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老子悟道的時候是何種心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第二個問題,老子追求的是絕對的理性嗎?


老子在史書上記載的並不多,故而只能多從《道德經》中一窺其人。

《道德經》這部經典,建議大家的閱讀方式,是把八十一章放在手機上,比如睡覺之前,打開手機,翻出《道德經》,看那麼一兩章,閉上眼睛琢磨琢磨,其章節短而且很精鍊,很適合發散性的去思考,還不像故事類的歷史類的讀物費腦子。這樣,既有助於開發智力,又有助於睡眠。

《道德經》的內容從來不脫離現實,並且與現實生活是相互印證的。

比如,知乎上現在有live,由某一行的精英為大家講解一些專業上的,或者生活上的經驗。我們感興趣了,可以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了解到我們平時很難了解的一些東西。這是什麼?《道德經》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懂的人可以作為不懂的人的老師,不懂的人可以資養懂的人獲取知識。後面又引申了一下: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你不懂還不知道學習,不知道向懂的人學習(不貴其師),你雖然懂了,但不能把你懂得的的轉化為生產力(不愛其資),看上去很聰明,但實則還是陷入了迷惑。(雖智大迷

再引申一下,你自行車壞了,花點錢找個修自行車的師傅幫你修修。

在這個過程里,擅長修自行車的師父運用你不擅長的修自行車技術幫你修好了自行車同時也掙到了錢解決了生活問題,你花了一些錢請擅長修自行車的師傅幫你修好了你不擅長修的自行車解決了自行車壞掉的問題。如果你不想花錢自己又不會修自行車那麼你的自行車就不會修好你就解決不了自行車壞掉的問題,如果修自行車的師傅有修自行車的技術但是不用這個技術幫別人修自行車那麼他也賺不到錢,有可能也解決不了生活的問題。這兩種人,都不是明智的。

這不還是《道德經》所說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嗎?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在生活中工作中幾乎無處不體現著《道德經》的智慧,博大。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老子悟道的時候是何種心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老子悟道」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只是濃縮成一個點而已。然而,對老子來講,卻是一個過程。有可能是消極的,也有可能是積極地。簡而言之,就是平常心。這個平常心不是不動,也是在不斷地動,就像我們開車一樣,我們開車怎樣才能開出直線呢?不是握住方向盤,而是左一下,右一下,不斷的調整方向,這樣才能保持直線。

這就說到《道德經》的成書過程,不妨把它看成一本格言集,我們的老子今天感悟到了一些東西,記了下來,明天又看到了一些東西記錄了下來。這跟我們平時記錄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平時寫日記做文章是站在個體的角度,以老子的高度,佔位,已經站在了「道」的高度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用心的話,你會發現一個現象,《道德經》所講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第二個問題,老子追求的是絕對的理性嗎?

一句話就可以說明,《道德經》是老子作為一個個體對天地自然的一種感悟,老子所感悟的就是自然,你的行走坐卧都是自然,你能分清哪個是理性哪個是感性嗎?


謝邀 @hk-chang

第一個問題。

語言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定思考的範圍。為何不是「積極」,就是「消極」,為何不是「無極」?「消極」,如果把這個詞現代意義的貶義過濾掉,是個很妙的詞。「消長」、「消減」、「消失」,「極致」、「北極」、「南極」、「太極」、「極端」,用這幾個詞,好好體會下」消極「還是很妙的。「積極」這個詞也是,把現代意義上的褒義過濾掉,也非常妙啊。感情色彩濃的語言,需要仔細想一想,打破一下語言對思維的束縛。非正即反,是種思維模型,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還是要將其當做一種思維工具,而且不是唯一的思維工具。

道家的思維,「玄之又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化其道」。道家先人的學問不能用現代意義上的「積極」和「消極」這兩個詞來概括。

整個華夏文化精神的一個核心是「生生不息」,《易》裡面講」否極泰來「,感覺上易經無壞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華夏文化不同於其他文化的一個地方,重生,務實,不許諾死後。道家作為華夏精神的體現,重生,衛生,務實,治天下如治身,治身如治天下,這些思想本身具有很好的實踐價值。《道德經》治國、軍事、養生、謀略,用世的各方面都有涉及,而且立論很高,實踐方法簡單易行。《道德經》里多有帝王術,與大眾思維具有很大不同,大眾不理解也比較正常,一般而言,大多數普通人只在自己的思維框架下思維,因此也很難向上流動。「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家的思想,需要在勤而行之中體會學習,不是簡單地靠「悟」就可以。下士很多,不能勤而行之,又不夠理解,因對道家實踐方法(如無為等)的缺乏實踐,而產生誤解,草率、懶惰、無知地扣個「消極」的帽子。

