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特別看重儲蓄?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嗎?其他國家又是經歷了如何的變化過程?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在文管所整理過的一座貨幣窖藏
類似這樣的窖藏在各個朝代各個地區都有存在,或是一小壇,幾十公斤,大者幾噸幾十噸的都有發現。這說明在古代人們就有重視儲蓄的生活觀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悠久的農耕傳統與強烈的災荒記憶。在災害頻發的農業社會,儲蓄是農民對付災荒的基本手段,災荒與飢餓的記憶,強化了中國人儲存糧食與財富的慾望。電影《七武士》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菊千代突然噤口不語,用陰森的眼光看著武士們,然後忽然態度一變,十分平靜的繼續說下去。
"可是,是誰把他們搞成這樣小氣無能的?.......是你們!是你們武士!"「一打仗你們就燒村莊......糟蹋莊稼......把吃的給征去......到處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給殺了......喂,你們說他們怎麼辦好,老百姓怎麼辦好啊!」
回到現代中國,結婚,買房,生子,教育,醫療,養老這重重大山仍然壓在肩頭,稍有不慎哪步出了差錯就要窮到當褲子。唉,出於安全考慮,叫我如何不儲蓄?!
哦對了,關於那座古幣窖藏,發現錢幣年代的下限在北宋末,猜測可能是家族逃難時埋於地下,希望它日收復故地時再來挖出,哪知這一走就再也回不去了~前面的評論已經比較全面了,我個人認為,「農民的習慣」可能是最簡潔的表達
社會保障缺失,是事實。但這其實還真不是這一朝的事情,過去農民也沒什麼保障,只是本朝搞的工農業剪刀差,讓農民補貼了城市,但絕對值來說,農民是比過去富了,因為科技在進步。只是說,沒有質變,環境沒有質變,習慣也沒有質變,所以還是這樣
我先定義一下,我說的儲蓄更多的指的是「存錢」,而不一定存銀行,不一定有利息
1. 儲蓄是農民抵禦風險的核心手段
農耕文明的特質有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長期的穩定性和短期的風險性交替。長期的穩定性,來源於農作物本身的特質,只要地球大環境沒變,農作物DNA沒變,收成就是一年復一年,單位面積收入的頂是很明顯的,但可持續性的優勢要比果實採集者、牧民、漁民們強多了,因為地就在那裡,而且有地契在。而短期的風險性,則來自於天氣等自然災害,一旦發生,農作物可能一年的收成都會毀掉,這一點其實比果實採集者、牧民、漁民們也會面臨,只是農民原本非常穩定,因此這個風險性會顯得更突出。那麼怎麼應付呢?就是得靠儲蓄。這種儲蓄的習慣,在數千年來已經作為一種成功經驗廣泛推廣。2. 儲蓄是農民擴展財富的核心手段
農民擴展財富的核心手段就是買地,買更多的地,最終成為地主。中國千年來的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都是靠省出來的。因為農民的收入非常有限,不可能取得像商人的一樣的暴利,要支付只能靠時間積累,俗稱「滾雪球」。只能靠儲蓄,不但靠儲蓄,還得靠省。可以說,「存錢」和「省錢」是中國人生活中的兩大關鍵詞。3 要改變儲蓄的習慣需要等工商業成為職業主流
按照農民的習慣,省錢存錢是道德的,因為千年來這麼多成功案例早說明了問題。喜歡花錢的,一般是「敗家子」。而欠著債務的,那一般都處境堪憂。理想中的最好的狀態的,就是沒有任何負債,然後盡量不消費。直至今日,你會發現很多80後,90後的父母一代,就是50,60後,仍然有這種思想。比如在北京、上海買套房,負債一兩百萬,很多農村的、小城市的父母就特別焦急,覺得壓力巨大。因為按照農民的習慣,負債本身就是很有壓力的,更不要說如此多的債務。這個價值觀是很難改變的。只有轉變思維才有可能。而轉變思維,必須轉變職業。企業家和商人,思維和農民是不一樣的,因為要發展,必須有負債,必須有槓桿,不然難以和人競爭。因此企業家和商人天生有負債意識和風險忍受力。反過來,但他們一旦成功,財富積累的程度會大大快於農民,因此也同步促進了消費,消費意識也會大大強於農民。其實,即使是工商業的僱員,也有類似的好處,比如剛畢業年薪8萬,後面會很快的提升,畢業10年後可能年薪80萬了。但是,對於農民來說,今年年收入5萬,可能10年後還是5萬。這樣兩種情況,對於儲蓄和消費的心態當然完全不一樣了。4 要改變儲蓄的習慣也需藉助金融產品
