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就要看經典」「三十年內的書不看」是在誤導人嗎?
很多人都在這麼說,與我的感覺正好相反,讓我很詫異,所以請教一下大家
做互聯網的哭暈在廁所里。
領域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論,看歷史巨著和看科學前沿能是一個標準么……
經典是個好東西,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消受。《純粹理性批判》、《時間簡史》等等,中國有幾個人能看得懂呢?
別說這些哲學領域的天書了,就是世界名著,也不是識字的人都能消受的。雨果的《悲慘世界》,俄國泰斗的大部頭長篇小說,裡面有那麼多歷史背景,你沒學過他們國家的歷史,能讀的下去么?
不用去提世界名著。張公子的《無非求碗熱湯喝喝》這種寫美食的小品,只是因為引經據典太多,某些古文功底一般的小女孩就看不下去了。
我們國家的文科教育理念在某些方面很有問題,從推薦書單上就可見一斑。理科學習需要基礎,沒有任何異議。哪怕是個小學生都知道,你必須懂四則運算,才有能力去學二次函數。但大多數對於文科基礎的概念,似乎僅限於語法,而幾乎沒有考慮思辨能力乃至知識體系等等要素。某些人給任何大學生推薦書單,都是從《理想國》到笛卡爾到康德再到莎士比亞……這些書確實是經典,但你壓根就沒考慮過學生的接受能力么?本體是什麼?客體又是什麼?沒有哲學基礎的人能夠理解嗎?他們彷彿覺得,只要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便不存在看不懂的書似得。
誰都知道人蔘大補,但不是誰的身體都能吃得消的。你吃東西不是為了吃最好的,而是為了讓身體保持正常運轉。燕翅參鮑雖好,你也不可能天天吃的。
讀書的目的也有很多種,並不是每次捧起書,你都要直抵宇宙深層的奧妙,人類靈魂的核心,還要關心全人類的命運。有時候,你只是為了獲取知識、積累信息,乃至放鬆神經而已。
然後,書和食物另一點相似的地方在於,好多時候你吃它不是因為它好,而是因為你喜歡。口味這種東西,好多時候勉強不來。《三國演義》、《水滸傳》雖好,可是那些痴迷於風花雪夜的小姑娘卻未必喜歡那裡面的爾虞我詐、豪氣干雲。全國人民都知道四川火鍋聞名天下,可是咱廣東人舌頭嬌嫩,一看到麻辣就皺眉頭。這是水土不服。
更何況,你如何分辨一本書是否經典?只是因為古往今來地球人都說它是經典,它就經典了?斯賓諾莎那用證明幾何的方法,寫就的晦澀的《倫理學》真的經典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嚴重臉譜化,人物刻畫粗糙,它真的經典嗎……
難道培養個人辨別能力,不比遵循簡單粗暴的經典與否的標準,更重要嗎?
所以,讀書本身是一種很私人化的事情,沒有必要人為地劃分高低標準,然後讓大夥都去遵守。常常是你怎麼開心怎麼來就可以了。畢竟,讀書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證明什麼。
我平時讀書很雜,持有的標準也很簡單:有毒的東西自然不吃,沒毒好吃但有害身體的——如冰淇淋、油炸薯條、香辣雞——少吃,有益健康的——水果、米飯、蔬菜——多吃。
然後,我從不避諱告訴別人,四大名著里我只看過《三國演義》。
以上。
不是說我不相信現代文學。我只是不願意在閱讀未經過時間洗禮的書籍方面浪費時間。人生短暫。——村上春樹
為什麼是30年不是300年呢?
