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以及輪迴觀念和無我觀念的問題?

我們儘可能的把理論限定在原始佛教期間,即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分裂以前。(如果不行,可以拓寬到南傳佛教理論,不要涉及大乘佛教,謝謝)

我的問題有4個,麻煩各位有興趣解答(希望有針對性,不要講故事)萬分感謝:

1.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即是一個看待世界和自我的解釋論,為了和常樂我凈外教的對立概念,還是一個通過實修每人都能體驗到的真實感受?

2.關於原始佛教的輪迴觀念。原始佛教對輪迴觀念如何看待?輪迴是解釋為一切事物的和合分並,就有點類似現在我們理解的能量的守恆,不斷的在流轉的樸素解釋,還是原始佛教也採信婆羅門的輪迴觀念有地獄,惡鬼,阿修羅之類之類的超經驗世界的東西?

3.關於無我和輪迴的老話題。是我們大方的承認原始佛教中佛陀根本沒有講明白,或者沒有讓別人明白輪迴和無我的關係,還是說原始佛教中有別的什麼見解?當然這也關係到輪迴在我這個問題中是什麼意思?如果只是樸素的自然流轉來解釋輪迴,類似能量守恆,那麼其實也沒有很大的矛盾,如果是類似天人,惡鬼,阿修羅的輪迴,那麼應該作何解釋?如果只是A一部分變成聚合成B,A的一部分聚合成C,A的一部分聚合成D。。。。。。如此的話,那我們怎麼能說甲轉世成為乙,乙又轉世成為丙?你如何能說XX的前世就是XX,再前一世就是XX?因為我看《佛陀的啟示》也沒有講的很清楚

4.關於佛教起信,我覺得一般人是無法聽了一些四聖諦,三法印之類的就信產生信仰的,而且我看南傳佛教,修證他們的初果——須陀恆,一般來說也是需要好多年,是什麼支持大家就去信仰他?而且這種證得果位的尊者,是本質上的一種自我精神麻痹,還是一種人人都能有的精神感受?比如怕奧禪師的呼吸觀,產生白光,是一種不真實的觀想(幻覺)還是一種真實感受?

以上言論按照佛教規矩可能會造成對證得果位的阿羅漢有種不尊敬的感受,還請各位包含。但我覺得信仰總歸要有個原因,不能盲目吧。個人背景交代:目前本人準備走初階馬哈希,然後在步入隆波帕默尊者的心念處,但其實沒有什麼起信心,按佛教的觀念來講,這樣似乎不太好。。。存粹抱著玩一個大型人生網遊的心態在非經驗領域找點樂趣。

謝謝各位!


1、無我,更準確的說法是實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非我、非我所,這是可以體證的。體證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一個整體完全的分成幾部分,然後分別觀察各個部分,最後得出構成整體的所有的部分的一切行為皆是因緣相繼的,並不存在一個「我」在主導。體證之後,修行者會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意識和行為都是緣緣相繼的;當他走在大街上,他知道街上的行人無非都是一堆緣緣相繼的名色法集合。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入處觀察非我、非我所,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274

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
  比丘!於意云何?眼是常,為非常耶?」
  答言:「非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雜阿含273

「比丘們!色是無我,凡無我者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受是無我……想是無我……行是無我……識是無我,凡無我者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相應部22相應17經

2、根據我收集的資料來看,佛教默認輪迴是一個自然現象,因為在佛教興起時,具備宿命通的外道很多,輪迴在當時應該是一個如同「地球是圓的」一樣的一種事實被認知的。這種輪迴很明確,就是承認天人、人、地獄、餓鬼、畜生的存在,承認前世後世的存在。

3、無我和輪迴的關係是這樣的:

1)輪迴可以看做是十二緣起不停循環;

2)十二緣起不停輪轉的直接原因是貪愛導致的意識念念相繼;

3)貪愛的根本原因是無明,即不知道苦集滅道;

4)想要實證苦集滅道,就必須要先實證緣起;

5)實證了緣起,自然就同時實證了五蘊非我。

另外,想要了解佛陀的啟示,最好不要去看《佛陀的啟示》,而要直接看佛陀在經律中的啟示。根據我收集的資料看,雜阿含經和相應部最接近佛陀的啟示——這是 @善飾木偶 推薦的。

4、我最開始在實踐帕奧禪法時的確出現過白光,過程是這樣的:上座專註呼吸,大概十五分鐘,眼前出現一團包子大小的白色光團,相當刺眼,並且帶芒。因為是第一次出現,所以我並不確定是否是眼花了。但由於之前讀過一些資料,貌似說這種光也可以是彩虹色的。當這種心念一產生,隨即在包子大小的光團下飛出來一道彩虹色的光帶。你說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反正並不糾結真假。

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帕奧系雖然存在認知上的錯誤,但帕奧系的方法實證初果乃至三果是沒問題的。其實帕奧系的思路完全是按照佛陀解脫的思路來的,佛陀解脫的思路可以在沙門果經中找到:

巴利三藏?經藏?長部?戒蘊品?沙門果經 67-98 - 知乎專欄

按照佛教的觀念來講,對佛教有懷疑是相當正常的事情,沒什麼不好的。這種懷疑被稱為疑見,會在你實證無常、非我之後自然斷除。所以你現在懷疑佛陀並沒有什麼錯誤,相反那些信誓旦旦的聲稱自己信佛的才很可疑。

根據我收集的資料,至少市面上的上座部沒必要被吹捧,因為流行的上座部派別的很多理論並不能完美的兼容經中的內容;而大乘也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至少初期大乘的某些論書還是相當系統的。至於後期大乘演變成為迷信和邪說,那是另一回事。


1.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即是一個看待世界和自我的解釋論,為了和常樂我凈外教的對立概念,還是一個通過實修每人都能體驗到的真實感受?

無我不是感受,而是觀念。佛教為什麼稱呼阿羅漢為慧解脫者,就是因為佛教的解脫靠的是觀念的改變。那麼理性的層面是無我,在感性的層面也有體現,就是無貪,無貪就是佛教或者絕大多數宗教認可的解脫境界,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無欲則剛,沒有任何的掛礙。因為苦的原因就是貪愛,貪愛也是四諦中的集諦,所謂的滅苦,實際上就是滅貪。而滅貪,佛教認為必須通過無我(或者緣起)這樣的觀念來達到無貪,觀念如果沒有無我觀,佛教認為是做不到無貪的。

至於無我是哲學觀念還是實證,我認為兩者都算,如果按照現在的科學的說法,佛教的無我觀應該是哲學,因為你證實不了,比如,你的精神體到底是永恆的,還是緣起性空的?這個無法客觀證明,佛教的觀點就是緣起性空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精神體可以完全斷滅,和唯物主義的觀點一樣,精神不能脫離肉體,但是這個證明不了,所以只能算哲學觀點。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佛教認為神通是可靠的,所以可以通過天眼通和宿命通等神通證實無我觀的真實性,這個過程稱之為加行位,任何一個人,沒有加行位,是不可能成就見道的,加行位實際上就是相當於科學實驗,證實緣起性空,諸法無我,四諦十二緣起的可靠性,只有通過神通證明了佛理正確,才可以算入聖流,否則僅僅是理解,不能算證果,因為你的觀念會存在懷疑,不能徹底的轉變。

2.關於原始佛教的輪迴觀念。原始佛教對輪迴觀念如何看待?

輪迴的觀念應該和其他宗教基本差不多,不同的是,佛教認為輪迴可以斷滅,或者認為可以眾生可以魂飛魄散。佛教不承認永恆的靈魂,認為雖然有靈魂在輪迴,但是這個輪迴的主體同樣緣起性空,當缺因少緣的時候,這個輪迴的主體就會斷滅,這也就是四諦中的滅諦,實際上就是缺因少緣的斷滅狀態。只是佛教不認為這叫斷滅,原因是這不違背緣起思想,當缺因少緣的時候,本來就應該無生或者滅盡,而佛教認知的斷滅是指,承認因緣存在,而否認果的存在,這種情況是斷見,不同於滅諦。

3.關於無我和輪迴的老話題。

無我的我是指沒有常一自主的意思,輪迴的主體佛教並沒有否認,或者說靈魂是存在的,只不過佛教認知的輪迴的主體或者靈魂是因緣和合的,並不是獨立的永恆的存在,所以當一個人沒有無明愛取的時候,不造業了,那麼他的來世就不會有色身,來世如果沒有色身,他的精神體或者靈魂就沒辦法相續到來世,那麼他死了,靈魂就會斷滅,這就是無餘涅槃。但是一個人如果因為無明愛取造業了,他來世就會註定存在色身,那麼他死後,就會形成12緣起思想中的識緣名色,也就是他的精神體會相續到新的色身中去,形成了輪迴。所以無我依然可以輪迴,只不過此輪迴是可斷滅的。

4.關於佛教起信,

佛教提倡懷疑的,因為佛教主張如是觀,所謂的如是觀就是指實事求是,如果一個人可以輕易相信,那麼這個人在部派佛教會稱為鈍根,因為他的信心不堅固,沒有知其所以然而相信了,但是一個充滿懷疑的人,他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知其所以然而生信,這樣的信心不會退轉,所以這樣的人稱為利根。阿羅漢有六種,第六種稱為不動阿羅漢,或者不退阿羅漢,就是指利根的人成就了阿羅漢,永遠不退轉。至於佛教的起信,是從加行位起信的,因為加行位是靠宿命通天眼通等,證實佛理的可靠性,當實證四諦的真實後,就是見道位,也就是初果羅漢。所以初果要斷疑結,也就是說,凡夫必然對佛法存在懷疑或者迷信的


謝邀。極其簡短地答完三個問題:

  • 無我:實證可得。從細胞新陳代謝的角度出發也可以理解。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出發也可以理解。為了更加直觀地讓你感受到,我給你推薦一個TED視頻:腦電波科學家在左腦中風後,體驗到的無我體驗 (一名腦神經專家的lala國之旅——是真的涅槃嗎?)

