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這個情節太假了,這個設定太假了,創作者如何把握創作中的真實感的度?

雖然如圖所示,但是總該有個度吧?


觀眾覺得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觀眾覺得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我看《三體》覺得真實的嚇人,

再看《小時代》覺得假的嚇人。

但世上沒有三體,卻真有活成小時代的人。

無論真假,說服觀眾最重要。


一般讀者表示某部作品劇情「太假」,這其實是比較嚴厲的批評了,因為讀者的思維,跟隨寫作者安排的情節而動,往往不自覺地替劇情「合理化」,若讀者頻頻齣戲,一定是積少成多,直至完全無法接受。

而這裡,有兩個行文的訣竅,有助於凝聚作品的真實感。但事實上,並非越逼真的故事就越受歡迎,真實感是個好作品的原因,而非好作品本身。

符合常識,感情自然。

這裡的常識,指的是小說世界裡的常識,而非現實生活中的常識,但兩者有時也雷同。舉例而言,言情小說中常有「霸道總裁愛上我」這種流行橋段,頗受讀者歡迎。

但同類型的作品,高下之分卻很顯著,這類作品的第一個關卡是:「霸道總裁為什麼會愛上我?」這個問題若沒有合理解釋,真實感就刷刷地掉。霸道總裁當然可以愛上一個普通女孩,但需要一個好理由。

一對父母接到一封恐嚇信,聲稱他們的女兒被自己綁架了,他們可能驚慌失措;可能打算報警;可能籌措贖金;可能直接嚇昏過去或歇斯底里崩潰,但絕對不可能心平氣和地弄了兩碗速食麵,打算吃完再討論。

有很多常見劇情,其實經不起推敲,也許讀者沒有意識到,但逐步累積,潛意識就會感到「不真實」。若想避免,需要好好思考情節轉折是否合理,以及人物、世界觀的設定,對上劇情是否有明顯的漏洞。

真假相參,附會歷史。

我們都知道小說的劇情純屬虛構,若要提高真實感,不妨參入一些「真實」,真實的比重高了,虛假的部分看起來也沒那麼假了。

比方說,《達芬奇密碼》這部作品,書中內容包含了大量實際存在的藝術作品、藝術家以及歷史,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作者所有涉及這些部分的篇幅,全部虛構自己編,我們對作品的觀感會如何變化?

金庸的武俠小說,其中也夾雜大量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如果相關的部分全部去掉,我們的觀感又會如何變化?

所以想提高作品的真實感,不妨把作品附會於歷史——但也不限於歷史,「真」的部分只要儘可能詳盡,無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行業、地點、風俗、自然現象、物品……等,都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比方說,如果能將監獄的布置、規定、潛規則、現狀,都非常細緻地描寫出來,接下來想寫的殺人犯越獄,不管他用什麼方法,都會極具可信度。

————

另外,歡迎寫作者與讀者來Weavi的廣場瀏覽,看看寫作教程以及其他創作者的心得與寫作技巧

————


難以自恰。


情節假的原因有多種

1.大故事情節假可能是由於觀眾認同感不足造成的,故事的主線要由觀眾認同做基礎,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如果沒有交代老太太家幾個兒女都為國捐軀,那麼再派出一隊人涉檢去救一個人觀眾就理解不了,數學題誰都會做,十幾個人救一個人是賠本買賣,觀眾會覺得假,但是給了一個絕好的觀眾認同——老太太就剩一個孩子了,觀眾就認可你的任務了順著你的設定下去就不會覺得假了。

2.某些小情節假,也可分為這個小情節觀眾不認同,和細節不足兩種。前者從人物入手,這個人是否非要這麼做?這個人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等,把該堵的堵死,人物做出符合他身份性格的事就會增加真實感。還有就是觀眾覺得假是因為你沒有堵好奇他的路,例如:一個學生要渴死了,沒辦法他去喝河水了。觀眾心中生出無數可能,他不能花錢買水么?他不能回家么?等等等等。

