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應不應該為了所謂高產出而發一些低質量的論文?
XY。我覺得沒大問題,特別是早期進行原始積累的時候,只要不是造假。
但等完成了原始積累,就還是做點良心科研吧。
當然如果某年輕科學家早早就抱到了大牛的大腿,有老司機帶打怪升級,就不用這麼折騰了。當我沒說。
觀點出自這本書。我認同。
從個人經驗來說,發文章總是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排除個別人一上來就搞個大新聞,發頂刊)。這個問題經常會困擾著研究生們。
研究伊始,手裡面一篇文章都沒有,自然會慌,自然會琢磨題主這個問題,想著是先湊夠數量呢(頭髮都沒有,咋個搞髮型);還是憋大招呢?尤其是憋到博士第三年,這就好比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講故事時間~~~~~~~~~
我讀書的時候,論文的要求還沒有像現在這麼高。土木的博士,畢業也簡單,2篇EI就行。而我在碩士第一年就搞了一篇,後來轉碩博連讀,這一篇也是算數的。因此,自己感覺有憋大招的資本。於是,一口氣到了碩博連讀的第四年底,期間一篇論文沒有發(不過我也沒憋大招,而是東晃西晃浪費時間去了)。這時候,之前憋的一篇英文被頂刊拒了,是真的開始慌了,真的慌了。
趕緊把那篇英文,扔到韓國垃圾桶(這個決定到現在還被帶我的老師詬病,覺得浪費了成果);一口氣又扔了7篇中文出去,質量可想而知了。最後結果還好,基本上都錄了,稍微提前了幾個月畢業。
故事結束~~~~~~~~~
我的經驗:對於研究生而言,有這個問題很正常,各種選擇也是正常的。殺豬嘛,各有各的殺法。
到了職業階段,也就是獲得教職後,我個人傾向於不要再去灌水。對付那些煩死人的編輯和審稿人的時間,還不如憋個大的。不過,有一個情況例外,當新進入一個領域或者有一些別具一格的發現時,找個水刊悄悄的進村,也是不錯的辦法。
職稱都能評上,基金申請都能中的話,的確不該...
以上是抖機靈,多說幾句。
一個科研工作者每篇文章都應該追求質量。但是要把質量和影響因子分開看,一些高質量的論文,做的很細緻,但是因為回答的問題比較小,所以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並不高。
但是為了追求文章數量,連實驗都是錯的,邏輯不通,那就不應該。
搞科研的人最忌諱掉進兩個誤區,一個是太理想,一上來就要做改變領域的大工作,一個是太悲觀,覺得科研都太現實。有這兩個想法的人可能並不適合科研。
題目問的應不應該。我覺得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不屬於應該。
題目問的質量,是個社會性的概念。它具有主觀性但是又不由你個人自由衡量。它的主觀性也決定了它無法很好地用客觀計量指標來衡量。
所以,對質量衡量標準的認識,必須通過頻繁的學術交流來了解,這既包括正式的學術交流(論文,會議),也包括非正式的聊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答案取決於你這輩子究竟是想只是混個畢業而已(不太需要),還是
可以拿個穩定教職(十分需要),還是
一鼓作氣混上教授(也許需要),還是努力搞上人才帽子(不一定需要),還是學科方向有所建樹(盡量不要),還是引領甚至開拓一個新的領域(千萬不要)。這種基本上都是外行問的問題。這種針對的應該是特指有能力攢大文章卻分成小文章來的現象吧。
實際上,像這種能夠玩弄規則於股掌之間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能發SCI誰發核心期刊?能發Cell誰發Neuron?
而且制定規則的人也不傻。誰光看篇數?現在一般的單位都要求IF總數+單篇IF達標。我們這裡剛回去的一個韓國人,在韓國是五年之內必須達到IF50,其中至少有一篇20以上的。像這樣的你靠SCI怎麼湊?
說實在的,趁著研一或者博一博二抓緊發夠畢業指標,是正確的…至於是不是水,看自己的水平吧。
餓著肚子談偉大理想可以,但不是談偉大理想就得餓著肚子…
先解決眼前問題是咱們這些容易對未來失控的人的正確做法。
但是吃飽了就選擇睡覺的話,永遠就在餓醒-胡亂吃點-睡覺里無限循環了…這樣說吧,我給自己的目標是EST,WR這級別的期刊,老闆心裡也默許這定位。、
但是,即使我的工作能做到這個級別,我相關的數據分析能力,寫作筆力,並不及我工作的意義。
那這些能力從哪來呢,從一篇篇低分期刊中磨練出來。
所以你問一些低質量的文章有何意義?