社保就不說了,肯定是個難題。但靠譜的金融產品還是能有效改變想法的,最典型的就是商業保險了。金融產品本質上在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上對風險進行了處理,使得」存錢「和」不消費「習慣中存在的非理性部分可以去除掉,也就是說你可以為了一定的目的去存錢和省錢,而沒有必要超越極限去存錢和省錢。多出來部分,就可以進行合理消費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農民更有可能跨越到真正的現代來生活。
對於只儲蓄,不消費,一代代積累,但還是命運多舛的中國農民,真是很感慨,用北島的詩來描述:
以太陽的名義黑暗公開地掠奪沉默依然是東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畫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從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來切入:來源:TEDS TALK
演講者:行為經濟學家基思·陳(Keith Chen)
0:11 全球金融危機讓人們對早在亞當·斯密時代 就被提出的一個古老的經濟學問題 重新產生了興趣: 「為什麼經濟規模和政治體制看起來相似的國家之間, 國民的儲蓄習慣差別如此之大?」0:30 已經有很多經濟學大師花畢生精力研究了這個問題, 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們對這個問題 也有了很深的認識。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說, 我研究了人們說的語言的(語法)結構 和他們的存錢習慣之間的關係,並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新發現。 我們先介紹國民儲蓄比率,再介紹語言差別, 然後我們把這兩者聯繫起來。
1:03 我們從OECD國家開始考慮, OECD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基本上OECD包含的都是 世界上最富有的工業化國家。 而且加入OECD組織的國家都需要符合 民主政府、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等要求。 雖然這些國家都是很相似的,但是他們的存儲行為差別很大。
1:29 看這張圖的左邊, 你會看到多數OECD成員國年儲蓄率超過GDP的1/4, 而部分成員國的年儲蓄率達到了GDP的1/3。在圖右側的這些國家,最右邊的是希臘, 我們看到在過去25年 希臘的國民儲蓄率剛超過10%。 需要注意美國和英國緊隨其後。
2:00 現在我們看到存儲比率的巨大差別, 但是語言跟這種差異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告訴你語言之間的本質差異所在。 語言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已經研究這個問題很多年了, 而我今天將會將這兩種行為聯繫起來。
2:20 你們可能注意到了我是華裔。 我在美國中西部長大。 我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了 中文在家庭關係的叫法—— 實際上更本質的—— 甚至在思維方式上都(跟英文)有很大的不同。
2:38 怎麼解釋呢,我舉個例子。 假設你我在聊天,提到了我的叔叔(uncle)。 你完全理解這個英文的意思。 但是如果我們用普通話聊天, 我就頭疼了。 這裡面傳遞的信息如此之多。 我無法用中文告訴你 這是我的「叔叔」, 而是會附加上更多的(家庭關係)信息。 如果用中文,我就要一併告訴你 這個人是我爸爸這邊的還是媽媽這邊的 是婚姻關係還是血緣關係; 如果是我爸爸的兄弟, 年紀比我爸爸大還是比我爸爸小。 這些都是必須的,中文無法省略這些信息。 事實上,如果要我不弄錯的話 我就要不斷的去想這之間的關係。
(這段感同身受啊,一過年叫各種親戚簡直腦殼疼,還是英文方便,Uncle Auntie 搞定所以七大姑八大姨。)
(深藍色為區別將來時態的國家,淺藍色為沒有區分時態的國家)4:30 這種差異是不是 只有在中文和英文差異這麼大的語言之間才會有? 實際上,不是。 你們當中的很多人都知道英語屬於日爾曼語系。 你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英語算是這個語系的一個異類。 英語是日爾曼語系中唯一需要這些的。 例如,說日爾曼語系的人 會很自然的用以下的話表達 明天下雨:「Morgen regnet es」 說英語的人聽了就類似「It rain tomorrow.」