剩下的就是一些真實細節會增加真實感,例如:陸川的《九層妖塔》開頭用了很多真實的可百度到或很多人聽過的事鋪墊,什麼墜龍事件等等然後推出一個749局,用真的裹著假的走,增加真實感


我一直認為,有些讀者的批評是必須理的,而有些是不用理的。

當一個讀者說,一個情節太假的時候,請先區分他是不是此類小說的受眾。因為絕大多數小說都不可能取悅所有讀者。比如偵探小說,哪怕寫得再好,你拿給一個死理性的人看,他也可能覺得太假,而且他也能舉出許多合理的理由來,比如現實中警察哪有那麼沒用要靠偵探啊,比如兇手為什麼必須在已經出現的人裡面啊,之類的。

同理,所有取悅特定讀者群的小說也是一樣。一個「普通少年因為樸實勇敢就有許多美女獻身」的情節你給一個女讀者看,和一個「普通少女因為善良純潔就有霸道總裁愛上」的情節你拿給一個男讀者看,都會得到「太假」的評價。

而這類評價,其實你是不用管的。

那麼什麼評價是要管的呢?那就是當你的文章就是寫給特定的讀者群看,但這類讀者卻仍舊覺得很假的情況

這類情況有很多成因,但我說我覺得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作者過於偏心地給小說中的人物開金手指」。

比如前文描述十分偶然的情況,遇上主角就突然出現了,而且不給解釋。又或者小說中絕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困境,遇上主角就突然消失了,而且也不給解釋。

比如主角做了某類壞事,作者愣是屏蔽書中人的反應和看法,事情好像沒發生過一樣。而反派做了同樣的事情,卻被書中人千夫所指。

這些就是典型的偏心。而當一部小說作者偏心得越來越過分的時候,自然就會被人認為故事內容很假了。


八百破十萬這種事情,大多數人一定會以為是假話。

卻不知這可是真真正正的實在事。

所以,現實生活往往更為荒誕,除了有勇猛的將軍,也有一輩子進不了合肥的君主。


這個度,其實根本不存在。

因為群眾只會根據自己的認知來判斷一件事。而大部分普通人也包括藝術工作者的常識都是非常有限的。這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以及對「獵奇」劇情的接受程度。

舉幾個例子

1、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電影版里想盡辦法來塑造這樣一個「長得像蛇」「沒有鼻子」「沒有嘴唇」的醜陋形象。

然後一看,不就一馮小剛嗎?

2、你是不是覺得孤膽英雄們幾個人吊打人家一個基地很假?

1962年6月,印度當局乘中國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和蔣介石叫囂反攻大陸的時機,對西南邊境悍然發起武裝挑釁,入侵西藏領土。10月,中國邊防部隊奉命進行自衛反擊。龐國興所在的九連擔負了夜襲西山口,當尖兵打頭陣的任務。

侵佔西山口地區的是印度步兵第四師內號稱"悍善戰"的"王牌"部隊--錫克族第一、第二營,並配屬了一個炮兵團。印軍憑藉著山高林密,澗深水寒,崖峭路險,易守難攻的地形,又構築了大量的工事,狂吹他們的防禦體系是什麼"銅牆鐵壁"、"固若金湯";還說用他們二次世界大戰的"鬍子兵",對付中國的"娃娃兵",不費吹灰之力。

