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築和清建築風格是不是有很大差異?
更新:
根據樓下建議,縮小,問題範圍。唐建築和清建築風格是不是有很大差異?------------------------------感謝樓下幾個認真回答的。反倒是幾個冷嘲熱諷。我想,來這個地方就是求教的。有問題才會求教。莫非問學也是問題?你覺得有問題不屑回答就不要回答。你的冷嘲熱風既解決不了問題,也沒有實質幫助。除了展示你廉價的優越感,有何意義?
真要是有料,就拿出來說說,滿足求知慾,有何不可?-------------------------看了清的建築,在看奈良的漢唐風格建築。感覺差異很大。直觀感覺,唐建築大氣樸素、色彩簡潔明快,以黑白紅木色為基調。清建築小氣繁複,色彩黃紅綠。清建築時不時還加點蒙藏東西在裡面,怪裡怪氣的。就像吃紅燒肉,吃出沙拉的味道。這倒還可以理解,外來政權的影響吧。這種對比,好像唐是一個青春清純女孩,清建築就是濃妝艷抹的城鄉結合部老女人或者暴發戶的老婆。類似的同樣是龍袍,漢服龍袍比清龍袍看起來就是簡潔。請問,這種直觀感覺,對不對呢?為什麼清會拋棄唐風格,轉向現在看起來惡俗風格呢?對比唐風格建築,清風格建築是不是一種倒退呢?
唐到清一千來年,斗栱 進深 面闊 舉折 屋高等都在演變,單昂就歷經齊頭、批竹、琴面昂等幾個大致歷程。差異當然是有的,就以面闊而論,清代可以達到十米,唐代則多徘徊五米左右,但這是個自然演變過程。
日本禪宗樣大佛樣並不是唐遺風,和樣也是更多的日式風格,小屋組柿茸頂更不可與抬梁大木構比擬,還不如多看一些遼代和宋初的來的實在。
唐代建築同樣也是喜愛花花綠綠,雖然赤白是主色。最近在看有些關於古建築的書籍,因為不是研究建築專業的,所以我無法給你一個準確的解釋。我節選了一些內容希望能解答你的困惑。
兩漢時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餘年間為中國建築發育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的記載頗為豐富,建築之結構形狀則有遺物可考其大略。但現存真正之建築遺物,則僅墓室,墓闕數處,其他為間接之材料,如冥器、漢刻之類。
隋、唐時期(公元590至906年)隋再一統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土木,為唐代之序幕。唐為中國藝術之全盛及成熟時期。因政治安定,佛、道兩教興盛,宮殿、寺觀之建築均為活躍。天寶亂後,及會昌、後周兩次滅法,建築精華毀滅殆盡。現存實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磚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橋、唐末一木構佛殿,則為此期間最可貴之遺物,唐之建築風格,既以倔強粗壯勝,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見長,誠蔚然大觀。 (引自《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著)
就漢代而講,所剩的實體建築僅為幾件墓室罷了,而唐代建築所余建築比較合適的應該是佛光寺符合您的要求,(下圖)您所謂的奈良漢唐風格,因為我沒有去過,加上我並沒有看見過漢代的建築,所以無法認定是否是漢唐的風格。
(不知道國家地理中文網是否開放了授權使用該文件,若侵則刪)元、明、清時期(公元1280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宮殿之規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間建築傳統仍一扔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樣式之輸入外,更由耶穌會士輸入西洋樣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之刊行,則為清官式建築之準繩。最後至清末,因與歐美接觸頻繁,醒於新異,標準搖動,以西洋建築之樣式深入都市,一時呈現不知所從之混亂狀態。於是民居市廛中,舊建築之勢力日弱。 (引自《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著)
我認為符合您所說的明代建築應該是太廟
明、清時期的建築,沿著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道路繼續向前發展,獲得了不少成就,成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最後的一個高峰。 (引自《中國古代建築史》 劉敦楨主編)
明之北京,將元城北部約三分之一廢除,而展其南約里許,使成南北較短之近正方形,使皇城之前馳道加長,遂增進其莊嚴氣象。及嘉靖增築外牆,而成凸字形之輪廓,並將城之全部磚甃,城中街衢衝要之處,多立轉角樓牌坊等,而直城門諸大街,以城樓為其對景,在城市設計上均為傑作。 (引自《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著)
你要加強學習啊……