張之洞還說過:「讀書宜多讀古書。除史傳外,唐以前書宜多讀,為其少空言耳。大約秦以上書,一字千金。由漢至隨,往往見寶;與其過也,無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擇善而從」。
書分精讀的和瀏覽的,需精讀的書三十年也略見(比如,經濟學裡面弗里德曼《價格理論》,貝克爾《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瀏覽的書,唐以前的書大部分也可以作為瀏覽。
總之,光看經典是不夠的,多讀就好。看書是個不斷嘗試的過程。經典並不能成為書的一個分類,所以並不是評判書的一個標準。看書首先得分不同類別,每個類別都有其經典,但這個經典也不能從時間上來區分,每一門學科的分水嶺並不一定以30年為標準。想說的其實是,你喜歡什麼類別的書就去找了看,嘗試著看,你會在看書的過程中逐漸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書,在了解書的同時也在了解你自己。
最後,你喜歡什麼書你就去看吶,何必在乎別人的說法,看書本來就是個混雜各種知識的事情。
全文轉載自大象工會,版權屬於大象工會段宇宏談&<不必讀經典&> 2015-03-12 大象公會
文/段宇宏
前不久,我跟大象公會總編輯黃章晉聊天時,隨便說了句:「今天我們探索與求知,應該『去經典化』和『去大師化』。」
我們生活中,的確到處充斥著「拜經典教」、「拜大師教」信徒,這句話無非有感而發。貌似這話卻刺激了黃Sir萌動的心,誕生了這麼一個系列選題,我也被委派了寫稿的任務,其實我真沒做好寫作此稿的準備,機會來得太突然,這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
關於經典與大師,我想先說點題外話,這並非不尊重經典與大師,而是想討論下如何正確地看待經典與大師。
如果你深深地認同「今不如古」,你通常會贊同「經典」與「大師」是不可超越的,他們的學說是不可撼動的,那麼就不必繼續往下閱讀了,如果你並非持有如此強烈的立場,或承認人類總體是當代超越前代,那麼尚可繼續探討。
在局部地區和某些時段,可能會出現退步甚至大倒退的情況,如中世紀中前期的歐洲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比較;紅色高棉時期的柬埔寨與此前時代比較……但總體而言,人類是不斷進步的,最近三四百年尤其明顯,過去一百年人類所取得的成就,從所有指標來看,比此前100萬年的總和還多N倍。
若今天的文明水平不如古代,今天的學科知識就不如古代「經典」,今天的學人就不如以前的「大師」,那應該是地球人的祖先過上比今天更先進的生活才對。
當然,近幾百年推動世界現代文明進程的驅動力在西歐和北美地區,這個應該是必須承認的事實。人類進步的歷史,就是不斷否定(去魅)「經典」和「大師」的過程,這一點在歐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史上,體現得再明顯不過了,也是歐美學人們率先擺脫了崇古迷思。
先去除崇古心態,問題就容易討論了,不崇古是指既不崇東方的古,也不崇西方的古。尊重前人在探索知識上的努力與貢獻,但切勿將之神化,沉迷於「經典」與「大師」中難以自拔,個人與社會的進步無從談起。
今天的歐美生物學家、醫學家會承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歷史地位,但恐怕沒有任何人認為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說」是正確的,他的學說是不許挑戰的真理,也無人會贊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比一個受過現代專業訓練的護士更廣博更靠譜。《希波克拉底文集》有文獻價值但已經沒有學習價值,除非研究醫學史,實在沒有閱讀的必要。同樣的道理,一個學科兩三百年前的奠基大師,在該領域的水平遠不如今天的博士生,這應該是常識,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前人啊。
法國老銀章上的希波克拉底頭像。幾乎所有醫學生,入學的第一課都要學習《希波克拉底誓言》印度教保守知識分子宣稱宇宙一切知識全包含在了幾千年前的「吠陀經典」中,猶太教極端正統派認為,《摩西五經》和《塔木德》已經蘊含了宇宙所有真理,其它的知識沒有學習的必要。他們是極保守的宗教徒,有此表現人們通常能給予理解,但可能會在心中視之為古板和荒唐。
自然科學由於它尊重實證主義和可重複檢驗等原則的特殊性質,不崇古、去經典化、去大師化比較早形成了普遍共識,只要遵守學術共同體認可的方法,任何大師都可以推翻,任何經典都可以否定。