西山口前面有個不大的無名高地,高地後面有印度的炮兵陣地。印軍還在無名高地上配置了一個加強連,前沿分布著機槍點。

經過詳細的偵察,團首長命令九連這把尖刀,迅速插上無名高地,掃清進攻西山口的障礙。

在夜暗的掩護下,九連通過險峻崎嶇的山道,神速地插到距無名高地大約200米左右的一個低洼地,機槍組、投彈組迅速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帶領尖刀排的副連長王元興細觀察了地形選擇好突破口,返回來立即組織戰鬥。他看到機槍組的勇士們一個個精神抖擻,便控制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壓低嗓門對大家進行了簡短而有力的動員;然後他又到投彈組,檢查了每個人的準備情況。龐國興在組長張益亭的帶領下,沉著地匍匐前進。當他們接近敵人陣地時,被哨兵發現了。驚慌的敵人萬萬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他們的眼皮底下,嚇得連忙開槍射擊,所有的火力點都暴露出來了。戰鬥在透明前打響,九連連長黃俊鐸指揮全連發起了衝擊,子彈、手榴彈帶著仇恨的怒火向敵人飛去;喊聲、槍炮聲猶如山崩地裂一般,震撼著黎明前的山谷。九連迅速攻佔了無名高地。就在九連衝上無名高地,和印軍展開白刃格鬥的時候,西山口上,印軍的榴彈炮拚命地向無名高地傾瀉,企圖用炮火收復已丟失的陣地。突然,西山口上印軍的榴彈炮一聲不響了。九連乘機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順利而乾淨地掃清了無名高地上的殘敵。

大家感到非常奇怪!連團長解全威也很納悶:"我還沒有調部隊去打,西山口上敵人的火炮怎麼就啞了呢?"

是誰幹掉了這個炮陣地?是四班副班長、共產黨員龐國興,六班戰士、預備黨員王世軍和新戰士冉福林。

原來,當九連發起衝擊後,龐國興和王世軍一面投彈,一面用衝鋒槍掃射,首先衝上無名高地。他倆發現一股敵人正向西山口逃竄,就緊緊追趕上去,衝出了無名高地,和連隊失去了聯繫。

新戰士冉福林看到龐國興、王世軍窮追殘敵,也跟了上去。

他們三人自動結成一個戰鬥小組。

這時,公路兩側山頭上的印軍向他們射擊。他們趕忙隱蔽,簡單地交換了意見,做出了戰鬥分工;由王世軍爬上東山,從側面迂迴包抄正在山上射擊的印軍;龐國興和冉福林山,從側面迂迴包抄正在山上射擊的印軍,把敵人的火力都吸收過來。

龐國興用衝鋒槍打了一梭子彈後,發現印軍距離較遠,超出了衝鋒槍的射程,便從冉福林手中要過了步槍。"砰"的一聲槍響,一個正在指手劃腳的指揮官模樣的印軍倒下了。敵人看到長官斃命,都慌忙退縮到山後。龐國興和冉福林沿著公路迅速向前追擊,拐過一個山彎,前面的情景使他們大吃一驚:離他們不遠的前方,印軍的三門榴彈炮正在瘋狂地向我軍射擊。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敵眾我寡、生死存亡,端起槍就向敵人炮陣地猛掃。這時王世軍也從東山上打了下來。兩面夾擊,印軍丟下火炮逃跑了。他們佔領了炮陣地。此時,他們看到沿公路向南逃跑的印軍中,裹著兩輛普車,後面還有一輛牽引車拉著火炮。

"吉普車上一定有大官,追!"龐國興發出命令。

被中國軍隊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嚇破了膽的印軍,扔下車上的東西,開足馬力,匆匆逃命。龐國興他們用子彈"歡送"了一陣,便把印軍丟下的地圖、望遠鏡帶上,把其它物資集中到一起。冉福林找了一片紙,拿起鉛筆寫道:"茲收到印軍新任盍隊長送來的……接收人:龐、王、冉。"爾後,他們爬上一個高坡,又一個印軍榴彈炮陣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打!"他們居高臨下,打得印軍懵頭轉向,搞不清來了多少中國軍隊,便匆匆炸壞了四門榴彈炮,沿著公路逃跑了。乘爆炸的煙霧,三位勇士衝下高坡,佔領了敵第二個榴彈炮陣地。

龐國興舉胸前的望遠鏡向南觀察,發現前面有一個印軍指揮所,集結了許多印軍。他們合計著怎樣繼續打下去,突然一陣槍響,他們身後的山頭上下來了一股敵人,足有200多人。龐國興等遠離部隊,情況危急。機智沉著的龐國興一揮手,他們迅速跨過公路,隱蔽到公路旁的森林中。

雪山頂上紅日越升越高。可是,這片森林卻是陰沉沉的,龐國興等人警覺地搜索前進。從昨天開始進攻到現在,他們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吃飯、喝水,更談不上休息睡覺了。長時間的戰鬥,衣服被汗水浸濕了,凍餓難忍。他們從樹枝上抓下積雪,邊吃邊交談著情況。