4:59 這讓我,作為一個行為經濟學家,想到一個有趣的假設。 你描述時間的方式,你的語言迫使你思考時間的方式, 是否會影響到你對不同時間段的偏好? 你們說的是英語,區分將來時態的。 這意味著每次你談論到未來的時間 或者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時, 你需要在語法層面將未來和現在分來, 就像是兩者之間有本質不同一樣。 現在假設這種語言上的差別 讓你每次說話的時候都意識到當下和未來細微差別。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 會導致「未來」看起來跟「現在」更加遙遠一些, 要你存錢就會困難一些。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語言沒有區分將來時態, 你說現在和未來的句式是一樣的。 這點細微的差別會讓你覺得他們是一樣的, 會讓你更傾向於存錢。
5:51 現在我有了一套奇特的理論。 我是教授,教授就是生產奇思怪想的。 但是你怎麼檢驗這樣一套理論呢? 我閱讀了大量的語言學文獻作為調研。 有意思的是,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 全球各地都有。 歐洲北部也有一些語言沒有將來時態。 有意思的是,當你開始收集數據時, 你就會發現這些說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的國家, 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最喜歡儲蓄的國家。
6:25 為了給你們一點提示, 請看看剛才提到的OECD儲蓄比例圖。 你看到相比那些語言中 區別將來時態的國家, 沒有區分時態的國家的儲蓄率更高並且總體上更靠左邊。 平均的差值有多大? 約佔各國每年GDP的5%。 這種差別持續了25年,對國家總體財富有著長遠的影響。
6:49 現在雖然這些發現能說明問題, 但是比較的國家之間在很多很多方面都有差異, 有時候很難將這些差異歸結為某個原因。我將向你們展示,我過去一年收集到的, 作為經濟學家能夠得到的 所有的大數據集, 並且我正在嘗試將國家之間可能的差異性消除 希望可以為(我理論提到的)這段關係提供證據。 總體而言,無論我目前如何嘗試,我都無法將這種關聯消除。讓我告訴你們,你們能做到什麼程度。
7:20 一種可能的驗證方式就是收集了全球範圍的(經濟)數據信息。 例如,歐洲的健康、老齡化及退休情況統計。 通過這個數據採集工作你會發現歐洲退休老人 對於調查人員是極度有耐心的。 (笑)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比利時的退休老人,有一天有人跑來敲你家的門。 「打擾了,你能跟我說下你的股票投資情況么? 你知道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錢么?方便告訴我么? 你的走廊有10米這麼長么? 如果有,你能走一次讓我看看需要多長時間么? 你能否用你的慣用手,用力握這個設備, 讓我測試一下你的握力? 你能否吹一下這個管子,讓我測量一下你的肺活量? 一天過去了。 (笑) 將這些數據與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 在非洲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健康統計數據結合 USAID的數據很詳細,例如,奈及利亞農村家庭中 HIV感染情況等一手信息。 將這些數據與世界價值調查(value survey)結合, 後者統計政治觀點和,很幸運的, 全世界上百個國家上億家庭的存儲行為信息。
8:39獲得所有這些數據,綜合起來,你就得到這樣的一張圖。 你會發現全球範圍內有九個國家 其國民中有相當多的人使用 沒有區分將來時態和區分將來時態的語言。 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通過統計匹配的方式 找到各個方面都近似相同的家庭, 然後去看看在控制了這些變數之後 語言和儲蓄之間是否還存在著聯繫。
9:07 我們能夠控制那些特徵? 我考慮的匹配包括出生地和居住地, 人口信息——性別、年齡—— 相對居住國的收入水平, 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成員結構。 我發現在歐洲就有六種不同的婚姻組合方式。 最精細的分類方法是按照宗教信仰進行分類—— 將全球分成了72個不同的宗教團體—— 非常精細的分類了。 14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性。
9:37 現在我要說的比較,都是在這些 各個方面近似一致的家庭之間進行的。 讓我們假設這個實驗找到了 布魯塞爾的兩個家庭,在別的每個方面都很相似, 但是一個家庭說佛蘭芒語(Flemish)另一個家庭說法語; 或是兩個住在奈及利亞農村的家庭,一個說豪薩語(Hausa)另一戶說伊博語(Igbo)。
