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種美德還是一種缺陷?
是天性,談不上美德和缺陷
都說"嘉言懿行",沒見過"嘉思懿想"。只有行為舉止可以被稱作美德,觀點則不行。
就拿"不患寡而患不均"來說,如果一個人因為持有這個想法,散盡家財接濟窮人,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這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他因為這種想法,就覺得天下富人都是欠窮人的,這就是三觀不正了;如果他因此致力於消滅"資產階級",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那他一定是。。。
我很想和你們每一個人握手,但是和你握,不和他握,……。
簡單的說,說的難聽點這就是標準的文革思想。不過有趣的是,「批林批孔」正是文革的重要內容,不知道孔老夫子真的在天有靈會如何感想。當然了,還有人說不能以當代思維論古代了,所以我只能說是簡單的說。 孔子是我一直很尊敬的一位人物,雖然我不認為他是某些人傳說中的「聖人」,但是呢他的確是始終站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立場上,並且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這一點和後來的玄奘法師很像。而且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裡,畢竟他的思想已經很先進了。雖然我想說的是他的一些思想恐怕以當時的視角來看都不符合實際甚至很難推行(甚至在當代應該對其的某些思想保持高度警惕),但是呢客觀的說,如果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完全推行其思想,國家和民族肯定會好一截,至少戰亂會減少很多。
但是呢,我們也應該看到,孔子的一些思想在當時就不具備推行性,聽上去很美,但是脫離實際,甚至根本實行了不了。這一點和道家名文《逍遙遊》很像,很美,但是不實際。怪不得有人說道是儒之初,儒是道之本。
比如說孔子很推崇「禮」這個東西,認為要靠禮來推行道德,這點就很有問題。當時的情況是天下早就禮崩樂壞了,周天子名望掃地,而且根本沒有任何權力,就連楚國這樣的子爵國君也公然稱王。當時天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各國諸侯手裡,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夠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怎麼樣才能夠提高綜合國力?當然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兼顧各方,不斷穩定發展經濟和綜合國力。試問,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這樣的老百姓怎麼知禮?這樣的老百姓怎麼能期待他們和國君一起戰鬥?如果能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還怕大家不知禮嗎?還怕軍隊沒有戰鬥力嗎? 孔子提出的禮這個東西,表面上是一種很好的政治思想,畢竟穩定的政治是發展的前提。但是想製造政治穩定,不代表就能脫離經濟,而且政治和經濟是很難徹底分離的,甚至兩者互相嚴重影響。好了,你不提高生產力,不提高科技,不提高綜合國力,這樣的情況下還想知禮,其實質上是一種空想政治觀念。物質基礎都沒有,精神基礎又好到哪裡去呢?所以,好的政治觀念一定是能夠保障穩定發展經濟的政治觀念。 管仲說的好,「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再回過頭來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思想觀念,真是很沒有道理。窮沒關係,大家都窮就好了;窮沒關係,治安才是最關鍵的。那請問,大家都窮了是不是比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好呢?大家都窮了治安還會不會好呢? 不過呢,這兩句話也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如果單純注重發展物質,而忽略了公平,下場是很可悲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在發展物質的同時不能忘了公平。像俄羅斯那樣的經濟寡頭式的經濟值得每個人都警惕!個人認為不均不是平均的意思吧,應該是按規則公正地分配的意思。所謂平均分配只是為了某種政治目的的解釋。後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安,是指不擔心財富多少,但擔心社會不安……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中,也對孔子的話作出了解釋。他說:」寡謂民少,貧謂財乏,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顓臾,患寡與貧耳。然是時,季氏據國,而魯公無民,則不均矣。「這句」均謂各得其分「大概是最得要領的解釋了。朱熹認為,孔子批評季氏的為政不均,就是」季氏據國,而魯公無民,則不均矣。「是時,作為魯國大夫的季氏實際上僭越與魯君之上,超出了他應得的禮法名分,是無道而不均。