  • 輪迴:所謂前世今生,它們的連接是「意識」,意識把它們連接起來。但我看來,輪迴更多指的是,我們的思維定式,讓我們的生活不斷地重複某些模式,不自由。有個比喻我已經用了很多次,再用一次:

我們都有在用手機。手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比如蘋果有iOS, 安卓手機有安卓系統。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假如手機系統出了問題,那麼,無論我們如何去使用我們的手機,類似的問題總是會反覆出現。這就好比,我們生活中,有些人無論換了怎樣的工作環境,類似的問題總是反覆出現;無論換了怎樣的情侶,親密關係也總是以相同的問題結束。那這很可能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我們內在的運作體系出了問題。這就是輪迴。

  • 信不信的問題:非道以弘人,乃人以弘道。修行不就是為了自由和自在嘛。講再多,不如親身感受。當你見到有人可以做到,就自然信了。花道師的作品是花,禪修者的作品是他自己。買不買他的作品,就是你的選擇了。

公眾號:U_Undefinable


要全部回答你的問題估計的寫幾萬字出來,並非因為問題有多難,而是因為需要糾正你太多錯誤的觀念。

我就針對你這段說說

3.關於無我和輪迴的老話題。是我們大方的承認原始佛教中佛陀根本沒有講明白,或者沒有讓別人明白輪迴和無我的關係,還是說原始佛教中有別的什麼見解?」

佛陀把這個問題講得非常明白,你會問上面的問題,是因為錯誤的理解了無我。在你,還有絕大多數其他人,心裡,無我是佛陀對客觀世界的一個表述,或者說是世界的實相之一。

而事實上佛陀對世界的實相根本不care,他的教法從來不討論客觀世界是怎樣的。無我(其實這個翻譯本來就很誤導,準確的翻譯應該是非我)是佛陀用來離苦得樂的一個手段,一個動作,一種心理上看待事物的角度。這麼去理解無我,就根本不會產生「無我和輪迴的關係」這種問題。


「諸比丘,一個已察覺無常的人,亦領悟無我。」--《Sambodhi Sutta》

「彌醯,觀照無常的人明白無我。」(《增支部》)

「當見到無常印,也見到無我印,當見到三法印中的其中一項,其他兩項即可見到。」《Sambodhi Sutta正覺經》註疏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四七)


小爪機,打字不方便,所以簡單說說:

1:無我可以通過止觀如實知見。

2:從生到死的過程,就是輪迴。

3:有情是業的造作者,有是業的繼承者。業果與輪迴只是一個連續性的關係。並不存在一個輪迴的不變主體。

4:讓不信者生信,已信者增強的最簡單方式是戒律,不再生疑的方法是證果。方法是四念處。


關於原始佛教「無我」觀念是哲學解釋還是實證學說,以及輪迴觀念和無我觀念的問題?

這在修行瑜伽師地論,涉及到了無我我所執觀的問題。

 「由薩迦耶滅,即說無色界一切捨根出離」。

前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只是說所出離的「色」,能出離的法門這地方沒有提;沒有提、也就包括在裡面。「由薩迦耶滅」,就是滅除我、我所的這種執著,就是修無相心定滅除去這我、我所的時候,你若成功了就是阿羅漢了;阿羅漢「即說」你,就是讚歎你,「說」等於是讚歎;讚歎你從「無色界」的「一切捨根」,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都是捨根,從這麽多的捨根裡面解脫出來了。

在空無邊處定的人,成就了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的人、識無邊處定的人、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的人,他們都是有我、我所見的,明白點說。

所以你修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就把我、我所滅了,滅了就超越了無色界定以上,那麽就是聖人。

這樣說,天台智者大師他沒有讀《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是後來翻譯的。但是他說「非非想定」,怎麽叫「非非想定」呢?他說:就是滅除去了苦、樂、憂、喜,唯有「真神不滅」叫做「非非想定」;「真神不滅」,「真神」、「神」就是我也,就是真我沒有滅。

什麽叫做「色界四禪」?什麽叫做「無色界的四空定」?