10:02現在在這麼精細的控制水平下, 語言的時態特點是否還會影響到儲蓄習慣? 是的,語言中沒有區分將來時態的人, 在任何給定年份中儲蓄的比例都要高30%。 這種差異是否有累積效應? 是的,當他們退休的時候,語言中沒有區分將來時態的人, 在收入穩定不變的情況下,要多25%的儲蓄。
10:26 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結論么? 正如我告訴你的,我們出於經濟研究目的收集了很多的醫療健康數據。 我們能將健康相關的行為比作儲蓄行為么? 例如,吸煙這個事情, 吸煙可以看作反向的儲蓄。 如果儲蓄是增加當下的痛苦增加未來的快感, 那麼吸煙的效果正好相反。 吸煙用未來的痛苦換取當下的快感。 我們假設吸煙跟語言時態的關係應該跟儲蓄的關係相反。 我們的統計支持了我們的推斷。 語言沒有區分將來時態的家庭成員相比而言 在任何時間段中吸煙的可能性相比都要少20%到24%, 在他們退休的時候超重的可能性 相比少13%到17%, 在最後一次性行為中 使用安全套的概率要高21%。 我可以這麼一直不停地列舉下去。 很難找到語言時態特徵對於儲蓄行為 沒有影響的實例。
11:23 我和在耶魯的的語言學同事和經濟學同事剛剛開始這項研究, 探索和理解每次我們說話的時候 (語言)對於我們的未來的輕微的影響。 最終的目標是, 一旦我們理解了這些微妙的效果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決策的, 我們希望可以為人們提供 更好的工具,讓他們在未來 理性的存錢,理性的投資。
11:54 非常感謝。
11:56(掌聲)
很新穎的理論,雖然暫不能確認語言對人們儲蓄習慣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這個假說的確夠自圓其說。而且語言對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確實非常大。這樣看來,中國人對於儲蓄的執著還有對家庭的重視其實是很合情合理的,畢竟我們都是說中文的嘛。
感興趣的朋友們請戳原視頻:基思·陳(Keith Chen):你存錢的能力跟你用的語言有關?
「儲蓄率世界第一」怨不得居民(熱點聚焦)--財經--人民網
居民儲蓄率僅為20%
中國的高儲蓄率世界聞名。2013年9月,我國居民儲蓄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人均儲蓄超過3萬元,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
長期以來,輿論普遍認為高儲蓄率源於中國百姓愛存錢的習俗。然而,事實證明這種認識有很大偏差。實際上,中國國民的高儲蓄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和企業儲蓄高導致的。
吳敬璉指出,國民儲蓄分三個部分,一般國家都以居民儲蓄為首,然後是企業儲蓄、政府儲蓄,而中國的儲蓄結構卻剛好相反。「中國儲蓄主要是政府儲蓄和企業儲蓄,而不是居民儲蓄。」他說。
統計顯示,從1992年到2012年,中國國民儲蓄率從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儲蓄率和企業儲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儲蓄率卻沒有變,1992年為20%,2012年依然是20%。
再看看儲蓄的具體分布
按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全國總人口13.7億計算,我國居民人均存款已經達到40291元人民幣,首次突破4萬元大關。然而,收入差距使不少中國人仍然無錢可存。那麼,人均4萬的居民儲蓄來自誰?
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曾對8000多戶中國家庭進行調查,並發布《2015中國家庭金融報告》。報告指出:「從儲蓄的分布來看,家庭儲蓄分布極為不均。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74.9%。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儲蓄率為69.02%,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61.6%。」
也就是說,中國家庭儲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坦言,高凈值家庭具備高收入、高消費、高儲蓄率三個特點。統計顯示,高凈值家庭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和江蘇。而這幾個地方都是近年來資金存量排名靠前的省市。
中國人均儲蓄超40000,為什麼你還不敢花錢?