低質量的文章,就是你巨人的肩膀,站在他上面,你才有資格觸摸更高的天空。
看看恩里克 費米是怎麼做的 有誰自認為比費米更牛逼的? 裝什麼裝 有些人
科研工作者也要吃飯,憋個七八年出個大文章,中間誰給你飯吃。
先說重點,沒耐心看完就能走了:不應該!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回答都模模糊糊,唧唧歪歪,不正面回應題主問題。答案很明確,不應該,無論怎麼說已經明確意識到自己的科研完全沒有意義還去使勁湊文章是不應該的。 還原到具體情景,為什麼這麼多人做著不應該的事情。必然是這能帶來利益。利益來自於國家的主流考核制度,唯論文制度,這在基礎學科尤其明顯。學校沒有耐心等你有意義的研究,等你市場化,等你的大新聞,只希望論文數量節節攀登,增長不要停。那麼,年輕科研人員就只有不斷地發文章,甚至一個課題拆開發文章。還有一部分人瘋狂寫綜述(本人課題組就是綜述大組,懂的人都懂,好在研究文章也很多)。但是,現在的形勢是在變好的,論文的數量已經慢慢的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標了,現在開始提倡影響因子,引用次數為主導,這是好事,利國利民。那些說影響因子不靠譜的人,要不是完全不懂,要不就和叫囂著社會主義不好,資本主義也不好,但是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好的人一個樣子。如果題主是一個研究生,我想你也沒有什麼能力決定自己要不要灌水還是憋大招。如果是獨立科研人員,那其實還是被學校逼著走。所以最好的是兩手準備,一邊陸陸續續發一些文章,有多好發多好,灌水灌到NCS就不算灌水了。另一邊潛下心來做一些真正的科研,不著急,也不用擔心被逼著發,做到你覺得問題解決了,再去發,不晚。
看你怎麼衡量低質量了。
除非是完全重複的工作,否則,只要不是摻假的,都是有用的,只不過,如果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只做了一些明知道沒有太大意義的工作,的確是很令人羞愧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不但需要愛因斯坦這樣提出牛逼理論的大神,也同樣需要默默灌水填坑的無名PhD們,同時還需要刷試管、掃機房、抄文獻的學術民工。
唉,我感覺有點羞愧。
有趣的話題,為此專門寫篇專欄文章,也貼於此:
為理想而學術還是為現實?恐怕這個問題在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中都考量過。就像財務自由後,可以按照興趣選擇工作;而沒有之前呢,必須先考慮生存去擇業。說到底,這個辯證問題就是看個人在各個時期如何平衡好數量與質量。
本科生
連科研的門都沒摸著,缺乏基礎的科研鍛煉和指導,就像當初我本科時想調查國際文獻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閱讀英文文章更是頭大。所以這時期的學生,不是討論論文質量和數量的時候,而是該安心跟隨指導老師做點大學生科研訓練小項目,從頭到尾對科研有個基本認識,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比如如何查全、查好和能閱讀學術文獻),也算是很好的收穫了。至於論文,不要強求,有好的成果,發一篇會議論文,能做一個公開學術演講,獲得這份經歷就很棒了。當然,如果有大牛指導能帶上你發一篇期刊論文也是可能,不過很少有本科生能當上第一作者。在我看來,本科生,為了保研、出國、獲獎而發論文沒有錯,這種強烈的個人動力self-motivation對你衝破學習的舒適區而走向科研有直接促進作用。我本科時跟著指導老師在艱難中做科研,就是沖著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僅限於學習能力,並且希望出一點科研成果豐富自己,也爭取未來保研。最後上天眷顧,拿了大獎還獲得了發明專利和發表了會議論文,做了會議宣講。現在回想起來,這份經歷對科研的啟迪是最大的收穫,而不是那些量化的東西。
碩士生和博士生
跨進科研的大門,即使起初有著純真的科研夢想,朝著高質量的學術成果而去,但是卻面臨著畢業的巨大壓力而不得屈服。同時,課題組的實際情況也直接影響著學術的目標,導師如果不是朝著高質量的論文而去,那麼個人再怎麼努力,也難以逃出導師的掌控,畢竟做科研需要科研經費,而經費由導師掌握著。做高質量的論文需要時間,時間就是經費,如果導師不支持長時間做,高水平論文就不要想了。試問大家,有多少是「放養式指導」?以我的經驗來看,高水平論文除了需要好的創新點,更需要細緻、透徹的分析完善,需要不斷持續閱讀文獻和和前輩或同行討論,所以花費時間很大。我在帝國理工讀博期間,導師非常支持我去長時間透徹做項目,所以在強有力支持下,才有我在行業內頂級期刊論文的誕生基礎;同時我們博士畢業不需要SCI論文,自然沒有畢業的指標壓力。但是國內的朋友們,往往在論文指標上不得屈服,轉而去發表影響因子相對低或中等以下的SCI/SSCI期刊,爭取先保底畢業。因此從實際情況來說,從要求不太高的一般期刊入手,爭取滿足畢業要求後,再開始爭取發內容全、透徹分析的高水平論文,相對就比較合理。