王世軍對龐國興說:"你是正式黨員,又是副班長,我是預備黨員,小冉正在爭取入團,現在咱們遠離部隊孤軍深入,你就當組長吧……"

小冉在一旁點頭表示贊同。

實際上,龐國興早就當了組長。在這嚴峻的時刻,他沒有推辭。"對,現在我們雖然和連隊失去聯繫,但同志們一定會打過來的。遇上敵人多,咱們就打游擊,敵人少咱就幹掉他,繼續配合部隊反擊!"

在森林裡休息了一會,他們又去尋找新的戰機。

他們走出森林跨上公路,看到公路旁有一頂帳篷,就分散接近過去。快到跟前時,突然從樹叢中打來了一排子彈。他們立即卧倒,同時開槍還擊,消滅了三個敵人。

龐國興意識到可能還有敵人鑽入樹叢,就叫小冉用剛剛學會的英語進行喊話。小冉正喊得起勁,忽然,西山上響起了機槍聲。他們發現西山頂上又冒出一股印軍,正向中國軍隊主力射擊。龐國興叫冉福林監視敵人,叫王世軍注意觀察公路上的情況。他舉槍瞄準,隨著槍響,敵軍官應聲倒地,其他敵人便嚇跑了。

龐國興等人向西山衝擊,佔領了制高點。

解放軍主力打過來了。他們三人高興地大聲喊,脫下軍帽用力搖晃著……

龐國興、王世軍和冉福林又回到了戰友中間。

這次戰鬥,龐國興戰鬥小組孤膽深入敵縱深15里,打了五仗。攻佔了敵人兩個炮兵陣地,擊斃敵一、二級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繳獲火炮七門,炮對鏡、望遠鏡各四付,推土機、汽車四台,為主力部隊開闢道路向敵縱深發展做出了貢獻。戰後,蘭州軍區司令員張達志、第一政治委員劉瀾濤簽發了給龐國興榮立一等功的命令。1963年8月2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龐國興"戰鬥英雄"稱號。

啊,我彷彿看到了你們一臉「印度那個逗比」的鄙夷眼神。行,咱們換一個。

1950年11月29日誌願軍一個步兵排,在對手100餘架次戰機和50餘輛坦克的輪番攻擊下,巧妙的利用葛峴嶺地形,僅靠手中的輕武器頑強的阻擊了拚死逃命的美軍打掃戰場時,2排陣地前面共發現215具美軍屍體(擊傷和屍體被美軍拖回者不算)。排長郭忠田集合全排,向連長報告:「全排一個不少,除了5班長的耳朵被震的聽不清聲音,全排沒有一個傷亡。」他又清查了一下彈藥,共消耗1305發子彈和14顆手榴彈,繳獲和擊毀美軍火炮6門、汽車58輛。

戰後,志願軍總部授予2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榮稱號,並給郭忠田記特等功,授予「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3、有些人覺得熱兵器時代巨大的交換比是可能的,但是冷兵器戰爭必然不可能,比如什麼岳飛朱仙鎮五百破十萬。

然而現實有時候很殘酷:

「顯忠引兵至延安,總管趙惟清大呼曰:「鄜延路今復歸宋矣,已有赦書。」顯忠與官吏觀赦書列拜,顯忠大哭,眾皆哭,百姓哭聲不絕。乃以舊部八百餘騎往見王樞、移訛,諭之曰:「顯忠已得延安府,見講和赦書,招撫可以本部軍歸國。」移訛不從,曰:「初,經略乞兵來取陝西。今既到此,乃令我歸耶?」顯忠知勢不可,乃出移訛,不及,擒王樞縛之。夏人以鐵鷂子軍來。顯忠以所部拒之,馳揮雙刀,所向披靡,夏兵大潰,殺死蹂踐無慮萬人,獲馬四萬匹