其它深謀遠慮之類的答案勉強不離題但也僅是推論,沒有論據,看看數據可知,居民儲蓄率並不高,55%的家庭連存款都沒有,高儲蓄率是被代表的典型例子。當年印第安人說:「我們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白人非要圈養那麼多牲畜,儲存火腿、乳酪。要知道這些東西他們一輩子也吃不完,然後還在那裡不停地儲存、儲存,他們腦子有問題嗎?那些野生動物都在大自然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什麼不能像我們一樣,當天獵來當天吃?」
歐洲人:「我們的習慣就是種地、圈養牲畜、製作火腿、乳酪。拿破崙的軍隊一次就需要一噸的乳酪做軍糧。」非洲人:「我們睡覺的時候,樹上就自己長出香蕉了。」中國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萬一明年收成不好咋辦?總得有些餘糧存著吧。」儲蓄的前提是儲蓄者認為自己明天能花到這筆錢,這有兩個條件:一是自己明天需要錢;二是自己明天還活著。所以,一定是生活在相對穩定地區的人才有存錢的習慣,現在,索馬利亞、阿富汗、海地、盧安達的平民不怎麼存錢。因為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下個禮拜。農耕民族相對航海、游牧、漁獵民族,最大的特點是生活相對穩定,只要不折騰,就能餓不死,好好的過就有可能越來越好;而對於航海民族,敢拼敢闖才能過得好,否則就得等著餓死。
中國的高儲蓄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
文化因素。
因為相同文化體系的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在經濟發展道路上都存在高儲蓄率(相對於美國)。
首先,學習過金融的人都知道time value of money.
金錢的時間價值。也俗稱「折線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如果我們貸款買房,銀行都會告訴我們貸款的年利率是6%,但是沒有銀行是一年才收一次貸款,都是月供,也就是每個月還貸。
那麼實際月供貸款是6%除以12個月也就是0.5%。
所以實際的貸款率是(1+0.5%)的12次方—1,也就是6.17%,高於6%。
而在亞洲的教育文化當中呢,對於折現率,換句話就是長期金錢價值的是比較看重的。尤其是高消費群體年輕人,都比較注重長期性,更加看重未來,所以整體的儲蓄率都比較高。
其次,中國也很講究給孩子留遺產,傳承,香火延續。
2,
保險和信託市場很差。
也就是對於老百姓而言,除了把錢放在銀行,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首先國家基礎福利和社會保障還在逐漸完善,這個我不多說了,肯定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儲蓄一個最最最大的目的,就是:對抗未知的風險。
比如收入突然下降;生病;要用錢;不可預見的必須消費等等,都可以算作風險。
而這部分風險想當一大部分應該由保險公司來代為承擔的,比如疾病,意外,收入下降,長期養老等,傳承和遺產的一部分風險也很大一部分應該由信託和保險公司來承擔。
但是這些在過去和現在的中國都沒有實現。
因此,人們只能繼續選擇儲蓄。
等待保險和信託慢慢發展成熟,起到實際的作用。
3,
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撬槓桿這個說法雖然可能大家已經聽過了很多很多次了,但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率並不高。
大家也不敢輕易的借貸。
對於發達國家的年輕人正常的過程是年輕的時候通過借貸,槓桿,來支付教育,居住,創業等等各項費用(貸款在年輕人中間很常見),然後在中年高收入期間還貸,存錢,老年的時候有穩定的退休和被動收入。
但是在現在的中國,沒有多少年輕人真的敢這麼做,還是比較喜歡先積累起一大筆錢再說。
中國信貸市場確實比較不成熟,大部分的消費者甚至都沒有進入借貸市場,或者發生過很多違規事件。
4,
高息。高貶值。
中國印鈔確實挺厲害的,錢放銀行的利息都不算低。
