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信仰的最終目的,不是讓你變得刀槍不入,而是敢於正視一切無常,並且在無常面前保持對生活的信任。
信仰並不一定與宗教有關,但一定是與我們的心有關。每個人的世界裡總有一種信仰讓自己充滿力量,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進前行。 這就是我對信仰對人生影響的最貼切的理解。
信仰源於認可,成於信服,內生堅韌,外生自信,有信仰的人多能表裡如一,言行不二。
對於任何事要辯證的看,只有不迷,不盲信,實踐中去認知,就能更加智慧,也容易用自己的慧眼,更清晰的去認知世界。
信仰是至高無止的精神支柱,是精神家園裡的芳草。
信仰影響了價值觀,價值觀影響了行為,所以我覺得那些為了利益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或許這就是他的價值觀,他的信仰就是利益為上的。
信仰肯定不是喜愛,也當然不是傾向,至少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長久深刻的、堅定不移的信念。頗遺憾,目前還沒有體會到信仰的這種感覺,有信仰的人做事會更有毅力吧
信仰對於有信仰的人就是數學中的公理:不需要被證明(不可被質疑),對信仰持有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有絕對的影響。信仰這個詞是個中性詞,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有些信仰可以使人心情變得平靜,有些信仰會讓人走極端。
我理解中的信仰,是我心目中世界的模樣。我的行為和目標,都是在這個框架里。信仰與人最大作用,是在於外部環境不明朗甚至不支持的情況下,支持人繼續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
不管是為了利益捨棄道德,還是堅守準則,都是根據信仰採取的行為。宗教只是信仰的一種,廣義上講,信仰就是三觀。那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說沒有信仰呢?一方面是缺乏對自身的認知,另一層含義是指沒有高尚的信仰。
信仰無法去定義善惡!信仰卻代表精神力和道德極致的善惡!同時也是一個充滿腎上腺素的驅動器!它也定義為可約束!信仰教義的約束!
儒家信仰,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
一部三國演義就是在儒家信仰下的產物。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至今被大眾視為漢族智慧之神,忠義之神。大眾無視曹操司馬懿對漢族的再造之功業!
漢族民眾為何就無法認清歷史真相呢?
易大師的品三國,主要是出於正統的儒家觀點。易大師就是要大眾,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再信奉啥子,忠君,忠臣,忠義,這些當今虛無飄渺的東西。
我討論三國演義,是從歷史本身的邏輯演繹而看待歷史。
類似於,讓歷史的事實還原於歷史的所在的時間空間,我們站在歷史的所在的時間空間,再去看歷史事件,不帶自己的當下的價值評斷與情緒觀點,從而可以觀察歷史事件的本來面目。
這種思想實驗的方法,類似於心理學的催眠觀察法,是當今世界主流的歷史還原觀察法。但是歷史還原觀察法,中國學者使用的較少。
宋代是儒學發展的高峰,司馬光更是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典範。所以司馬光對人物的評判標準更著眼於忠奸的程度,善惡的標準更多的在於儒家的君臣大義。
既然寫史的目的最終是服務於統治,那就不僅要總結成敗的經驗以提供借鑒,更要在教化世道人心方面擔負起責任。
因此,北宋時期的《通鑒》對三國歷史的解讀,不僅提供了編年體的長篇敘事體裁,還增加了君臣大義的儒家思想。
如果說小說《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意識早在《三國志裴注》中就開始形成。那麼《通鑒》通過對人物愛憎分明的褒貶和評價,使這一觀念在北宋時期得以強化和最終確立。
爵士貓:虎嘯龍吟捧司馬懿黑諸葛亮?沒有司馬懿 漢族已滅 東晉漢族之根 司馬懿功績可比周武王劉邦唐太宗趙匡胤偉大zhuanlan.zhihu.com《大軍師司馬懿虎嘯龍吟》是否有吹捧司馬懿、黑諸葛亮?
是的,司馬懿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與周武王、劉邦、唐太宗、趙匡胤相比的人物。
可惜中國史書一直沒有公正評價司馬懿,評價西晉的統一功績。
西晉的建立,避免了漢族直接被滅絕的命運。
沒有西晉,就沒有東晉。
沒有東晉,就沒有漢文化在南方土地上繼續繁衍、發展和擴大。
兩晉南北朝,北方的主流文化已從原始漢文化,轉為游牧民族文化呢。
這一點,那麼多歷史大學問家為何不敢提呀!
搞一個諸葛亮來愚弄民族!