中國近現代以來,國家落後。文化不自信,在人文社科領域,矯枉過正。尤其自民國以來,種種原因,打掉了儒家,一些學者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研究又不夠深入,或者帶著偏見,(畢竟研究的方法、著眼點、尺度標準、思維方式、用語都偏向西方)評價不夠高。這有時代的局限性,學習時可能需要謹慎一些,盡量避免吧。

第二個問題。

我不知道題主對絕對理性是怎麼定義的。怎麼知道我說的理性,是你說的理性?我說的感性,不是你說的理性?如果,跟一個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屬於理性。跟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不講道理,屬於感性還是理性,屬於相對理性還是絕對理性?

就情感而言,道家非常講道理。韓非雖然是荀子弟子,《韓非子》里有《解老》、《喻老》兩篇,整個法家思想,更貼近道家,漢初的黃老刑名,也可以在實際運用中體現這一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用《陰符經》可能更好理解,「天之無恩而大恩生,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如果還不好理解,可以借荀子的話來理解,」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道家的理性,非常動人,是拋開感性和理性思維束縛之後的結果。不仁,也不不仁,而是兩忘而化其道,玄之又玄。老子具有豐富的辯證法,變化和運動思想,」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用仁而達致仁,用不仁達致不仁,還是用不仁達致仁?老子不是僵化的思維。就我的感覺上,老子能夠做到絕對理性,不需要去追求這個。

就這兩個問題而言,問題太大,涵蓋的範圍過廣,但是落腳點(積極、消極、絕對理性、非絕對理性)卻很小。兩個問題的發問,偏向於選擇式,或者誘導式,答案在問題中給出,讓答者在其中做選擇。這兩個問題試圖去將老子的思想進行概括、歸類,但是這樣的概括和歸類是有前提的,就是劃定的界限要足夠清晰,標準要能足夠去衡量所要概括歸類的事物。

概括,是語言和學習中使用的方法。如果經過深思熟慮、深刻理解,進行概括,本人會知道自己對一件事物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對這些概括所能涵蓋的範圍會比較了解。好的概括如《論六家要旨》、《莊子·天下》。後人在沒有對前人的充分理解的基礎時,對這些概括的把握,大概會有偏差,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概括,會失真的比較嚴重,如將「消極」這個標籤封給道家。或者,概括並非出自去理解一件事物的目的,而是出自對一件事物的批判或者抬高,這部分人在行使概括時目的並不純粹。一般,如果為了學習思想的目的,不要急著去預設立場、概括、分類,慢慢來可能會比較好。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談不上。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對老子這樣的道家高人來說。超脫的人不會去辨別俗間的是非,我們說的分別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粒沙,完全引不起他們的注意。只有俗人才會膠膠擾擾的去忙著分辨,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這是美的,那是丑的等等。在他們看來,分辨就會惹起紛爭,所以要師法地,師法天,師法道。用我們的現代的是非觀念去看他們,一定會看出扭曲的道家,然而,自己走入歧途卻不自知,這樣的人才是愚蠢的人。


第一個問題,老子悟道的時候是何種心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我不太明白什麼心境是積極的,什麼是消極的。但老子的心境顯然是面對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試圖給出一種他認為正確的思考,解釋世界的本源。你說這種認真而冷靜的思考算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求真的。

第二個問題,老子追求的是絕對的理性嗎?

這個我也不太明白,什麼是「絕對的理性」?你的意思是老子追求的是不是不摻雜任何情感的?只是純粹的理性的境界?那我覺得不是。


我連自己會想什麼都不知道,怎麼知道別人是何感受?

我連他的書都看不懂,又怎麼知道他的感受,我又不是老子。還看到那麼多長篇大論,那個又不是揣測?

這麼個高人,又是數千年前的,鬼知道他當時是什麼狀態!第一次提問呀,這樣的問題也問?