我經常說美元5%利息被內地朋友嘲笑說太低了,但是要先看看貨幣的真實價值。
首先普遍高收益實際上等同於高貶值,高通脹,實際上利率等於通貨膨脹+資金使用成本+風險因子。
所以普遍的感覺就是「儲蓄的回報好像挺高的」。
從人民幣實際的保值角度而言,很多時候實際的漲幅都是負數。中國政府也在不停的作為資本輸出的國家而不是資本流入國家,大量的借錢出去,導致想要大量資金流入也不太可能。
5,
養老壓力大。
人口構成角度來說,奉行了辣么久的獨胎政策,導致大家對於養老的壓力是很大的。
其實在很早很早之前,很多後來的經濟情況都是不可預料的,五十年代的日本或者是台灣,對於貨幣貶值的意識完全不強烈,甚至不敢相信。
在中國,論物價的漲幅,房子不知道排到第幾了,可能一個水果蔬菜的漲幅更恐怖。
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里,靠高儲蓄,低消費,教育住房等投資,實現長期收益,這不是中國的特有現象。
然而一旦發展期過去,社會開始凝結。各種形式壁壘形成後,就不這樣了。例如,產業規模不再擴大,一個蘿蔔一個坑,升職苦難甚至無望,資產階級繼續擴張而慢慢吃掉中產。而其他方面,要麼上不起有用的學校,要麼上了也沒有用,還有諸如保險加天價醫療,天價律師費,信用體系加零額度信用卡等方式,鎖死下層奮鬥渠道。社會表現,首先就是准中產死心,然後及時享樂主義盛行,娛樂麻醉劑興起。消費主義就起來了,人們也就愛今天花明天錢,透支成卡奴當女優了。
為什麼老外不信雞湯?他們幾代前都喝吐了。為什麼某島女人愛援交?因為萬一拿到上層社會一點殘羹冷炙,都是半輩子的福分。人總是誠實的。這是我在英國交流中學到的。你能保證,我沒錢的時候會給我錢嗎?。如果能我肯定不存錢。
老跟美國人比,美國是世界怪胎。什麼都一他為參考,自己當然什麼都是錯的。德國人存不存,日本人存不存,非洲,澳洲?美國 != 外國。海外華人也愛儲蓄。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儲蓄不是為了存紙幣,是為了積攢夠了去投資一些可以長期受益的東西。比如房子,比如店鋪,比如黃金,比如藝術品,甚至收買政客。但一定不變的,是投資培養子孫。借錢過日子的民族,只有個別人個別是會投資的,但宏觀群體上看,基本只是消耗,而不是投資。並非自古以來,中國儲蓄率普遍升高是很晚的事情了,70年代以前中國的儲蓄率(投資率)沒有競爭性。60年代儒家文化圈領導人,普遍擔憂百姓生活習慣造成國內儲蓄率太低,無法支撐國家投資發展。典型代表是李光耀,到現在為止新加坡還實行儲蓄管制。
中國儲蓄率升高的原因很複雜,包括但不限於性別比、匯率、房價、社保、金融抑制、城市化,且這些因素是互相影響的(想一想這麼多變數多遠函數的各種偏導吧)。個人感覺除性別比外,這些因素中的單個政策,可能對中國儲蓄率(投資率)轉變的影響都不是特別大。當然你可以把的政策打包為「發展戰略」——出口導向性戰略,那麼這個黑匣子確實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釋儲蓄率。
這個領域的論文和書都非常多,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養兒防老,積穀防荒。
這是中國人的傳統和生存智慧。想想銀行卡里沒錢為什麼會讓人覺得不放心,弄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也問過一些人這個問題,得到的結論都驚人的一致,就是對自己小孩能不能在社會裡面成為中國特色的中產沒有信心(逃
那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呢?這個自然就是因為,我們扌這不是什麼傳統觀念的問題,中國人想儲蓄嗎?誰不願大酒大肉,每天逍遙自在。
因為中國人如果不儲蓄,在中國這個社會裡能活的像個人嗎?
在中國,如果不儲蓄,生病了怎麼辦?生一場大病傾家蕩產的人大把大把的有。
如果不儲蓄,小孩上學怎麼辦?別說小學,初中,現在上幼兒園每年學費是一般普通人交得起的?
如果不儲蓄,爸媽老了怎麼辦?別說請護工,就算讓爸媽住養老院,每個月的工資還完貸款交完房租,還能剩多少?
就政府那點吸血的養老金,怎麼能讓一個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如果不趁著年輕的時候多攢一點錢,想過老了嗎?以後子孫後代怎麼辦?