可是在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中,要達成這個共識,在「文青哲青」主導的前現代的社會中有相當難度。「越古老越美好,越經典越正確,越大師越神奇」,仍是很多人追捧的觀念,「你這個大傻逼,怎麼競敢(居然、膽敢)去批評大師和經典,簡直人神共憤啊」!只要稍加觀察不難發現,但凡這種觀念盛行的地區和族群中,對近現代人類文明幾無貢獻。
地球上還有一種在現代才出現的特殊社會,行政級別與權力大小代表著「學問」多少,只要級別到了,就是「大師」,級別混到最高,就是人類導師,寫什麼都是經典,哪怕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也可指導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各領域的發展,駕馭專業人士,這種社會要去經典化去大師化還得捅破兩層鐵板窗戶,練了一陽指也未必能戳穿。
過去,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經典和大師,文藝復興前的歐洲,上帝是最大的大師,《聖經》是最牛的經典;文藝復興後幾百年產生了一系列新大師新經典,著實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若只沉迷於之前的大師與經典崇拜中,則達芬奇、霍布斯、洛克、牛頓、休謨、李嘉圖直至達爾文、韋伯等人及其著作,絕無產生的必要。
一個愛求知的古人,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生活在公元前二、三世紀的埃及亞歷山大,是地球上最幸運的人,這裡有遠古世界最大的圖書館,據說藏書最高峰時達50萬卷(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可能不足5萬冊),其它地方的學人騎馬乘船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才能來這裡享用這些資源。
生活在中世紀歐洲大教堂附近也屬萬幸,通常那裡至少會有千兒八百冊藏書。如果你有機會突破身份與等級限制,能自由接觸這些資源,在那個連貴族階層的文盲率都高達8成以上的時代,稍加用功就能成為大師,創造出經典。不錯,那個時代很多大師就是教士。
「亞瑟王」在英國歷史上的地位變遷就相當具有代表性,修道士們結合圖書館零星資料和民間傳說,陸續寫作了系列經典史書,把一個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人一路拔高,從士兵逐漸演變成騎士、貴族、君主、 神王,一度成為英格蘭的民族圖騰和王室象徵,此後多代王族都聲稱自己是亞瑟王聖裔。(註:指公元800年左右,威爾士修道士南尼亞斯的拉丁文經典《不列顛編年史》;11世紀時,威爾士教士蒙矛斯的傑弗里流行了幾百年的經典——《不列顛諸王史》)
文藝復興後,近代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萌芽,自彌爾頓大力質疑這些經典開始,亞瑟王地位一路走低,從神王慢慢還原為文學人物,當代英國學人只會把那些經典當作文學作品而非史實來看待。這種對經典的推翻沒有使英國人文化退步,反而樹立了正確的民族觀、歷史觀和世界觀。若真存在亞瑟王,那也是抵抗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英雄,而非英格蘭人的神王。
谷騰堡15世紀中期發明金屬活字印刷術,加快信息傳播速度,為現代知識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不過從15世紀中葉到19世紀數百年間,印刷技術沒有進一步的飛躍式發展,一部《聖經》需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排版,五年才能排完。
18世紀末工業革命完成前英國的民眾識字率,男子為60%,女子為40%;當時世界最發達的西歐北歐,1800年成年男子也只有一半多點的人能夠簽名和簡單閱讀,女子絕大部分仍是文盲;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地區19世紀末才達到英國18世紀末水平。
不錯,這就是人類啟蒙時代最先進地區的情況。
那個時代,只要你家境過得去或有些獨特際遇,稍加些努力,成為大師寫出經典並不難。極少數貴族和精英們當時最高雅的娛樂,無非晚上圍坐在大廳火爐邊傳閱和討論新近的文藝和哲學作品,絕大部分平民仍然與此無緣。那年頭,基上冒出一個就大師,寫出一部即經典。