八百破萬人,獲馬四萬。

「二月丁未,夏人數十萬眾攻蘭州,鈐轄王文郁率死士七百餘人擊走之。

「六年二月,夏人大舉圍蘭州,已奪西關門,鈐轄王文郁集死士七百,夜縋城而下,持短兵突營,遂拔去。」

「洛苑使、熙河蘭會鈐轄王文郁為西上合門使、知蘭州,代李浩。西賊之圍蘭州,數十萬眾奄至,浩閉城距守。文郁請擊之,浩曰:「城中騎兵不滿數百,安可戰?」文郁曰:「賊眾我寡,正當折其鋒,以安眾心,然後可守,此張遼所以全合淝也。」走馬閻仁武曰:「奉詔令守不令戰,必欲啟關,當奏劾。」文郁曰:「今披城而出,以一當千,勢有萬死,豈畏劾哉!況守則無必固之勢,戰則有可乘之機。」堅請不已,浩許之,乃募死士百餘,夜縋而下,持短兵突之。賊眾驚潰,爭渡河,溺死者甚眾,收其所虜入城中。時以文郁方尉遲敬德雲。」

七百人擊破圍城數十萬大軍

鬼章又以兵三萬據鐵城,收貝斯結、羅斯結族以臨青唐。諤知羌素持貳,觀勝負以為去就,乃盡出兵二千,未明抵鐵城。賊不意漢兵至,驚擾莫知所為。諤縱兵擊之,鼓噪乘城,賊眾大潰,斬首八百餘級,鬼章乃遠去。

兩千破三萬

以上都是北宋時期的宋軍戰例,下面是金軍的揚州之戰:

宗翰會東軍於黎陽津,遂會睿宗於濮。進兵至東平,宋知府權邦彥棄家宵遁,降其城,駐軍東平東南五十里。復取徐州。先是,宋人運江、淮金幣皆在徐州官庫,盡得之,分給諸軍。襲慶府來降。宋知濟南府劉豫以城降於撻懶。乃遣拔離速、烏林荅泰欲、馬五襲康王於揚州,未至百五十里,馬五以五百騎先馳至揚州城下。康王聞兵來,已於前一夕渡江矣。

而宋方記載,《會編》卷121 、《維揚巡幸記》卷132《金虜節要》,,《要錄》卷30都說揚州的「御營之師」在十萬以上

由此可見,五百破十萬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宋軍和金軍都曾經完成過這樣的戰役,而且金軍攻擊的還是一座設防城市。

4、你覺得天災可能左右一場緊急事件的最終結果嗎?

或許你會覺得有可能,但是多少會覺得很假。

作家韓寒曾經這樣吐槽電影《戰國》

第二個情節便是孫臏自殺,把自己綁在一個大鼎上淹在水池裡,我想這總得死了吧,結果居然地震了,天崩地裂水流光了。劇本是不能這麼寫的,比如A要殺B,大家都知道B還有戲,肯定還不能死,編劇你就要想一個符合邏輯的A沒有殺成B的原因,不能讓A在開槍的剎那被雷劈死了,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呵呵,常識?

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清源留後張漢思,年老醇謹,不能治軍旅,事皆決於副使陳洪進。漢思諸子並為牙將,頗不平,圖害洪進。漢思亦患其專,乃大饗將吏,伏甲於內,將殺洪進。酒數行,地忽大震,棟宇傾側,坐立皆不自持,同謀者懼,以告洪進。洪進亟出,眾驚悸而散。漢思事不成,慮洪進先發,常嚴兵為備。洪進子文顯、文灝,俱為指揮使,勒所部欲擊漢思,洪進不許。

  癸卯,(此據實錄所載賜李煜詔書。)洪進袖置大鏁,從二子常服安步入府中,直兵數百人,皆叱去之,漢思方出內合,洪進即自外鏁其門,謂漢思曰:「軍吏以公耄荒,請洪進知留務,眾情不可違,當以印見授。」漢思錯迕,不知所為,乃自門扇間投印與之。洪進遽召將校吏士告之曰:「漢思不能為政,授吾印矣。」將吏皆賀。即日,遷漢思外舍,以兵衛送,遣使請命於唐,又遣牙將魏仁濟間道奉表來告。漢思退居數年,以壽終。(徐鉉江南錄並九國志,載洪進遣使告李煜,煜即以洪進為清源節度使,國史因之。按煜再上表,乞寢洪進恩命,安得便自除洪進節度使也,今不取。國史又稱荊湖平,洪進懼,始遣魏仁濟。按洪進既奪漢思印,即遣仁濟告於朝,不緣平荊湖也。)

一場地震左右了一場政變的結果,要多獵奇有多獵奇,雖然邏輯完全解釋不通,但是他就是這樣發生了。

所以說,常識有時候真的是有個卵用!?


