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過程中你有哪些忽然開悟的經歷?
我是有的,一次對市場本質,一次對止損,真的有忽然開竅的感覺,我覺得量變終究會導致質變,而質變的那一瞬間真的有開悟的感受。你呢?
感謝小馬邀請,必須答一下。
其實在我身上發生過一次,但是我不知道算不算開悟。那感覺是一種精神+生理的共振,以思維理順為先導,然後引起神奇的通體暢快,總之我最直觀的感覺反而是生理上的。(天啊,聽起來感覺我像個神經病)
當時所理解的東西,真的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又很難真的理解的「大道理」:追求至簡。
在此之前,每次看約翰墨菲總在強調力求簡單這件事,我都很不以為然。倒不是覺得他說的不對,只是覺得這種東西誰都明白,十足的廢話。後來有一段時間,交易做的很差,操作一直有問題,心態上也是又急又慌,對盤面的認識完全進入一種無頭蒼蠅的狀態,很是沮喪。反覆惡性循環了兩個星期,直到有一天我收盤去洗臉,忽然就領會了「簡單」,那種感覺就像是本來平躺在沙灘上,整個人被沙子淹沒,然後猛地站起來之後,所有的沙子、惆悵和盲目都順著重力流走了。
我相信這種體驗並不是什麼憑空冒出來的東西,而是實踐上的經驗積累和認知上的反覆架構而產生「質變」。它是把你本來就懷有的東西,以新的姿態呈現給你,梳理給你。我一直相信知識產生於聯繫,而「開悟」應該類似於這樣的一座橋,把你原本遺落在角落的認識和經驗嫁接在一起,打通任督二脈。
所以我現在很理解為什麼很多交易和投資的高手總在說些看似「廢話」的東西。你覺得懂了的東西很多時候你並沒有懂,你覺得「然而沒有什麼卵用」的東西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刷新你的腦瓜。所以我覺得,大量的吸收文本知識,大量的積累實戰的經驗重要之極,他是你交易這座摩天大樓的磚瓦。不要苦於沒有「開悟」,踏踏實實積累原始材料,聯繫自然會出現。有的。在過去一年在美股和A股里投資里得到出來的經驗,就是:
「非職業選手中,自建的股票組合「Portfolio」幾乎不可能跑過大盤指數。所以遠離個股,請買大盤指數。」
自己2014年3月套現了一點Facebook的股票,用來交稅和進行分散化投資。當時一來我去參加了公司的資產管理和投資的培訓,二來也對金融和股票市場感興趣,覺得差不多翅膀硬了可以出去「操盤」一下。(結果發現是被大盤操了。。。)
為什麼要開始染指金融呢?我一直覺得金融和計算機不分家,本質上都是數學特別是概率論和統計學(Stats)。而之前一直是搞數學競賽和計算機競賽的,所以應該不會差(天真)。
於是興沖沖地入市了,去 Scottrade 和 Schwab 都開了戶,進軍美股市場。當時朋友圈裡還牛氣沖沖地發布:覃超金融巨鱷正式進軍美股市場!(‵▽′)ψ
一口氣看完旁邊投資大牛都推薦的《Random walk down the wall street》,似懂非懂裡面的一些理論,但是最後幾頁的指導總結很直接:「非職業選手,只建議買SP500,和世界股市總指數,還有債市指數,按照適合你風險承受能力的比例來分配購買額度。」
我和你們今天看答案的各位差不多,當然不信邪!心想自己去研究了一下美股熱門公司和中概公司裡面的財報,市值,市盈率等等信息,肯定能跑過大盤。還自欺欺人地勸說自己是要練習自己操盤的心態和對個股的判斷能力。
然後入手購買了 ATHM,YY,Ctrip,特斯拉,完美世界等後續一批股票。天天就開始惦記股市,每天都要看看盤。有時有漲,有時有跌。當時還興沖沖地跑去奧馬哈參加巴菲特的股東大會,宣稱自己要尊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持股都要超過一年或者三年云云 -_-。2014年6月來了一波大跌,後來9月又是一波大動蕩,我明顯感覺人性弱點在股市的波動中暴露出來了:「漲得時候,貪婪,捨不得收穫價值;而跌的時候心態失衡,扛不住損失。經常會在高點買入低點賣出。」 再後來直接淪為高頻交易者,經常一周操作數次,甚至還上margin(加槓桿借錢),也偶爾去做空一些股票。總之個人覺得有虧有賺,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然並卵)
我現在還保存一些當年關注的股票照片:
漲得時候,心情好,天天看,時時看,覺得自己是巴菲超了!跌的時候,沒精打采,也無心干工作上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股票綜合症?後來這樣過了整整一年,到了今年3月的時候,心想要不然算一下自己的盈利率吧。反反覆復把一年前的本金,和現在的股票價值一除,得出年化收益為7%。其中手續費和槓桿費花費了3000多刀,消去了我的將近2個點。去年SP500的年增長率為11%。也就是說我辛辛苦苦一年來(看各種資料,花各種精力和時間來盯盤)還不如大盤指數來得給力。(其實人家SP500本來就是專業機構精心選取的500隻股票,肯定比我選的那幾個破股好。)
冷靜下來後,把小散股在價格較高的時候全部賣掉,然後轉入SP500和幾個大的藍籌(比如騰訊),之後不再每天關心大盤,把精力花在創業和寫書上,股票反而有增無減。國內的A股也吸取同樣的教訓,只買股票基金和滬深300。
最近看到i美股的老大 @梁劍 發的一段話,很是同意:投資是反人性的,漲得時候要忍痛割愛賣;跌的時候又要克服恐懼買入。很難。
所以,開悟的道理就是 遠離個股,按照比例分散到大盤指數和多類型的資產。在國內,建議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把存款分散到 餘額包,定投的理財計劃 和 股票/混合基金 中;在國外,則分散到 SP500,全球股指,美國國債指數 中。
不信的話,你也把你們自選股票組合的三個月,半年和一年的表現算一下?和滬深300或者SP500比較一下? 不要天天忙著看盤盯盤做買賣操作,而忘記了停下來思考和總結。所謂的勤奮(盯盤+頻繁買賣),都是一些無謂的 pseudo work!還是雷軍的那句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自己戰略上的懶惰。
感謝小馬哥邀請。開悟似乎有點「大」了,不知道自己的感受算不算當上這麼高大的層次,不過確實有很多感悟吧。因為太多了,也不能說是那一次導致了進步,正如你在題目里說的,是積累的過程,最終質變的。
比如說預測和無常。預測是人的天性,希望知道未來,過濾傷害,只享受幸福、收益、快樂。接觸佛學以後,知道無常是佛陀的核心教誨。細想之下,真的沒錯,一切都是和合而成,一切成交都是多空交織,反饋再反饋的結果。是不可能被預測到的。無常是無法被克服的,那麼克服他的唯一辦法是放棄克服的慾望,轉而接受。交易也是如此,根本路徑不是預測,而是甘心放棄預測,去除主觀判斷,做到無我無執。
在科普讀物上看到量子物理學的簡介,說到海德堡測不準,說到粒子在被觀測之前,是不確定的,而觀測之後,是唯一確定的。價格也是如此,價格在時間點凝固住之前,是不確定的,而該時間點凝固,表現為該跟K線走完,是唯一確定,不可更改的。人們總是事後諸葛亮,一切都能給出合理解釋,而事前不行,甚至在事中,也是不確定的。交易來說,就是,確定性從來不存在,連一秒鐘也不存在過。不但震蕩是無常的,連趨勢,在沒走完之前,誰也不敢說趨勢會延續還是會停滯或者轉向。
堅持系統為什麼困難呢,因為會有意外,會有挫折,會有虧損。而我們總是抱著正向的預期,當遭遇和預期不符,就會難過。要失望,先是因為已經有了希望。如果沒有希望,失望就無從產生。也就是說,失敗根本不存在,除非我們已經給自己定義了成功。這就是我執的問題。說到底,不能貫徹系統,往往是我執跟系統打仗,而我們出於執著,或者貪嗔痴,一般都會戰勝系統的,這也是為何很多前輩都說,機械執行是逆反人性。
在讀《交易心理分析》的時候作者後邊指出,成功的交易員是調和了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在規則上死板,在具體操作上彈性。而不同人剛好反過來。成功的交易員總是表現的淡定從容,但不失之放縱輕佻。一方面,信號發出來了,他們認真、嚴謹,精確點位和倉位;另一方面,對於觸發該信號的價格波動,又滿不在乎,不擔憂,不歡喜。看似矛盾的東西,統一在一起。這說明什麼呢,具體的波動是有形的,而規則將有形的東西,轉化成無形的數學正期望值,那是看不見的優勢。
佛教有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所相非相,則見如來。這裡所描述的開悟狀態,和成功交易員有什麼區別呢?他們兼容了虛妄幻象里的價格,和非相中的數學優勢。在有和無之間自由切換,遊戲在幻象世界裡。所以我想,有些資深交易員,或多或少總是喜歡談論哲學,不是沒理由,真的有點覺悟之人的味道吧。有啊,瞎玩了七八年之後,看了很久某幾年私募第一名如何做盤,對全產業鏈和a股如何玩忽然了解了。這不叫開悟,叫開眼了。第二次是自己上榜了,你媽我這點錢怎麼也能上榜,然後開始分析龍虎榜,明白了市場的合力是什麼,這倒沒悟出來什麼,就是對以前比較鬱悶的現象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踏空的,都是看K線的; 站崗的,都是玩波段的; 賠錢的,都是勤算帳的; 盈利的,都是非常懶的。自從我明白這個,就能穩定在半年收益三十個點到四十點了,不高對不對?五年了,十倍收益
