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是否都具備目的性?放大到宇宙萬物,是否目的性驅動行動這種邏輯是永恆唯一的?
顯而易見,地球上幾乎一切生物的行動都是目的性為導向。這種邏輯可以解讀為行動或計劃永遠符合其目的,以有效的達成目的為導向。
但放眼宇宙萬物,是否存在物目的性的運動?這個答案我想顯而易見:宇宙的演化或星球、星際的演化目前以人類的認知還不能確認其目的性。但我想在這裡討論一個更為廣泛的命題:假設目的性驅動行動(運動)這種邏輯是地球上(近乎)一切生物的絕對行動法則,那麼是否存在另一種對立法則:行動(運動)不符合目的性?或者說,對於某些運動而言無目的是一種原則(規律)?
謝邀……
題主貌似沒發現,"目的"僅僅是用於描述運動的一種方式……至少在現代是如此的……對於任何一種活動……我們都可以以「有目的的」和「無目的的」兩種方式來描述和解釋它……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存在「有目的的運動」和「無目的的運動」的區別……選擇哪一種方式來進行描述和解釋,這純粹是基於一種實用性的原則的……我們必須認清,我們使用「X是有目的的,X的目的是……」和使用「X存在是無目的的,X的運作方式是……」完全可能是在表達相同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因此我們還是考慮"怎麼描述某種特定的運動更加方便"這個問題吧……
(其實在古希臘,人們還用"目的"來描述一切運動,以至於"達到目的的過程"在當時成了"運動"的定義呢)……
謝邀。
人類看待一個對象的立場,有三種:意向立場,設計立場,物理立場。
1.意向立場:指認為某個對象有目的性。原始人把一切對象都看作有靈魂的,認為任何對象都是在自我行動。下雨是因為雨神,陽光是因為太陽神,有水神、火神、土地公公……人類默認一切對象都有靈魂,能夠行使有目的性的活動。
2.設計立場:指認為某個對象是被有目的性的主體為了達成其目的而設計出來的。如果一個人在沙漠里發現一塊石頭,他會認為石頭就是自然在那裡的;如果發現一塊手錶,那麼他會認為這個手錶「必然」是某個人——有目的性的人——製造出來的,「為了計時而製造」,而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因為手錶足夠複雜,以至於人類會默認它是被設計出來達成目的的,這就導致很多人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而不是自然進化的,因為人類」太複雜了,以至於不可能沒有目的「。
3.物理立場:指認為某個對象是自然形成的,沒有目的。
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從遠古時代開始的以意向立場看待所有對象,到近代開始用設計立場看待一些人工製品,再到現代開始用物理立場看待大多數對象。現代的人,基本上是用意向立場看待其他人類和貓狗之類的動物,用設計立場看待人工製品,用物理立場看待自然物體。
那麼,人類為何一開始要默認所有對象都有目的性呢?認為自然物體都有靈魂而花成本去進行大量的祭祀活動不是很不利於進化嗎?因為進化是效率性優先於準確性。由於把周邊的其他生物看做有目的性的,太有效率了,以至於產生」宗教「這種副產品,也是利大於弊的。當一個人猿同類提出用香蕉換石斧的時候,你還只是一隻人猿,沒有任何現代的知識,你沒法去從博弈論的角度考慮他是否會換到斧子在殺了你搶回香蕉,也沒法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對方的基因會讓對方進化出怎樣的行為,更沒法分析對方大腦里的神經元是怎樣放電的、原子是怎麼運動的來判斷對方的行為。你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感同身受「地把對方看做和自己一樣的、有意識的主體,來判斷在相同的情況下,自己會怎樣做,來反推對方的行為。
實際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目的「這項東西。」目的「的立場是遠古傳下來的最佳進化策略,雖然現在人類已經知道宇宙沒有目的了,但是還是仍然認為周邊的人類、包括自己,是有目的的。「目的」這一概念需要謹慎對待。
存在指明了目的的方向,我們在計劃之中,目的地在我們不可測度的前方。
我覺得古典哲學角度還比較中肯,畢竟有存在論作為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這個目的用客觀的對象的角度理解,最初就是命運,誰也逃避不了。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認規律為純粹客觀性的觀點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科學主義本身有解決不了的死結,可惜現在這就是主流,分裂的時代唉~世界越發展,人類越聰明,就越接近我們自身的源頭,而那個源頭不可能是比我們現在的自己還低級的存在者,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一切皆可 一切皆可 一切皆可 一切皆可 一切皆可 一切皆可 所以,你看,不管承不承認,目的性是人類社會得以維繫的基礎,可怕的是擁有自由意志(自身目的性)的人類傾向於強行制止自己對目的性相信的傾向。用信仰的角度理解就是神(包含主體性在內的源頭)的計劃。目的是人造的概念,不能用在非人格化的東西上面。
謝邀
目的性其實就是「主觀能動性」,只有高級智慧生物才會有。不是高級智慧生物的,都是隨機性。
「顯而易見,地球上幾乎一切生物的行動都是目的性為導向」,這句話缺乏基本的自然科學常識。非智慧生物的行動標準是「趨利避害」,而趨利避害機制是物競天擇機制下的必然產物,因為不會趨利避害的生物都滅絕淘汰了,但他們本身並不理性的知道自己的目的,直到智慧生物的出現。
宇宙萬物的原理就是隨機性,沒有目的,隨機性產生了地球,產生了生物,而隨機性又塑造了生物的「趨利避害」機制,趨利避害機制又進化出了高度集中和發達的神經系統,有了主觀和理性思想,有了目的,這個目的依然還是「趨利避害」。所以目的性是出自隨機性,從屬於隨機性,依然要大部分時候被隨機性所控制。比如大災大難面前人類依然無能為力,但有一定科技能力「人定勝天」。目的是一種邏輯,物質的不同存在表現都是邏輯的疊加延伸比較形式,目的性就是邏輯自身的依存互補特徵
具有目的性的活動指人類在意識主導下進行的現實活動。它首先是一種人類活動,其次它是在意識指導下進行的,方向是由意識規定的。
首先,要明確「目的」是什麼,有什麼界定範圍。
目的,應該是指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並完成這個動作,這個」另一個地方」就是目的地,也就是目的。對於人類來說,他們會通過計劃達到某種對自己有利的目標,比如得到某事物並從中收益。這應該是我們人類所定義的目的。此時的目的是人類定義的,具有狹義性,如果推廣會遇到萬物有靈的困境。我們知道,物質在自然界中各種規律和規則的驅動下,會導致它們形成在我們可觀察的時間段中的各種結構和分布的現象。這些現象並不是最終結果,他們還會繼續變化。
在整個宇宙中,宇宙的演化似乎是有始無終,一些現象似乎可以當成形成這些現象的上一次現象的目的,可這都只是演化中的一個階段而已。
為了便於理解自然界的行為,我們賦予它們目的性,但並不代表他們是有意識的計劃著達成那種我們所謂的目的。我們這樣描述目的,可能僅僅是為了理解宇宙。量子理論都已經否定因果論了,而目的只是是因果論的一個副產品。自然界其實,或許根本就是漫無目的的演化著,碰巧將我們給「目的」出來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德經》
我只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1.目的性和趨勢性意思應該是一樣的。2.另外,控制系統可以產生目的性。
推薦閱讀:
※根據相對論,經常奔跑的人是不是活得比較久?
※從現代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
※網上說房間里豎著柱子不能對著床,周圍不能坐人,說對健康有害?
※<換子疑雲>中女主是不是可以確定自己的兒子是否活著?
※你知道貓咪打哈欠是什麼意思么?人家才不是困了,它只是在說我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