就是「空無邊處定」的人,就是我、我所見,我、我所見沒有滅。

「識無邊處定」也是我、我所沒有滅、也是沒有滅掉。

「無所有處定」就是捨一切的捨、苦、樂、憂、喜都滅了,「捨」也滅了,這個「我」是存在的。

這個空無邊處定裡面有這個味道,識無邊處定也是有這個味道,無所有處定還是這味道,就是一切都沒有了,就是「我」還是最後是存在的。

非非想處定,非想、非非想,就是沒有粗的想、而有微細的想;那微細的想是什麽呢?就是「我見」,原來就是「我見」,就是我、我所見。「唯我獨存」,是名「非非想定」。

  現在這個阿羅漢,「薩迦耶滅」:修這個無相心定,滅除去我、我所見的時候,就從無色界解脫出來了,就是滅掉了無色界天的一切的捨根,從捨根裡面解脫出來。

你想要解脫生死,要修無我觀。「我不修無我觀!」不修無我觀,你不能解脫。

所以《阿含經》重視修無我觀,而《大智度論》也是修無我觀,同時當然也修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而現在這裡《瑜伽師地論》,亦復如是,也重視無我觀。重視無我觀,所以要把「什麽叫做我」,這外道的「我」是怎麽回事?要把它清清楚楚的說出來,然後也很認真的辨別這個「我」是錯誤的,要讚歎無我論、破除去這個有我論,原來是這麽一回事。

  所以「由薩迦耶滅」,就是成就了無相心定的時候,這我、我所見沒有了。我、我所見沒有了,就是從無色界定一切捨根裡面解脫出來;這是「一切捨根出離」。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20妙境 無相心定阿羅漢-煩惱種子滅-捨受無漏 不淨觀慈觀悲觀 薩迦耶滅我我所執 苦集虛妄分別心zhuanlan.zhihu.com圖標

瑜伽師地論120

  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麤重,無餘斷故。

「出離受等」,這一科裡分三科,第一科「出諸受事」,就是從這五種受裡面出來這些事情。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別」,第二科「釋經說」、第三科「辨受相」,這三科都講完了。

現在是第四科「明斷等」,就是把這些受斷除去、斷掉它,消滅出去。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苦等根」,這也講過了。現在第二科是「捨根」;苦、樂、憂、喜、捨這個「捨根」。這個「捨根」怎麽樣斷掉它呢?說這一件事。這裡分兩科,第一科「明斷義」,先「標簡」,先「標害隨眠」。

  「又無相者」,這個《無倒經》裡面說個「無相」,「無相」是什麽意思呢?「經中說為無相心定」,那是指「無相心定」說的。經裡面說個「無相」的話,這個彌勒菩薩解釋那是指「無相心定」說的。「於此定中捨根永滅」,這個「捨根」怎麽樣消除去呢?就是要成就無相心定。這個無相心定這是聖人,在這裡實在就是指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說的;成就阿羅漢的聖人他圓滿了無相心三昧,這位阿羅漢在定中、在無相心定裡邊「捨根永滅」,這個「捨根」是永滅了。這字面上看「捨根永滅」,但是按這文的義,又不是這樣解釋的。

  那麽「捨根永滅」這句話怎麽講呢?「但害隨眠」,只是消滅了煩惱的隨眠,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就是「捨受」,也不是苦也不是樂,也不是憂也不是喜,這時候叫做「捨受」。這個「捨受」還是存在的,那麽怎麽叫做「永滅」?是滅掉了煩惱的隨眠,就煩惱的種子。這意思是說,我們沒得聖道的人,我們也有這個「捨」的感覺,但是這個「捨受」是和煩惱的隨眠在一起的;現在得了阿羅漢果成就無相心定之後,就把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的種子消滅了,這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受」實在還是存在的,這樣意思。怎麽叫做「但害隨眠」呢?「彼品麤重,無餘斷故」,「彼」那個煩惱的種類;愛煩惱、見煩惱。它的「麤重」,也就是那個隨眠,那個隨眠是「無餘斷故」,沒有剩餘、全部的消除了,那就叫做「捨根永滅」,是這樣的意思。

為什麽不說「捨根」本身消滅了呢?一定要說是與「捨」在一起的煩惱種子消滅了,為什麽要這樣講呢?

  非滅現纏,住無相定,必有受故。

  這是第二科「簡非現纏」。前面「標害隨眠」是害滅、滅除了隨眠,這樣意思。

  那原因在什麽地方呢?是「非滅現纏」,因為入無相心定的時候,是把煩惱的種子,愛煩惱、見煩惱的種子全部地消滅了;並不是滅掉與纏煩惱在一起的現受,現出來、現行的那「捨受」;不是滅的「捨受」的現行,只是滅了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而「捨受」本身還是存在的。

因為什麽要這樣說呢?「住無相定必有受故」,這安住在無相三昧的聖人他還是有受的,受還是存在的,所以不能說受滅掉了。如果說把受滅掉了與事實不符合,事實上受是存在,只是把煩惱滅掉了,所以這樣子叫做「捨根永滅」,這樣講。「簡非現纏」,這個「現纏」就只是「捨受」假名為現纏,這麽講。不是滅的「捨受」,因為住無相定的時候它還是有受,沒有滅。

  於此定中容有三受;謂喜、樂、捨。

  滅這個「捨受」究竟是滅的什麽?現在再辨別這個「捨受」的相貌,無相心定它還是有「受」的。

  「於此定中」;「出彼受」,說「於此」無相心定裡邊「容有三受」,容許有三種受,「謂喜受、樂受、捨受」,有這受的,所以不能說「捨受永滅」。是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隨眠滅掉了,那叫做「滅除捨受」。