以絕大多數投資人的努力程度,根本還輪不著談阿爾法。
以絕大多數投資人的努力程度,根本還輪不著談投資策略。高呼 尤金法瑪 萬歲,有效市場 萬歲。不好意思 之前數據都算錯了 正在修改 改完之後 從新發布
不好意思 坑大家了(數據都改完了,這兩段話就放這了 以示對自己的警示)01年7月份 16萬買 10000股民生銀行股票,之後一直大跌。
心灰意冷 就把股票交易密碼改了並忘記了……就沒再繼續關注。07年7月份 聽說股市比較火,就去券商那用身份證改回來 看看 有沒有解套...我勒個去 16萬的 民生銀行股票 市值已經變成160萬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想從股市裡賺錢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買完股票 然後忘掉交易密碼...
好吧,其實這些是我編的。不過的確是經過了計算,如果01年7月份 用16萬元買 10000股民生。
到2007年 總資產差不多能超過130萬。一波儲蓄級股票這些儲蓄級股票 比較吃買入價 現在不能買等 2018年股市跌到底了再買。有天在研究一個商業案例的時候,看到它的成本和商業模式的時候,忽然悟道:其實炒股票也是在做生意,不付出交易成本,怎麼會有收穫?
很多炒股牛人說炒股多年,試過了各種指標和方法,突然有一天悟了,從此開始穩定盈利。他們到底悟到什麼了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裡我的回答
其實悟這個東西也是不斷漸進的
最近的想法是,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會說 心態啦,資金管理啦
其實最重要的是選擇品種。。06年來的豆油,然後是08年全商品的暴跌,09年的白糖。然後是橡膠5倍的行情,去年鐵礦的暴跌那一個品種都不需要動腦子
那一個品種都不需要去分析,因為大家都看的到,大家參與度很高那一個品種概率都站在你這邊好像你今年不去參與期指,去做商品,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嗎。
不好意思,作為期貨十年的老戰士,我其實也是最近才領悟到這點的以前我只知道對沖基金可以做空,以為做空只是用於賭下跌的工具。但是當我進入量化投資行業,接受系統培訓後,那一刻讓我腦洞大開:原來做空工具不只是賭下跌的工具,它還可以幫我們去掉投資組合收益中最大的不確定性部分。
影響證券價格未來變動的因素成千上萬,任何人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至多能夠預測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利用對沖工具,你可以只對未來價格變動中有把握的部分下注!換言之,你可以精準下注——你可以構建出一個特殊的投資組合,它的漲跌只依賴於你有把握的因素的預測正確與否,而與你不可控的因素的不相關。
簡單的例子:假設一隻股票未來價格的變動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跟隨市場漲跌,另一部分漲或跌依賴於上市公司相應季度的盈利狀況,假設你有能力預測其下一季度盈利,但不能預測市場漲跌。如果當前你預測該公司下季度盈利很好,那麼你可以直接買入該股票,但是萬一市場大跌,你只會跌得少一點,還是會虧錢。更有效的下注辦法就是買入該股票,同時做空合適數量的股指期貨,這時無論市場漲跌,只要你對盈利的預測應驗,就會賺錢。
當然,對沖技術有很多細節,設計精細的計算,動態調整,所以其實比上述原理複雜得多,而且實踐中不太容易精準對沖。不過大方向是明確的,適當對沖的組合,是表達你的投資觀點的最高效的工具。這個我在別的回答里說過,再說一遍也無妨
2015年下半年,當時我炒股時間沒到半年
那時候正值大盤反彈,我當時拿的股票是兔寶寶,有一天大盤暴跌,千股跌停,而兔寶寶卻是漲停(還是紅盤,不太記得了)因此我僥倖逃過那天的千股跌停,以及第二天的恐慌殺跌自那天起,我突然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炒股就是比誰虧得少,賺錢的時候大家都在賺,只是多和少的區別但如果在大家都虧錢的時候,我不虧或者少虧,那長此以往我就不是賺的那個了嗎?
