG:迷思 | Programmer’sdilem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