要分類討論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我覺得這句話更多是相對治國來講的,執政者怎樣可以讓人民富康。對在高處的人來講,有這種想法的人是有普渡眾生的仁義善念。要是相對與個人來講,就太狹隘了。一個人不作為,憑什麼有資格要求平等均勻。也有可能有作為但是結果不盡人意,從個人角度來講他還是有更多慾望的,心不夠大。
我覺得既不是美德,也不是缺陷,而是一種人性,人性本來如此啊。
非常有意思,這句古語,不患寡,患不均,沒有說成不患寡,患不公。有樓上答主解意不均為分配的不公平,而不是不平均。那為何沒用公字替代均字呢。
百度的解釋是不均勻。
這樣的話,中國千年歷史的很多事情,包括現在的,就好理解了。先看原文: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結果要做到什麼樣呢?「均無貧」。其實就是一種平均主義。這種平均主義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比如張三和李四種田,張三一年產出300斤糧食,李四隻能產出200斤糧食,在沒有其他影響的情況下,張三和李四要平分,每人得到250斤糧食。所以第二年,張三就只肯出一部分力氣了,產出了250斤糧食,李四因為懶惰得到了更多的,繼續懶惰,只產出了150斤糧食。那麼他們的產出總量,已經從500斤變成了400斤。結果就是,平均主義讓GDP減少了。
關於平均主義和福利主義反而加劇貧窮的現實例子太多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數據。
為什麼我把原句裡面的「不均」直接當做不平均講,因為後面講了「均無貧」,只有「絕對平均」了,才會顯不出「貧」。不要像樓上那些人的,一看是《論語》寫的東西,哪怕是講的歪理,都不敢直說,要美化它。
補充說明,因為那個年代是奴隸社會,所以「有國有家者」才會去想那些。想什麼呢「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或者說這個觀點的局限性,是只適用於奴隸社會的經濟的。因為奴隸的產出物都是奴隸主的,和自己沒關係,所以分給奴隸們的東西平均就不會引起矛盾了。後來,在那個年代,商鞅變法,允許農民保留一部分產物歸自己所有,就極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讓秦國更加強大,最後完成了統一。這也可以說,歷史狠狠地打了孔子一臉。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性的醜陋面 換句話說 就是永遠盯著別人的碗 永遠憤怒
自然法則表現為事物總是朝著相對均勻方向發展,當然是分物質形態和能量形式的,比如溫度很高的物體也是會吸收光的(因為光形式能量密度相對光源低)。作用在人類社會上表現為社會對貧富差距和不公的張力容忍度,範圍越大容忍度越高,當然爆發也越激烈。人的競爭與其成反作用力,發展也是在其中產生,由於世界是運動的世界,所以無論寡不寡,絕對的均勻是絕對不會存在的,就像運動是絕對的,溫度是絕對大於零開的。一種如共產主義的理想狀態,但是可以達到相對狀態!
這句話最重要的是那個「均」字。朱熹註解說均是指分,不是絕對平均而是各得其分,我認為是合理的。有人說既然不是平均,為什麼不用公字?我只能說沒人能逼著孔子必須用公字。要了解這句話,首先得看是誰說的。如果這句話出自墨家,或是近代的某個主義,那倒可以認為是均分,但說這話的人是儒家,是孔子。孔子一生最推崇的是什麼?是禮。禮就意味著不可能絕對均分,孔子是維護禮制,維護等級制度的,那麼絕對均分顯然與他的觀念是相背的。如此看來,孔子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句話是人類的天性,直到現在仍是真理。
想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美德還是缺陷,看看天朝網民在有關明星、富人、成功人士的新聞評論區的留言,就知道叫缺陷都是抬舉,說白了就是一種人性的醜惡。
人吃飽了,就會尋思別的事情,由奢入簡難。就是起薪高了,降薪肯定是不幹的。但如果開始大家沒有富的概念,沒有吃海鮮,大魚大肉的概念,那麼就永遠也不存在這個概念
所以就沒問題了,因為大家眼裡根本沒有"富"的概念,這就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從此在人民的思想中抹去了資本主義,吃肉,吃細糧這個概念,大家的思維里已經快忘記了什麼是富裕,什麼是肉,都窮,但窮的是真心快樂。推薦閱讀:
※婚前能看出一個人的缺點嗎?
※什麼樣的人覺得《東成西就》不好笑?
※說一個能代表你性格的歌曲?
※宿舍里有一個及其注重隱私的人怎麼與她相處?
※自尊心太強容易受傷,如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