漢代建築長什麼樣本來就靠猜的,唐代遺構不多,佛光寺東大殿還是很壯美的,日本學了也學的亂七八糟,沒個結構邏輯,要說技術上的巔峰宋代,五彩遍裝彩畫也未必符合現代人「質樸大氣」的想像和審美的。清代建築審美比漢唐高還是低是各人的事,沒法替lz做主,只是你提的幾條理由都不怎麼成立。
說日本古建築是唐代風格,就像你去隔壁老王家夸人家的孩子,說:「您兒子長的真好看,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感覺既無知又沒禮貌。人家日本古建築從中國引進後也經歷了鎌倉、室町、桃山和江戶時代的發展,加上禪宗文化的影響,風格早已和化,跟唐代的建築風格想去甚遠。
《中國古建築》
因為前段時間剛好修完中國古建築鑒賞這門課,所以就稍微說一下,也對自己是個複習。上面的鏈接是《中國古建築》的紀錄片,把中國古建築的歷史以及演變的過程詳細地解釋了一遍。 當然除了官式建築,也有民宅和園林的演變歷史。
建築的造型,顏色,外觀,很多時候其實除了跟時代的審美有關,其實很多時候也跟建築的製作工藝有關,更是跟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變化一起演變。
現存的唐代木構建築能看到實物的,有山西的佛光寺,南禪寺。
大概總結一下特徵,就是出檐深遠,斗拱大且少(相比清代建築)而題主所說的日本平城京、平安京的建築, 所謂的和樣建築,是受唐代建築影響。而唐樣建築則是受宋代建築風格影響,並不是照搬所有工藝手法和製作圖樣。 雖然說是「縮小了的唐朝」或者「想看唐代的樣子要去日本看」 但其實跟真正的唐代建築也有不少區別。
唐代的時代特點可以總結為:統一,上升,自信,開放。 無論是建築或者是其他生活生產藝術方面,不僅是本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也受到波斯,大食,拜占庭等西方國家以及北方少數民族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亞洲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比如高句麗(朝鮮)等。 因為國土的廣大,與各國交流的密切,政治的寬鬆,所以唐朝給人的是博大豐滿華麗的美。而清代建築,相對唐代更加高,更加巨大(建築方法的演進)但是出檐沒有唐代遠(因為防水手法和其他製作工藝的演變所以不需要那麼遠,但是比起唐代更加翹起,一是可以讓雨水飛的更遠,二是採光通風效果更好。) 而且相比而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斗拱多且密集,作用從唐代的支撐承托屋頂的實用功能向裝飾性上的演變。有飛檐凌空這一說法。
而且題目所說的拋棄唐代建築樣式,向複雜繁瑣演變,這隻能說是 兩個朝代間隔時間太長,而且不僅是經過了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這些朝代的變化。還有民族的變化,版圖大小的變化,經濟文明的變化。 光是元代這個朝代,就是蒙古族從12世紀開始強大,一路滅西夏,金,南宋後,才統一天下。 蒙古人尚武,馬背上的民族遷徙的特點,因為無法存下財富(類似不動產)所以在元代工藝美術上很多瓶,罐,碗都是鑲金的,填以金彩,攜帶方便,追求奢華和享受。 而且比起宋代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教盛行,元代多數人信奉的是喇嘛教,而且蒙人對漢人的打壓非常嚴重,也算是一種種族歧視,也會導致建築風格的變化。。。(宋代建築其實也是繼承了唐代建築的風貌,但裝飾細節更加豐富,曲線變多, 比起唐代的簡單大氣,在細節上更豐富,更富於裝飾性,相對唐朝的確是變得」細小「的感覺。而且宋朝就是經濟發展非常好,錢多燒的,導致統治階級十分軟弱,隨便來個打仗幾乎都是用錢求和。所以建築上也顯示了這一點。)而且到清朝的時候是滿人入關,藏傳佛教的影響使得建築風格越發多樣,比如寺廟的樣子就多了一些。 而且清代建築大多是沿襲明代建築。
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晚期。這一時期的建築樣式,上承宋代營造法式的傳統,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無顯著變化,但建築設計規劃以規模宏大、氣象雄偉為主要特點。明初的建築風格,與宋代、元代相近,古樸雄渾,明代中期的建築風格嚴謹,而晚明的建築風格趨向繁瑣。
明朝在建築技術上的進步主要有:第一,磚的生產技術改進,產量增加,各地建築普遍使用磚牆,府縣城牆也普遍用磚貼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牆為主的狀況。此外,還創造了一種用刨子加工成各種線腳作為建築裝修的工藝,稱之為「磚細」,通常用作門窗框、牆壁貼面等。與之同時,磚雕也有很大發展。第二,琉璃製作技術進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門、琉璃牌坊、琉璃照壁等都在明朝有所發展,琉璃瓦在各地廟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種增多,中國建築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特點已達到成熟階段。第三,木構架技術在強化整體結構性能、簡化施工和斗拱裝飾化三個方面有所發展。例如宋代常用的用一層層木構架相疊而成樓閣的方法,被貫通上下樓層的柱子構成的整體式框架所代替;柱與柱之間增加了聯繫構件的穿插枋、隨梁枋,改善了殿閣建築結構;斗拱用料變小而排列越來越叢密,等等。這些都使明代建築的面貌產生了與宋代建築的明顯差異。