工商業革命完成以後,隨著城市化和公民運動推進,大眾教育的普及,文盲被消滅了,圖書館和大學在發達國家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一個紐約公共圖書館如今就有館藏資料5300多萬份,不算聲像材料,藏書近1700萬冊。不管你什麼階層何種身份,均可自由遨遊知識海洋之中。
紐約公共圖書館一景
由於獲取知識的門檻大幅度降低,知識不再是稀缺品,「大師」與「經典」也急劇減少了,因為水平超越之前大師,能寫作出比經典更優秀著作的學者,在大學和研究機構里已經一抓一把,見多不怪了,成為大師和經典的門檻也大幅度提升。
即使五十年前的學者也絕對想不到,今天哪怕一個住地下室的屌絲,只要憑著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穿梭於全球各大圖書館、論文庫、檔案館(若他有此興趣的話),也可以在自己的硬碟里建立非常龐大的私人電子圖書館和資料庫,若是從前,沒有相當可觀的財富與房產,這是不可實現的夢想。五十年前一個學者在頂級圖書館要花數月才能完成的資料檢索和收集工作,今天的學者利用電子化便利,可以幾天就完成。
上中學時,每逢假期就抱來一堆西方文學經典閱讀(大多產生於啟蒙時代至20世紀初),說實話,讀得讓人不想睡覺的其實是少數,但為了增加文藝修養,很多還是硬著頭皮看下去了,不過最後我卻對很多經典失望。像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復活》,原本一件並不複雜的事兒,真不需要那麼字兒來表述,當代一家西方大報的萬字特稿就可以把這事兒說清楚,並且因為技法更先進,水份更少,會更加生動和精彩。
我也發現,同樣18至20世紀,自由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如英美作家的書就比較有趣,因為知識更普及,生活節奏快,新聞出版市場發達,寫作技法高明,知識與信密集型作品方能脫穎而出;俄羅斯這種生活節奏慢的歐洲落後國家,其作品普遍有冗長沉悶的特徵。當然,這種品味自然讓喜歡《尤利西斯》這類作品的讀者瞧不上眼,我也承認我笨,看不懂,那種作品對我來說是催眠讀物。
不過,我倒更加欽佩《指環王》、《冰與火之歌》這類作品,作者托爾金、喬治?馬丁構築起一個龐大的體系,所擁有的歷史、地理、語言、宗教等知識,非前一代大師可企望。這樣的作者和作品,需要文明高度發達並積澱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
當代歐美媒體的特稿為什麼沒成為普遍崇拜的經典,作者沒變大師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工薪階層還領著兩三百元工資,手持一台大哥大,別人會覺得你是老闆,帶兩台大哥大,是大老闆,帶七八台大哥大,還是令人羨慕,倒賣大哥大的有實力老闆;今天你拿一台Iphone6,沒誰關注你,帶兩三台Iphone6隻能顯得你比別人更忙,混身掛上八九台iphone6,別人會以為你是水貨客。
這就是時代、知識、技術進步帶來的「見多不怪」。
按中國人的熟知程度來說,我們所頂禮膜拜的西方大師多為啟蒙時代至20世上半葉的,這是個有趣的現象,與社會發展水平落差導致的傳播、出版、學術滯後有關。
其實現代學科體系及研究方法的萌芽與定型,是相當晚近的事兒。19世紀前還沒有任何社會科學存在,此後它也只是處於不斷的成型狀態。
英語中泛指多個學科門類,作為複數詞的「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直到19世紀晚期才出現在美國。但是此前始終存在著知識精英對政治、財富、人口、心靈等各方面的思考與論述,這種奠基作用不可否認,如1644年約翰?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亞當?弗格森1767年的《論公民社會的歷史》,1771年約翰?米勒的《等級差別的起源》,亞當斯密1776年的《國富論》、孔多塞1890年代的《人類思想進步的歷史圖影概覽》。
直至19世紀末,社會知識是鬆散的和非系統的。研究社會科學史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援多蘿西?羅斯認為,現代學科的形成即使在20世紀也是逐漸的,有時候是非連續性。現代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真正的定型與普及,主要還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首先在發達國家)。