其實也就是很簡單的道理,說起來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什麼「控制回撤」啦,「注意止損」啦,反正橫豎都一個意思
你要知道,你賺再多,虧一次大的,就要重新再來,但如果我每次都把虧損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那一步一步,我的資金就是在穩步攀升的
最終,就一定是穩賺的那個很簡單的道理而已,投資交易越往後,理念上的東西也就越簡單了2007年6月14日,投入 3100,股票入市。小賺小虧。8月30日賺了一筆 1500後,一路虧。
2007年12月26日,資金為 8137元。虧損 979元。
一路追加資金,2008年2月20日,資金為 9668元。虧損 1448元。
2008年3月10日,虧 981,資金為 8173元。後面一路虧,4月2日,資金為 6638元。4月8日出金 4000,資金只剩 2681。虧損 4438元。
2008年5月5日開期貨帳戶。7日,入金 4925元,資金為 7431元。開始不做股票,只做期貨。虧損 4353元。
從開始做期貨就一直虧,2008年7月25日,資金只剩 4604元。虧損 7253元。入金 1000元後,開始做「趨勢跟蹤」,碰上好行情,一路小賺。
8月28日,資金為 8164元。29日,虧 1428元。9月1日,虧 352元。9月2日,虧 734元。資金為 5650元。虧損 7207元。
後面做空白糖。
2008年9月22日,資金達到 8020元。虧損 4873元。23日,不想付白糖空轉多的成本,平白糖空單,換豆粕多單。26日,資金 6955元,擔心節後大漲沒有上車機會,持 4459元保證金豆粕多單過國慶。國慶期間,金融危機全面崩盤。10月6日開盤,直接被摁在反向停板上,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直接保證金不足,虧 1千7。7日,開盤繼續直接摁在反向停板上,虧 1千6。8日,反向大跳,沒停板,我平出來了,虧 1千2。資金剩 2351。這是當時我和老婆兩個人的全副家當。虧損 10506元。
2008年10月9日,出金 2000,我先,老婆後分別去了趟老婆娘家,不敢一起去。回來後,登記結婚。
2008年11月4日,融資 20000元,重新入市。趨勢跟蹤。4日,入市當天,虧 800。5日,虧 160。6日,虧 1283。7日,虧 560。8?9周末休市。10日,虧 860。資金只剩 16187元。虧損20%本金。虧損 14170元。
2008年12月31日,資金為 18354元。虧損 8107元。
一路有賺有虧,2009年3月16日,資金為15938元。虧損 9224元。
2009年4月16日,資金為 24614元。盈利 356元。
2009年7月8日,資金為 18183元。虧損 4679元。
2009年12月31日,資金為 31595元。盈利 9385元。
2010年1月7日,虧 2880。8日,虧 3430。13日,虧 5331。資金剩 26934元。盈利 3724元。
2010年11月10日,資金達到最高點 81318元。盈利 52810元。11日,虧 5千3。12日虧 1萬2。13?14日周末休市。15日虧 1萬。16日賺 1千2。17日虧 1萬2,保證金不足,砍42%的倉。18日虧 2千。19日虧 2千5。至此,資金只剩 3萬8,倉位重達54%,但是這個時候真再砍不下手了。盈利 10502元。
2010年12月31,資金為 36154元。盈利 6626元。
2011年7月27日,資金為 62766元。盈利 26615元。
2011年9月2日,資金為 44318元。盈利 3925元。
2011年10月21日,資金為 71992元。盈利 30279元。24日,虧 2045。25日,虧 5545。26日,虧 1345。27日,虧 1209。28日,虧 3685。31日,虧 4015。11月1日,虧 947。資金剩 51686元。盈利 11488元。
2011年12月1日,虧4245,資金剩 51405元。盈利 10472元。
2011年12月5日,資金為 53879元。盈利 11376元。因為打算要孩子,把41102元提出來裝修房子。
2012年2月2日,融資26800元重新入市。