現在學術界基本達成共識,,孔子拜訪過的周朝皇室圖書管理員——老耳,和《老子》一書作者——李耳,不是一個人。題主最好補充一下到底問的是誰。

題主想問的應該是《老子》一書中的思想,因為問的簡單,所以就簡單回答一下好了。

先說結論,題主的問題太幼稚了?(ˉ﹃ˉ?),因為《老子》一書體大思精,實在不是簡單的積極還是消極,理性還是感性可以說清楚的。

1.積極還是消極? 積極也消極

為什麼說積極?因為《老子》是道家中最想改造世界的。(楊朱的學說太少,暫時不考慮)

何以見得?孔子死後,戰國時代更加血腥殘暴,兵荒馬亂的年代,隱者的思想全部都是:這個世界沒救了,我要去山林隱居。但是《老子》怎麼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者

柔弱勝剛強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

滿滿的都是改造世界的願望,非常明顯吧?從改造世界的慾望來說,大概可以說是積極吧。

消極何來?

所有人都會有其時代的局限性,《老子》當然不能例外。《老子》對剝削的認識是非常深刻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所以《老子》對美麗新世界的構想是什麽樣子的呢?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我個人猜測,《老子》出於對階級的剝削,已經失望至極,所以想把世界改造成「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沒看到現在科技的發展,否認歷史的進步,這點來說,無疑是非常消極的。

2.極端理性?

先看理性,哲學毫無疑問是最需要理性的學科,所以用理性來思考是暫無爭議的。(感性難以言明,請慢慢體會)

極端?…………

《老子》一書,不是處處都反駁極端的存在嗎?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幣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

……

幾乎每章都是對「極端」的質疑…,也正是黑格爾的思想,所有的事物都會過「正」「反」「合」的階段,只有本身含有另一個極端的因子,事物才能長存,不然就會毀滅。所以「極端」是不存在的。

最後,沒有太答題,把問題批判了一番,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十分慚愧。


以我悟道的過程推測,老子悟道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花開花謝,日出日落。老子也是人嘛,認知總歸是需要吸收、沉澱、領悟這個過程。心境的提升應該屬於潛意識層面,你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你偶爾反省自己的時候,感覺和幾年前的自己不一樣有進步有變化了。

個人認為老子不是絕對理性的人,否則很難感悟大道。


觀其行,聽其言才能有了解。光看其書,不觀其所為。多不見真義。

老子本人除了道德經,其言行多不可考。所以很難推測。這也是很多聖人思想的難點,歷史大久遠,後人又多有附會。包括孔子,莊子。

但是聖人本身又大同小異,所以可以從

最近的一位聖人王陽明先生那裡看到,悟道的心境首先就沒什麼積極消極,觀先生一生所為不過是實事求是。也沒有絕對理性。實話說知行合一我也不明白,能體會到的就是實事求是四個字了。可是基本做不到,太難!


第一個問題:平常心,不屬消極也不屬於積極。平常心是道

第二個問題:用王陽明的話回復你 心即理 這個理你不能胡亂理解 可參考 即心即佛


道生一,一生二,積極和消極屬於二的範疇,絕對和相對也是二的範疇,離道還有距離。


老子當時已經放下一切,見諸相非相了。


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吧

【老子追求的是絕對的理性嗎?】

老子是在理性的非理性狀態下追求非理性的理性


那個時候「悟」這種思維方式還沒從印度傳入中國,應該是用象形推演的方法。

人們在深度思考問題時是脫離語言的,會採用一系列的暗喻和象徵的方法來進行發散,然後用邏輯和歸納來規範。

「悟」這種方法就是個大坑,讓人進入愚昧的黑暗還自鳴得意。

現代的方法是首先要清楚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正確規律,然後反覆訓練,形成在真理中的自由思考狀態。


不是老子,不知道


既非積極也非消極。道是破對待,「沖氣以為和」。在老子看來,積極和消極沒有太大差別。「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幾何」。積極和消極是對待的一種,是入道前才有的劃分。

同樣,理性和感性是相對的,也是對待的一種。道的境界同樣超越了理性和感性。


1、私以為老子的悟道是一個過程而非突然之間的頓悟。

2、心境應是非常平靜柔和的,上善若水。

3、老子追求的是極致的智慧,大智慧,而非僅僅理性。根據有些古書的記載,老子也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該感性的時候也很感性。


撥開雲霧,無所謂消極積極,無所謂理性不理性。浩然天地,不以人之意志為轉移。


1.老子不知道,老子知道

2.老子不是,老子可能是


推薦閱讀:

正念女權 | 女權的終極目的是解放男性
邊讀邊做:《當下的力量》
冥想瑜伽能練出神通嗎?
如何覺察自己的念頭?
冥想真的能使人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卻精力充沛嗎?

TAG:哲學 | | 意識 | 注意力 | 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