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會消亡么?能不能有大神談談自己對報紙消亡論的看法?


不會徹底消亡,但是會小眾化。就如同廣播一樣。


瀉藥,回答這個問題真是讓我覺得誠惶誠恐。作為當初沒有能力進入報社、電視台等傳統媒體的新聞畢業僧,雖然現在混跡於新媒體領域,但仍然會時不時的冒出一股自卑感呢。

要回答報紙會不會消亡,先來看幾個關於報紙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會有報紙消亡論的論調?報紙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麼?

紙媒的讀者量、影響力大不如前,這是不爭的事實;倒閉的紙媒一家接著一家,然而驚呼之後,又似乎覺得理所當然,只能唏噓而已,報紙似乎到了要靠強制訂閱才能維持生計的時候。

那麼報紙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曾經擠破頭都進不去的紙媒,現在卻被紛紛跳槽?原因都是我們能看到的:互聯網的衝擊、新媒體的興起、閱讀習慣的改變...

如果單從報紙本身來說,原因可以歸納為這三個。

讀者群的不斷流失。現在說到讀報紙的人,除了想到除了黨政機關喝著香茗翻著報紙的人,就是小商鋪的老大爺。而年輕人更習慣於在網頁、移動端獲取新聞,報紙的讀者在不斷萎縮。遊戲、社交媒體、明星文化也都在和報紙爭奪著注意力。

報紙商業模式的經營危機。報紙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廣告額和發行量。而隨著讀者群的流失,以及新的廣告形式的出現,報紙廣告收入也隨之不斷下滑。為減免虧損,能做的就是成本削減,犧牲掉新聞采編的力量。一份報紙中廣告的分量越來越多,不僅不能止損,反而會失掉一些忠實用戶。再者,新聞聚合類網站,搜索引擎,博客以及社交媒體,導致內容生產和複製的便利,進一步推動了報紙訂閱和廣告的下降。而這反過來,又使得即使最嚴肅的報紙也只能生產少量的原創內容,形成惡性循環。

報紙的成本結構完全不具備合理性。出產一份報紙是昂貴的。數據顯示,美國報紙平均下來,管理成本佔14%,紙張16%,印刷20%,發行9%,廣告開 銷14%,最後留給內容生產的只有27%。由此可以看到,近一半的報紙運營費用被用在物理生產過程中,而不是編採活動上。由此,當讀者越來越多地在網上獲取新聞,印刷出來的報紙註定會變得較為昂貴,成為一種奢侈品。

第二個問題:

報紙還有存在的價值嗎?或者說報紙還有哪些殘存的價值?

1.作為政府宣傳工具和黨的喉舌。

報紙是以紙為載體傳播新聞、時事評論的大眾傳播媒介。學新聞時老是特彆強調了新聞價值的五要素:時效性、接近性、顯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但是所有這些之前,都要有一個「黨性」,廣播、報紙、電視等這些媒體,沒有哪個比報紙更能顯示「黨性了」,這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民國新聞史。

國內的幾家大報,《人民日報》、《解放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作為政府的宣傳工具和黨的喉舌的作用尤為突出,看看《人民日報》有時候冒著引起眾怒而發表的具有強烈傾向性引導性的報道就可以了解。

2.調查性報道等嚴肅新聞的閱讀入口。

在4月10號結束的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名單中,同往年一樣,紙媒包攬了大部分獎項。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每日新聞》等,而大部分獲獎的新聞,都是關於戰爭、選舉、公共服務、權利濫用等重大議題的調查性報道。

調查性報道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這和目前互聯網求新求快的價值走向有點背道而馳。所以當有社會重大議題出現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優先選擇紙媒的聲音。

3.報紙內容的均衡性和整體性

一份報紙一般涵蓋了要聞、評論、財經、體育、娛樂、軍事、生活等板塊,從內容上來說較為均衡。而且報紙版面有限,選題策劃,發哪些新聞,不發哪些新聞,放在版面的右上角還是右下角,標題用多大字型大小,都非常考驗一個主編的能力。(只可惜小編這個詞把編輯帶溝里去了)

對比一下當前很火的《今日頭條》,會跟你的興趣偏好推薦一些信息內容,如果你看了兩篇娛樂性的文章,那麼接下來你能在這裡看到的都是明星娛樂八卦。這些信息的充斥會掩蓋掉其他的聲音,長期這樣偏食下去會營養不良,而報紙要營養均衡的多。

第三個問題

為什麼是報紙?而不是廣播、電視?