諸葛亮的北伐,使得蜀國滅亡,漢族徹底在西南西北方向失去了優勢地位。知道漢武帝為何征戰?就是為了獲得西南西北地區。丟失西南西北方地區,長安必不保,長安不保,何來中原的穩定。中原丟失,漢族只有退守淮河長江以南了。
歷史的演化,恰恰就是北方漢族在東晉時期,大規模的逃亡南方!!!!!!!!!!
諸葛亮說的是知天命,為報劉備知遇之恩,恢復漢室。
其實諸葛亮是一個與歷史潮流而違背的,偉大的瘋子。
爵士貓:小說三國演義是怎樣出爐的 揭示中國文化何種底層意識 為何要吹捧諸葛亮污衊司馬懿? 歷史真實的諸葛亮 劉備zhuanlan.zhihu.com
要分清真實的諸葛亮,與神話的諸葛亮。
真實的諸葛亮只是一個劉備後期的參謀人員,真實的諸葛亮不識時務,一味北伐,不會維護保持蜀國的實力,導致蜀國早早的滅亡。
北伐已不是劉禪的本意。
神話的諸葛亮,是宋代以後儒家,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不惜歪曲事實的結果。
到了明代,諸葛亮已成為神話,三國演義就是完全迎合儒家思想與朱家王朝需要的產物。
一直到民國時期,民間都以三國演義為真實故事。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的形象,是儒家的明君與忠臣的故事。
三國演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小說《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
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不僅開創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對研究三國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後來《三國演義》故事形成的重要資料來源。
後人談到《三國志》,一般都會提到裴松之的注,認為它是三國史學創作和文學創作的開始分流的里程碑。
到了唐代,史書的寫作,已經不再完全遵循史實和考據,而是大膽的加入了文學元素。明顯的體現出唐代小說創作上獵奇,誇張等要素的影響。
《晉書》對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對於《三國志》的內容,在細節、情感上的把握與想像,增加了文學加工的成分。標誌著三國史的寫作,向文學創作的轉變。
宋代是儒學發展的高峰,司馬光更是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典範。所以司馬光對人物的評判標準更著眼於忠奸的程度,善惡的標準更多的在於儒家的君臣大義。既然寫史的目的最終是服務於統治,那就不僅要總結成敗的經驗以提供借鑒,更要在教化世道人心方面擔負起責任。因此,北宋時期的《通鑒》對三國歷史的解讀,不僅提供了編年體的長篇敘事體裁,還增加了君臣大義的儒家思想。如果說小說《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意識早在《三國志裴注》中就開始形成。那麼《通鑒》通過對人物愛憎分明的褒貶和評價,使這一觀念在北宋時期得以強化和最終確立。
如果要整理《三國演義》成書前,民間三國文學素材的發展,《三國志平話》可以算得上是集大成的終點。
正史《三國志》與小說《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前後跨越近千年。《三國志》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正史原典,《三國志》通過歷代史籍的解讀、增補以及與民間文學藝術不斷地融合、發展兩種方式,逐步完成了小說《三國演義》創作前,在史料和素材上的準備。
陳壽的《三國志》秉承了中國史學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為三國演義提供了最原始的歷史人物和史實依據。但是兩者的創作時間從西晉初到元末明初整整跨越了近千年。
經過了歷代學者的解讀、考證與增補以及無數民間文學的渲染附會,到了《三國演義》,雖然在基本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上還與《三國志》還保持著大體的一致。但在許多細節描寫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如章學誠先生所評:「七分實事,三分虛構」。
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三國志》成書後,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儘管《三國志》追求文筆簡潔,達到了史學敘事「文約而事豐」的審美標準,但由於受時代條件所限,存在內容不充實,甚至前後矛盾的缺陷。
南朝宋文帝認為晉代陳壽撰修的《三國志》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
裴松之在注三國時,為了鮮明的刻畫人物特徵,盡量還原歷史的原貌,大量的引用較為翔實的史料和趣味性濃厚的野史雜傳。最新成果表明,裴注引用書目多達296個。由於大量徵引,裴松之的注文共達36.7萬餘字,比陳壽正文的32萬餘字多出八分之一,彌補了《三國志》原來記載簡略的缺陷。增加了《三國志》敘事的完整性和文學性。
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不僅開創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對研究三國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後來《三國演義》故事形成的重要資料來源。後人談到《三國志》,一般都會提到裴松之的注,認為它是三國史學創作和文學創作的開始分流的里程碑。