2012年7月24日,資金為 46137元。盈利 25670元。
2012年11月9日,資金為 35221元。11日,在虧損7%的情況下,遭遇52.7%的大額撤資,倉位砍掉40%。資金為 16655元。盈利 12340元。
2012年12月31日,資金為 18634元。盈利 19925元。
2013年12月31日,資金為 16108元。盈利 19279元。
2014年12月31日,資金為 6570元。盈利 34941元。
2015年2月23日,資金為 24395元。盈利 35221元。
從2007年6月,到2015年6月。8年混交易場,總盈利為 35221元。最大虧損為 14170元。最高盈利為 52810元。
從2009年5月重新開始工作,2013年10月轉全職iOS開發,當時月薪3.5K,目前月薪20K。即使是我剛入行iOS開發那種「投幾百份簡歷,只有20個面試,只有一家offer」的白痴到嚇著自己的水平,也比我8年交易賺得多。
但是,自2009年5月以來,我把交易原則強行用於我的生活,自認為收穫巨大。
交易場,把動手簡化到了極致。只要沒賺到錢,相信我,一定是腦子出問題了,不會是別的原因:)雖然在一定層次上自己還沒到達很高的水準,但是在某一個瞬間,真的會有一種頓悟的奇妙感覺。不知道怎麼樣形容,就好像做一道數學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一下子來了靈感那樣的一個狀況。
當然,頓悟的基礎是你有一定的功底,很多道理都只是理論,吸收過來慢慢的才會形成你自己的東西,量的積累最後才能引起質變。所以頓悟前也是因為積累了一些知識和經驗。而且頓悟之後,基本上你就能保持好一個穩定的收益了,你的思維在這個口上逐漸穩定形成,在熊市也能做出好的表現。
從業這麼多年,對投資的感悟也是這幾年來越發深刻的。比如,你不能在一波起來的時候進場,站隊應該趁早,在蓄勢之時就應該做好分析,正確姿勢進場。比如,做期貨怎麼樣才能選好品種,要學會聽風而動,而不是等風來的時候刮著你跑。
再像止損這種時而有效時而讓你直呼後悔的技巧,以前也一直沒能很好把握,後來也是在慢慢學習中才慢慢開悟,哪個點是最恰當的止損點,試了很多次才突然間有了一些感覺。做美加的時候,我的止損策略是,一旦價格跌破最底下的均線,我就平倉離場。事實上,頂級的交易員都會告訴你風控非常重要,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天最多輸10%,如果今天虧損到了10%,那我就停止交易。另外我也會根據不同的圖形設置不同的止損,比如震蕩的時候,我會設置在壓力位或支撐位,而單邊行情的時候,我會根據均線和前期高點、低點進行止損設置。而且如果操作錯誤,我會有明顯的感覺,一旦感覺不對,我就會先休息,第二天再操作。
(圖片來源於:東方財富網)把模擬盤做熟了,你可以拿小額資金去實盤體驗下,做實盤要比模擬盤難,至少要做半年模擬盤才能上實盤,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住。總之,多吸收知識積累經驗,等到自我充實到一定程度後,總會有開悟的過程。
(圖片來源於:FDT操盤手)投資就像一部螺旋形樓梯,常常覺得自己已經在原地轉圈,轉著轉著忽然又豁然開朗,再上一級。覺得自己已經沒法進步了,其實並非如此。而這階梯最終通向天空,永無盡頭。
讓我開悟的是一組文章《只做一隻股票,穩定盈利》和一本書《趨勢跟蹤》。
這個必須有,挑個最近的說吧,是關於A股市場喜歡爆炒垃圾股的領悟:
本科在美國讀的, 雖然不是金融專業,但是一套比較系統的投資課都學了。回國之後,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國內的上市公司,要業績沒業績,天天就知道搞併購重組、玩各種概念,為什麼投資者反而特別買賬。
後來看到今年特別奇葩的一個事情,才想明白為什麼中國股民偏愛垃圾股。
故事要從*ST博元退市說起。去年11月,證監會發布了新的退市制度,而*ST博元因為做了4年巨額假賬,被業界稱為「新規退市第一股」,摘牌幾乎已成定局。但就是這麼一支風口浪尖上的垃圾股,4月10日在連續8個跌停板之後,突然被巨量資金打至漲停。後來直到5月15日被暫停上市之前,又拉了好多個漲停板......