一支有100多萬軍隊,鑽在窮山溝溝里的軍隊幾年就能打的400多萬佔據大城市拿著各種軍援的軍隊落荒而逃?

你TM逗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蔣介石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把他打得無法招架的日本軍隊,放下武器向他投降了。一百年來對中國實行帝國主義侵略的西方列強,也乖乖地歸還了租界,承認中國是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承認蔣介石是中國的合法統治者。在國內,蔣介石的地位看來十分鞏固。當時他統率著四百萬大軍,其中三十九個師是美國幫他訓練、全部美械裝備的。他的空軍在亞洲大陸是首屈一指的。過去反對過他的軍閥和政界人士,幾乎全被他囚禁或制服了。唯一可能對他的權力挑戰的,是八年前被他圍困在貧瘠的西北黃土高原窯洞里、幾乎被他消滅的一夥共產黨游擊隊。

  這位中國獨裁者從他戰時的藏身之地重慶出來,勝利地回到他的首都南京,準備著、盤算著、並且看來也有可能恢復他對四億五千萬小國人民的絕對統治。從外表看,蔣委員長似乎成了近二百年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統治者。

  不到四年之後,當我寫這些文字時,蔣介石的處境已經急轉直下。他已經逃離他的首都,退居原籍鄉下。他的政府的行政院長恬不知恥地敦促美國恢復不平等條約,在中國設立陸、海軍基地。他的妻子跑到美國來,哀求美國官員幫助他挽回頹勢,也許到頭來還要挽救他的性命。

  這時,恰恰就是那些一度被人輕視的共產黨游擊隊,已經拿下整個滿洲和華北,毅然決然地渡過長江,攻佔了國民黨的首都南京,大有橫掃全中國之勢:不但要徹底推翻蔣介石的二十年王朝和西方帝國主義在東方的百年統治,而且要完全改變中國超過二千年的幾乎原封不動的生活方式。

  除非這一切那是虛假的,否則,正如俄國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副產品那樣,中國革命也大有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副產品。

  這是歷史上少有的急劇變動,要知道這裡涉及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沒有幾個人曾預見到中國內戰這種戲劇性的轉新。

我一九四六年再次來到中國時發現,在華的外國觀察家對蔣介石和他二十多年的仇敵打仗的結局大致上有三種估計。

  少數西方軍界人士認為,蔣委員長不出一年就會擊敗共產黨,迫使他們投降,或者把他們消滅。更少的人(被認為思想非常激進和左傾的)認為,如果沒有外國的干涉,戰爭將繼續二、三十年以至五十年。絕大多數人認為,蔣介石即使不能完全消滅共產黨,也能把他們包入山中,打通鐵路線,重新統一中國,誰也無法與他爭雄。

  事後看來,應該說這些看法之缺乏見識,就象那些搞民意測驗的人員曾經預告,美國人民在投票中將使杜魯門總統落選一樣。從根本上說,這些預言之所以落空,那是由於未能掌握一些極普通的人民的心理。