(講課的時候明清建築是在一起講的,而且重點是清代,所以對明代建築的了解不多,故引用百度百科上 明代建築 這一詞條的兩段。)
所以總的來說,從唐代開始一直到清代,建築技術演變,國家政局的演變,政治政策,開放程度的變化,以及宗教信仰,統治民族的變化,都造成了清代和唐代建築在風格上巨大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後人眼裡是可以總結和比較的,但在當時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其實是不可抗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其實也嵌合了藝術發展規律。就像現在人們會覺得muji那種極簡風格非常現代。
所以其實藝術就是藝術,這種理念的差異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當然其實可以用資金投入多少論貴賤但也並不是錢多燒的就好╮( ̄▽ ̄")╭ )而個人的審美其實和所謂的美一樣,也是被時代和環境造就的,你不喜歡的風格只能說是客觀上覺得丑,是個人感受的不同。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總之,明清建築的確有非常大的差異,而奈良的唐風建築其實跟真正的唐代建築也有差異,可以借用其來研究和學習這種差異以及其產生髮展的原因。首先←_←明和清就不是一個風格好吧←_←
人生的一個大問題:腦洞太多,讀書太少……
首先,明清時期距離唐代還差著元明,中間的各種建築發展選擇都被你一句話忽略了。。。知道減柱法么?
明清故宮的建築形式不大氣?見過山西運城的關帝廟么?見過1980年以前的福州城么?見過孔府么?見過飛雲樓么?見過天一閣么?見過黃鶴樓么?見過白塔么?
你自己說得清楚,本題中的明清建築和唐代建築的範圍么?
————————————2015.10.19補————————————我最後補充一句,中國古代的著名建築,不唯建築本體之美,亦在其與山河映帶之妙。宇文愷云:「尋天造地設之巧,而人工善黠綴焉。」不懂建築之外的山水之妙,則不知古人之「大氣」,與今日實有不同。一樓何以大氣?不止在匠工之宏,亦在襟江帶湖之氣魄。兩粵宗師鄭獻甫登黃鶴樓時,作詩云:「一爬爬上黃鶴樓,煙橫滄海雨橫秋。若無對面君山隔,望盡江南十二洲。」,若觀黃鶴樓只見樓之本體,不得古人藐視山海的氣魄,實在是白去一趟。其氣勢雄渾否?其建築雄渾否?其實你覺得明清不如漢唐建築好看,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的審美。現代人喜歡簡潔的風格,明清建築相比漢唐,可以說是巴洛克和洛克克相比於新古典主義。人文的發展就是從實用簡潔走向複雜繁瑣,然後人們看膩了複雜繁瑣的東西,就會又渴望實用的簡潔風格。細觀西方建築史也可以發現,人們從古希臘羅馬建築開始變成相比之前複雜的基督式建築,然後又回到仿羅馬式(簡單),又變成哥特(複雜),再文藝復興(簡單),然後又巴洛克(複雜),最後現代主義。所以不能說明清j建築是因為外來文化變的不如漢唐(唐朝可是不比元清融入的外來文化少,唐朝之前可是五胡亂華的民族大融合時代),而是時代不同,那時侯人沒準還認為漢唐建築不好看呢。
說唐代簡潔的大概是沒見過唐代建築的旋子彩畫吧。你見到的唐,是有人特意呈現給你的唐,不是真正的唐。
差異非常大,唐朝大氣平整華麗到不失莊重,滿清繁瑣怪異矯揉造作大雜燴,比較一下唐宋名畫還有一些殘存唐宋古建再配合日本奈良京都,再對比現在滿清留下的,就看出差別有多大,屋簷翹角上面的裝飾已經是不能再明顯,還有上面奇怪的滿清薩滿教的花紋,呵呵
從問題的描述來看,題主指的似乎是官式彩畫,民居、結構之類暫時無視吧。
首先,我覺得題主對於唐官式的彩畫有些hen許da誤解。關於唐風彩畫,看這裡:https://www.douban.com/note/195967595/
從文中的423、431窟內檐彩畫可以看出中,比起唐官式彩畫,明清官式彩畫已經簡化了很多了,栱、柱頭枋上的花團錦簇變成了疊暈描邊,各種柱、穿枋、心柱上的團花束蓮也取消了,其間牆面上的彩畫直接消失,彩畫的載體幾乎僅存明造的梁栿、平棊,可以說已經是相當的簡約了(考慮到敦煌地域上的偏遠,文化方面可能滯後於中原不少,所以這種對比實際上可能更加誇張)。
此外,清建承明制,甚至可以說是明制的簡化版,已經有了很高程度的幾何化了。當然清官式彩畫對我來說依舊是挺複雜的……至於是不是退步,不怕水的磚牆的使用使耗材大維護難的大出檐大鋪作得以停用,移柱、減柱造的普及造就了更多樣的室內空間,梁栿用材增大開間使得每開間的跨度大大增加,教會了我們不要用自己的審美觀去判斷技術上的差距(更何況我還覺得清官式彩畫都靚爆了)。轉個圖
………………………………………………………………………………
還說什麼蒙藏?藏式建築反而比中原建築更接近漢朝風。
不愛讀書挨打臉還錯了嘛?