按說都」警示退市風險」了,這些股票幾乎就是風險最高的投資品了,很可能退市之後公司的股票一錢不值。但是中國股市向來有顛覆常識的傳統,來看一組數據:
1. 「帽」:股票被ST甚至*ST稱為「戴帽」,解除特別處理稱為「摘帽」;目前A股上市公司2783家,不算那些已退市的,曾被「戴帽」仍然存活的股票共465隻,佔比16.71%;
2. 退市:滬市歷史上退市的A股共41隻,深市共40隻,但其中只有36隻帶著*ST的帽子退市(因為無力扭虧,或依然違規等原因,姑且叫「真退市」),其他股票多因私有化而退市,往往是利好而非利空。3. 現狀:目前滬市戴帽股票19隻,深市24隻。這一數據歷年會有波動,因為公司一季度出年報如果扭虧,可能摘帽,或者整改完成也會摘帽,大概估算在幾十隻到一百多隻之間。4. 推算:無責任推算,由於A股25年歷史上只有36隻「真退市」股票,平均每年只有1.44家,估且算每年平均戴帽公司50家的話,如果專註於投資這些垃圾股,「踩雷」(因股票被強制退市損失絕大部分本金)的幾率只有不到3%。(數據來源:Wind資訊,統計截止至今年4月)結論:如此低的踩雷概率,通過充分分散風險(如同時投資多隻戴帽股票),理論上可以獲得遠超指數的投資表現。
如果覺得這個推算不科學,中證公司2009年1月5日發布了「特別處理股票」指數,追蹤A股市場全部戴帽股票,該指數發布日收於1900.29點,2015年4月13日報收12848.20點,漲幅達到驚人的576%;同期滬深300全收益指數(考慮分紅等)的收盤區間為1950.97-5092.59,漲幅僅161%。
為什麼投資垃圾股,反而賺得比買業績好的公司多?
首先,戴帽股票由於大多盤子小,業績差,具有一定的「殼價值」。由於A股上市難(目前還有近500家企業排隊),很多急於來股市圈錢的企業(如迫於公司背後PE等投資者的壓力等原因),轉而選擇「借殼上市」,即便是證監會2013年11月發布規定,借殼的審核標準等同IPO,由於能節省時間,「殼」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為此,我諮詢了做一級市場的朋友,過去兩年買殼的費用約在2-5億不等,有的甚至更高,基於此,公司會通過併購重組等各種方式進行「保殼」,尋求在一季度披露年報時「摘帽」,而這些「資本運作」會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同時伴隨股價大漲;
其次,由於A股市場中小投資者佔了絕大多數,這些人的行為往往偏向投機而非投資。上市公司高管、大股東通過「講故事」,選擇特定時點釋放利空打壓股價,低價買入,或放出利好的同時高位減持,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秘密」,絕大多數戴帽股,每運作一次,通常伴隨著一次改名,還是以*ST博元為例:因此,實行註冊制以及充分完善退市機制之前,我們應該把上市公司理解成類似於App Store、微信、淘寶這樣的「平台」,什麼都可以往裡裝,裝一次就有一波撈錢的機會。對於那些大股東、高管來說,保住上市公司這一平台,就有無限賺錢的可能。博元投資脫胎於1990年12月19日上市的「老八股」鳳凰化工。近25年來,它歷經數次重組,先後以浙江鳳凰、華源製藥、*ST華葯、*ST源葯、S*ST源葯、NST源葯、ST源葯、ST方源和ST博元的名稱存活於A股。
你這種感覺不良好,比較危險,趕快從股市退出來吧,不然你的錢又要被主力或者其他玩家掏走。
我也在這寫兩句,算是自勉。