  非彼諸受得有隨眠;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麤重說名隨眠。

  「非彼諸受得有隨眠」,這個無相心定是大阿羅漢的境界,大阿羅漢他內心裏面的受是無漏的,這個捨受是無漏的,不是有漏的。

所以「非彼諸受得有隨眠」,不是無相心定裡面那個無漏的受還有煩惱種子,沒有這回事。

因為什麽呢?「煩惱斷故」,因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這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了,只剩無漏的受了。

這個「捨根永滅」這句話是「煩惱斷故說以為斷」,是指在修行的時候,他的愛煩惱、見煩惱斷了,就叫做「捨根永滅」,是這麽意思。

「彼品麤重說名隨眠」,彼所斷的煩惱種子叫做「隨眠」,不是捨受的種子叫做「隨眠」;捨受是無漏的,它不是煩惱所以不能稱之為「隨眠」。這個「受」也是有種子,那不能名為隨眠,那是無漏的功德、無漏的種子。

又此捨根乃至何處?當知始從第四靜慮,乃至有頂。

  「又此捨根乃至何處?」在有情的眾生來說,到什麽地方為止都是有捨受的?過了這個地方就沒有捨受了;這是問它的邊際。

「當知始從第四靜慮,乃至有頂」,這個捨受的邊際,就是從色界的第四禪,「第四靜慮」的時候開始有捨受,一直到無色界天的「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定,在這個範圍內都是捨受。

這個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他們都是喜受、樂受。

初禪破掉了憂,而苦還是存在;

二禪破除去苦受,苦的麤重沒有了;

三禪那也沒有喜而有樂;四禪把樂破掉了,就是捨受。

若是滅盡定,就超過了非非想定了,捨受也沒有了,這個境界是這樣的;滅盡定就是「無受」,「無受」這是聖人的境界,這樣意思。

  複次此五根出離,無相為後,於彼五種順出離界展轉相攝。

 「順出離界」這裡邊就是說到能出離諸受的功德,你有什麽有力能出離這麽多的受、能從這麽多的受裡邊出來,超越這一切受的境界?這說這件事。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攝」,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配」。現在第一科是標出來。

  「複次此五根出離」,前邊說到五根的這些事情,現在說從五根裡面出離、從五根裡面解脫出來。這個「最後」的是什麽呢?是「無相」,由無相三昧能出離這個捨、捨受。

「於彼五種順出離界」,修不淨觀、慈觀、悲觀、修無相心定,無相心定分兩部分;前面的不淨觀和慈和悲三個,加上兩個無相心定,就是五個。

這五個法門能出離這五受;出離這五受,最後是無相,最初是不淨觀。這個「於彼五種順出離界展轉相攝」,這五根和這五種順出離界;「界」是因、因此而得出離,就是能出離的法門;它們是互相攝的,能出離與所出離是互相有關係的,叫做「攝」就是有關係、彼此有關係。這個「展轉」,當然是有展轉的關係,你不能夠超越那個次第,一定先修不淨觀來破除去這個欲,破除去這個欲;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你破除這三種尋伺,先要有不淨觀、或者慈、或者悲,用這三種觀破這三種尋伺。然後你才能夠有無相心定,再破除去剩餘的這些受,所以有展轉的意思在內的。

  此中由欲、恚、害出離,即說乃至樂根出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由薩迦耶滅,即說無色界一切捨根出離。

 「此中」能出離的五個法門、和所出離的五種根,他們怎麽樣相攝呢?這裡把它配合起來;「此中由欲、恚、害」,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出離」,就是從這三種尋伺裡面解脫出來。解脫出來,照理說就是得到初靜慮了,得到初靜慮就是從這個欲、恚、害解脫出來了。從欲、恚、害解脫出來就沒有憂、沒有憂愁了,這個人的心情是安閑自在沒有憂愁了。沒有憂愁這個時候只是從「憂」出來,那麽其餘的「苦」應該說沒有出來,「喜、樂」也應該說還沒有出來;

這個樂根就是第三靜慮;這個喜就是初禪、二禪都有喜,三禪沒有喜而有樂。那麽初禪破除憂,二禪破除苦,這個苦也在內,也是從這裡出來了。

就是修這個不淨觀破除去欲尋伺、修慈觀破除恚尋伺、修這個悲的觀法破除去害的尋伺;由這三個法門破除去破這三個尋伺。那麽破其他的這個苦,破除三種尋伺就是破除憂了,破除那個苦和喜樂也用這三種方法也能破除去,這裡面有這個味道。

「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前面就是憂根、苦根、樂根都除去了,那麽剩下來就是這第四禪的捨根還沒有出離,所以就說到這個。

