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年的經濟學人,我認為經濟學人提到中國的文章都是負面的評論,這樣是否不客觀,有故意針對中國的傾向?

經濟學人,外媒評價中國


西方媒體一向對中國不客觀。我覺得原因至少以下幾點,第一,西方記者因為受到西方教育,對於異於自己的文化從根本上不了解,用西方思維理解中國產生不客觀。第二,記者明白中國是怎麼回事,但是迫於讀者壓力不得不黑中國。現在,越來越多的西方記者在中國常駐,甚至有很多記者與中國女性結婚。他們中的很多人受過西方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和全球眼光,所以我覺得他們能夠真正地理解中國並不是太大問題。不過,經濟學人絕大多數讀者還是美國和英國的,而多數讀者更願意看跟自己價值觀一致的文章,如果經濟學人的文章讓西方讀者看著不爽,它就不能賺錢了,比如說,新加坡就曾封殺過經濟學人一段時間。再比如說,中國人一看到鼓吹台獨的藝人,就不再看他的電影,他的演唱會等等。那為了在大陸賺錢,即使這個藝人心裡是台獨分子,他也不敢公開表達。而那些港澳台的擁護中國政府的藝人,就能賺很多錢,還能上春晚。同樣,一份雜誌要是敢說中國好,恐怕很多讀者覺得經濟學人是不是被中國政府買通了,成中國的傳聲筒和喉舌了?那這雜誌就沒有獨立性了,以後不看了。你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能不能肆意妄為地批評中國黑中國和這個雜誌的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劃等號的。而黑中國,可能讓中國讀者不爽,可是那又怎樣,中國讀者那麼少,無所謂。關於這一點,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在其自傳《行動的勇氣》裡面就說過,很多美國國會議員在美聯儲要求國會撥款穩定華爾街金融巨頭時投了反對票,但是隨後又給伯南克打電話請求諒解,說雖然這些議員理解美聯儲提議的正確性,但是美國民眾不理解,而議員為了獲得選民投票,就不能跟民眾對著干,即使美聯儲的決策有多麼的英明。第三,媒體要為其背後的資助者服務,經濟學人也不例外。如果黑中國有利於其背後的資助者,那記者們也無能為力。第四,酸葡萄心理。尤其是對於在英國這個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光芒不再,又經歷過美國興起的昔日帝國產生的百年歷史的雜誌,對於中國目前的發展當然是嫉妒心理,只有使勁的黑中國才能讓記者們心裡舒服,同時寄希望於他們的報道可以讓普通民眾,以及商人,政客等保持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從而儘可能地減緩中國崛起的步伐。

總之一句話,媒體不可能是客觀的,它要為某些利益集團服務。


推薦閱讀:

最近海軍瘋狂給某廠的愛國營銷洗地,我就稍微搜索一下,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給大家看看,笑笑。
歪果仁對中國的刻板誤解,大師兄遇到了也是哭笑不得~
江浙滬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嗎?如果江浙滬是一個國家,相當於現在哪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呢?
如何看待fgo國服巴巴妥斯之死?

TAG: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