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好運 MONEY+》的封面改進?
01-27
第 5 期第 12 期
第 13 期第 14 期
早期我們是覺得,全部是文字的封面,如果做得好,那會是一件很牛逼的事。但是實際上,把信息用設計感體現出來比想像的要難很多。
一財周刊報道商業、公司新聞,封面故事會有一個實體可以落實,在創意上更容易實現;而《好運》初期的封面故事偏向於投資策略,方法論、分析型的稿件更多,所以設計元素會不太容易把握。我們嘗試到現在,除了創意型的海報感封面,另一個努力的方向正是infographic。的確很難,但值得嘗試。至於風格,可以提一下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視覺總監Richard Turley。在他從衛報去商業周刊的時候,把這本老牌商業雜誌的版式設計換成了花哨、活潑的塗鴉風格,封面也願意採用各類設計師跨界合作。美國人也曾經覺得被耍了,一本沉穩的商業雜誌,為什麼變成了充滿細節和碎片編輯元素的塗鴉繪本?
Richard Turley的解釋是,他希望雜誌放在報攤上,首先能從那麼多雜誌里跳出來,讓人注意到,那麼出挑的封面就是他首先要考慮的事。第二步再去進一步想雜誌的閱讀體驗——快速閱讀的人,希望獲得關鍵信息;希望細讀的人,要為他們在文字寫作、版式上都考慮到。所以他們會把point型的信息提煉出來,強化一些關鍵的數字、圖表。
商業周刊改版也有幾年了,銷量增長有一個數據。我記得採訪時查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進一步核實。如果說到沉穩的代表,那是《經濟學人》,但是他們一直不認為自己是雜誌,他們自稱報紙。不僅是商業周刊,現在去翻《財富》、《福布斯》、《時代》、《新聞周刊》,乃至《哈佛商業評論》,一個直觀的感受是,他們越來越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比起單純的「厚重穩健」的做法,他們更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尤其是在受到新媒體衝擊的時候。和商業周刊相比,這些雜誌走的是另一個方向,我個人覺得他們更在向《連線》、《大眾機械師》這些雜誌的設計風格靠攏——至少也是借鑒。這也是個了不起的轉變。任何創新都會受到質疑,所以有爭論是好事。如果出發點是希望看到更好的產品,那麼一切爭論都會有意義。似乎是想做出 infograph 的感覺。這好像是國內雜誌近年來的共同特點。
先有 info,再去將之 graph 化,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單純追求 infograph 的表面感覺就沒意思了。能不能讓我記住?想起雜誌封面,第一個畫面是時代周刊。那個全幅的圖片+大大的標題。
作為原來的主編我不好評價,不過guuu老師和趙慧老師對設計滿內行的,
原來是「城市畫報」,
現在是「一財週刊」。個人意見,理財相關主體的設計,還是以莊重、穩健,沉靜、保守爲宜。這本面對80後獨生子女的所謂理財雜誌,太鬧騰了。定位本身就很矛盾。不大看好。此外,它的競爭對手「錢經」雜誌又太單調乏味了。原來風格太單調了 都是這種銀灰(大概是這個顏色,哥對顏色不敏感)+黑的 看多了真的有點疲勞
推薦閱讀:
※世界以痛吻我,偏要報之以歌
※如何逛書展?
※自行翻譯和找誰出版
※擅長給幼兒講故事算是一項天賦嗎?
※知乎上哪位用戶的答案彙編起來可以直接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