現代學科定型之前,可以說哲學家簡直成為包打天下的全能者,什麼都能跟哲學沾邊,自然哲學、政治哲學、歷史哲學、經濟哲學、法律哲學……而且一位「大師」基本上是「通才」,有的大師可以把上面所有領域都涵蓋了。
啟蒙時代至工業化初期,哲學家影響精英,文學家(時評家)引領大眾,造就了龐大的文青和哲青群體,這是前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這種時代還有個特性,各派大師與其擁護者們,喜歡用全稱判斷(調研、統計、概率管它干甚),敢於下結論,都認為自己常握了真理。20世紀中前期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繁榮,城市化進一步提高,西歐國家大眾媒體和大眾文化強勢崛起,文體明星、暢銷書作家、企業家、議員逐漸搶佔了他們「人民心靈導師」的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哲學家和文學家,轉而親睞蘇聯、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跟強烈的失落感有關。
學術越發達,學人越謙遜,知識越多,人們偏見越少,大師與經典也慢慢變成了稀缺品。以前一位「大師」可以一人寫作幾十本大部頭的著作,涵蓋各個領域,天上懂一半,地上全都懂。當代的劍橋和牛津大學,若要出版一部《英國通史》,很可能不同章節,不同內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分配給不同的學者來寫,體現出一種專業主義精神,因為歷史學不但早就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而且衍生出分支學科,也逐漸融合了其它學科的研究成果與方法。
學術的現代化還使人們不斷克服前人的偏見與無知。17世紀末,英國糧食平均畝產量猛增,這當中雖然有耕作技術進步的因素,但明顯不是主因,早期的學人曾從哲學、法律、經濟、宗教、政治各種角度來論述,但都有漏洞,爭執不休。最後,現代生物學引入農業史研究,終結了爭吵:英國農民從圈地運動開始廣泛養殖牲畜,為了提高牲口營養,大量種植豆科植物作為飼料,豆科植物具備超強的固氮功能,使土壤在百年之後變得異常肥沃。
18世紀90年代,英國農產品市場上穀物漲價,弗雷德里克?伊甸爵士撰寫了著名的三卷本調查錄——《窮人之國》,僅從這本經典中描述的英國各地很多工人家庭的收入與生活來看,英國真是人間地獄,而工業革命開啟了通往地獄之門,很多哲學家、文學家和時評人根據他的著作發表了無數反現代性的感慨和結論。伊甸爵士實地調研,比起純動口的哲學家和時評家,已是很大的進步,但仍有其時代局限。
現代歷史學家們通過對歐洲中世紀到19世紀初莊園賬冊、市場物價資料、工廠薪資表、家庭購物單等等一切檔案的詳盡搜集(包括利用考古成果),大量的歸類整理(或電子化後建成資料庫便於統計與搜索),甚至對不同地區工人家庭燃料使用、食物結構、卡路里攝入量進行了統計,否定了伊甸爵士的結論:若工業革命時代英國工人與中上層社會生活比較,當然顯得貧困,但是與此前幾個世紀和同時代歐洲國家平民比較,他們卻普遍工資最高,營養最好,是巨大的進步。比如根據1800年左右的兵役檔案統計發現,英國士兵當時平均身高1米72,為歐洲最高,法國是1米65,沒有收入和營養上的巨大進步,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法國啟蒙時代的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一個政府讓其統治下的公民人數繁殖和增長越多,無疑是好政府」,今天你還覺得這是正確的嗎?當代尼日、奈及利亞、索馬利亞、阿富汗等貧窮國家,出生率位居世界前列,人口不斷暴增,而你要想在出生率排名榜上找到德國、新加坡、台灣、日本、奧地利……得從排名的倒數開始找。
馬爾薩斯認為,因為人類無法節制性慾,人口不斷暴增,食物日益短缺,會陷入無休止的貧窮、戰亂、饑荒之中。馬爾薩斯的時代,法國人口2900萬左右,大部分人仍然生活貧窮,現在的法國有6300萬人口,卻是世界上高度富裕的國家。今天的美國,用不到3%的農業人口,不僅養肥全美人口,還是農業出口大國,全世界到處出售、援助糧食。
當代社會科學專業主義的強化,分工的精密,研究技術與方法的進步,與啟蒙時代甚至與20世紀初相比,相當於世界最大軍火公司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集團與牛家村鞭炮作坊的差別。
說到這應該明白,如果我們沉迷在一二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大師與經典中拔不出來,你的知識體系就無法與當代接軌,還將保持著多少偏見!我們應該相信的是現代學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膜拜大師與經典。