「由色出離」,「色出離」,這個色界天都是色,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色;有色,就是因為對色有貪愛,所以人的果報有這生理的組織。現在從色裡面解脫出來,那也就是說從第四靜慮解脫出來了,超越了色界的四靜慮。那麽第四靜慮就是捨根,若是從色出離,也就包括了第四靜慮的捨根,從捨根裡面也解脫出來了。那麽這個地方,那就是修「無相心定」;修「無相心定」就是觀察這個「色」無我、無我所的,是空無所有的。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無我、無我所;觀察它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寂滅相。那麽就從色界第四靜慮的捨根解脫出來了。

  「由薩迦耶滅,即說無色界一切捨根出離」。

前面「由色出離,即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只是說所出離的「色」,能出離的法門這地方沒有提;沒有提、也就包括在裡面。「由薩迦耶滅」,就是滅除我、我所的這種執著,就是修無相心定滅除去這我、我所的時候,你若成功了就是阿羅漢了;阿羅漢「即說」你,就是讚歎你,「說」等於是讚歎;讚歎你從「無色界」的「一切捨根」,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都是捨根,從這麽多的捨根裡面解脫出來了。

在空無邊處定的人,成就了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的人、識無邊處定的人、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的人,他們都是有我、我所見的,明白點說。

所以你修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就把我、我所滅了,滅了就超越了無色界定以上,那麽就是聖人。

這樣說,天台智者大師他沒有讀《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是後來翻譯的。但是他說「非非想定」,怎麽叫「非非想定」呢?他說:就是滅除去了苦、樂、憂、喜,唯有「真神不滅」叫做「非非想定」;「真神不滅」,「真神」、「神」就是我也,就是真我沒有滅。

什麽叫做「色界四禪」?什麽叫做「無色界的四空定」?

就是「空無邊處定」的人,就是我、我所見,我、我所見沒有滅。

「識無邊處定」也是我、我所沒有滅、也是沒有滅掉。

「無所有處定」就是捨一切的捨、苦、樂、憂、喜都滅了,「捨」也滅了,這個「我」是存在的。

這個空無邊處定裡面有這個味道,識無邊處定也是有這個味道,無所有處定還是這味道,就是一切都沒有了,就是「我」還是最後是存在的。

非非想處定,非想、非非想,就是沒有粗的想、而有微細的想;那微細的想是什麽呢?就是「我見」,原來就是「我見」,就是我、我所見。「唯我獨存」,是名「非非想定」。

  現在這個阿羅漢,「薩迦耶滅」:修這個無相心定,滅除去我、我所見的時候,就從無色界解脫出來了,就是滅掉了無色界天的一切的捨根,從捨根裡面解脫出來。

你想要解脫生死,要修無我觀。「我不修無我觀!」不修無我觀,你不能解脫。

所以《阿含經》重視修無我觀,而《大智度論》也是修無我觀,同時當然也修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而現在這裡《瑜伽師地論》,亦復如是,也重視無我觀。重視無我觀,所以要把「什麽叫做我」,這外道的「我」是怎麽回事?要把它清清楚楚的說出來,然後也很認真的辨別這個「我」是錯誤的,要讚歎無我論、破除去這個有我論,原來是這麽一回事。

  所以「由薩迦耶滅」,就是成就了無相心定的時候,這我、我所見沒有了。我、我所見沒有了,就是從無色界定一切捨根裡面解脫出來;這是「一切捨根出離」。

  順出離言,有何等義?

    由住此者能出離故,名順出離。不說由此出離於彼,為離欲者說此界故。

「由住此者能出離故,名順出離」,就是安住在這個觀法裡面、安住在這樣的觀法裡面,這個「此」就是觀;不淨觀、慈觀、悲觀,乃至到無我、無我所觀;安住這樣的觀裡面「能出離故」,就能夠從那五種受裡面解脫出來,這就叫做「順出離」。他能隨順出離,而不是把你留在那裡不出離,是這個意思。

「不說由此出離於彼,為離欲者說此界故」,這個地方這話也是很妙。

「不說由此出離」,不是說這個凡夫「由此出離於彼」,「由此」觀能從那五種受裡面出來,不是。

是「為離欲者說此界故」,是為那個已經遠離了「薩迦耶」的「欲」;這個「欲」是我愛,愛著這個我叫做「欲」,「薩迦耶欲」就是愛著這個我:我痴、我見、我愛、我慢,那就叫做「欲」。

為離欲的人「說此界故」,說此五種界;「界」者,因也。這五種觀是從五根裡面解脫出來的因,因此而能解脫;

  問:諸欲、恚、害定同時斷;何緣建立別出離耶?