1.報紙的發展歷史

遠的就不說唐代的邸報了,報紙在中國真正興起是近代鴉片戰爭之後的時事。先是外國人在中國人辦報,接著中國的一批先進報人開始了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辦報熱潮,當時報紙的主要作用是政治輿論工具,政治活動也一般是從創辦報刊開始。康有為宣傳政治主張辦了《強學報》、《時務報》;孫中山辛亥革命時期,創辦了近一百二十種報刊;國共之爭是有《新華時報》、《大公報》;建國後,報紙主要以公營黨報為主,《人民日報》成了國內最大的報紙,但依然有《光明日報》總編輯儲安平敢發表的「黨天下」言論(儲安平後被打成右派,自殺身亡)。

報紙從發展之初到現在,娛樂、體育、生活等信息大大豐富了報紙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政治輿論工具的屬性一直沒變過。

2.報紙的特性

報紙是一種印刷媒介,在我們的認知思維中,空口無憑,「白紙黑字」更有信任感。報紙的這種表現形式,能帶來一種無形中的權威和信任。而且報紙作為紙質資料,還有一種價值是保存在檔案室 、閱覽室,作為歷史資料。

而廣播以聲音為載體,多了一些感性,並且依時間線性傳播,轉瞬即逝,保存性差。電視呢試聽兼備,更容易淪為娛樂陣地。《娛樂至死》這本書就是尼爾波茲曼對電視時代的憂慮,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的成了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第四個問題

既然如此,報紙就不會消亡了嗎?

並不是!

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提出一個概念:媒介即人的延伸。


起碼,只要黨政機關存在,報紙就會在。


個人認為不會消亡

新媒體的出現的確給報紙帶來了一定的衝擊,打破了報刊對新聞的壟斷局面,且新媒體發布新聞更為及時,同時隨著青年人群對新媒體的喜愛,部分廣告商已經開始訴求在新媒體上發布廣告,目前《上海商報》已經公開宣布停刊,湖南的一家報紙也因人才流失,財務問題宣布停刊

但新媒體的出現並不會使報紙走向消亡,新媒體的出現給報紙帶來挑戰,促進報紙不再只做淺層性新聞,更重視新聞的深度挖掘;同時促進媒介融合之路,傳統媒體開始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全媒體編輯部試驗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


我在中學的時候,很喜歡看報紙雜誌,體壇周報、青年文摘、故事會等,零用錢都花在上面了。現在我喜歡用電子設備來看電子版的報刊,談談一些看法。

報紙想要應對網路時代的衝擊,就要揚長避短。印刷、發行這些都是當下報紙媒體的短板,應該往網路方面靠攏。報紙的及時性在網路新聞媒體的襯托下,也顯得不夠。

現在很多報紙都發行了電子版,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但是缺點也有,電子版多是PDF,基本就是紙版的掃描,在電子設備上面看,還要點擊放大。

我認為,報紙向網路靠攏,首先應該發揮自身對某類信息的專業性、並進行歸類。如體育、女性、科技、學習、文學等等方面,報刊肯定專業得多。比如喜歡文學的人,相對於打開手機APP,系統推薦的一大堆相關文章,雜七雜八的,還要自己挑選合適的文章,還不如讓比較專業的報社編輯做一組專題性比較強的。

其次,對於新聞媒體來說,如政治、經濟、體育等,就不要和網路媒體比時效了,應該發揮自身從業人員的長處,往深度評論這個方向發展。及時性只能讓讀者了解某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一些深層的東西,不可能一下子寫得出來,這一點是有延時性的,報紙在這方面不會落後太多。

第三就是載體了。網路版的報刊應該採用更加適合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的閱讀,原版紙刊掃描成的PDF肯定不適合小屏幕的移動設備。可以改用EPUB、MOBI等文檔格式,內容高效簡練更好。