西方的作品傳到非西方社會時,到底誰能成大師,誰會是經典,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輸出國的國際影響力——哪些國家處於世界強勢地位,來自他們作品的譯介和出版就比較多,人們心目中的大師和經典就多。
也與作者及作品的知名度有關,但往往知名度不與水平成正比,這涉及到作者是否填補了研究空白(這類著作有開山之功,但水平遠不及後繼者),是否更多介入公共事務,是否得到歐美媒體推介,在學界和媒介是否人脈廣泛等諸多更複雜原因,這些原因對輸入地翻譯界、出版界、媒體界選擇自然有影響。
比如研究中國政治與歷史,歐美漢學家水平跟日本、中國學者相較,通常是小學生與大學生的差距,但前者常作為大師被熱捧,後者卻默默無聞。同樣是西方學者,研究中亞、東亞問題,日本、德國、俄羅斯的學者很多比英美學者要靠譜,但後者可能更有名氣,被譯介得更多。
一位學者坐著冷板凳,埋頭搞研究,其研究之精細與廣博可能讓人嘆為觀止,但可能他在大眾中的知名度,不如經常介入公共事務,在媒體寫時評的某同行的萬分之一,若不被媒體挖掘出來推介,頂多只能在專業讀者小圈子被人知曉,那麼後者及其作品很可能就作為大師和經典被後發國家譯介出版了。
利奧波特?馮?蘭克(1795—1886),代表作有《從1494年至11535年拉丁和日耳曼民族的歷史》、《羅馬史》,其中《羅馬史》是現代研究古羅馬的奠基性作品,現代實證史學的第一部著作。蘭克是提倡科學方法研究歷史的創始人,西方客觀主義歷史學派之父,將古典哲學和法學研究中的批判主義方法擴展到近代歐洲史領域。19世紀後半期,西方學界開始對蘭克的科學編史學模式進行效仿,並在英、美、德、法獲得了規範性地位。蘭克在學術史上地位相當重要,因為前述緣由,知名度遠不如同一時期的諸多啟蒙學者,但他的著作今天也沒有多大的閱讀價值。
所以我更常使用的是「優秀著作」,而不想用帶有膜拜意味的「經典」一詞,即便我現在最喜歡的優秀著作,隨著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該被超越就應被超越,該被否定就可被否定。
版權聲明
大象公會所有文章均為原創,
版權歸大象公會所有。如希望轉載,
請事前聯繫我們:
bd@idaxiang.org
知識 | 見識 | 見聞
閱讀 19379230舉報一種經典是經過時間洗禮 經久不衰的 然而從未接受檢驗如何經歷洗禮?
另一種經典是標誌性的 劃時代的 與眾不同的 然而如果時隔多年 在當年石破天驚的內容卻極有可能變得平庸了
所以經典是在不斷閱讀中被發現的 不要拒絕任何一種可能性至少專業性書籍不能這麼看……文學我不知道……所有的專業……基本上都是在20世紀以後有過極大的發展的……以我所學的經濟學為例的話……大發展的時間絕不超過六十年……因此如果說是對於任何一個專業的專業類書籍的話……我的主張是20世紀以前的書可以一本都不看(甚至包括哲學在內)……(如果的確經典,則必然有同樣經典的20世紀以後的二手著作對其精華做出歸納,如果實在沒有,那十有八九是名不副實的水貨,看了還不如不看)……
看書要看經典不錯,
但是三十年內的書不看純屬扯淡,就說30年前有手機和PC嗎?經典同時間無關!「三十年內的書不看」,或許是出自《挪威的森林》吧。
永澤宣稱:對死後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則上是不屑一顧的。那種書不足為信。不是說我不相信現代文學。我只是不願意在閱讀未經過時間洗禮的書籍方面浪費時間。人生苦短哪。
看書和看電影沒什麼不同。
假使你的時間並非充裕,那麼你當然希望自己看的都是「經典」。所以你選擇上豆瓣top250。其實所謂的「經典」,無非是一種認同感的需要。每個人閱讀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簡單粗暴的去判定這些觀點正確與否。我很能理解很多同學的想法,「要讓時間花的有價值」。這些想法有好的方面,至少讓你願意看書;也有不好的一面,功利心太重,太想一步達成。
的確「人生苦短」,像永澤這樣的熱血青年有太多的理想與抱負,有太多的目標要達成,有很長的路要走,又怎麼能停下來看路邊的風景。