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由太宗李世民下令編纂,由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記載了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的歷史。《三國志》有紀、傳而無志。而《晉書》中的志,多從三國時期寫起。對於曹魏屯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經營西北,及晉朝的占田制多有著墨。特別是《食貨志》記述了東漢、三國時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可補《後漢書》、《三國志》之不足。
到了唐代,史書的寫作,已經不再完全遵循史實和考據,而是大膽的加入了文學元素。明顯的體現出唐代小說創作上獵奇,誇張等要素的影響。《晉書》對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對於《三國志》的內容,在細節、情感上的把握與想像,增加了文學加工的成分。標誌著三國史的寫作,向文學創作的轉變。
從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開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
宋代是儒學發展的高峰,司馬光更是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典範。所以司馬光對人物的評判標準更著眼於忠奸的程度,善惡的標準更多的在於儒家的君臣大義。既然寫史的目的最終是服務於統治,那就不僅要總結成敗的經驗以提供借鑒,更要在教化世道人心方面擔負起責任。因此,北宋時期的《通鑒》對三國歷史的解讀,不僅提供了編年體的長篇敘事體裁,還增加了君臣大義的儒家思想。如果說小說《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意識早在《三國志裴注》中就開始形成。那麼《通鑒》通過對人物愛憎分明的褒貶和評價,使這一觀念在北宋時期得以強化和最終確立。
三國演義故事情節的設計與人物塑造,正史方面的素材來源
《三國志》 → 《三國志裴注》 → 《後漢書》 → 《晉書 》→ 《資治通鑒》
從裴松之對《三國志》作注到三國歷史的最後一次重新修定,前後間隔六百餘年。為小說《三國演義》提供了大量可供選擇的,有史可考的創作素材。
民間文學對《三國志》的理解和融合,也在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的發展,形成了大量的,讓百姓們喜聞樂見的,內容豐富的民間三國素材。
按時代發發展。
可分為採錄三國民間傳說與故事的魏晉志人小說;唐代三國傳奇小說;隋代三國水飾;由唐代開始興起, 經宋元發展起來的三國說唱文學等。
在唐代以前還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說唱文學,三國歷史以故事傳說的形式在民間流傳。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被民間百姓根據個人愛憎進行不斷的加工,故事情節雖日漸精彩,但與事實之間的偏差也日漸加大。
隋唐時期的三國故事在前代的基礎上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與發展。唐代的工商業極為發達,開始形成最初的市民階層和市井文化。說話作為一種技藝開始興起。中唐時說話藝人已成為一種職業,晚唐時期的說話已經成為專業的說唱藝術形式。三國故事通過說話藝術在晚唐社會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到了宋代,在宋徽宗時期出現了專門系統說唱三國故事的「說三分」。
到了元代,三國講史在兩宋「說三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許多詩詞散曲均有「說三分」的痕迹。
宋元「說三分」的繁榮最終導致了「說三分」話本的出現。目前所存的話本是元代刊刻的《三分事略》和《三國志平話》。
根據相關研究,《三分事略》刻本要早近30年,《三國志平話》多達七八萬字,是三國演義成書前最完整說唱話本。全書以三國歷史為題材,以民間三國故事和三國話本為參照,將豐富的三國故事銜接起來,相對於正史內容更為豐富詳細,虛構的情節反映了民間愛憎與審美傾向。對英雄人物的描寫充滿誇張、獵奇、神怪的色彩。有著樸素公正的歷史觀。《三國演義》的創作,無論從故事的銜接,細節的把握,善惡的判斷,還是整體結構的設計,章節題目的命名上無一處不帶著《三國志平話》的影響。
由此可見,如果要整理《三國演義》成書前,民間三國文學素材的發展,《三國志平話》可以算得上是集大成的終點。
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價值觀是什麼?
忠義。
這是貫穿始終的。事實上,正如《三國演義》的傾向是「尊劉貶曹」,它的靈魂則是「弘揚忠義」。因此它的第一回不是董卓入京,而是桃園結義。也正是由於這一精心刻意的安排,歷史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袁紹與曹操的鬥爭被淡化了,劉備與曹操的權力之爭變成了忠與奸的道德之爭;起過決定性作用的孫權黯然失色,沒那麼重要的關羽則大放光彩,關羽的重要性遠不如拿下荊州的呂蒙、戰勝劉備的陸遜。
關羽在後世受到的推崇,甚至超過了諸葛亮。他在元代即已成神,後來又成聖成佛,號稱「武聖人」和「蓋天古佛」。這顯然並非因為他的武藝,而是因為他的忠義。千里走單騎是其忠,赤壁之戰中放走曹操是其義。關羽,是忠義的典型、旗幟和榜樣。
羅貫中《三國演義》書中破綻百出,胡說的成分極多,但是國人並無質疑反而津津樂道。這又是為什麼?