以後報紙,濃縮一張,版面全附上二維碼,掃過看詳情~~~


有共產黨的支撐大概不會消亡吧。

單位每年訂報紙都是分指標,上面給單位指標,單位給下面指標。強制性的,必須完成的。

然而,報紙送來,大多的下場是放很久後被收廢品的買走。


曾經在一本新媒體書上看到說: 報紙有收藏價值,而也正因為它的收藏價值,表明它是會消亡的

語塞

我覺得,報紙上面的文字新聞絕大多數都是很嚴謹的,這更加利於國人的文化素養,更利於營造更好的文化氛圍,但國人大多不願意選擇報紙。


公共選修課論文~說來真要消亡的時候我們應該都老的入土了

報紙會消亡嗎?

百度百科說:「報紙newspaper(s)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所以各大報社集團網站如環球時報、南方周末網站暫且不談,只論紙質媒介。

支持報紙繼續存在的無非以下幾點:

1.紙質媒介閱讀體驗好。

這個「體驗」說起來比較玄學,但感覺上確實存在。但這種體驗更多的體現在一些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上而不是報紙。一方面電子媒介可以通過排版等方式改善用戶體驗,一方面電子閱讀器如kindle等也在努力提升電子閱讀體驗。

2.強制訂報的存在。

絕大多數機關都有規定各部門訂閱黨政機關報的指標,維持著報紙的銷量。但這銷量往往還沒轉化成閱讀量就只價值幾毛一斤了,何以為繼?

3.廣播電台並沒有因電視網路的衝擊而消亡。

但是如今電台收聽更多來源於車載電台,司機們在目力不能分散的情況下需要一些東西來填充自己,電視做不到,電台能做到。那麼電子媒介做不到而報紙能做到的是什麼呢?(PS現在智能機基本都有電台功能)

4.傳統報紙推出自己的手機微端和RSS訂閱,最快速度發布消息(大部分消息來自通訊社),紙媒在第二天對有價值的新聞進行深度報道或解析。而視頻、讀者互動等功能也被有機的結合進去了。但是在這種模式中,不覺得紙媒很雞肋嗎?

而報紙的劣勢顯而易見:

1.網路傳播的成本比較低,紙質的傳播成本比較高。

運營一個網站,甚至微博、微信公眾號,傳播力就可以遠勝一家傳統報紙,而前者多數免費,後者需要一整套配套服務成本。

2.報紙的時效性已然不能滿足大眾對信息更新速度的需求。

即使最快的日報,今天截稿印刷時的消息,也只能明天再發,且不論周刊月刊。

3.紙介媒體不利於和讀者互動。大量的互動還在通過電話、簡訊甚至郵寄問卷方式低效的進行。而且一旦出現錯誤,只能第二天發新報紙更正或者通過其他途徑。

4.紙介媒體不利於進行數據化分析,無法實現個性化訂閱和推送(如《知乎日報》)

5.紙介媒體檢索信息較困難。經常想找個新聞搬出一大摞然後......打開手機一點直達~我要的現在就要。

6.市場經濟時代,如果紙張已經成為負擔而不是獲利憑藉時,媒體就會自己停止報紙產出。新媒體的出現給報紙帶來挑戰,促進報紙不再只做淺層性新聞,更重視新聞的深度挖掘;同時促進媒介融合之路,傳統媒體開始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各種報業集團都走上了電子化道路。

7.電子媒體形式豐富多樣

報紙只有文字圖片。電子媒體呢?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甚至互動遊戲,還可以用各種相關鏈接豐富自己,不拘泥於篇幅。

8.人才流失帶來的新聞質量下降

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的衝擊是毋庸置疑的。新媒體的低傳播成本和更強的傳播力必然吸引更多新聞工作者的加入。當傳統媒體連專業的內容提供者都沒有的時候,那才是末日。

繩結記事消失了,洞穴壁畫成了文物,竹簡絹綢也進了博物館,唯有紙張存活到現在。

未來報紙若沒有消亡,必將是這樣的:

社會科技發展迅速,人們不再面對死亡,也不會對生活感到厭倦,那些基本全靠報紙生活的老人一直存在而不考慮使用更好用的新媒體。而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中,物資豐富,人是自覺自愿進行展現自身生命價值的行為進行,報紙不以盈利為目的,市場經濟的鐵則不再適用於它,所以也能一直存活。


報紙的時效性已然不能滿足大眾對信息更新速度的需求,但速度快意味著準確度沒有那麼高(當然啦,搶新聞嘛,講究一個先發制人,誰會在意那麼多準確度)。

某社董事長曾說報紙五年內會消亡,期刊十年內消亡,紙質圖書二十年內消亡。

如今看來,不以為然。

新聞總是要有人做,過兩年網上的新聞都要付費看了也不一定,更何況,中國特色,這種可以代表官方發聲的紙媒,最多消,不會亡。

樓上有說廣播小眾化的,其實不然,現在廣播可比報紙掙錢多了,有幾個開車的不聽廣播?


跟某些人吹噓的電子書必將取代紙質書一個德行。


當20世紀末數字網路作為一種新媒介越來越被熟悉後,「報刊要完了」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紙質報刊儼然已成為被丟棄的一方。

在國外,如《西雅圖郵訊報》(147年歷史)、《Ann Arbor新聞報》(175年歷史)、《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02年歷史)等一批百年報紙停止發行印刷版,在國內,《上海商報》已經公開宣布停刊,湖南的一家報紙也因人才流失,財務問題宣布停刊情況也十分相似,報紙產業發展的乏力,似乎已經足夠讓人相信不久的將來,紙質報刊將漸漸消亡。

對於報刊來說,新聞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在互聯網面前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移動終端面前,紙質報刊遞送時間長、時效性差的弱點被進一步放大。當下,人們獲知一些熱點新聞大部分都是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紙質報刊需要花錢訂閱而通過網路閱讀一般是不花錢的,即使是互聯網上的一些電子刊物需要花錢購買或訂閱,也因為成本的問題要比紙質刊物便宜上不少。

報刊自身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的現象,沒有牢牢吸引讀者的特色。出現一個新聞熱點就一哄而上,想要分一杯羹,出現了大量淺層性新聞,對網路傳播新聞無法形成優勢。還有不便搜索、不便閱讀、不環保等也是紙質報刊受到指責的原因。

面對互聯網存在傳播速度上的優勢,報紙不應再只做淺層性新聞,更重視新聞的深度挖掘,紙刊之做,應是精粹信息的提煉與加工,應是對新聞熱點背景的關注。

對於同質化現象,誰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便能在互聯網的衝擊下站穩腳跟。紙質報刊應該發揮自身對某類信息的專業性、並進行歸類,讓自身精品化。如體育、女性、科技、學習、文學等等方面,報刊肯定專業得多。一向賣得挺火,專為年輕人和時尚人士服務的《精品購物指南》,就因內容做得專業,雖然紙質刊物呈沒落之勢,但它的發展至今仍舊勢頭不減。

同時,紙質報刊發展的環境也並不是全是不利的。當下人們經濟生活水平提升,人們更有經濟能力去支付紙質報刊價格,隨著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辨識能力也不斷提升,報紙上面的文字新聞相較於網上傳播的絕大多數都是很嚴謹的,因此人們也會更樂於為此買單。

關於紙質報刊消亡的言論並不是近幾年出現的,在報紙期刊的四百多年發展史中,先後經歷了無線電的出現、電視媒介的出現,每種新媒介出現後,都曾引起人們的驚呼「報紙期刊(雜誌)要完了」,然而事實證明紙質報刊刊仍然在持續發展。

報刊不會消亡,大部分報刊會消失。


最後發展到每天幾乎沒什麼大廣告,有效發行撐死幾萬份,記者編輯工資還沒快遞員高。到這地步和消亡有什麼區別?


不會

現在好多電子報紙

我在想以後物極必反會不會看好新聞也要收費


誰知道呢


推薦閱讀:

理論上最多只要經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到任何人,怎麼理解?能否舉例?
「師兄幫幫忙」這個網站前景如何?
如何一句話證明你是秦始皇?
理性討論,為什麼有的人很少甚至不發動態在網路上?

TAG:社交網路 | 社會現象 | 營銷模式 | 新聞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