現在房價這麼高,以後孩子長大了,萬一沒錢,怎麼過日子?誰不是想著攢錢多買兩套房子給子孫後代或者養老。
知乎上多了,真的以為中國人人都投資嗎?
知乎上那些小資整天說投資投資,以為所有知乎er都跟他們一樣是社會「精英」嗎?普通人只能存錢防身。
中國人愛存錢,還把這些責任推到普通人頭上?如果都像北歐一樣福利好,環境好,醫療教育都免費,誰願意存這麼多錢?
政府收著重稅卻整天養著一群蛀蟲,不好好做些有利於百姓的事情,反而說中國人愛存錢。都是逼不得已的。
為了風險管理呀。儲蓄本來就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我國到現在社會風險管理都不完全,例如社保醫保水平和其他社會福利還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儲蓄就是最簡單的一種手段。紅樓夢,秦可卿託夢給鳳姐的那一段,怎麼說的
鳳姐便問道:「什麼事?」秦氏道:「目今祖塋雖四時祭祀,只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將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於此。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如此周流,又無爭競,也沒有典賣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若不早為後慮,只恐後悔無益了!」鳳姐忙問:「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機不可泄漏。只是我與嬸娘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因念道: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
「因為被國家騙多了。」
和一些西方國家向來秉持的「花明天的錢」觀念不同,儲蓄是中國人消費觀念里一個很重要的標籤,甚至說已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那中國人為何特別看重儲蓄呢?——小普覺著,其中一個較主要的原因是依靠儲蓄防抗財務風險,維繫家庭內部生活穩定。
縱觀中國歷史,自古以來,中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個傳統農業國。農業對國家的發展佔據了7成以上,雖說明末的時候已有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商品經濟也早在唐宋的蘇杭一帶高度發展,但大部分地區仍舊是以農業經濟為主導,決定一個國家興衰的亦是農業經濟。
而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言,生存就是看天吃飯。大災之年,蝗蟻橫行,顆粒無收的慘狀在歷史上數見不鮮。因此,在豐收年景的農民們都會儲備好夠用數年的穀物和錢財,為的就是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災禍。與大自然的長期相處,中國人不知不覺對不可預測的事物形成了畏懼心理,面對未知的未來,穩妥行事、有備無患總是好的,以備突發情況下能給自己留出退路,應對危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還是安穩最重要。
當然,上一輩人默默耕耘積累財富,在即將離開世界的時候把自己畢生積蓄留給下一代,也有助於家族地位的延續。
不過,社會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當下很多年輕人已經沒有了儲蓄的觀念,尤其很多剛踏入社會工作不久的90後,都是沒到月底錢就花光了的「月光族2.0」。儲蓄似乎已經不流行了?
不可置否,一方面,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代從小適應了安逸環境,本就不存在太多對金錢的憂患意識;另一方面,農耕經濟比重的下降和市場經濟的活躍,讓現代人對自然等不確定因素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相反,積累財富的方式更多是以錢生錢,或者是更高價值的等價交換,經濟思維已不再停留於固守所得,而是以長遠的眼光實現利益增值。
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已不再局限於為一日三餐而奔波,時隔五年才再度來中國巡演的外國戲劇、上映一個月就會下線的電影、難得在自家城市舉辦的演唱會、某運動員退役前的最後一場球賽、某個即將限制參觀人流的知名旅遊景點……這些美好而有可能稍縱即逝的精神性追求漸漸進入人們的生活,並敦促著年輕人及時行樂。「先存錢,後享受」的觀念已難以被大多數年輕人認可,反之,他們更願意在評估自身還款能力後,用貸款的形式提前享受,為獨一無二的珍貴體驗買單。
橫向比較歐美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它們在17-18世紀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基本由農業社會跨入工業社會,商品經濟和金融產品的快速發展讓歐美人民的儲蓄觀也完成了升級。歐美人喜歡投資,用固有的資本通過資本槓桿的力量來撬動財富的新一輪積累,保守的存錢於他們而言是窮人的行為。另外,大量新產品的出現,讓歐美人對新世界充滿期待,和當下中國90後一樣,貸款等「提前消費明天的錢財」的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滿足了他們先行體驗的成就感。