  答:彼諸出離雖復同時,約修對治有差別故,宣說三種出離差別。

    對治差別者:謂不淨、慈、悲如其次第。

  或有唯修不淨,出離一切;或慈、或悲。

    此上唯有一類對治,故後出離無有差別。

  所以從這段文看,應該是你修這個不淨觀、修慈悲觀,破除去三種尋伺,就得到初禪了。從二禪以後,都是修無相心三昧,就是得解脫、就出來了,

  云何勐利見者等隨念欲?謂由觀察作意於勝事作意故,勐利功用作意故。 

 這個「了相作意」是先瞭解、先認識一下。這七種作意,在《瑜伽師地論》裡邊是解釋已經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想要修初禪,想要進一步得初禪要修這個七種作意。

修七種作意的開始先要「了相」:明白這個欲的相是怎麽怎麽回事。「勝解作意」就是開始修行,就是在禪、在欲界定裡面修這個勝解;就是由奢摩他的幫助,深入的修不淨觀,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了相作意」、「勝解作意」。

「遠離作意」呢!因為那個時候是在未到地定裡邊觀,他還是有力量的,能把這個欲上品的煩惱斷掉,遠離作意把上品的欲煩惱斷掉了。

「攝樂作意」就把中品的欲的煩惱也斷掉了。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這欲的煩惱斷除去很多了,他心裡就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所有的欲煩惱都斷掉了呢?就反省、反過來觀察自己、檢查自己:我是不是完全都斷掉了煩惱呢?說這個時候就「觀察作意」,修這個觀察作意,他就去思惟這個欲的這些事情,看看自己內心的反應是怎麽樣,那就知道自己的煩惱是斷了沒有;是斷了多少?還剩多少?他就明白了,這樣意思。

  現在說這個初果聖人也是,亦復如是。「謂由觀察作意」,他已經斷了這個薩迦耶見,斷了身見、戒取、疑,斷了這三種煩惱;因身見而有的煩惱也都是斷掉了。斷掉了這個時候心裏面是很清淨的,正念一現起來的時候,心裏面是清淨無染的。他也就是修這觀察作意:我斷了多少煩惱了?我還有煩惱沒有斷嗎?就是觀察,修這個觀察作意,這樣意思。

這個「觀察作意」怎麽樣修法呢?「於勝事作意故」。「於勝事作意故」這個「勝事」是什麽?就是「欲」。在我們凡夫來說,這些五欲的境界都是很有力量,能迷惑我們這個凡夫,能轉變我們凡夫的心;說那一件事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勝事,就是那個五欲的事。「於勝事作意故」,那個初果的聖人,他就在奢摩他裡邊故意的思惟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凡夫所歡喜這些欲的事情,在那兒去觀察去;這樣觀察的時候看看內心的反應,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聖人,他一點不含煳,就是這麽意思。就是從事實上來反省自己,不是感覺到有點相應了:「啊!我是佛了!我是聖人了!」他不是這樣,他是考驗考驗自己,這樣意思。

  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

這是第四科,沒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謂那個初果以上的聖人,對於欲的事情他心裏面不歡喜,不去執著那種種的不如理的相貌、不如理的作意,他都不歡喜;不歡喜這件事,是這樣子。

  《披尋記》三七三頁:

  云何勐利見者等隨念欲等者:自下廣顯觀察諸欲差別。此中欲言,謂煩惱欲及與事欲。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勐利見者,由彼已斷三界所繫、見道所斷諸煩惱故。今為進斷修所斷惑,復起觀察作意,於勝妙事作意思惟,觀察煩惱已斷未斷,由此勐利功用作意,於彼諸欲或念一切,或念隨一,是名等隨念欲。

「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勐利見者」,「證諦現觀」就是成就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種清淨無漏的智慧的人;這苦真實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個「苦真實是苦」這句話,我很久不明白、很久不明白這句話。

我們現在反省我們這個凡夫,我們能知道苦真實是苦嗎?能不能知道?我看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真實是苦,不知道。也不知道這個煩惱它能集聚苦,也不知道這回事。

一切的苦惱是由煩惱來的;什麽是煩惱呢?就是一念分別心;所謂貪也是一念分別心,瞋也是分別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分別心。這一念虛妄分別心能集聚無量無邊的苦惱,使令我們自己受苦;我們認識不清楚、不認識,我們繼續的這樣分別,製造苦給自己受。

我以前說過,我現在再重說一遍。我有一年從美國回到香港去,在東林念佛堂住,但是我到東林念佛堂後山上;東林念佛堂算是在一個山坡上,後邊有一條道路通到別的寺廟去,從那條路走過去。走過去我就看見一個人,只這麽一個人,並不是有兩個人,只他一個人,他在罵,他在罵人!他這個手就像打人那樣子,這個腳還在踢!還在罵!我就站在那裡看那個意思,就像前面有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他就在也是罵那個人、在打那個人,我就看這麽境界。我看了一回就明白,這是個神經病;這個神經病,他心裏面認為有一個人在打他在罵他,他也就是在打那個在罵他。我當時的想法,認為是這樣子。