要走的路還這麼長,要想一步達成,何其之難。-------------------------------------------話說我也是20歲的熱血青年呢不討論專業書籍。 讀書就要讀懂,不然恐怕沒什麼用處,就像吃飯不消化一樣。然而讀懂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知人論世,當你知道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等這些信息,對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會有更深的了解。比如,紅樓夢,據說脂評就是對曹家有相當了解的人留下的,現在已經成為了研究紅樓夢的寶貴財富,許多我們看不懂的地方,他能點出其中精要,看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差就差在知人論世。然而讀現代作品,我們恐怕就少了很多這樣的疑惑,畢竟作者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網路又這麼發達,更容易了解作者。 讀書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讀好書。所謂經典不就是經過時間前人檢驗過的好書嗎?這樣,我們省了多少花在辨別書籍好壞的時間?而讀當代的書恐怕還要在這一方面下一點功夫。 最近在讀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維特瘋狂的愛上了綠蒂小姐,他的好多想法我都有過啊!看到那些心裡描寫我是多麼的親切!我很能理解他當時的感受~很多時候讀著讀著不禁嘴角上揚。前段時間讀茶經則感覺不同,由於對當時飲茶風俗的不了解還有許多陌生的地名使我讀起來很吃力。 讀書最重要的還是讀懂,不管是經典還是當代文學讀懂最重要。讀經典無非是沾前人的光,不用費心去判別書的好壞。讀當代的時候發不了多花點心思去挑罷了。 睡覺(ˉ(●●)ˉ)
我覺得應該引入難度分級制度。地攤作品,通俗作品,嚴肅作品,實驗性作品。
我比較認同,「看書就看經典」這句話。至於是不是三十年,就不是那麼在乎了。
首先,從根本上說起吧。
你為什麼要讀書?
一般而言,都是為了享受或是學習吧。
只要是滿足這個目的,不管是新書還是經典書籍,何不一試?
但大多數人的問題不在於此,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來看書,甚至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辨別好書與壞書。
看書,是很花費時間、精力的一件事情。所以選擇性的看書是必然的事情,就像現在網路上的信息大爆炸一樣,選擇性的吸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才是王道。
一般而言,對於任何一本書,總有人會說好,也有人會說壞。能夠歷經歲月曆練,使不同時代的不同的眾多的讀者都獲得極佳的閱讀體驗,且讀的次數越多,越有滋味,則這本書堪稱經典。
你是願意把你現在寶貴的時間花在過去遺留下的經典上面,還是去書城數以萬計的低質圖書中去覓得精品?答案是顯然的吧。
故對很多閱讀經驗少,或是對好書的辨別力較差的讀者,尤其是作為學生的我們,何不妨先從經典入手,培養自己閱讀的品味?
註:本文的書主要指文學著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反對自我設限,閱讀是掙飯吃的技能,別跟錢過不去。
不請自答,請題主不要介意 我不管這句話是俗人說的還是聖人說的,我只能說,完全錯誤。咱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學以至用,自己要用什麼就看什麼書,廚子看菜譜,將軍看兵法,都是如此。 再說,我們看某些書,比如小說,散文,那是興趣所致,你喜三國,我愛紅樓,你能說出一百零八將,我能數出九九八十一難,你挺韓寒,我粉小四,不都是看自己喜歡的書么? 綜上,看書全憑自己喜歡,當然別人推薦的也可以嘗試新選擇,但是我的原則是,推薦只給我推薦書,別給我推薦人,我喜歡的是某部作品,不是某個人。 廢話一句,我覺得原句那話就像,喝茶只喝龍井,白酒只喝茅台,洋酒只喝82年拉菲(雖然那是啥玩意我都不知道)。有次我表哥帶女朋友回來,我作為桌上最小的一個挨個倒酒,自家釀的白的,到我嫂子那兒表哥給攔住了,我以為說她不喝就算了,表哥說,她只喝洋的……最後我給多倒了不少,為啥,呵呵,裝逼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書才算是「經典」?
※古代都有哪些禁書?
※金庸小說讓你有哪些感悟?
※【認真想】《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大問題系列》——源源不斷的好主意
※書單來了|5本打死都擼不完的書,你中了幾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