  這全是老生常談,無需多加發揮。但即使在今天,當中國共產黨到處戰勝蔣介石的時候,這些重大事件的原因,不是未得到正確的理解,便是受到蓄意的歪曲。於是我們看到,象前大使蒲立特、眾議員周以德、陳納德將軍、艾爾弗雷德·蘭登等這類一些高級人士,以及為蔣介石的覆滅而哭喪的形形色色的政客,都把這個所謂痛心的結局歸罪於馬歇爾的錯誤政策、俄國人的陰謀、共產黨的宣傳以及天曉得的共他原因。這些中國問題專家左看看,右看看,還惶恐地抬眼朝天上看看,卻從來不肯抱著同情心地朝上看看。他們找到造成蔣介石失敗的各種各樣的原因,可就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即中國革命。是這場革命,而不是任何別的原因,造成了奇蹟,把那個驕橫不可一世的中國獨裁者打翻在地,使東方的力量對比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以致整個世界歷史都可能為之而改觀。

小說不可能寫的太假,不然讀者不買賬,他至少要符合常識,有時候這個常識=沒什麼見識的人對某件事的認知=專業人士的笑料。但是小說的讀者就是這樣的普通人,不爽不要玩——我沒跑題謝謝。

歷史可以盡情閃瞎各路狗眼,當有人質疑的時候(可以看到從那時到現在的陳詞濫調都沒怎麼變過),歷史會把他們摁在地上摩擦。

但是小說作者沒有資格把讀者摁在地上摩擦。

真心疼各路果粉。

對了,上邊這個歷史書上沒有,是跑得很快的美國記者傑克·貝爾登寫的。

有人要談了所謂CCP「誘拐」「幾億炮灰」,我不貼那麼大篇幅的東西了,這是鏈接

為什麼豆瓣上李敖的《大江大海騙了你》不能選擇讀過、想讀或評分? - wichthln 的回答

發人深省的是,當八路軍從安陽大部分地區撤離時,退處該縣西部一隅的少數幹部在開始時發動不起游擊戰。可是,國民黨來到這裡幾個月以後,游擊戰蓬勃發展,規模之大超過了抗戰時期。地主殺人促使一些人跑到山裡來尋求復仇的機會。巧取豪奪,苛捐雜稅和敲詐勒索迫使另一些人跑到山裡找活路。還有一些人為逃避徵兵拉夫而逃到山裡。與此同時,山裡的老百姓看到他們山下的近鄰所遭遇的厄運,為了防備也組織了自己的民兵。

  這樣,一方面,那些失去了一切的人們橫下一條心要報仇;另一方面,那些擔心失掉現在依然佔有並視為珍寶的東西的人們看到,除了拿起武器沒有其他辦法以自保。這兩部分人終於找到了切身利益之所在,並為之而戰。在這個基礎上,他們走出家門,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人民戰爭。

這是美國記者對那「幾億炮灰」是如何被「誘拐」的結論。


我的創作太假了,但我的成功太真實了。

--by 小四


假,換個詞來說就是:

邏輯不通

這個「邏輯」,和我們一般常說的邏輯是有些差異的。

創作故事時,任何作者都會進行無節操的腦洞、設想,因為想像力是豐富且無盡的嘛。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是無責任的腦洞,不是隨意的YY。

一個故事你可以腦洞打開,隨意想像它的發展,他的趣味,但一定要邏輯貫通,通俗的說就是故事內你至少要讓讀者察覺不到漏洞,讓讀者的沉浸在故事裡,而不是讀者在不停的挑漏,跳戲。

會讓作者產生寫作的慾望很多,可能是生活中的一個人、一個事件等等,宏觀也好,微觀也罷,總之作者是非常善於觀察的生活的。

我們就來開一個小腦洞故事:

一個小孩在樹下自言自語!

這是生活中普通的場景,但是如果你觀察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許多不同之處,

小孩是大聲朗誦,還是小心翼翼?

小孩的臉色是悲傷還是高興?

樹的外表是什麼樣的?

我就無節操腦洞一下:

小孩其實偷偷過來述說的,

述說什麼?

述說自己的煩惱,講述自己的願望。

你看這個情節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但是這樣還不不夠,連一句話都湊不成,更別說一個故事了。

我在繼續腦洞一下。

他為什麼來這個樹下述說呢?

可能是這離家遠,可能是這裡沒有人,或者可能是他聽說這棵樹是可以幫助人達成願望的。

那我假設最後一種成立,小男孩是來許願的。

繼續腦洞下去,為什麼這棵樹能夠幫助人許願,小男孩又是從哪裡直到呢?