分別去北京城和奈良城轉一圈就知道了
跟倒退不倒退沒關係,歷史本來就不是線性發展的。
唐代和清代的建築風格差很大是事實,儘管日本建築並不能等同於唐風建築。對不同年代建築有自己的好惡,不是壞事,更非罪過,完全不用委屈。建築的形態一方面依賴於技術,另一方面也是由一個時代的人的審美趨嗜引導的。這種好惡,本來就不需假諸知識,訴諸直觀即可。
當然如果超出對建築的好惡,要對時代做出評價,對相關概念做界定,就不能這麼魯莽,要全面地讀書了。比如,繁複有很多種,也並不是每種都惡俗。清代也有簡潔的建築,唐代也有繁複的建築。
至少,保有一顆求知的心是好事,但是不要魯莽不要武斷。僅從色彩的角度來說,紅綠黃藍的搭配實在是惡俗,但這並不妨礙故宮成為偉大的建築群。
提問中便有許多基本錯誤
日本建築中實在沒有什麼和唐時期建築能扯上關係的,日本法隆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方建築+同時期朝鮮半島建築+日本本土建築做法。日本或許有過和唐風格一樣的建築,但是現在是沒有實例存活,唯一的唐招提寺還被日本人改了,精華部分已經是日本當地做法。反倒是可能有後來的宋代風格,明代建築也影響了日本。說建築的時代風貌差異,就應該從古人的視角來尋味其中的不同。我們說唐詩浪漫豪放,令人傾倒,
但是宋人就是喜歡寫婉約含蓄的詞。同樣,初唐的藝術拙樸雄壯,到了盛唐就是多彩浪漫,中晚唐和五代變得繁複堂皇。唐代彩畫,色彩複雜,表現優雅和情趣。再往後的宋代就是一個金光閃閃,彩畫紅得令人熱血的時代。金代宋代建築多用曲線,屋檐,屋脊,柱,拱,這是因為宋人見多了唐人的規整方正,他們要靈動。明清時代人們厭惡曲線,喜歡上了直線,他們可能認為曲線太庸俗了,簡直辣眼睛。同樣被嫌棄的是大紅的宋式彩畫,明朝人改用綠色和藍色。清朝人覺得明朝怎麼那麼多藍綠,還是要金色和黃色才能彰顯非凡。而故宮採用黃色琉璃瓦,原因很簡單,黃琉璃最貴。唐朝剛剛出現最簡單的綠琉璃瓦,所以唐人偶爾用綠琉璃炫富。宋代綠琉璃已經大規模生產,宋人給皇宮鋪滿綠琉璃。元代的時候我們能造黃琉璃了,所以主要建築用上了黃色。明朝的時候黃琉璃最貴,其次綠琉璃,所以你看明朝故宮大部分是黃瓦了。清代更進一步,要全部黃色才能彰顯財富與地位。這個難以說清,斗拱縮小從元到明就有滑坡,不能單歸為審美,也有是材料限制,據說當時清代皇帝為了重修三大殿還準備拆明陵的。
當然有差距,別的不說,就從城區布局來說,唐朝坊市是分離的,也就是說住宅區是住宅區,市場是市場,嚴格劃分的。而宋朝以後,商業發達,才不那麼嚴格了。
雖然不懂,但是漢唐明清就是四個不同朝代,每個朝代的不同時代風格也是不一樣的,好比建國初至今就有差異。另外,奈良跟漢唐有毛關係?人家建築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操作,而不是照搬唐朝的。其實建築與當時的審美以及工匠的技術是有關的,並非他們就覺得漢唐大氣而明清怪氣,這與答主個人的審美有關。
推薦閱讀:
※發動群眾斗總督?這是美國分權的歷史根源
※如何看待端午節不能說端午節快樂這一說?
※舊影瑣憶·東德往事
※美國人當年用它抵禦外敵,但如今在中國卻被嫌棄| 浪潮工作室
※如何評價美國猶他州宣布支持一夫多妻制?