歐美等國從工業革命到今天已經有300多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史,因此他們的儲蓄觀念也是經過幾百年不停的更新換代,與時俱進。中國受傳統數千年的農業主導下的儲蓄文化影響深厚,儲蓄觀念的改變會比歐美國家更有挑戰,但隨著農業經濟的轉型以及市場經濟、金融的快速發展,以及貸款、分期付等新型消費模式的出現,國人的儲蓄觀念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發生著改變……
題主所提到的現象確實存在,但並不是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行為,以前看一個文章,差不多百分之60的美國人存款數少於一千美元,存款數在一萬以上的基本就百分之10。而中國的情況是人均超過一萬元,包括所有貧困戶和低收入無收入人群,尤其是銀行的老年客戶群,基本上都攢了幾十萬上百萬存入。 那麼導致中國人愛存錢的因素是什麼呢?首先我感覺題目的主體範圍可以縮小一些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愛存錢,而是中國的高齡人群相比美國高齡人群愛存錢,這樣才好回答,這和他們那個年代中美的金融政策,存款人的觀念有關。 1.從信貸體系上看,美國是消費導向的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來都以簡易的信貸體系預支著美國人民未來的夢,人民都有良好的預期和私人銀行慷慨的資助,所以自然借款大於存款,而早些年中國信貸體系還很保守,不過現在也放開了許多,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存錢,月光族和借款族,花唄族都成為了社會熱詞。 2.社會保障上,中國人口眾多,國家建立時間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養老住房醫療保險等體系均不完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存款來規避未來出大事沒錢用成為了理所當然,而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做的要好一點,簡而言之就是*生活的下限有了保證,你才敢去追逐上限。* 3.觀念上,前幾十年或者說幾千年,東亞文化圈基本上都是尊崇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很少有人願意去超前消費,當然這也和歷代政府的消費觀引導有關。還有中國人求穩中庸的性格,安全感的缺乏,都讓他們選擇了最穩妥的資金分配方式,當然年輕人觀念已經有了巨大改觀。 4.社會結構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當然還得把主體縮小到我們的父輩以前,中國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生活都是攜家帶口,互相聯繫,家庭聯繫緊密,甚至在財產上也有互通,農村更甚,基本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互相幫扶聯繫緊密,所以每個成員的責任都會更大,上有父母下有兒女,還有七大姑八大姨,責任大就會膽子小,因為要保全。西方社會和現在中國城市中,淡化了這種因素,所以新新人類們會更願意把錢供自己娛樂享受,為個體而活而不是為集體的責任而活。 總結一下最後,其實任何社會現象,分析它首先要看社會的經濟基礎(我是馬克思的粉絲)就是人均財富水平,經濟是否發達,生產力是否先進,這些因素會影響上層的金融貨幣體系,還有社會結構,最終作用到更上層的人民心理和觀念,再通過行為表現出來。中國人偏愛儲蓄,根本原因那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低下,家庭責任大,又加以保守觀念影響導致的。而現在的中國,無論是政府的價值觀引導,還是生產力水平都已經翻天覆地,所以在這種經濟基礎的改變下,我們可以想像年輕人以後的消費模式和投資選擇一定也是和他們的父輩天差地別的。 p.s. 剛玩知乎不久,努力碼字,雖然答的不夠專業幹活不多,但也在努力用心去分析,力求回答做到本質和理性,求贊求關注么么么~
原因有很多。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古代屬於:不秋收冬藏就gg的文明。所以這是一個把戰略儲備融入基因的民族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的文明一直存在,並且延續到了現在,沒有中斷過。而達爾文的理論已經證明了:不會戰略儲備的人都大都活不過幾代人。第三個原因是:上幾代人缺少教育,腦子拎不清,不懂用不動產,貴金屬,外匯等等做戰略儲備,所以銀行賬戶上簡直太精彩。
推薦閱讀:
※留守十四年
※為什麼說了那麼多次減肥就是堅持不了?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教父》
※如何讓霍金在微博里生存下來
※2017年,觸樂最值得閱讀的1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