做日內股票5年多,每天進進出出上百次,有過幾次頓悟,發現一個規律,有些道理說出來大家都認同,也都知道,但是真正讓自己內心認可並能完整做到,才算是質的飛躍。而這種飛躍是靠不斷的思考和實踐得來的。 貫穿我整個交易生涯,並能引起幾次頓悟的,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貪婪和恐懼」?下面我就說說我在這個問題上不同層次認識的幾個階段。 1.剛入行階段。剛入行的時候,師兄就告訴我,以後你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你自己,你要克服自己的貪婪和恐懼。什麼是貪婪?我的理解是盈利不出,想賺的更多。恐懼虧損,害怕虧得更多。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當賬戶盈利時,心情是如此的激動,一個回調都會心驚膽戰,賬面浮盈的虧損使我迫不及待的平倉,因為我害怕失去那些原本不屬於我的。當賬戶虧損時,心情是如此的懊惱,一次次幻想能回到進倉點位,反而錯過了一道道預設的止損。道理顯而易見,做的時候卻截然相反,我反問自己「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貪婪和恐懼嗎?」 正式對這個問題的不斷思考,加上大量的交易實踐,於是在半年後的某一天突然感覺股市的錢不那麼難賺,概率遊戲也能完成非概率事件。我知道自己突破了。而突破的點就是「在上漲中不要恐懼,在下跌中不要貪婪」。 2,入行三年。如何突破盈利能力一直是困擾我的問題。回顧以往的交易記錄,限制盈利的主要原因是進倉點位太過保險。翻轉必須二次確認,突破必須回調確認,而實際操作中沒有那麼多的確認等你。即使真的確認了,後期的盈利空間也不會你想像那麼大。同樣出倉也需要確認,一進一出,確認吃了我不少的利潤空間。我發現自己執意的尋找羊群的方向,想要成為頭羊,躲開後邊的狼,去從沒想過要去做狼。 要做狼,就永遠不能和羊在一起。當人們猶豫的時候,我第一站出來指明方向,當人們欣喜的時候我第一個出來迎頭痛擊。股市中永遠不缺隨波逐流的人,因為人們永遠恐懼以一己之力與大眾為敵,永遠貪婪的幻想羊群中我不是最後那一隻。於是,三年後我對貪婪和恐懼有了新的定義,確立一個交易準則:要像狼一樣主動出擊。開悟就是開悟...開悟僅僅是開始和瞬間的狀態而已,並不代表終極和結果,剛才開悟了,並不代表下一刻還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和領悟....開悟可以被動更可以主動...因此要大膽去聯想....這種狀態經常都會發生啊,這種感覺遠比泡妞爽的多,完全就是心理加生理的強烈共振啊....悟到一個成果所獲得的高潮強烈而持久,不僅有快感,更有巨大的自我認同感,遠勝於那十幾秒寒顫之後無盡的空虛與落寞....這就是高級的興奮點,一旦找到,你會發現那些還停留於聲色和感官的興奮簡直是弱爆了....那些所謂的靠吸毒來獲取靈感的藝術人士,完全就是一群沒有受到智商挑戰的懦夫....好了,下面說一個具體實際案例:有一天中午停盤後,我去尿尿,由於賺了一大票,心情極爽,於是在尿尿的同時得瑟了幾下,然後就邊尿尿邊扭屁股,欣賞著自己尿路甩出的曲線...就在此時,危險降臨了,狂風夾雜著冰雹和泥石流瞬間襲來,侵襲了哥的內褲...是的,十分意外的拉褲子了....但是哥沒有沮喪,瞬間又捕獲了兩個興奮點:首先這就是樂極生悲的具體實例啊,來的及時而猛烈,雖然損失了一條內褲,但是如果沒有這次意外,就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那麼在下午開盤的時候也許會虧損而步入惡性循環,進而非常有可能虧到只剩內褲啊....哈哈哈哈其次,如何避免這樣的意外再次發生?這一點,女生就做的很好啊,完全可以蹲著尿尿嘛...這就是風險管理啊,雖然幾率非常小,但是一旦發生,那就是悲劇啊....哈哈哈哈,飯後段子,僅供娛樂.....
不要過度交易 看準再下手 寧可失去機會不要失去本金 機會天天都有 本金沒了 呵呵就啥都沒了
推薦閱讀:
※夜店那些事兒
※怎麼理解「說不出是虧欠,等不到是回答」這句話?
※有哪些你認為別人可能無論如何也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不願向外人多說的經歷?
※【囈語】那些在愛爾蘭養馬的日子
※為什麼在長大過程中會逐漸有一種受虐心理和行為,是否和幼年經歷和自卑心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