  這樣子我一看、一想:就是苦真實是苦,這個集真實是集,明白點說,所有的苦惱就是自己的分別心製造的,另外沒有事。說那個精神病,他認為前面有個人罵他、在打他,他也就還擊:你罵我,我也罵你!其實沒有對方、沒有對方的。前面沒有一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但是他心裏面有一個人和他對罵對打,你看這不就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嗎?沒有人和他罵,也沒有人和他打,但是他自己的虛妄分別心,分別認為有一個人罵他、打他,結果他就是對打、對罵。如果這樣講呢?就是正好形容這個唯識的法門,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我們人也是,唉呀!很多的苦惱!就是一樣、和這個道理我認為是一樣的:就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你不分別哪有事情呢?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上面說「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這底下,「此中欲言,謂煩惱欲及與事欲,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勐利見者」,證諦現觀的人就知道只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另外沒有事情。這一點,這就是你在靜坐的時候,你要思惟這個道理你才能夠明白;不經過一番微細的、深入的思惟,你很難去明白這個道理,很難明白的。

  這個「諦現觀」,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其中我們不說滅諦、道諦先不說,就說這苦諦和集諦。

這個「集」是什麽呢?就是一念虛妄分別心。虛妄分別心,也是苦諦、也是集諦;因為他們分不開的,這個苦和集是不能分開的。因為分別才有苦,而分別就是集;這個虛妄分別有力量,能集聚很多的苦來。說「集真是集」,這句話很厲害、很厲害。

這個「證諦現觀」,這個初果聖人他覺悟了這個道理,初果以上的聖人覺悟了,說這叫做「聖智聖見」。這個「聖智聖見」,這個「智」和「見」其實都是智慧,但是又用「智」、又用「見」,在《瑜伽師地論》下文有解釋,怎麽叫做「智」?怎麽叫做「見」呢?觀察過去的、未來的事情(這是聖人的智慧、不是凡夫)那個叫做「智」;觀察現在的事情,叫做「見」;用三世來分別,這樣子分別。或者是斷煩惱的智慧叫做「見」,證悟解脫的境界叫做「智」。還有很多解釋,總而言之就是聖人無漏的智慧。

  「證諦現觀聖智聖見,是名勐利見者」,他們那個智慧力量很大;我們從文字上學習的佛法,得到的智慧很微小、很微小的。要用奢摩他、毗缽捨那去訓練它,慢慢的訓練、慢慢的訓練,也就成功了。

  說是在《愣伽經》上、是哪個經上?有個譬喻;用那個泥土,那個陶師把它做一個碗、做一個盆、做一個鍋,然後用火燒一下子,那個盆器坯胎用火燒一下子,你就可以用那碗裝水了,裝熱水都可以;你若沒有經過燒不行,沒經過燒很容易就壞掉了。說是若我們從經律論上得來的這種知識的佛法,這種智慧沒力量;要用這個奢摩他、毗缽捨那的火來訓練,這個戒定慧無漏的智,這個火來訓練它、它就堅固了,就有作用了。這個「聖智聖見是名勐利見者」。

  「由彼已斷三界所繫,見道所斷諸煩惱故。今為進斷修所斷惑復起觀察作意,於勝妙事作意思惟觀察煩惱已斷未斷。由此勐利功用作意,於彼諸欲或念一切,或念隨一,是名等隨念欲」,這麽解釋這一段的意思,就講到這裡。


無我 是實證學說。不能證無我,修行如水中撈月。

無我 是潘多拉盒子,明白的人不敢講,不明白的人信口胡說。


爾時薄伽梵而說頌言

如天欲雨蟻出穴 聚土為封作穴居

父母不凈集成身 妄識於中執為我

相續色力恃豪強 智者諦觀如幻焰

一念之頃作微塵 如象蹈封皆散壞

眴息剎那速生滅 行住坐卧皆為苦

若了色身苦無常 智人於此何貪著

諸天梵住苦行者 毒蛇視觸無能害

設有中傷咒葯解 無常毒螫誰為救

善法易修悉棄捨 欲樂敗類苦貪求

智者觀之無所成 猶如垢衣鬱金染


你先 搞清楚 佛教是什麼 佛家是什麼 佛學是什麼 佛是什麼 佛字本意是什麼 再來提問。


可以憑藉良知起信啊,比如有良有知的路過墓地,內心即趨向嚴肅,沒心思嬉戲娛樂,再美好的感覺也不能引發關注,你想一下腳下唄,每寸土地……然後記住心理驅動過程,這樣對於無常觀可以更多的理解了!


1:無我是實證的。

2:既然無我,那誰來主宰呢?空性。

3...4...問題其實解釋了也都是老生常談陳嗆濫調罷了,但關鍵就是看你能不能自己證到。說句粗話,自己肚子如果吃飽了飯,還需要向別人求證嗎?

如果真的因緣契合內證到無我,那麼一切疑問都會煙消雲散了。


推薦閱讀:

佛教是無神論嗎?
南傳「有分」的疑問?
瞿低迦自殺後波旬找不到他的「識神」,這是不是說一般人死後波旬能找到他單獨的識呢?
慘遭大乘化的佛教
如果我想要從頭開始最仔細的踏踏實實的好好學習佛陀的教言需要從哪些最基本的概念或經典入手?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佛教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