青椒
有了學術的積累,起步自然比博士生們容易的多。但是卻又要面臨職稱和申請科研項目的壓力。不得不承受,現在大部分還是看數量而不是看質量。我曾經問浙大的一位年輕老師,怎麼看待數量和質量?得到的回答是質量評判很難有客觀標準,再加上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更是會出現走關係的不合理評判,還不如看影響因子和數量,讓管理層有一個客觀和可操控的管理模式。但是,由於年輕老師有自己的科研項目,有一定的掌控度,可以在保持數量的同時,每年發1篇左右的高水平論文,慢慢在滿足生存後,把重心轉向高水平論文,從而建立自己的學術標籤和聲譽。很多人抱著「量變引起質變」的想法,我是不太認同的。好的學術研究是一個在某個研究點上的突破,是在第一批次的同行中前進,如果你在後面幾個批次,你發的再多,也擠不到第一批次。國際上不會因為你發的多,就認可你的學術聲譽,反而會覺得你是paper machine,不值得尊重。所以,在實際情況中,還得兩條路走,一是為滿足指標保證數量;二是從課題申請開始就是沖著高水平研究而去,就很有希望在課題研究中誕生高水平論文。
教授
對於(副)教授們,我見識過太多不同的風格,有些轉行政做管理,有些搞公司做商業,有些朝著院士出發,而有些只滿足副教授,滿足考核業績即可,自然就沒有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動力。而對於那些有科研經費、有自由度、有學術追求的學者,還是追求質量高於數量。在國際上,我見過的好幾個同行,都是兢兢業業地做學術,文章數量緩慢增加,但是每一篇都是能引起高引。
保質保量是很難得事情,因為科研第一線的都是學生,而學生就面臨著畢業壓力,一個碩士三年,基本三年級上學期文章就應該出來了,不然就會很被動,而一般一年級剛進組,又要上課又要調研,所以真正搞科研的時間只有一年多,指望一年就做出重大突破,對很多學生是不現實的,而博士雖然時間長一些,但是畢業要求的文章數量也多,全都保質保量也是不可能的,而導師的論文就是指著這些碩士博士的論文。其實,最實在的做法就是先積累一定量,心裡有底了,再追求質。就我們課題組而言前幾年師兄師姐們發的論文水平基本在影響因子1-2,後來慢慢發的多了,開始在4-6上嘗試,現在基本能保持每年都會有4-6的文章,也在嘗試影響因子過10的期刊,去年和今年也出了像影響因子近20的文章,雖然影響因子不是完全評價一個期刊的標準,但是還是有一定參考度的。所以,這個其實也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比如給自己先定一個小目標,先發它一篇Nature
我認為正是有前期低層次文章的積累,後期才會更有可能寫出高層次文章。
怎麼定義低質量論文?或許你認為自己寫的高水平論文在大牛眼裡就是SHIT,而你灌水的文章在另一些人眼裡又是金子
對於我等渣渣,能出個文章就不錯了。而且,我自己覺得文章質量是很高的,呵呵呵
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核心點於我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排斥發表低質量論文?」
我排斥是因為一部分外界評價認為:應該功利地去發表一些論文,這樣不僅方便畢業也方便日後繼續深造或者謀得職位。
如果為了這樣的目的,那麼我是很討厭發表論文的,因為這樣發表出來的論在我看來就更像一種妥協的工具。
但是,發表低質量的論文如果實質是為了一種學術交流,一種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僅僅是為了一些功利的目的,那麼發表論文這件事,即使現在某些刊物可以低質量地發表一些文章,那麼於我純粹的目的而言是有意義的,因為說不定這個高質量的定義只是自我要求過高呢?發出去了才知道自己標準是不是過高,況且所謂我討厭的功利性目的的實質真的是功利的嗎?高校對於產出文獻的實質追求我想還是為了push研究者進行交流吧,只不過在執行過程中被工具化了,如果追求其實質,也還是與我自己的想法相符合。
所以,如果認真思考這件事的本質的話,論文是可以發的,關鍵是發論文對你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這就是個數量與質量的辯證問題了。從實際的角度講,這是一個僧多粥少的時代,找教職評職稱申基金,審核指標看的就是發表的論文在頂級會議或期刊上的數量。沒有誰會認真去讀論文看質量到底怎麼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可能年輕人需要多灌水來占坑,大佬們有錢有閑想點深刻問題?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就是科研民工罷了,按照現有研究範式,寫八股一樣在頂會灌水,無非是同一把鎚子換個釘子或者同一個釘子換把鎚子,在思想上或方法論上沒有什麼突破。
不過低質量只要不造假,還是有存在意義的,不論是支持已有觀點還是把知識的邊界往某個方向推那麼一丟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