我們假設說這棵樹很大,很有年齡了。

它可能是成精了,可能是神仙施法了,更無節操點可能是人變的。

好,我再假設是最後一個,樹是人變的。

繼續追求下去,這個樹為什麼是人變的。

省略大法(。?`ω′?)

其實原來這個樹其實是一個逃犯,逃到這裡偷吃了旁邊的山神廟裡的食物,被懲罰變成樹的,為了變回人身,他必須幫助他人收集信仰。

繼續設想他是一顆樹要怎樣幫助人呢?

腦洞,其實他只有午後三個小時更夠短暫的變成人身,這點時間,他必須去完成他們的願望。

好了,到此為止一個關於的「救贖與自我救」的主題就這樣慢慢雛形了。

省略大法(。?`ω′?)

其實說這些,就是想說,故事都是在才猜想和思考之中產生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就寫出一個故事,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一個想法或者一個人物。直到你找到原型,找到故事的內核,那麼你可以動筆雕琢了。

向上面的腦洞我們也可以把他發展為為任意的主題,你所要向的就是找到它。

情節太假、設定太假等等都是故事內核出問題,人物邏輯前後矛盾。你只要想清楚了這點,以後去有意識的思考,這就是腦洞和意淫的微微差別了。


這句話的出處的涼宮春日的憂鬱系列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是一部講述了一個被認為是神,是宇宙諮詢情報爆炸中心的顏值身材一流的女子高中生,與她的未來人,宇宙人,超能力者和一個普通男子高中生的日常部團生活的故事。

這個故事現實感很強嗎……

阿虛說這句話有自嘲的意思嗎?

不管什麼非現實的作品都會有人蹦出來說假,因為藝術創作出來的作品,即便是按照現實事件改編,最後的成品也是有虛構內容的。就算是看個日本綜藝都會有人跳出來說:「真假。」

所以不單單是作品的問題,一些不懂得看氣氛,情商低,自認了不起的人也是讓人覺得不爽的關鍵因素。


我覺得嘛情節太假或設定太假,並不是說現實中不存在,根本原因是邏輯不合理。

比如說很多動漫或影視中的設定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但是沒有人會說它情節太假,設定太假,現實中的鍊金術並不能做到鋼煉那中感覺,但是它是合理的,因為作者在預設的時候就設定了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如果你的世界是那樣,跟著你的世界去做就是合理的。而且你在那個世界就應該那樣思考,你在那個世界就是要有那樣的情節。

比如說一些現代的情感劇,即使可能就是發生在身邊,但是還是有人說情節太假,設定太假。比如說一些瑪麗蘇劇,瑪麗蘇劇為什麼情節假設定假呢?比如說霸道總裁愛上我這種類型,因為你並不會這樣思考,在那種情況下,正常人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現實中霸道總裁很少會愛上你,而且就算霸道總裁真的愛上你也不會讓你這樣瑪麗蘇,這純粹是意淫!所以不合邏輯。


又拿這圖片說事,都不知道看見你們誤用多少回了。

給你們這些沒看過涼宮春日的人科普一下,阿虛說這句話是在涼宮春日拍電影的時候,因為電影實在太爛,台詞特效假到爆炸,阿虛放棄吐槽才說出了這麼一句。

所以這句話適合用來形容極爛的電影,比如小時代。很多人看到別人吐槽自己喜歡的作品假,不服氣然後回一句阿虛名言,那簡直是自搗烏龍。這個問題也一樣。


作品的邏輯和現實的邏輯,觀眾的邏輯是不同的。只要符合作品自身的邏輯,即使觀眾不能理解這種邏輯,也能接受,欣賞。凡事讓人覺得不合邏輯的作品,就是作者自己立場不穩定,世界觀亂了。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推薦閱讀:

我可是high到不行了啊!——最近入了戰姬絕唱的坑(自嗨)
冰藍色的夢:哆啦A夢2017動畫電影介紹
如何看待武庚紀質量很高關注卻很少的現象?

TAG:電影 | 小說 | 動畫 | 寫作 | 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