為了圓夢。
傳統社會的中國人,其實是一直有夢的。第一個叫「大同夢」,也就是回到部落時代。第二個叫「小康夢」,也就是回到邦國時代。這兩個夢都實現不了,就開始做「治世夢」。
這是帝國時代的「中國夢」。
治世夢也包括三個內容。首先是希望有一個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這就是「聖君夢」。其次是希望各級官員清正廉潔,這就是「清官夢」。如果聖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則希望有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俠客夢」。
聖君,清官,俠客,是中國人的千年夢。
這三個夢,羅貫中都幫我們圓了。聖君就是劉備,清官就是諸葛亮,俠客或俠士就是關羽和張飛。三個夢三個代表,都在劉備集團,尊劉貶曹豈能不大得人心?
至於歷史的真相,則無人關注。
信仰,是讓我忍不住要流淚的話題。當我接受主進入我的生命,每時每刻,祂與我同在;每時每刻,祂都在改變我。信仰,不是任何外在的儀式,而是你的裡面與神的交通和鏈接。信仰就是信心、盼望和愛。
有一種劣化的信仰,叫做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它們和信仰的作用是一致的。
有一部分人能夠為了信仰付諸於生命。
從個人角度 信仰可以減少焦慮 增加內心的寧靜
從集體角度 信仰可以增加凝聚力 個人更有組織感和歸屬感 仍然會導致內心的堅定從容但是當領頭羊負面引導時 信仰的盲目性也會讓個人更容易跟隨
例子不舉了 正面反面都太多太多與天斗與地斗就是信仰!!!
信仰是偉大的精神力量!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要有自己精神信仰,都要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奮鬥,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仰,他活在世上就如同行屍走肉。他的學習工作生活就會失去方向,渾渾噩噩。信仰如一盞明燈指引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古往今來,每一個歷史人物無不生活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唯有堅持夢想,堅守信仰,才能創造奇蹟。
百度百科: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極度信任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 從信仰這個詞本身的定義來看,極度的信任和崇拜就會帶來一定的問題。任何人和物以及宗教,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必然有優點和缺點,只是說受限於當時整體社會和個人認知的局限性,可能沒有表現出來。如果不加辯證思考的盲目信仰,必然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困擾甚至危險。 人的行為,受到了內因和外因雙重因素的影響。信仰在我看來屬於內因,會對人的行為產生的一定的影響;同時,當時的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也會對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 從大環境方面講,信仰相同宗教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行為,不管是在時間緯度上還是空間緯度上。同樣的宗教信仰,不同時期對人的行為影響會不同;更為明顯的是,在同一時期不同地域,同一種宗教導致人的行為也是不一樣的。任何一個宗教都不會把戰爭和災難作為期宣揚的教義,但是我們能看到很多恐怖分子因為信仰而進行恐怖活動,這個其他和平國家的相同宗教信仰的人士看來是不可理解的。 而從小環境來講,相同環境下確實有著不同信仰的人,會有著不同的行為準則。不管是在日常生活習慣上還是在遇到大事時的行為上。我想這應該是信仰對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帶來的影響,是人的內因影響了人的行為。
去堅持你所相信的時 信仰是一切的理由
三觀不是生而俱有的
你總認為"你的"是對的總有無盡的討論是在於我們並不能判定什麼對錯在所有人自己構建的世界裡他們都有自己的體系當我們瘋狂的討論對錯的時候很少是在討論更多的是在為自己的觀點站隊這時候再說信仰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了信仰和觀念不盡相同不然我們也不會附上說"與信仰無關"在一個有法律的社會,人們的行為會受法律約束。但是當整個社會法制不那麼強的時候,比如封建時期,那些不收法律控制的人的行為是受他們的信仰控制的。比如一個國王因為信基督教而決定終止戰爭殺戮。在現代社會,信仰更多的是影響一些道德問題,不太會牽涉到倫理的層面,比如援助貧困人群,是個人可選擇的,一個信佛教的人可能會更有傾向支助。(轉自我給另一個問題的回答)
推薦閱讀:
※佛教中常提到的開光是什麼?
※僧人生病了可以不可以用消炎藥?
※信仰是人生之鹽--兼論人生三境
※面對巨人(台詞收藏)
※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都處在什麼樣的光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